我一直说,到现在为止,我们这些七零后赶上了中国最好的时代,发展最欣欣向荣,人心最淳朴自然,社会风气最积极向上,甚至连城市的面貌,我们也都见过一个文明古国最后的风华绝代的样子。至于以后会发生什么,我就不敢断言了。不算出生后的那头三四年,我记事起的童年时光都在文革结束之后了。因为父母都上班,吃皇粮,我们那时候叫双职工家庭,属于家庭条件比较好一些的,物质生活比较富裕,但是不好的一面,小孩是没有人照顾的,只有让祖父母照料。那时候很多地方还没有大力推广独生子女,所以家里的孩子常常不止一个,两个孩子很常见,多的还有三四个小孩,这样算下来,一对祖父母的老人家照顾的孙辈的孩子往往就不止两三个,我奶奶照顾的小孩就有四个,年龄相差三岁,分别属于姑姑家伯父家我们家。那时我祖母年近七旬,属于古稀之人了,可想而知对她来说,照顾四个精力充沛的小孩儿有多么力不从心。于是除去在幼儿园里待着,多数的自由时间我们都是被放养在大街上的。那时候的大街很安全,没有多少车辆的影子,甚至自行车也不是特别多,所以小孩子在大街上玩耍非常安全。当然偶尔也听说过小孩子被人拐走的事,那是非常非常罕有的事。我们就像上帝放养的羊群,自由自在的寻找着自己的快活。我印象深的是那时候男孩子喜欢玩的游戏都非常朴素省钱,也可以说不花钱,不像现在的小孩儿,各种电脑游戏激光枪乐高,都太高大上也费钱。我们那时候铁丝弯一弯就可以滚轮子玩儿,把大人抽完的烟盒捡起来折一折,折成三角或者四方的形状就可以靠着正反面的区分,玩起摔元宝的游戏。还有一个我喜欢玩的游戏是摔泥巴,取自于大自然,下过雨的湿泥巴,或者去水塘舀一勺水来,抓一把干土来搅和一下,在小手里团一团,团成扁圆形,再用手指从中间处摁压一个小坑,不能太大力,太大力就穿透了,要力道刚刚好,不大不小,然后用力反着扣到地上,随着啪的那么一声脆响,那个中间的小坑被急气流鼓破而发出了那个脆生生的声音,这就足以让我们小孩子笑半天。不是每个泥巴都会摔响,也不是每个泥巴团都会摔破,只有又响又破的才是赢。然后把泥巴团拿到手里,再重新捏,重新摔......就这样百摔不厌,永远都会摔出小孩子的笑声来。后来大一点可以放鞭炮,那种摔鞭也叫甩鞭的,就是对着墙或者地面用力摔过去,然后啪的那么一声响,就足以让我们笑的像小疯子了。摔鞭还要花钱,并不常有但摔泥巴却随时随地可得。我那时候就分清了一个事实:即使是泥巴,泥巴跟泥巴也不一样。好的泥巴最好要筋斗一点的,细腻柔软似乎还有弹性,摔得越摔越筋斗,灵巧的小手也像工匠的手,娴熟自信,分分钟可以捏好一个无敌的泥巴团,然后自信地冲着地面那么一摔,等到啪的一声响起来,而泥巴团中间那个薄薄一层处也噗地破开,就可以骄傲地大喊一声:我赢了!好像赢得了一整个世界。那时的童年,真是又简单又快活呀!而我就是这样慢慢的慢慢的长大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开始明白:对于世界,我其实从未赢过。
贴主:铜心铜德于2025_05_17 15:15:30编辑
贴主:铜心铜德于2025_05_17 15:15:30编辑
喜欢铜心铜德朋友的这个帖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 助支持!
铜心铜德 已标注本帖为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如果内容违规或侵权,请告知我们。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月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帖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