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哥!你好呀(二十一)⛩️⛩️🏮🏮

送交者: 空行菩提 [♂★★★香巴拉雪山★★★♂] 于 2025-06-07 23:31 已读1098次 18赞 大字阅读 繁体

《静坐诗选》

趺跏至日夕、鸟雀闹四壁,

闲步出门去、寒溪净如拭。

~~白居易「鸡栖」

*

尽日松下坐、有时池畔行,

行立与坐卧、中怀淡无营,

不觉流年过、亦任白发生,

不为世所薄、安得遂闲情。

~~白居易「咏怀」

*

继续我们的猴哥吧!

猴哥!最近变的爱学习了?别装了,老师不在这里,走吧!去养生堂听江山陈讲「十二因缘」。看他今天还能说出什麽来。

好!继续我们的「十二因缘」。

(十二因缘与唯识学的对照表。)

(十二因缘与现代心理学对照表。)

(十二因缘与唯识学及三界对照表。)

佛讲的华严世界,是到了最深的地方后,又再出来的世界,所以佛的世界並不是破"无明"到了"本明"这边的世界。大家误以为到了"本明"这里是十二地、十三地则是在它之上的一个世界。不是的,十三地是从"本明"这里再回来,回到"名色"所造的世界,也可以下来到生、老、病、死等。所以我们的世界,事实上也可以说是佛的世界。

气功的"气"也在"名色"这里,但有些气功则只是在"六入"这里。看他怎么炼,气功也有层次高低的分别。看你是否达到"名色"的程度。如多用观想,建立起"心相系统",就容易在"名色"这里。

气功常用的放松的方法,这有什么用呢?就是教大家不要那么坚持身体的触觉,慢慢的一点一点由外向内,肌肉、骨胳、内脏乃至全身心的放松。而回归到"六入",再放下六根,然后回到"名色"这里。

所以气功会影响"六入"以下的地方,因为"名色"会生出"六入"及其以下的部分。所以回到"名色"就非常容易影响"六入"。气功也常讲,用心意可以控制气。因为"名色"由"识"心所生,所以心意可以控制气。从「十二因缘」整个结构来看"气",我们很容易了解它的本质。

(插一句题外话,中国古人很有智慧,我发现一些中国字的读音有一个共同点,比如放松的"松"、中脉的"中"、打通的"通"、悟空的"空",中、松、通、空和宇宙母音的"嗡(唵)音声是一样的,念这些音有益于震动打通身上的筋脉。也有益于放松,不信,可以试一试。)

现代人在研究"气"的时候,一直要找出它的物质基础(多少年来都有人在作这个工作,找出来了吗?只找出一小部分,但是绝大部分还是找不到的)尤其是物理学家一直想找出"气"的物质基础是什么,当然找不到,因为气在"名色"这个层次。不是透过"六根"生出来的。

而"名色"这里並没有物质基础。你若坚持一定要有物质基础,那么气就一定要透过六根在"有"这个层次了。一反省到这里,我们就发现有些物理学家很好玩,什麽事都要求物质基础,为找不到"气"的物质基础时,就说:这玩意是骗人的,是假的东西。这种人要练气功,就很不容易,因为太坚持、固执六根了。

其实物理学家用了非常多的数学,可是从来就没有一个物理学家会问:数学的物质基础是什么?事实上他们已经接受了数学领域可以没有物质基础。但现在却要求其它领域必须要有物质基础,这就很奇怪了。

好!先到这里,下面有什么问题吗?

八戒觉得自己变好看些。

八戒问:怎样通过修行,可以改变自己的相貌?我对自己的相貌还是不够满意的。

答:我们修行人想要改一改自己的身体,相貌,想改一改自己的尘相,改的比较好比较滿意,那就要改"名色"这里。我们修行,观想来观想去,究竟观哪里?就是观"名色"。

八戒问:现代心理学有所谓的"反射动作",这在「十二因缘」是归"触"还是"行"或"无明"这里吗?有很多反射动作根本没有经过"意识心"的。

答:反射动作恐怕不在"行"、"识"这里,可能只在"六根"、"触"、"受"这个地方。

八戒问:梦在哪里?

答:梦在"名色"这里。因为做梦的人眼睛是闭的,可是却会看到形象,那是没有透过感官而看到的。

八戒问:"我"在哪个地方?最近很多人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这不是废话吗?谁不知道我是天篷元帅,从高老庄来,对吗?能说一下吗?

答:对一般人而言,就只在"六入"这里。最深的"我"则在"知觉者""本明"这里。这是"真我"也就是我们经常说到的"本来面目"。

好!本节下课。请师兄们移步"般若堂",听无垢光师兄讲"菩提心"。

好!再会。

*

尘不形根识、作根极非有,

生者与生性、无理真实生。

色尘莫生根、彼已离根器,

摄故生彼相、聚体亦不许。

这里讲到,光是小小的一个微尘,并没有办法形成根以及根识,而是藉由微尘的和合体形象根识以及根境的。

*

方向分解故、见尘亦可解,

于何由支观、微尘何能许。

「方向分解故、见尘亦可解」,无论再细微的微尘,个体上都有东西南北上下等方向存在。既然它有东西南北上下等方向,就代表它有这样的支分,还可以继续分解,所以沒有不可分解的一个微尘体,也就是「无方分」是不可能存在的。

如果一个很细微的尘体,没有东西南北上下等方分,就没有办法触碰到它的任何一边(譬如东边)而聚合成一体,如果有这种无方分的微尘存在的话,就永远没有办法成为一个和合体、一个固体,因为它没有办法与其他的微尘结合。

如果有办法与其他的微尘结合的话,就代表它有触碰的方向,而且可以继续再次的结合,并且分解,所以「方向分解故、见尘亦可解」。「于何由支观、微尘何能许」,既然这一切都是由自己的支分观待而有,那么无方分的微尘我们怎能安立呢?这是不可能的。以上就是破除有部和经部无方分的解释了。

*

外境意一相、种种识执取,

一切悦意色、彼于别成异。

现在讲到唯识宗的宗义了。「外境意一相、种种识执取」,如果我们看到的(离心的)外境,是真正而有的话,即外境本身而有,那么看待同一个事物的时候就不会有种种的意识会看成不同的幻象。也就是说我们看每一个东西的时候,每一个人的看法都要相同才对,不应该有不同的看法存在,因为外境是真实存在的啊!但「一切悦意色,彼于别成异」,看一个好的坏的东西的时候,大家所见都不相同!

*

好!今天先到这里,下课,再会。

猴哥!你听得懂吗?

八戒!别急,慢慢往下听。可能会懂。

哇!好久没吃西瓜了,天气这么热,是该放松一下了。

https://club.6parkbbs.com/web//index.php?app=forum&act=view&tid=5544395

   好!谢谢各位看官,再会!
贴主:空行菩提于2025_06_11 15:11:59编辑

            

喜欢空行菩提朋友的这个帖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 助支持!

[举报反馈] [ 空行菩提的个人频道 ] [-->>参与评论回复] [用户前期主贴] [手机扫描浏览分享] [返回野山鹿鳴首页]

空行菩提 已标注本帖为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如果内容违规或侵权,请告知我们。

所有跟帖: (主帖帖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月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帖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