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书一封

送交者: 姚顺 [☆★★声望品衔11★★☆] 于 2025-06-13 9:43 已读2336次 4赞 大字阅读 繁体





祖母一直在说,跑反时在船上看到的人家做菜,只用油擦子擦上锅。每每说,这日子你们要拴住过。其时,什么都要票,一家一个月一斤还是两斤鸡蛋。轮到我们了,比祖母长进了吗?一点都没有。




整个中国在忆苦思甜,忧温饱,得温饱,醉温饱。




“回来看看”。全中国人在对出了国的人和全世界说。




中国真的还有什么看头?




去过的坦桑尼亚,市郊农村如部落社会。苦难明摆在人的脸上,黑人小伙听我们来白加拿大,羡慕,向往。小视频里的广州的黑人,开朗,有自知之明,不自欺。回望非洲,心里的印象是苦难,奴隶的苦难。等着救。




中国人,则是“比以前好多了”的小确幸,捞到了的满足。“就三十年吃上肉了”。大哥是怎样的喜出望外于几千块的退休工资。




奴隶,能救,也能自救。奴才,则他噬,自噬。不得温饱时,能平静地想温饱,拴住过;得了温饱,更要拴住过。“吃过啦?”问了多少多少年了!




五四前后的人,想改造中国人的精神,搞启蒙。现在的五零后六零后在说,“回来看看”,变化太大了。厕所干净了,碗里有肉了。哪儿对哪儿!




双轨制的一头即退休工资高的人群,是中国社会的渣。碰上了,捞到了,如此而已。却因有钱有闲,在讲变化太大了。这么浅薄的幸运感,比“沉重地修地球”还伪劣。




活不出祖母的见识,识字管什么经?




在民国长大的人,像四类分子,老邻居等比解放后长大的人,好一点。不瞎说不瞎想。




下放,是被耽误了。但在乡下,知青干了些什么?有什么好的留下来吗?他们又学到了什么好的?




回城后,那些一直辛勤谋生的,无意地保持住了自己的过得还像个常人。那些抓机会的人,混得不错的人,多变成了社会的毒瘤。




一看开什么知青聚会,红二代聚会,就知道他们又犯二或又犯贱了。




两部分人在说中国故事:体制内退休和干着活的和体制外的小粉红。几乎是占中国十个亿。这就是中国社会的质量。低得吓人。




在民国长大的人,像四类分子,老邻居等,比解放后长大的人,好一点,不瞎说不瞎想。




下放,是被耽误了。但在乡下,知青干了些什么?有什么好的留下来吗?他们又学到了什么好的?




回城后,那些一直辛勤谋生的,无意地保持住了自己的过得还像个常人。那些抓机会的人,混得不错的人,多变成了社会的毒瘤。




一看开什么知青聚会,红二代聚会,就知道他们又犯二或又犯贱了。




两部分人在说中国故事:体制内退休和干着活的和体制外的小粉红。几乎是占中国十个亿。这就是中国社会的质量。低得吓人。




当年被上调了,接着“终于赶上了末班车”,庆幸到今天。退休工资翻个跟头还拐个弯,喜出望外。这都是医生误诊后告诉你误诊了,你却感恩不尽的自己要骂自己犯贱的地方。要不得啊!




同学,退休工资一万四。他说,确实不公平,但我做的工作,也确实不是平常人干得的。所以,心里还算能找到些平衡。这是仅听到的有点“反省”的话。




五零后六零后体制内的,得了便宜偷着乐就是了。可看看网上,到处跳广场舞,满世界跑。什么品质啊!




到现在还在讲“这日子要拴住过”#2,是不是很渣?




在政府工作了四年,自己干了什么?喝茶,看报纸。同学里十有九就这样过了几十年。现在都高退休金,在同学群里“白露好”“南京话大全”,旅𨔼照片….. 什么品质啊?


            

喜欢姚顺朋友的这个帖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 助支持!

[举报反馈] [ 姚顺的个人频道 ] [-->>参与评论回复] [用户前期主贴] [手机扫描浏览分享] [返回三叶原创首页]

姚顺 已标注本帖为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如果内容违规或侵权,请告知我们。

所有跟帖: (主帖帖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月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帖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