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博论天下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一支部队伤亡30%就失去战斗力,这句话到底该怎么理解?
送交者: 王一平[★★声望品衔10★★] 于 2021-11-01 16:14 已读 1108 次  

王一平的个人频道

一支部队伤亡30%就失去战斗力,这句话到底该怎么理解? 6park.com

我们在网上经常见到的一种说法是:一支部队伤亡30%就会失去战斗力。这种说法在大家讨论战史的时候也经常引用,不过具体深入的讨论却没有多少。所以很多时候,将这个数据随便乱套,就会出现很多问题,也会给大家造成一些误解。
比如我们经常能看到某某部队伤亡过半,仅剩若干人还在战斗的战例,那么这么高的伤亡比例,为何还有战斗力呢?既然这样的话,30%这个说法是不是就没什么意义了呢?

其实不然,这个数据还是很有参考意义的,不过要看具体的应用情况。
当然,“失去战斗力”这种说法,其实也要看以哪种标准去衡量,是进攻战斗力还是防守战斗力?是已经零战力了还是战力大减呢?这些问题都要搞清楚。



在这里我们主要讨论几十年前战争中的情况,不涉及当代的战争,因为情况已经完全不同了。

我们首先说30%伤亡这个比例,在不同级别的单位中,这个数据所代表的的意义是不同的。
以最小的一个步兵班来说,10人左右的班伤亡3人之后,那肯定还是要继续战斗的,这个没说的。甚至说步兵班伤亡七八成之后,仅剩的几个人继续战斗也都是常态。
再以一个步兵连来说,一百多号人伤亡30%,这在战斗中也很常见。伤亡30%自然会对战斗力造成不小的损伤,但步兵连仍然还是具备相当战力的。
可是如果我们将部队的级别放大到一个师、一个军中,情况就有所不同了。以一个10000人编制的步兵师为例,伤亡30%就是3000人,看起来比例好像也不高。但我们要知道的是,部队的编制级别越高,技术兵和勤务支援力量的比例就越高,而一般伤亡的都是一线战斗步兵,那么看起来比例不大的伤亡大都集中在步兵头上,这个情况就比较严重了。
以这个10000人的步兵师为例,假如其师部及直属队的人数相当于一个团,另外下属3个步兵团,平均每个团兵力是2500人。



那么伤亡30%集中到步兵团这边,就意味着平均每个团伤亡达到了1000人。1000人占2500人的比例,那就是40%。

我们要知道的是,一个步兵团中也并非所有人都是一线战斗兵。在编制齐全的步兵团中,团部及直属队的兵力也相当一个营,营部及营属机炮连的兵力也不少。而战斗伤亡大都集中在一线的步兵连中,试想一个团1000人的伤亡大都集中在9个步兵连头上,每个连的伤亡该有多大?
一个连伤亡30%,那么连队还有相当战斗力,可如果伤亡大半呢?个别连伤亡大半对整个团的战力影响不大,可所有连队都伤亡大半了,对整个团的战力影响大不大呢?
换句话说,对一个10000人编制的步兵师而言,它在战斗中伤亡了30%的人员看似不多;但实际上这个数据的背后则是一线步兵连全都伤亡过半了。
伤亡过半之后,并不意味着战斗力下降到了0,但如果情况允许的话,这样伤亡程度的师最好是要后撤整补,以迅速恢复战斗力。
可如果战事紧急不能休整,在得不到持续补充兵员的情况下(这个前提很重要)必须要继续战斗怎么办?两种办法:



第一:从师团直属机关中,抽调人员补充步兵连队,使得连队战斗力尽可能恢复一部分;

第二:合并战斗单位建制,目的仍然是让步兵连队的兵力得到充实;
通过这种调整的话,部队仍然具有相当战斗力,但是请注意,这种调整是不得已而为之,而且战斗力也是要下降的。
整体战斗力的下降自不必说,毕竟少了一半左右的战斗兵员;而就充实后的步兵连而言,其实战斗力也是会下降的。
因为从师团直属机关中抽调的人员,警卫分队尚好(不过兵力过少),大多数其实都是勤务人员和技术兵,去干一线战斗步兵的活儿,自然不是很在行。另外无论是这种补充还是步兵连合并建制,其实都面临一个互不熟悉的情况,这也是会影响战斗力的。
而且这样经过调整后的部队,如果再产生了较大的伤亡,那么对部队的战斗力会产生伤筋动骨般的影响。



一方面,步兵伤亡过大,有的班排可能战斗骨干全都损失掉了;另一方面,技术兵等不得已补充到步兵连队伤亡后,是不太好培养和补充的。

那么战斗结束后,这样的部队想要再恢复战斗力,过程就会比较艰难而且恢复战斗力的周期也会更长些。
我们结合解放战争中的情况,跟大家谈一谈这个问题。
在辽沈战役中最关键的一战是攻锦之战,而在攻锦之战中又以塔山阻击战的知名度最高。
塔山阻击战的全周期比较长,不过最关键的战事发生在10月10日到15日的这6天时间中,我军担负主防御任务的是东北野战军第4纵队。
大家潜意识地都会认为塔山阻击战4纵伤亡很大,其实在这6天的阻击战中,4纵的全部伤亡是3145人。而在整个塔山作战阻击战期间,4纵的全部伤亡是3571人,其中10师伤亡1500人、11师伤亡367人、12师伤亡1704人。
有些文艺作品中所说有的团战斗到了仅剩几十人,其实是很无知的表现,因为东北野战军当时兵力很充实,4纵在战前兵力就超过了4万人,一个团的兵力就有3000余人,难不成塔山阻击战的伤亡都在一个团里?



其实我们看塔山阻击战的过程就知道了,4纵在一线只摆了4个团,哪个团伤亡过大后就换新的团上去,这样除了28团、34团伤亡较大外(塔山阻击战的艰苦主要突出在敌主攻方向上的部分营连),其余各团实力并未有大的损伤,尤其11师几乎是齐装满员。

其实这样的打法也是东野部队的常态,在作战中将伤亡比例有效控制,战后恢复战斗力的时间极快。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4纵在塔山战前预估的伤亡是1万人,结果最后打下来只有预估伤亡的三分之一——还是高估国军的战斗力了。
而即便是伤亡1万人,在4纵看来已经是非常高的伤亡了,但占纵队全部兵力的比例是25%,还是要低于我们所说的30%。不过要是真伤亡了1万人,其实也意味着一线步兵减员大半,部队元气大伤了。在东北野战军的作战过程中,一般是不会打到这个程度的。
不过在关内战场上,尤其是华野和中野部队作战,很多时候是会打到这个程度的。
比如在济南战役前,粟裕曾发报谈到了西兵团7个纵队的情况,有的连队只剩下了4到6个步兵班,干部的伤亡太大,很多都难以补充。



因此在三大战役前,华野的纵队实力数和整训状态,跟东北野战军的差别就很大。

从兵力数量来看,华野纵队兵力数超3万的只有9纵队,而东野纵队的平均兵力数都超过了4万。从兵员构成来看,华野中新成分比例较大,而东野大都是老成分,老兵比例高。在整训方面,淮海战前华野大战数次,而辽沈战前东野基本都在整训、练兵。
所以辽沈战役前,东野是以齐装满员,精兵强将的状态去开打的,像4纵这样在塔山战前准备伤亡四分之一就算了不得(实际伤亡了十分之一不到)。
而华野的兵力数其实并没有达到理想状态,当然中野情况就更差了。
在伤亡方面,淮海战役我军战损也是比较大的。
以攻歼碾庄国军为例,4纵伤亡5306人、6纵伤亡3793人、8纵伤亡6829人、9纵队伤亡7010人、13纵伤亡4291人,分别占到了各纵战前兵力数的22.4%、14.6%、25.4%、22.5%、16%。
乍一看这个比例是不大,都不到30%,但请注意伤亡到这个程度是很影响战斗力的,粟裕在《淮海战役中部队情况简报》中这么说道:



每纵除去炮兵团、教导团、纵直通信、侦察、警卫营以及后勤机关和三个师直属队共约万人(注:华野数字番号纵队的平均兵力数是25800人,此数包含纵队后方留守兵力),因每纵团以下的战斗人员(还要除去团、营、连各级勤务人员)则为数不多。在连续作战中每经过一个战斗,即需编并连队,否则无法连续作战。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维持战斗力,就是将营团属机炮连的机枪兵、弹药兵、炮兵都补入步兵连队;将纵队、师团级的马夫、挑夫、勤杂兵也补充到连队;将通信、侦察、警卫分队也抽调到连队充当骨干。同时再补充解放战士和老区补充的新兵,边打边补来继续战斗。
这样的血战打一仗下来,基层连队的人员变动就会很频繁,伤亡率达到七八成甚至全部伤亡的情况屡见不鲜。
但是请注意,一线部队打到这个程度,可在纵队一级伤亡人数占全纵队兵力的比例一般都不会超过30%。在淮海战役中我军是边打边补,这个比例通常是短暂上升后就又下去了,甚至到战役结束后,各纵队的兵力普遍比战前还要多,这也是个特殊情况了。
所以我们说,30%伤亡这个比例得看是哪一个部队级别。要是连以下单位,那么不算多么严重,但要是军师级,其实伤亡30%就意味着情况很严重了。



当然到这个程度不是说部队没有战斗力了,而是说战斗力大减,尤其对进攻作战来说。之后就要赶紧整补,否则恢复战斗力就很受影响。比如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部队千里机动至外线作战,减员很大又难以得到及时补充,战力就很受影响。

而在抗美援朝战争前期,则出现了非常危险的情况。
我们都知道首批入朝参战的部队是志愿军第13兵团所辖的第38军、39军、40军和42军,随后又增调了第50军和66军。
出国作战,兵力是不可能就地补充的,而且也无法对美韩军进行即俘即补。同时对美军作战,部队的战斗和非战斗减员又很大。
原本第二次战役时志愿军又投入了第9兵团参战,9兵团当时的战斗伤亡在2万人左右,关键是冻饿减员大大高于战斗伤亡,这对9兵团的战斗力造成很大影响。虽然战役中9兵团在承受了极大伤亡的情况下继续战斗到了最后,但战役结束后部队无法再继续参战。
所以到第三次战役志愿军打过三八线时,手中还是只有6个军,这6个军随后又参加了第四次战役。要知道,当时我们的兵力数量都是占不到什么优势的,更别说火力处于绝对劣势了。但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汉江阻击战还是横城反击战,甚至是失利的砥平里战斗,减员极大的志愿军仍然表现出了强悍的战斗力。到第四次战役后期,志愿军新一番部队抵达,最危险的时期才终于过去。

请注意,此时志愿军最早参战的几个军中,有的军减员可是远大于30%的。在这种情况下都是将能战斗的人员全部补充到一线,死战到最后。而一线原有的大部分战斗兵,其实都已经牺牲或负伤了。

比如38军,在第四次战役中牺牲3359人、负伤8279人。请注意,这是38军在连续战斗了三个战役,从鸭绿江边打过三八线南之后,在大量减员背景下的伤亡,其中很多都是战斗骨干,而其他的39军、40军、42军情况稍好,但也大体如此。
我们都知道抗美援朝前期的作战奠定了战争的胜局,这几个军在牺牲极大的情况下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地位显然是不一般的。包括我们现在看到的《XX军在朝鲜》系列书,为什么主要就是这4个军呢?因为功劳实在是太大了。



当然,部队打到这个程度其实是受战争形势所迫不得已而为之,如果有可能的话我们并不想让部队伤亡到这个程度再整补。实际上三次战役之后我军就计划休整,只不过是联军开始进攻后,哪有不应战的道理?

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依然跟优势极大的敌军打得有来有回,这可是很不容易的。
当然这种仗打完后,战斗力的恢复周期会很长,为了补充战斗骨干还从国内其他部队中抽调老兵,所以有的军并没有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但不代表这个军的兵没有参战,这是后话了。
上面讲了这么多,总的来说就是30%伤亡的这个标准线,它不是绝对的,但也并非没有参考意义。
一般而言这个数据指的是建制较大的单位,如军师级等,它不适合套在连排级单位。同时也不是说伤亡到30%就没有战斗力了,而是说会对现有战斗力(尤其是进攻作战)及之后恢复战斗力造成大的影响。
另外对于技术兵种占比较高的部队,其实它的承受能力会更低。



比如抗美援朝战争中的美军步兵师,其18000多人的编制中,3个步兵团只有11000余人。美军步兵团中也有大量技术兵,全师一线战斗步兵其实就六七千人。

如果按30%伤亡的标准,美军师的步兵就得全部挂掉了——事实上美军一般伤亡个两三千人(不算韩籍兵),就得整补以待再战了。
当然这只是对进攻作战的影响,事实上美军几乎人人配枪,它在防守状态的话,能参战的人员就更多了,实际可承受伤亡的比例也会更高点。而像日军那种部队,要是防守的话,甚至可以伤亡到90%以上——当然,这也包含日军被打得心理崩溃后实施自杀冲锋的战损。
请注意,我们谈到这里主要针对的都是战斗力在标准线以上的军队,在这个基础上才可以讨论30%伤亡比例。像有的军队它几乎是一触即溃,那就没什么讨论必要了。
喜欢王一平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王一平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博论天下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