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宋高宗南渡后,追贬一个宋哲宗时期的宰相,他这样做有何深意
送交者: 核酸检测[★★★声望勋衔13★★★] 于 2022-08-07 1:17 已读 1525 次  

核酸检测的个人频道

章惇是宋哲宗时期的宰相,曾经独相七年。章惇在七年里,虽然独断专行,但是也有三胜西夏,安定吐蕃等大功劳,经济上也有一定的发展。但是,宋高宗为什么却要把死去多年的他,追贬为昭化军节度副使?追贬他以后,为什么又“海内称快”呢?


(章惇)

宋高宗南渡以后,虽然他在临安称帝,稳定了局势。但是,宋高宗面临一个巨大的棘手的问题,也就是“靖康之耻”的责任究竟由谁来负?当时民间广为流传的是,宋高宗的爹宋徽宗荒淫无道,贪图享乐,因此才造成金兵大举南下,侵吞了宋朝的半壁江山。

宋高宗当然不能让民间的这种思想成为主流。为什么呢?因为这一种思想成为主流,便意味着宋徽宗,乃至赵宋皇家要对这件事负责任。如果大家都觉得赵宋皇家要对这件事负责任,谁还拥护赵宋王朝呢?没有人拥护,新兴的南宋偏安朝廷,还能保得住吗?

所以,聪明的宋高宗明白,必须要找人来顶罪。

宋高宗最早找到的是宋徽宗时期的“六贼”。也就是蔡京、王黼、童贯、梁师成、朱勔、李邦彦六个奸臣。认为是他们把好好的一个宋徽宗带坏了。若没有他们,宋徽宗一定是一个励精图治的人,现在的宋朝还是国富民强,胡人不敢南窥。

6park.com

(宋高宗剧照)

但是,这也没有解决问题啊。就算宋徽宗是被“六贼”带坏的,毕竟他也坏了,“亲贤臣,远小人”,一个皇帝如果反过来,“亲小人,远贤臣”,那这个皇帝就是昏庸的皇帝。

而且,还有一个怎么也避不开的问题。就是当年宋哲宗去世后,因为宋哲宗没有儿子,当时向太后想立端王为皇帝。当时章惇明确表示:“端王轻佻,不可以君临天下。”但是向太后不听他的,坚决立了端王,也就是宋徽宗。宋徽宗上台后,立刻把章惇贬到海南岛,结果章惇死在那里。

而“靖康之耻”发生后,人们不禁想到,章惇当年说的话,是不是正确的呢?如果当年没有立端王,是不是就没有后来的“靖康之耻”了呢?

宋高宗需要做的,就是证明章惇说的话不正确。怎么证明呢?

宋高宗做了一件大事,这件大事就是重修《神宗实录》。


(王安石变法)

其实,《神宗实录》最早是在宋神宗去世后的元祐年间,由黄庭坚主持修订的。当时,由于高太后不满自己的儿子的熙宁变法,因此所修的《神宗实录》,对宋神宗的变法多有批评。高太后去世,宋哲宗亲政以后,要改变祖母的政策,沿袭他爹的政策,于是又对《神宗实录》进行了一次修改。主持修改的人,就是章惇。

这一次,宋高宗又对《神宗实录》进行了第三次修改。他这次修改的主要内容就是,把北宋亡国的根源,安在王安石身上。正是因为王安石变法,好端端的一个北宋朝廷才变坏了。

宋高宗的逻辑是这样的:因为王安石变法乱了朝廷,虽然经过高太后与元祐党人的拨乱反正,但是以章惇为首的人,又改为继续推行王安石的熙宁新政。后来宋徽宗上台后,本来再一次拨乱反正,建中靖国,但是后来“六贼”又受到王安石、章惇等人的蛊惑,撺掇宋徽宗继续执行新政,所以最后,国家才大乱,金国才入侵。

既然如此,王安石、章惇等很多人,就应该负责任,应该受追贬了。

宋高宗把罪过转移到章惇等人身上,在皇权社会里,大家都觉得这实在太有道理了。再加上章惇确实也打击了不少人,所以,自然就“海内称快”了。

喜欢核酸检测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核酸检测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