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斯大林贴身护卫回忆:得罪他就会人间消失,我每天恐惧
送交者: 核酸检测[★★★声望勋衔13★★★] 于 2022-08-23 1:09 已读 1440 次 1 赞  

核酸检测的个人频道

大人物的贴身护卫,既要有过人的身手,还要有为主人奉献的精神,最重要的一点,绝对忠诚。斯大林作为苏联的第一号人物,虽然拥有说一不二的权力,但在看不见的暗处,也有不少人想对付他,于是他培植了一群忠于自己的贴身护卫。

美国作家阿历克斯·哈伯施塔(Alex Halberstadt)的祖父,就曾充当斯大林贴身护卫多年,堪称一个默默无闻的传奇。然而,作为斯大林的鹰犬,他们家获得了超越常人的待遇,却也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最终,一家人各奔东西,老死不相往来。


阿历克斯·哈伯施塔(Alex Halberstadt)

为什么一家人会天各一方?哈伯施塔决定亲赴老家拜访祖父,写出一段家族故事,也为苏联历史留下一个剪影。

1980年,9岁的哈伯施塔随母亲逃离莫斯科,去往美国定居,如今他已成为小有名气的记者,文章经常能在各大报纸见到。

哈伯施塔对苏联的印象不深,毕竟他离开时不到10岁,可一想起苏联,他就不自然地感到害怕,他深信这股内在的恐惧,植根于在苏联的童年。

6park.com

哈伯施塔和母亲

恐惧,仿佛是遗传病,承载着家族的晦暗过往。

冰冷的往事

为了搞清楚自己的身世,哈伯施塔曾远赴乌克兰,寻找与家人切断一切联系的祖父瓦西里·切尔诺皮斯基(Vassily Chernopisky)。

当时已经九十岁的切尔诺皮斯基是最后一位在世的斯大林贴身护卫,他晚景凄凉,独自一人住在乌克兰城市文尼察(Vinnytsia),在一套苏联时代的老公寓里度过余生。


哈伯施塔到访时,切尔诺皮斯基在家正襟危坐,房屋里的一切摆设都破旧不堪,一眼望去,仿佛回到了50年前的苏联时代。

作为贴身护卫,经常要24小时值班,切尔诺皮斯基当年很少在家,对子女的管教遵循“棍棒之下出孝子”的信条,动辄打骂让他跟孩子们的关系十分疏远。

哈伯施塔的父亲从小就讨厌苏联,长大后更是特立独行,以父亲为斯大林工作为耻。哈伯施塔出生时,父亲与祖父已经互不说话,后来全家各奔东西,他父亲与祖父也就断绝了往来,直到2004年,哈伯施塔才知道祖父尚在人间。


也许是难以置信,也许是怀恨在心,切尔诺皮斯基对于孙子来访并不热情,出于自我防卫心态,当哈伯施塔自我介绍时,他一再否认自己有任何后代。直至看到哈伯施塔掏出了全家福,他才确定哈伯施塔的身份,爷孙俩相认之后,切尔诺皮斯基老泪纵横,不能自已。

“我每天都在惊吓和恐惧中渡过。”

切尔诺皮斯基一开始并不是护卫,而是苏联秘密警察,干了9年官至少校。当时他还隶属于国家政治保卫总局(OGPU)和内务人民委员部(NKVD),后来这些部门改组成国家安全委员会(KGB),即著名的克格勃。


切尔诺皮斯基亲历过1930年代的大清洗,当时有多达1900万人被捕,700万人被处决,连秘密警察部门自己也遭遇过两次清洗,但切尔诺皮斯基幸存下来,能在险象环生的环境中自保,这是他日后成为护卫的一大原因。

二战开始后,他奉命到前线作战。1941年,九死一生的切尔诺皮斯基接到命令,正式调往克里姆林宫,担任斯大林的贴身护卫,这一干就是13年,直到斯大林去世为止。


大清洗时,重要犯人都囚禁在秘密警察总部卢比扬卡大楼(Lubyanka),那里正是切尔诺皮斯基工作的地方。根据一些幸存者的回忆,卢比扬卡大楼内外的守卫有明显差别,大楼外站岗的不过是坏心眼的喽啰,大楼里的秘密警察却每位都是心狠手辣的酷刑专家。

在哈伯施塔的脑海中,祖父的形象就是卢比扬卡大楼内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他时常会梦到祖父折磨人的场景。


卢比扬卡大楼

在爷孙俩聊天时,切尔诺皮斯基承认干下了很多丑事,比如与秘密警察头目贝利亚(Lavrentiy Beria)一同乘车时,曾目击年轻妇女被绑架;协助斯大林消灭潜在的敌人,以武力阻止苏联最高统帅朱可夫(Marshal Zhukov)走进克林姆林宫。

虽然这些经历说出来令听者战栗,但在切尔诺皮斯基漫长的工作生涯中,似乎都只是沧海一粟,他有很多东西不愿多谈。

哈伯施塔感受到祖父内心的矛盾,这个90多岁的老者时日无多,孤独了一生想要跟人倾诉,却又担心说出那些血腥的往事会影响到孙子对自己的印象,于是不断回避尖锐的问题,明显隐瞒了很多残酷的真相。


哈伯施塔此前一直深信,祖父和他的同僚不是善人,跟杀人如麻的盖世太保(Gestapo)没什么两样,唯一的区别是苏联获胜了,而德国战败了。

但自从跟祖父聊天后,他发觉现实远比想象中复杂。作为斯大林贴身护卫,切尔诺皮斯基和同僚并没有获得幸福,他们随时会因为一个动作或一句话而得罪斯大林,从而有性命之虞。

切尔诺皮斯基说,他亲眼目睹过多名同僚因为犯错而失踪,从此人间蒸发。虽然斯大林已经死去了几十年,但切尔诺皮斯基仍然心有余悸,他低声向孙子说:“我每天都在惊吓和恐惧中渡过。”

后记

苏联解体后,一切似乎都没变,历史旧帐都被压了下来。刽子手继续安享晚年,受害者却没有得到尊重,也没有得到补偿。

切尔诺皮斯基只是时代的一个缩影,他固然不是个好人,但也算是个受害者,在那样的社会,没有人是安全的,包括斯大林在内。

喜欢核酸检测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核酸检测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