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民国时牛哄哄的保长,到底是一个什么职务?相当于现在多大的官?
送交者: 核酸检测[★★★声望勋衔13★★★] 于 2022-08-24 1:03 已读 1748 次 1 赞  

核酸检测的个人频道

中国有句老话叫“强龙压不过地头蛇”,即使势力再庞大的人,在别人的一亩三分地,也要敬畏三分。此外,《台温处树旗谣》中也提到过:“天高皇帝远,民少相公多。”对于那些正处于水深火热中的穷苦百姓来说,最害怕的人不是皇帝,而是作威作福的官吏。


在《王保长新传》中,那个一脸麻子、梳着中分、留着八字胡、穿着黑马褂,并带有三分讥笑、三分薄凉、四分漫不经心的王保长,经常与流氓、军痞狼狈为奸,几个人成天勾结在一起欺压贫苦百姓,在当地人心中,他就是一个十足的大恶棍。

不过,民国时牛哄哄的保长,究竟是个什么职务?相当于现在多大的官?


保长,起源于中国封建王朝时代的“保甲制度”,是一种统治者控制社会的手段。最初,保甲制度是以“户”为基本单位的,近似于一种地方性的户籍管理制度,它把国家关系与宗族关系合二为一,方便控制与管理。到了汉代,保甲制度又细分为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里”;唐代时,又变为四家为“邻”,五邻为“保”,百户为“里”。

6park.com

北宋王安石变法之后,保甲制度又改为“十户为一保,五保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而元朝,又将二十户规定为一甲,到了这个时候,保甲制度才算正式确定下来。实际上,保甲制度采取是“层层递进”的管理模式,皇帝无法亲临社会底层,只有依靠保甲制度进行管理。久而久之,国库倒是省了一大笔银子,可是各级保长却富得流油。


民国成立之初,保甲制度曾废除过一阵,可是随着战局的演变,保甲制度又以一个新的形式复活了。1931年6月,蒋介石颁布了《剿匪区年各县编查保甲户口条例》,其中规定“10户为甲,10甲为保,联保连坐”。也就是说,每个保长起码能管100户人家,本“辖区”内的经济、文化、行政等工作,全靠他们一手把控,在一定程度上,他们也算得上是一个土皇帝了。可是,到了全民抗战时期,保长的工作又变成了“抓壮丁”。


在当时那个时代,买官风气盛行,能当保长的人,几乎都是一些恶霸、地主、土豪与劣绅。他们利用手上的权力,隔三差五地欺压老百姓,为了捞点油水,他们有时还故意制造事端,要当事人“意思意思”。所以,民国时期的保长俨然成为了“贪官污吏”的代表,在他们的剥削之下,底层人民的生活简直是苦不堪言。


不过,保长与现在的村长可不是一码事,虽然二者的服务宗旨、管理的人口、范围都差不多,但还是有几个不同之处的。第一,保长是地方政府授予的权力;第二,保长是直接被任命的,手中权力要远远大过村长。总的来说,保长虽然通过一系列横征暴敛的行为激起了民愤,但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地方紧张局势,确保了一方平安,其积极意义还是值得借鉴的。

喜欢核酸检测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核酸检测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