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三国正朔之争
送交者: VSriramoju[♂☆品衔R4☆♂] 于 2013-06-01 22:43 已读 2675 次  

VSriramoju的个人频道

三国正朔之争,几乎从《三国志》成书后就开始了。
正朔观念是汉族政权特有的,是指汉族政权的合法性和对汉族文明的继承。最能说明这一点的就是宋时同时存在着契丹族建立的辽国、女真族建立的金国和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国,而唯一自认为和被后世人认为是正朔的只有宋,也就是说只有宋是唯一的合法政权,其他三国都是非法政权。这也是自宋后的封建时期士大夫历史研究中偏执的维护宋,抨击辽、金、西夏的历史原因。而从现代历史学的角度来看,这四个政权都是同属于华夏民族范围内的不同民族建立的不同政权,不存在谁是正宗、谁是非正宗,谁是合法、谁是不合法的问题。
  三国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分裂时期(春秋战国时期虽然周王室衰微,但名义上仍然是天下共主),更让后人难以定夺正朔的是这三个国家都是汉族政权,因此,三国的正朔之争最为激烈也最富变化。曹魏政权从名义上说是汉献帝自动禅让的,有理由被认为是正朔。再加上晋代魏后短暂地统一了中国,成为唯一的政权,从这种传承关系上,也可以把曹魏视为正朔。但是由于汉献帝是被迫禅让帝位于曹丕的,所以在当时和后世都有人认为曹魏是篡汉,非正朔。偏偏三国里有个以汉室后裔自居的刘备建立了(蜀)汉政权,自认为是汉室的当然继承人。麻烦就从这里开始,东吴的不幸也从这里开始。孙权的帝位既不是汉朝禅让的,又明显的不是汉室血统,自己的吴王之封还是来自于魏文帝曹丕之赐,无论怎样都不会被视为正朔。

西晋陈寿以魏为正朔,而东晋习凿齿著《汉晋春秋》、《襄阳耆旧记》就以(蜀)汉为正朔。只是因为《汉晋春秋》为野史,可信度不高,而习凿齿也不为人所熟知,故很多人不知道。

  相比之下,为《三国志》作注的刘宋裴松之就知名得多了,把他搜集的注引资料和《三国志》对照,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凡是陈寿对曹魏人物的赞扬,裴松之注里就反对;凡是陈寿对(蜀)汉人物的赞扬,裴松之注里就锦上添花。原因何在呢?陈寿奉西晋为正朔。西晋承魏,自然魏就是正朔。裴松之则是南朝宋人,其开国皇帝刘裕和刘备几乎近似,小时候都是靠卖草鞋为生,长大立业时又都宣称自己是汉室之后,刘备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刘裕自称是汉楚王刘交之后。既然是汉室之后,肯定不会奉篡汉的曹魏为正朔,自然会奉同为汉室之后的刘备(蜀)汉政权为正朔。刘宋立国也是和(蜀)汉相似,属于偏安政权,而不是大一统帝国。
  到了宋朝,三国正朔之争公开化。北宋以司马光写《资治通鉴》为代表,以曹魏为正朔。南宋以朱熹写《通鉴纲目》为代表,以(蜀)汉为正朔。这里面也是有现实隐情的。因为宋开国皇帝赵匡胤的帝位也是名为禅让实为强夺而来的,和曹丕几乎相似。而南宋偏安江南,和(蜀)汉刘备、南朝刘宋局促一隅的情形相似,不能因为小而失去正朔的位置。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三国志》对这些现象做了一个总结:“以理而论,(陈)寿之谬万万无词;以势而论,则(习)凿齿帝汉顺而易,寿欲帝汉逆而难。盖时晋已南渡,其事有类乎蜀,为偏安者争正统,此孚于当代之论者也。寿则身为晋武之臣,而晋武承魏之统,伪魏是伪晋矣。其能行于当代哉!此犹宋太祖篡立近于魏而北汉、南唐亦近于蜀,故北宋诸儒皆有避而不伪魏。高宗以后,偏安江左近于蜀,而中原魏地全入于金,故南宋诸儒乃纷纷起而帝蜀。此皆当论其世,未可以一格绳也。”
  而所有这些争论中,都没有东吴孙权的份,其深层次历史原因就在这里。东吴的地位和孙权的功绩被这种狭隘的历史观念所轻视、忽视甚至抹煞。冲破这种狭隘历史观的局限,从华夏民族整体历史发展的视野来重新考量三国历史,会发现完全不同的结果。在三国鼎立的过程中,孙权发挥了几乎是决定性的作用。决定三国鼎立的三大战役:赤壁之战、荆州之战、夷陵之战,都和孙权有关。赤壁之战的战场有一半在孙权辖区内,荆州之战和夷陵之战则全是在孙权辖区内。三大战役都是以孙权取胜而告终。假若孙权听从了张昭投降曹操的建议或者始终保持“拥军在柴桑,观望成败”(《三国志 诸葛亮传》),坐看曹操消灭刘备,不论哪种情况发生,都不会有三国了。
  从汉族文明的传承上来看,曹操、刘备、诸葛亮出身寒门,曹魏、(蜀)汉政权出于对儒学豪门的反对,主要发扬光大了汉族文明中的法家思想。孙权虽然也出身寒门,执政时期也和儒学豪门发生了尖锐的矛盾和激烈的冲突,但由于孙权治理江东需要得到江东儒学豪门世族的支持,江东儒学豪门世族又逐渐和北方流入江东的儒学士族合流成为江东政权主流,孙权几次集权行为都遭到了他们顽强的抵抗,因此,东吴政权是以儒学豪门利益为主,也就是说东吴政权主要发扬光大了汉族文明中的儒家思想,都是对汉族文明的继承和发扬。如果从儒家思想始终占据汉族主流思想的历史现象来看,也许东吴对汉族文明的继承和贡献还超过了曹魏和(蜀)汉。陈寅恪先生认为:“魏统治者的社会阶级为寒族,非儒家。与之相同的是蜀国的统治者的社会阶级。晋统治者的社会阶级为服膺儒教的豪族,与之相同的是东汉、孙吴统治者的社会阶级。另有袁绍。东汉、袁绍、孙吴、西晋统治者的社会阶级是相承的。”(万绳楠整理《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
  孙权是中国皇帝中死后唯一被谥为“大皇帝”的帝王,非常奇怪,不知道这个不符合谥法的谥号是怎样想出来的,也许是对他作为第一个入主江南的皇帝的景仰吧。无论他当不当得起这个称号,我们都不能忘记他在中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和历史功绩。
  透过长江水雾,我们仿佛能看到这位中华唯一大皇帝眼里流露出受到历史轻视的无限委屈,早就应该重新审视这位大皇帝了。
喜欢VSriramoju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VSriramoju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