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独孤九剑之切书式--第二部《革命年代》出稿通知
送交者: 红朝笑笑生[♂☆★★★先天下忧而忧★★★☆♂] 于 2018-02-14 22:02 已读 3130 次 10 赞  

红朝笑笑生的个人频道

一、独孤九剑的传说 

华山派曾经出过一个剑客,风清扬。 

在那个年代,如果一个江湖人不知道风清扬,只说明他孤陋寡闻;而风清扬之所以有名,是因为他创了一套剑法,叫做独孤九剑。这套剑法一问世,江湖上其他剑法,顿时都黯然失色了,以至于几十年后,大魔头任我行跑到少林寺撒野,还念念不忘地说,在我佩服的三个半人里面,风清扬算一号。 

有这样一套无敌剑法,风清扬当然是风光无限。问题是,作为华山派剑宗人物,他显然没有一种觉悟,就是如果自己名声大得上天了,其他气宗同事怎么办呢? 

想要避免气剑二宗的大火并,剑宗就该以和谐大局为重,同气宗搞好统战工作。总而言之,气宗为体,剑宗为用,剑气二宗自古就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都属于华山大旗下面,相亲相爱的一家;再总而言之,大家血浓于水,我风清扬能有今天的成就,同华山前辈们在剑气二道方面,长期的指点和栽培是分不开的;再再总而言之,独孤九剑不是我一个人的剑法,而是华山派全体同仁群智群力的产物,更是全派努力学习掌门人先进指导思想、把相关理论同业务创新相结合的成果。 

剑宗的风清扬武功够高,跟他翻脸多半会吃眼前亏;气宗心计阴毒,算计整人毫无底线,所以两派谁也吃不掉对方,最“好”的办法就是高举团结大旗,共建华山派的美好明天。作为剑宗的杰出代表,风清扬的排名肯定不会低,甚至可能光荣成为新一代掌门或候补副掌门。如果这样的话,几十年以后,江湖少了一个清风寂廖的独行高手,华山却多了一个八面玲珑的世故长老,带着徒弟们一面刻苦练剑,一面勤练内功。 

看上去,这应该是最理想的结果。问题是,没有那种打破一切框架的至情至性,或是努力超越的自我奋进,年轻的风清扬能否不断精进这套有进无退、无法无天的剑法,那是相当成问题。因为,小风能有今天的成就,是同华山派的悠久积累分不开的,绝不能用独孤九剑诞生的后几十年,否定了华山派优良传统的前几百年;所以相关招式里,必须尊重同门师兄弟的指导意见,充分体现华山派的传承精神,最后搞出来的华山九剑,多半是华山传统剑法的2.0版本而已。 

作为这套剑法的总设计师,风清扬如果成功地团结好气宗同门,肯定能在勾心斗角中站稳位置,安心熬自己的资历排名。虽然说,一匹老虎非要照顾狗的感受,一举一动都向狗的水平看齐,对老虎实在是种折磨;但是宗派团结大过天,风清扬想要维护华山的安定大菊,避免被气宗师兄弟算计到粪坑里,就必须正确对待同志们的帮助,自觉戴上这枚紧箍圈。 

几十年后的一天下午,风清云淡,阳光明媚,华山的风清扬站在屋外喝茶,和往常一样漫看风景。那个叫令狐冲的后辈把长剑使得轻柔灵动,颇有几分自己年轻时的模样,于是风太师叔兴起而至,抄起扫地的扫帚当剑,同他过起招来。眼看令狐冲施出他师娘最得意的“宁氏一剑”,仿佛要控制不住剑势的样子,风清扬身子一矮,沉腰斜坐,用扫帚抵住来势,任凭令狐冲长剑直没至柄,随后左手一记斜拍,轻轻巧巧地将剑震了下来。 

这一套招数施得行云流水,众弟子群起轰动,叫好之声不绝于耳,连令狐冲也是佩服不已。风清扬得意之余,忽地心头一凛,想到自己喝茶暇余,竟以一柄扫地的破扫帚,破了岳不群、宁中则苦创数十年的剑法,此事若不能圆转,后患着实不浅。眼见大小弟子闻得喧哗,纷纷过来看热闹,急忙立定心神,端起太师叔的作派,对令狐冲等人宣示道:“适才令狐小侄剑法传神,只是同门切磋,未用内力,所以为我所乘,此等奇巧小技,不足为训。若是实战之际,我华山弟子贯注上层内功,自能以拙胜巧,以静制动,对手纵剑气千幻、剑招万变,也不必惊慌。所谓气剑合一,相辅相成,两门功夫均不可有所偏废,才是华山剑派正途。”群弟子一齐躬身受教。 

风清扬不再言语,众人于是散回练剑。令狐冲带着师弟师妹,重新舞起那套宁氏剑法,一招一式虎虎生风,显系倾足了内力,严防对手再用扫帚占到便宜。风清扬不禁在心中暗暗摇头,却不肯多发一句言语。 

若是时光倒流几十年,重回初创九剑的那一刻,自己还会遵循祖师流传的规矩,迎娶名门正派的老婆,安心熬一个掌门或二掌门的位置么?风清扬不知道,也没有人能给出答案,他只能拿起那个裹着厚棉套的大瓷杯,一面喝尚温热的枸杞茶,一面往屋里踱去。每日如履薄冰,这日子过得忒累了,阳光顺着树叶洒在脑门上,华发已然稀少,显出油亮的腻色来。 

二、世事如剑局 

连载这部《革命年代》的时间里,被问得最多的问题,是我从哪里找的书,写出来的文章。 

于是我开了一个大致的资料清单。不少人看过之后,第一反应就是,这些东西我好象也看过,为什么没有读出相关内容来呢? 

因为被问了太多次,所以我觉得,应该在这里给大家解说一下。 

我们每个人写报告的时候,如果涉及到自己的利益、名声,难免会对措辞进行考量,尽量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说法。同样,假设我们写一本日记时,清楚地知道这本日记在将来,很可能被无数人研究琢磨,甚至对着后代指指点点,那么在落笔的时候,肯定会慎之又慎,充分顾及自己的形象,回避一些不可描述的地方。 

普通人写报告或日记,只会影响自己的工作生活,但是相关的文档记录,已经存在各种偏差;同一件事让利益冲突的不同方去写,就象法院的正反方相互答辩那样,更会有千差万别的说法。如果相关的记载,涉及到几千、几万人的前途声名,或者记录人全家老小的身家性命,几乎不用问也知道,最后出来的文件,肯定充斥着,对记录人最有利一面的各种信息。 

我们看到的所有历史事件,几乎都经过纪录人的改造,换句话说,它们都是由拥有话语权的一方作出来的。想要找一份没有偏向、绝对客观正确的记录,可能性差不多等于零。话又说回来,如果档案记录绝对正确,那还要历史学家做什么? 

原始文件或档案记录,是一切历史研究的基础。所以研究历史,有两件事情是不能不做的,一是整理各种档案文字,尽量还原出各种原始记录,防止它们湮灭;二是从整理出来的记录里,还原历史事件,进而分析出社会发展的规律。问题是,有的人就是把历史记录,当成了死读书本寻真相的法宝。 

随便举一个例子。如果三国时代的刘备写日记,那蜀国出版的刘备日记,肯定都是昭烈皇帝如何匡扶汉室的光辉一生;同样地,孙权要留下了日记,不光太祖吴皇帝的形象无比高大上,连袁术手下的扬州银枪小霸王孙策,也会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当然了,武皇帝曹操在魏国史书上,那形象真是高大上极了,想不夸奖都不行。 

如果一个人看了蜀国的资料,就大骂吴魏两国割据汉室疆土、逆臣贼子人皆可诛;接着读了吴国史书,立刻痛斥蜀魏卑鄙无耻,只有江东风范才是正统;然后再查魏国的文件,马上歌颂中原正朔德远流长,自己前半辈子原来都是被吴蜀两国洗了脑。那几乎不用问也知道,这种人读书再多也是浪费,还不如不识字的白丁,因为他不懂得思考,只是一台效率低下的复读机而已。 

一个人对三国史、唐史或者明清史有不同看法,通常并不会引发什么后果,毕竟相关事件都离得比较远,对现实社会的影响也不大,但在近代史问题上,问题可就严重多了。因为,很多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都是跟近代史联系在一起的,你讲的只是历史,在他眼里就成了对他的冒犯。总而言之,谁敢触动心里那尊神,那就跟挖了祖坟一样,不跳到半空大闹一场不算完。

绝大部分左右争议,还有毛粉、蒋粉甚至日粉德粉北洋粉们,夜以继日的谩骂,大都是从这里面来的。虽然幼稚无聊,但巨婴们永远乐此不疲,因为,某些人的水平,只适合呆在这样的层次上。 

面对此情此景,有的人就说了,现在的资料有偏差,都是因为,没有贯彻民主自由的缘故。所以呢,只要等到民主自由的那一天,历史自然不会有争议了。 

对这种说法,通常是懒得说什么的。因为,全世界贯彻民主自由要到什么时候,鬼都说不清,更何况真实现了民主自由的话,相关争议只会更多,绝不会更少。自己没有科学的思考方法,指望民主自由、历史真相从天上掉下来,或从地摊角落里横空出世,不是扯淡又是什么呢? 

古代史的研究争议相对不大,是因为随着岁月的流逝,能留下来的原始资料,往往是极其有限的。而到了近代,随着媒介手段的发达,各种文件档案和回忆录都能保留下来,站在不同的立场上解读相关数据,自然容易导致罗生门式的结论。 

所以说到某段历史的时候,做事认真一点,先不要急着下结论,花一点心思找正反双方的不同叙述,甚至旁观者的描述,对比他们的利益立场,然后再得出一个比较靠谱的结论,比整天传播什么真相要好得多。当然了,如果没有时间的话,大可不去琢磨这些东西,但千万不要轻易把历史同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挂上钩,否则会被忽悠得很可笑的。 

想要真的读懂一本书,左看右看或横看竖看,都是不够的,必须把它切开来,仔细去品字里行间藏着的意义,才能领会文字背后的价值。 

把书切开了看,意味着你要剖开作者的思想,找出他的考虑和顾忌,然后恢复他不愿承认的某些方面,还原成一幅新的画卷。这个工作不光累,更重要的是得罪人,因为,既然是不愿承认的顾忌,那肯定有不可描述的理由。 

曾经有一个编辑朋友跟我感叹,每天要出版的书,都是自己根本不想看的。我理解他的感觉,因为我走进图书馆,看过的不少近代史,确实也没什么意思,大部分一边看一边还得挑错,实在太费劲。 

所以我决定,写一本自己能看得下去的书,让其他有兴趣的人,一块在茶余饭后,有能煮酒的谈资。当然了,写这个长篇的后果,也是早有准备的,那就是这本书出版困难,还有无数民主斗士或革命小将如丧考妣,不断地扣各种帽子,并施出各种阴微下作的手段,或恶意投诉,或组团造谣,阻止相关内容的发布。 

从利益上考虑的话,一个人最稳妥的做法,应该是写古代史。切开书写古代史,既能顺利出版,又不至于得罪各类粉,事实上我闲暇时也写过几段秦宫汉月,那真是顺手极了。问题是,我不是靠写作谋生的人,对华山九剑没有兴趣,也不想做一个德高望重的华山油腻掌门,只想按自己的喜好写书。 

所以,这部作品就坚持连载到了现在。 

由于话题容易惹到禁忌,这套书或许不能出版,但我相信,随着时光的流逝,市面上那些畅销作品,几年后一大半都要无人问津,这篇文字却一定能经久不衰,成为近代史的经典之作。因为,它不是简单地编一本剑法,而是分析江湖各派实战的记录,从中揭示出利益的博弈与消长,最后给出来的总结。书里有时短短几段文字,都是查看数万、数十万字资料,得出来的结果,经得住时间的冲刷和质疑。 

风清扬在创立独孤九剑的时候,专门做了一篇总诀,归纳剑术的变势;对剑术新手来说,这个总诀基本上是无用的,必须熟练剑招之后,才能领悟其中的奥妙。同样,这篇红朝连载,将会登到文革结束、华国锋下台,在末尾结束的时候,也要放一篇总结,归纳近代历史的变迁。我相信,在详细看过历史大潮中,主角们如何千帆竞渡之后,读者面对这个总结,能对社会的规律和原因,有更深的理解体会。 

书不能保证你什么都知道,正如剑法还得自己练一样。但是,有一本合适的剑谱,比在黑暗中摸索,或被鬼火带迷了路,总要好得多。至于多少人喜欢,多少人忌恨,那是他们的事,与我无关。 

风起云涌,潮起潮落,谁负谁胜天知晓,唯有清风长笑,慢惹寂寥。风清扬终究没有用上那套紧箍咒,于是华山出了一套独孤九剑,江湖多了一个绝顶高手。 

问世间,是否此山最高?或者,另有高处比天高。如果你不曾孤独过,不会读懂风清扬。 

三、《切书式》 

经过几个月时间,《独孤九剑》第二招,或曰《革命年代其实很精彩》第二部,整理完稿了,特此通知。 

第一部从开头到中原大战结束,第二部则从中原大战结束讲起,一直到红军长征四川会师,概括了反围剿、九一八、长城抗战、一二八淞沪抗战、红军长征时期的历史。两部书的电子版各二十八万字,每部定价二十二元人民币。想要的朋友可以加我的微信,dingyuan1894,或者留言你的微信号,我加你。如果已经预订却没有收到文件的朋友,也请告知一声,我马上补发。 

这里不妨说明一下。由于不能出纸质书,这套书的写作,几乎是没有收益的,相关书款代表的是对作者精力时间的尊重;身在海外,收到的钱并不多也无处花,除了回国时零用一点,大都是给几个靠谱朋友的公益事业捐掉了,自己有稳定的工作,也不需要它维持生活。而作为一本结局大家都知道、细节网上有的电子书,大家愿意付费买相关的文档,是对创作的大力支持,笑笑生在此深深感谢。今后将努力码字,争取更快更多地出下一部作品,满足大家的需求。 

祝大家新年快乐!阖家健康!!万事如意!!!

版主:红朝笑笑生于2018_02_14 22:07:22编辑

评分完成:已经给 红朝笑笑生 加上 200 银元!

喜欢红朝笑笑生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红朝笑笑生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红朝笑笑生 已标注本帖为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如果内容违规或侵权,请告知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