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謎一般的裴矩,為什麼在隋是佞臣,在唐卻成了賢臣?
送交者: 默言[内阁学士★★★★] 于 2018-12-05 7:48 已读 2552 次  

默言的个人频道

 6park.com

6park.com

(圖)電視劧隋唐演義》 6park.com

6park.com

6park.com

6park.com

有的時候,同為一個人,在不同的時期,在不同的環境下,在不同君王的手中,往往能扮演不同的角色;在昏君手下,他是一個佞臣,而在明君手下,他則是一個良臣。隋末唐初,就有這麼一個奇特的人物,他既有文才,又有幹才;他曾用優美的文本撰寫了《西域圖記》,把當時西域四十四國的山川地貌、風俗民情,記載得十分詳盡,十分耐讀。他歷仕楊隋、宇文化及、竇建德、李唐四家,前後經六十餘載,“年八十,精明不忘”。更奇特的是,他先諂媚逢迎於隋煬帝楊廣,出了不少禍國殃民的壞主意,是一個大佞臣;而降唐後,卻變成了忠直良臣,成為唐太宗李世民的重要諫臣。這個人就是裴矩。 6park.com

6park.com

      6park.com

裴矩,山西聞喜人。先以隋朝吏部侍郎的身份掌管與西域諸胡的交易,“西域諸胡,多至張掖交市,帝使裴矩掌之”(見《資治通鑑》)後拜為民部侍郎,不久又遷為黃門侍郎,參預朝政。在他掌管與西域諸胡的交易時,為了招徠胡人,不惜花費巨資。司馬光在《資治通鑑》中是這樣記載的:“西域胡往來相繼,所經郡縣疲於送迎,糜費以萬萬計,卒令中國疲弊以至於亡,皆矩之倡導也。” 6park.com

6park.com

6park.com

6park.com

      6park.com

更有甚者,隋大業六年(公元610年)正月,裴矩向隋煬帝建議,邀請西域各國到東都洛陽參觀天朝盛威。於是,在洛陽端門一帶大陳百戲,光樂隊就有一萬八千餘人,整整延續了一個月,花費十分浩大。不僅如此,他還讓外來者在各個飯店白吃白喝,美其名曰:“中國豐饒,酒席例不取值”。時值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北方冬季,他命人用絹帛纏樹,卻告訴不明就裏的胡人,此乃“仙晨帝所”。最具諷刺意味的是,就在他導演這出“盛世”天朝大戲之時,長安一帶,民大飢,百姓流離失所,人畜多有餓死。就連有的胡人都當面質疑:“中國亦有貧者,衣不蓋形,何以如此?物與之,纏樹何為?”對於裴矩的這些作為,士民恨之入骨,稱其為佞人。 6park.com

      6park.com

然而,令人驚訝的是,就是這個在隋朝被稱為佞人的裴矩,在隋亡幾經波折降唐後,卻做了不少好事,成為唐初良臣。 6park.com

      6park.com

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後,裴矩以民政尚書的身份上表,對遭受突厥暴踐者給以撫卹,民眾欣然。 6park.com

6park.com

6park.com

6park.com

(圖)電視劧隋唐演義》 6park.com

6park.com

     6park.com

6park.com

李世民對官員的行hui受hui行為深惡痛絕,便想出一懲治之法:他密使左右用財物試探官員,果然有個門官接受了一疋帛(類似於今日之釣魚執法)。李世民大怒,下令處斬。就在此時,裴矩義正詞嚴地批評唐太宗,道:“為吏受hui,罪諡樗溃坏?菹率谷饲仓??埽?讼萑遂斗ㄒ玻?址撬?^‘道之以德,齊之以禮。’”一番話,説得唐太宗點頭稱讚。李世民不愧一代英主,當即“召文武五品以上告之曰:‘裴矩能當官力爭,不為面從,儻每事皆然,何憂不治/”(見《資治通鑑》),把裴矩敢於當庭直諫的精神大大地表彰了一番。 6park.com

      6park.com

《舊唐書.列傳十三》是這樣評價隋朝時的裴矩的:“是時,帝昏侈逾甚,矩無所諫諍,但悦媚取容而已。”(帝指隋煬帝)。在《新唐書.列傳二十五》中則是這樣評論的:“封倫、裴矩,其奸足以亡隋,其知反之佐唐,何哉?惟奸人多才能,與時而成敗也。” 6park.com

      6park.com

為什麼同是一個裴矩,在隋是佞人,而在唐卻成了賢人呢?司馬光在《資治通鑑》中是這麼評論的:“古人有言:君明臣直。裴矩佞於隋而忠於唐,非其性之有變也;君惡聞其過,則忠化為佞;君樂聞直言,則佞化為忠。是知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表動則景隨矣。”這裏所説的表,是指用來測影子的表,景是指由表映出的影子。也就是説,君主如同測影子的表,臣子便是表所映出影子,表怎麼動,影子就會隨表而動。若君王不喜歡別人説他的過錯,那麼忠言就會變成佞語;若君王喜歡聽到別人的直言不諱,那麼佞語就會變為忠言。司馬光在此提出了一個極其鮮明的觀點:即,上行下效。也就是,上樑正而下樑端,上樑不正下樑歪。“楚王喜細腰,宮中多餓死”,就是這個道理。 6park.com

      6park.com

裴矩為隋臣時,隋煬帝楊廣好大喜功,好做假動作,好做打腫臉充胖子虛事。為了取悦皇帝,他便不惜勞民傷財,在洛陽導演了那場假富裕的大戲。可到了唐朝,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位提倡説實話辦實事,且善於聽取不同意見的皇帝,所以,隋朝的佞人,便在這樣的好皇帝領導下的好環境中,變成了賢人良臣。這就是“君明臣直”的硬道理。 6park.com

      6park.com

寫至此,竊以為,一定會有人拿內因是變化之根本,外因只是變化之條件這一辯證法來駁斥上述觀點。我不想在此討論雞蛋與石頭的哲學偽命題,而只想用《晏子使楚》中的文本來説明。“橘生淮南為橘,生於淮北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由橘變枳,就是因為淮南淮北水土不同,也就是生長環境不同的原故。不然,古人怎麼會總結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呢?如果沒有唐太宗時期良好的社會環境,裴矩説什麼也不會由佞變賢的。由此可知,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是能讓一個作惡的人,變成一個向善的人的。 6park.com

6park.com

6park.com

*作者:肖錫光,魚羊祕史簽約作者。 6park.com

=================================================================================== 6park.com

元宵灯会起源与裴矩佞忠 6park.com

作者:郭学明 6park.com

1 6park.com

正月十五元宵灯会始于公元610年,民部尚书裴矩逢迎隋炀帝,提出了办灯会的建议。 6park.com

那一年是隋“大业”6年,隋炀帝杨广登基的第7年。隋炀帝自命不凡,好大喜功,特想创立大业。 6park.com

当时,裴矩负责西域外交,深知隋炀帝喜欢君临四方、被万国拥戴的感觉。他不惜花重金招徕胡人,高规格接待蛮夷使者。《资治通鉴》记载:“西域胡往来相继,所经郡县疲于送迎,靡费以万万计,卒令中国疲惫以至于亡,皆矩之倡导也。” 6park.com

裴矩在外交事务迎来送往方面出手大方,还以“蛮夷朝贡者多”为由,建议隋炀帝召集四方艺人到首都洛阳,在元宵节期间举办盛大的灯会和文艺演出,营造大国形象,烘托盛世气氛。 6park.com

隋炀帝非常高兴地采纳了裴矩的建议,下令举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元宵灯会。“正月十五在洛阳陈百戏,夸示各族君长,终宵灯火不熄,声闻数十里,到月底始止。元宵行乐之盛始此。” 6park.com

朝廷或者说政府举办任何大型活动的费用都取自民脂民膏,仅乐队演员就接近2万人的元宵节灯会耗资巨大,加重了老百姓的负担。 6park.com

在隋炀帝开大运河、建洛阳城、伐越南、征朝鲜、南游西巡、耗资徭役无度的情况下,百姓苦不堪言,都城附近就有许多饥民。裴矩的元宵灯会建议是殃民的馊主意。所以,他被称作奸佞之臣。 6park.com

2 6park.com

雄心勃勃的隋炀帝在政治上、军事上和经济上都遭遇了失败,人心丧尽,叛乱四起。举办元宵灯会8年后,公元618年,“大业”梦破灭,隋炀帝被手下将领宇文化及杀死,隋朝灭亡。 6park.com

隋灭后,71岁的裴矩几经周折,成了唐朝大臣。奇怪的是,在唐太宗李世民手下,昔日的奸佞之臣变成了一个人敢于直言批评皇帝的忠臣。 6park.com

唐太宗为了加强反腐,搞钓鱼执法,安排人私下给官员送礼。有一位官员上钩,唐太宗下令处斩。在反腐这样严肃的问题上,大多数人不敢冒然说话,可裴矩却出面大胆批评皇帝。他说(大意):官员受贿固然该死,但你钓鱼执法,陷人违法,恐怕不是“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吧。唐太宗认为裴矩批评得有道理,不仅收回成令,还召开五品以上干部大会,当众表扬了敢于直言批评皇帝的裴矩。 6park.com

3 6park.com

为什么裴矩在隋炀帝时代是逢迎讨好、悦媚取容的佞臣,在唐太宗时代就成了敢于批评皇帝的谏臣? 6park.com

司马光总结到:“君眀臣直,裴矩佞于随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 6park.com

也就是说,君清醒,臣才会直言。君不愿意听臣下指出自己的过失,忠诚之士就会变成奸佞之人;君喜欢臣直言不讳,奸佞之人则会转变为忠诚之士。出现奸佞之人的责任不在于臣,而在于君。 6park.com

任何朝代,奸佞谄媚之流多,都是君的问题。 6park.com

隋朝历史只有38年,先后两个皇帝都是“恶闻其过”之君。 6park.com

隋炀帝的父亲隋文帝杀谏议大夫毛思祖是一个例子。有武官在吉日衣剑不齐,在场御史没有检举处理,隋文帝就下令处死这个御史。毛思祖作为谏议大夫,批评皇帝这样处理太重了,居然也被处死。隋文帝执政时期,连年诛杀了多位大臣。 6park.com

隋炀帝比其父更甚。公元607年,隋炀帝继位第4年,宰相高熲和大臣贺若弼、宇文弼因议论皇帝奢侈,被以“诽谤朝政罪”处死。高熲、贺若弼、宇文弼都是朝廷重臣,高熲是20多年的老干部,因为批评性言论说杀就杀。如此政治局面,其结果必然是臣下争着说假话以逢迎皇帝。 6park.com

4 6park.com

裴矩在隋炀帝时“无所谏诤,但悦媚取容而已”,但在唐太宗手下,却敢于直言不讳地批评皇帝。唐太宗是比隋文帝、隋炀帝更强势的皇帝,但他却听得进去逆耳之言,甚至预想臣下可能会怎样批评自己进行自我约束。 6park.com

有一次,唐太宗想去南山游玩,什么都准备好了,又不去了。魏征问为什么不去了?唐太宗说:怕你唠叨呗。 6park.com

魏征在唐太宗手下先后谏200余事,也就是说唠叨了200余次,唐太宗烦死了,但也无奈地忍着,许多事情是照办。 6park.com

5 6park.com

纳谏无关善恶,而是一种清醒。 6park.com

唐太宗非常强势,连哥哥弟弟都敢杀,连父亲的皇位都敢抢,却害怕敢于尖锐批评他的魏征和裴矩,却不敢向“唠叨者”动气,反倒要认为师,以为镜。 6park.com

宋太宗曾经说过这样的话:“逆我者是吾师;顺我者是吾贼。”这位皇帝知道“叼飞盘”的人不是好东西,要像贼一样防着。 6park.com

绝对的忠诚绝不是绝对顺从,而是直言不讳!绝对顺从绝对是“吾贼”。 6park.com

唐太宗为什么不砸唠叨魏征的饭碗?宋太宗为什么不把“顺者”视为正能量?道理很简单,天下人都知道:堵言路,就是堵自己的生路。 6park.com

6 6park.com

中国有准确纪年的历史是从公元前841年开始的。 6park.com

中国纪年史第一年记载的最重要的事件就是堵言路的事。 6park.com

当时的国家领导人周厉王是周朝第10个国王。一个王朝延续到了第10代,内忧外患很多,周厉王为了维稳,采取了强化统治的措施。 6park.com

他采取了组织措施,任用了佞臣荣夷公。 6park.com

他加强了舆论控制,任用了卫巫负责监视老百姓,谁敢批评他就杀掉谁。老百姓都不敢言语了,在路上相见也只能以目光交流。(“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6park.com

周厉王的倒行逆施使社会矛盾愈来愈尖锐,国人终于忍无可忍,发起了暴动,周厉王仓皇而逃。 6park.com

在周厉王被推翻之前,他看到通过严厉的治理整顿,举国舆论一致,非常兴奋,对召公说:“我能止住谤言了,大家总算不敢说话了。” (“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 6park.com

召公对周厉王说了一段著名的话:堵百姓的口要比堵河水更危险,河水因堵塞会冲垮堤坝。如果堵住人民的口,政权能维持多久呢? 6park.com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 ……) 6park.com

—— 原载: 苍山夜语 6park.com

本站刊登日期: Monday, February 26, 2018 6park.com

关键词: 社会控制 言论 6park.com

================================================================== 6park.com

裴矩:跨越隋唐,集忠奸于一体的权臣 6park.com

原文见 http://bbs.news.163.com/bbs/history/107116855.html。 6park.com

侵删,谢谢。 6park.com

历史的风吹过来,用力地嗅一嗅,空气中夹杂的气味......... 6park.com

《荀子.君道》云:“盘圆则水圆,盂方则水方。”........... 6park.com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这样一位特别的人物。他不但以自己出众的智慧、谋略、经验尽显经营国家的才华,而且其表现还因所侍主子性情的不同而变得前后判若两人,大失水准。他既迎合昏庸君主加速了一个腐朽王朝的覆灭,又在唐太宗手下成为与魏征齐名的诤臣良相,成为历史上“君明则臣贤,君昏则臣佞”的著名标本。他,就是隋唐时期先后侍侯过多位君主的一代名臣:裴矩。 6park.com

裴矩,隋和唐初的政治家、战略家、外交家,他出身世家,原名世矩(后为避唐太宗讳而改名去世字)。他精通朝典礼仪规矩,干练,擅谋划。史载其:“为政勤奋,日夜操劳,研度经史记略,取其所长,从中问究良策”。为历任主子所倚重。 6park.com

隋文帝时,他因受命平定南陈和广洲叛乱,颇具武功,才干突显受文帝赏识而得以重用,迁吏部侍郎,后受命经略西域十余年之久,至隋炀帝时继续被倚重,加官至右光禄大夫。在经略西域时,他几乎遍历西域,不辞劳苦,往返奔波,殚精竭虑,充分发挥了一个外交家和战略家的才智,用计使突厥内部互相攻杀分裂,从中笼络、分化,严重削弱了突厥实力,消除了对隋王朝的最大威胁。他文武并用,开展通商贸易和文化交流,西域四十国臣服朝贡于隋,“拓疆数千里”,“交通中西,功比张骞”。他对西域地理山川民族物产人情了然于胸,并付于著作《西域图记》和地图中。裴矩经略西域之功甚伟,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6park.com

但他后来迎合隋炀帝好大喜功的虚荣心,以他的智慧,竟做出了一系列投其所好、莫名其妙的“糊涂事”,从一个日夜操持国事的人蜕变成了一个日夜揣摩皇帝心思好恶的人,有违臣子之道,加剧了隋王朝的灭亡。 6park.com

其时华夏一统,众夷来朝,他进言炀帝盛装洛阳,以彰显大国盛都之威仪豪华,兴奢靡形式主义,浪费无数。 6park.com

他陪隋炀帝北巡突厥时遇到私访突厥的高丽使者,隋炀帝怒高丽私交突厥对隋隐瞒轻慢,他不顾国内义军纷起的严重局面,进言第三次出兵高丽,争夺东北,迎和炀帝炫耀武功的心意(前两次均以失败告终)。隋炀帝曾赞裴矩曰:“裴矩大识朕意,凡所陈奏,皆朕之成算,未发之倾,则矩以闻,若非奉过用心,孰能若是”,皇帝想的就是他能先想到并说出来的,可见其揣摩皇帝心思到了何种程度!但出兵高丽最终是又一次损兵则将,严重消耗了隋帝国的实力,加重了内乱。 6park.com

隋炀帝出巡扬州时,归途被义军扰断,裴矩初时如实报告炀帝并劝其及时回师洛阳被隋炀帝斥责。后来当面对军心涣散逃跑不断的情况时,他索性破罐子破摔,出坏点子,向隋炀帝建议到:把江都(扬州)的女子征集起来,分配给卫士们“恣欲”,以稳定军心鼓舞士气。隋炀帝大喜,立即下令照办,于是“先有奸通妇女及尼、女冠等,并即配之。由是骁果等悦,咸相谓曰:裴公之惠也。” 裴矩在危局中既投炀帝之心又笼络军士胥吏,为自己图谋后路。后来宇文化及兵变炀帝被勒死时,裴矩果然得到骁果军将士的拥戴与保护,免遭杀身之祸。 6park.com

隋炀帝被杀后,裴矩被弑君判乱复又称帝的宇文化及所用,任命为河北道安抚使,尚书右仆射。后又被义军窦建德部俘获,任吏部尚书。在这两为主人座下,他仍以名望经验干练被重用,雄居重臣行列。窦建德兵败被杀后,裴矩率余部降唐,作为前朝重臣,他继续被太祖李源和太宗李世民重用,先后任殿中侍御史、民部尚书。 6park.com

降唐后的裴矩,似乎变成了另一个人,向唐太宗出了不少好主意,谏“试赂”即其中一例。裴矩谏“试赂”,使唐太宗改正了错误的做法。其时的裴矩全没有了坏水,而是尽职尽责,绝不看人脸色行事,忠直敢言,竟与魏征齐名,成了有名的铮臣!唐太宗曾召集五品以上官员说:“裴矩当官力争,不看我脸色行事,都这样,何愁国家不治。” 6park.com

裴矩年至80岁仍精明不减,操持朝务,死于贞观元年。 史评:“历事诸主,均受礼遇,以熟悉故事,常受咨询”。 6park.com

纵观裴矩一生,他在隋炀帝后期是个佞臣,是个出坏主意的罪人,死有余辜。然而裴矩在唐太宗面前,却敢于中肯的直言批评,尽臣子之道,端正朝纲。同是一个人,为何表现如此不一样?是不是裴矩在品格上有什么大的变化呢?司马光对裴矩的“佞于隋而忠于唐”曾有评说:“君明则臣直”。裴矩在隋文帝面前是忠臣,在隋炀帝面前是个佞臣,在唐太宗面前又是一个忠臣,这巨大的反差并不是裴矩性格有什么改变。君主不愿臣下提缺点,则忠臣自然会噤言或转化为佞臣;君主喜欢臣下提批评意见,则佞臣也会‘与时俱进’地变化为忠臣。可见,根子还在君主身上! 司马光认为,不是裴矩品质上有什么大的变化,而是君主变了。隋炀帝是昏君,昏君出佞臣;唐太宗是明君,明君出忠臣。正所谓:“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裴矩了解唐太宗的性格和政治抱负,正因为如此,裴矩何乐而不为做回自己,发挥自己的才智,当一个忠直谋事称职的臣子呢? 6park.com

我读了裴矩的故事后倒有另一番想法:窃以为,裴公在研读经史的同时,怕是他还有另外的收获.....勘透了兴亡,学会了顺势而为,不太难为自己。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放松了自己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改造”。 6park.com

在我眼里,裴矩仿佛是上帝赐与那个时代执政者的风向标和催化剂,他能帮助贤明的君主出谋划策,独当一面,畅通完善治国方略,为盛世锦上添花,也使昏聩残暴的君主得到纵容和献媚,变的更昏聩更残暴更荒诞,加速腐朽政权的覆灭。在我看来,从某些方面来讲.....顺势而为的裴矩所做所为并无可指责。 6park.com

要知道:君主的好恶、志向既“政策”与“制度”,能最大程度的直接决定一个王朝、臣子、子民的命运,如始皇临政,放眼天下,引进贤良,改革强国兴兵,赏罚分明,勇武经国,则麾下兵将则如噬血的虎狼,战场上奋勇向前,不斩敌首级誓不归还,成所向无敌的雄师。如唐太宗治国,赏罚严明,从善如流,魏征等人才有条件如明亮的星宿般拱绕在他的周围,交相辉映。 6park.com

如为君昏聩,只顾享乐不理朝政,不顾百姓疾苦,闭眼行舟,一切交与臣下打理,则礼制失控,权力落入佞臣手中,对内高压盘剥,贪腐无度,酷吏横行,对外则无力防御,一触即溃。同时就会有陷忠良于冤狱,比干之炮烙,武穆之剥皮,崇焕之凌迟,鸦片甲午战争之丧权辱国、割地赔款、任人鱼肉的下场就是难免的了......臣子有忧国忧民之心、有良谋良策而无纳忠言之耳,只好昏昏厄厄,混迹向前...... 6park.com

要知道,“盘方则水方,盘圆则水圆”,君主的好恶、明暗就是当时最大的“政策”和“制度”,我们今天真的感叹这个“制度”和“政策”对人的改造能力了.....它让奸臣演出喜剧,给忠直之士制造悲剧。把他们以不同的气味(香臭)和颜色(黑白)载入史册。我们这个民族有“忠君”的传统,尽管有文人的清高,但不可否认,人臣的价值取向决定于君主,一个没落腐朽王朝会把知识分子们的清高傲骨销蚀怠尽,随王朝一同覆灭,没有选择君主的权利与自由的文人和臣子们,到临死时也会怀着愚忠不能报孝的感叹吧? 6park.com

在昏暗的体制下,依君主喜好和官员的个人利益趋向会形成特殊的环境,从而结成朋党,这一“党”有一股强大的向外的力量,不顾国家利益自成一体,最终会把政权向外撕扯的四分五裂。如慈僖、万历当朝,臣子不谋国事,沉迷于权利之争,为官者不问民间疾苦却大肆搜刮,相互勾结浸润,利益纠缠,无如此,也实在无法生存,别想独善其身。当赴官场第一场巧取豪夺自民间的盛宴时,面对“第一大碗酒,第一大块肉”时如果你不肯笑纳,那么就必被同僚视为异类,被孤立,下放,打压,剪除,踢出局外!其环境和场面正如欧阳修在其《朋党论》中所言:“小人所好者利禄也,所贪者货财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及其见利而争先”。忠直之士虽也还是有的,但也只能靠边噤言..... 6park.com

但真若如此,欧阳修在其《朋党论》接下来所标榜“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此君子之朋也。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喂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的“君子之朋”必然会成为乌托邦式的笑柄。 6park.com

读裴矩一段史,深有感叹,虽有“人之自性要改也难”一说,但对照历史,也真的要感叹《荀子.君道》中所说“盘圆则水圆,盂方则水方”这句话的真理,无虚,无错了! 6park.com

历史的风吹过来,用力地嗅一嗅,空气中夹杂的气味......... 6park.com

完!

评分完成:已经给 默言 加上 50 银元!

喜欢默言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默言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