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75年前的决战
送交者: MKE[★★★★声望勋衔17★★★★] 于 2020-04-19 3:42 已读 1337 次 2 赞  

MKE的个人频道

今年是苏军攻克柏林,彻底击败纳粹德国75周年。

在75年前的1945年4月16日,苏军发动了最后的大决战——柏林战役。希特勒则在柏林集结了强大的战役兵力,包括50个步兵师、4个坦克师、10个摩步化师、37个独立团和98个独立营。此外,德军还装备了8000门大炮和迫击炮、1200辆坦克和强击火炮以及3500架飞机。

希特勒留在柏林,他命令一定要守住第三帝国的首都直到最后一刻。 6park.com

6park.com


德国人的第一道防线是奥得河和尼斯河西岸,纵深为2~3公里。德军在前沿地带布置了雷区、铁丝网和其他障碍。埋设地雷的平均密度是每公里两千枚地雷。 第二道防线包括位于前沿地带10-20公里的泽劳弗高地。第三道防线是把居民点改造成防守阵地。防线总纵深达到了100公里。

苏军最高统帅部打算包围德军,通过几次进攻把敌人截为几段,然后再各个击破。之后,大本营又决定到达易北河边与盟军会师。苏联总兵力达到250万人,4万多门火炮和迫击炮,6500辆坦克,8500架飞机。

战役打响,苏军强大的炮火将德军和壕沟夷平并将防御工事炸飞。

凌晨4时(距天亮还有2个小时),143 部强光探照灯同时点燃,巨大的光柱把德军阵地照得如同白昼,在为苏军进攻部队指路的同时也晃得守军睁不开眼。 6park.com

6park.com


苏军向防御纵深推进了几公里都没有遇到有组织的抵抗。到4月19日傍晚,苏军已经突破了第三道防线并直接到达柏林郊区。 德军在街道上布置了数不清的街垒,挖了壕沟,修建了很多水泥防御工事,还使用地下交通线和地铁。苏军坦克军指挥员不得不在作战过程中改变战术。

野战变成了巷战,这是一件非常头大的事情。 6park.com

6park.com


对于曾经在斯大林格勒那个修罗场成功击败德国人的苏联红军来说,其实并不怕与德国人打巷战。和后来车臣战争时期被车臣人围困在格罗兹尼的俄军不同,此时的苏联红军无论是气势还是装备,甚至包括巷战经验,都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强的。

而其面对的德军虽然看似强大,但多数是纸面兵力,大量老人和小孩组成的国民突击队面对苏军几乎构不成威胁。

这个时候遇到的问题并不是战役战术上的,而是文化上的! 6park.com

6park.com


柏林是一座历史名城,优秀的历史建筑数不胜数,要攻打柏林就必须要在这些建筑上开洞打门,甚至要将这些建筑彻底轰塌。那么这个破坏历史文化的责任究竟要不要承担呢?

如果不对这些坚固得像堡垒一样的建筑动手,那么就只能够是用苏军战士的生命去填。其实希特勒坚守柏林也是有这方面的打算,希望能够把苏联人绑上道义的大石头。

但是,德国人在入侵苏联时可没有那么好心,整个斯大林格勒都被打烂了,莫斯科也频繁遭到德军的轰击。在这种情况下与侵略者谈道义就是给自己找不痛快。 6park.com

6park.com


不过,面对一向说三道四的英美盟国,苏联人总归要找一些理由和借口。很快,他们找到了一个能够拉英美一起下水的理由。

苏联人认为,英美盟军对柏林早就进行了旷日持久的战略大轰炸,该炸的楼都已经炸了,也不差我那几炮。因此,苏军将恐怖的B-4型203毫米重型榴弹炮推进到了柏林市区内,只要有狙击手、反坦克手躲藏在楼里打冷枪冷炮,这种被称为“斯大林重锤”的巨炮就开火,一栋楼一栋楼地拆毁,直到将德军由楼房组成的防线全部崩塌。 6park.com


而步兵也不是傻傻地从道路上进攻,而是在楼里面通过开墙破洞地形势向前推进,这样就避免自己在空旷街道上遭到狙击的可能。可见那时候的苏联红军在强悍进攻力的同时,也是充满了战争智慧。

不过,苏军攻城作战中,并不是都像攻克柏林那样大开大放!比如在解放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时,苏军就小心谨慎,避免破坏城市的优美历史建筑!

喜欢MKE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MKE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