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狠人鲁迅:教育部都敢告
送交者: 狂心中[♂☆★★★★如狂★★★★☆♂] 于 2020-08-04 5:21 已读 1074 次 1 赞  

狂心中的个人频道


谁都不服,就服鲁迅

1925年8月13日,民国教育部公务员周树人,突然被炒了鱿鱼。

教育部认为,鲁迅违抗政令,在女师大教学工作中支持学生闹游行、搞事情,严重扰乱教学秩序。

民国第一杠把子鲁迅,面对这种挑衅,从来不在怕的。你敢炒,我就敢告!于是他亲自操刀,一纸诉状, 把民国教育部给告了。

要求 撤销 教育部对他的免职处分。

按照常规分析,一介普通公务员和国家机构死磕,肯定要一败涂地。 何况当时还处于北洋军阀统治下权力割据的混乱时期 , 有理无处说、有冤无处诉的事儿一点也不稀奇。

但,鲁迅自带胜诉光环。

这个案子有趣的地方恰恰在于,在各种因缘巧合、天时地利的共同作用下,鲁迅漂漂亮亮地赢了这场状告国家机构的官司。

没错,鲁迅不但把教育部给告了,而且,还赢了!

01

要说鲁迅支持学生游行、与女师大校长杨荫榆及教育部对着干,这确实是事实。

当时轰轰烈烈的“女师大风波”闹得不可开交,学生们与新来的校长杨荫榆一直合不来,直到杨荫榆开除了6名热衷于学生运动的女学生(其中就有许广平和刘和珍),对抗彻底白热化,学生们几次向教育部要求更换校长。

而作为教育总长的章士钊鲜明地支持杨荫榆,强力打压学生。

学生们也是狠角色,直接关闭校门、驱逐杨荫榆,把教育部任命的这位女师大校长赶出了学校。

这还了得,杨荫榆带着警察杀回学校,停水、停电,逼迫学生离校。 章士钊也怒了,直接打报告申请停办女师大,让学生们就地解散。


由于鲁迅始终与学生们站在一起,不时写写文章讽刺批判杨荫榆。

从章士钊的角度看,他认为鲁迅一直就是成心给学校和教育部捣乱,必须给点颜色看看。

于是,鲁迅被炒了。

02

但,鲁迅也是个狠角色。

以写作为匕首投枪的鲁迅先生,在写诉状和掰扯官司方面,火力也绝不是盖的。他的诉讼理由条条切中要害:

首先,他紧紧抓住了教育部对他处分的“程序违法”。

当时鲁迅的体制内身份是“教育部佥事”,并且在这个职位上已经干了14年之久。

1912年2月,鲁迅经好友许寿棠推荐,受当时教育总长蔡元培之邀,进入教育部任职。同年8月被正式任命为教育部佥事、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具体负责文化、艺术方面的管理工作。


因此,从身份上来说,鲁迅妥妥的属于“国家公务员”。

而根据当时的《文官惩戒条例》和《文官保障法草案》,要处分国家公务员,必须向“文官高等惩戒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说明事由,由惩戒委员会同意后,才能进行后面的处分流程。

而此次对鲁迅的免职处分,章士钊却越过了这个环节,他把处分决定直接上报给了临时执政段祺瑞,段祺瑞很快批准签发,随后就下达了处分决定。

犀利如鲁迅,自然牢牢抓住了章士钊程序违法的软肋和硬伤。

第二,巧妙界定了自己的“双重身份”。

刚才说了,鲁迅是具有正规公务员身份的,但他怎么又成了女师大教师?

没错,兼职。

据说教育部曾有一时期经常拖欠薪水,为了一家人在北京的生计,鲁迅就去了当时由好友许寿裳任校长的女师大作兼职教授。

所以,鲁迅强调,自己在女师大的所作所为,是以教师身份进行的,和公务员身份没有关系;你教育部觉得我做的不对,应该和“教师鲁迅”来对话。

但你教育部却擅自行使公权力罢免了我公务员职务,凭什么?弄错轨道了吧?

讲真,鲁迅先生的逻辑能力,我实在是佩服的。

03

诉状递交“平政院”后,平政院通知教育总长章士钊发表一下答辩意见。

章士钊当时不仅担任教育总长,同时还兼任着司法总长。

于公于私于情于理,他似乎绝对有条件和动机,做一做权力勾兑和行政打压,否则被一个刺头公务员牵着鼻子走,颜面何存。


然而,作为一个曾留洋英国、系统学习过法律知识、对法律有一定信仰的“法律人”,章士钊竟然选择了按诉讼程序答辩。

他也抓住了对自己有利的事实:鲁迅作为教育部公务员,公然对抗教育部的政令,对抗女师大校长杨荫榆的管理,支持学生们到处搞政治活动、闹游行,严重破坏了正常的教学秩序,违反了公务员的责任和义务。

说白了,你是杠把子,但我也不是好惹的!

至于程序上的问题,章士钊解释说,因为当时女师大的学生运动愈演愈烈,学生们竟然公然驱逐教育部委任的校长杨荫榆,不让其进入学校。

却推选鲁迅为“校务维持委员会的委员”。

眼看形势就要控制不住,为了恢复秩序、以儆效尤,所以就越过惩戒委员会对鲁迅进行了紧急处分,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面对章士钊的“答辩”,鲁迅再一次火力全开。

不仅不承认章士钊所说,而且精准抓住了一个关键的时间节点:自己被学生们推选为“校务维持委员会委员”的日期。

这个日期是1925年8月13日,而自己的免职令在8月12日就已经由章士钊呈请段祺瑞批准了。

这么说来,你们决定免职我的时候就未卜先知了?就预见到我将被学生推选为委员了?可见你们的答辩理由根本就不成立。

章士钊这个坑,挖的有点深!

目光如炬如鲁迅,无论是写文章还是搞辩论,水平都是一流的。

论辩至此,双方的优势和劣势基本上已经明了:

教育部程序上的违法,是鲁迅在案件中的优势;而鲁迅违抗教育部政令支持学生闹学潮,这也是客观事实。

如果教育部能证明这一事实,而平政院也采纳“情势紧急”的说法,那么以章士钊为首的教育部也是有胜算的。

毕竟,情势是否紧急与鲁迅究竟何时被学生们推选为“委员”,其实并没有必然联系。

从因果关系上说,鲁迅是因为一贯支持学生运动才被推选为委员,而不是先被推选才支持的学生运动。

章士钊不可能想不到这一点。

然而,当时的局势和政治环境恰恰又帮了鲁迅的忙——

在案件事实拉锯阶段,段祺瑞改组了国务院,作了一系列人员调整。章士钊被调去任国务院秘书长,教育总长换易培基担任。

如此一来,章士钊没有义务接着应诉,而易培基又嫌麻烦,不愿再沾染这段公案,于是教育部就放弃了对案件的举证。这就对教育部大为不利。

04

1926年3月23日,鲁迅收到了平政院的判决:取消教育部的处分决定。

并且对判决理由作了相当有水平的说理:

说鲁迅有反抗政令,自己却放弃了举证,没能证明鲁迅反抗政令的事实,所以平政院并不能认定;

教育部解释说程序违法的原因是情势紧急,不惩戒鲁迅恐怕其他老师都来效仿,可是有效惩戒的手段有很多啊,比如停职或者其他方式都可以达到效果,根本不用采取这种违反法定程序的紧急手段。

因此,教育部的答辩我们认为都不占理,对鲁迅的免职处分是违法的,应该取消。

鲁迅赢了!

逻辑严密、论事充分、有法有据、有理有度,完全体现了现代法治精神和裁量的艺术。

时隔九十余年,我们依然应该为这段裁判说理击节叫好。 6park.com

[iframe][/iframe]

轰动一时的公案至此落下帷幕,近百年后再回顾,个中人物事件仍有许多值得咂摸的意味和趣味。

鲁迅凭借卓越的作战能力、舆论的周边支持、政局的微妙角力,完美地赢得了一场几乎不可能赢的官司。

而初涉现代司法运行方式的平政院,竟然能在时局的夹缝中找到正义的落脚点,高效公正地审结了案子,不可谓不智慧。

看来,无论什么时候,正义和法治的运行,既需要制度的保障,也需要共识的土壤,哪怕是在混乱黑暗的军阀割据时期。

只要尚有培育正义的土壤,它就有机会在混沌的尘埃里,开出明亮的花来。

作者: 林雅深,以理性的姿态看待人和物,以文化的底色,传达情感、新知、文化和生活。文化改变生活,信仰照进心灵。

喜欢狂心中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狂心中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