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他曾因统一大业成就功名,却在关键时刻逆势而行
送交者: peter1688[♂★★★高富帅★★★♂] 于 2022-04-19 23:36 已读 784 次  

peter1688的个人频道

                  1
  兵祸日甚江山裂

  高门染血几沉浮

  528年二月二十五日,著名狠心女子胡太后毒死自己的儿子孝明帝元诩,顺便给自己埋下了一道催命符。

  四月,在镇压起义中做大的契胡军阀尔朱荣以此为借口兴兵南下,立元子悠(即孝庄帝),将胡太后及仅3岁的幼帝沉入黄河,在陶渚(今河南孟津)对洛阳的鲜卑贵族和依附北魏的汉族权臣大开杀戒,死者达两千余众,史称“河阴之变”。

  死者之一杨暐,成为不久之后杨氏家族遭遇屠戮的先兆。

  说起来,这家人来头很大。西晋乱亡,未南渡的汉族高门世家不得不依附于北朝政权以求保全,并逐渐被连绵不断的战火激发出潜藏的武将技能。在北魏军队攻破后燕的这一年,东汉名臣杨震之后杨结之二子,投在了北魏一朝最高寿的皇帝拓跋珪(享年39岁)麾下。

  随着版图的拓展和实力的壮大,消灭南朝、统一两岸,逐步被之后的统治者提上了日程。

  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光靠少数鲜卑人肯定不行,必须消除内部矛盾、团结所有力量。最首要的团结对象自然是积淀深厚、颇有号召力的汉族世家。于是,有资历、有历史、有文化的弘农杨氏成了重点提拔对象,到了文明太后-孝文帝汉化改革时期,声势鼎盛。

  值得一提的是,这家人虽然饱经动乱,差不多每代人都有领兵经历,但始终保持着谦虚谨慎、宽厚仁德的儒门家风,到了杨播、杨暐兄弟这一代,仍“恭德慎行,为世师范,汉之陈纪,门法所不过焉;后魏以来,一门而已”;并且人才辈出,“诸子秀立,青紫盈庭,积善之庆,盖有凭也”。

  530年,暐侄杨侃为叔叔报仇,追随时年24岁的元子悠设计伏杀尔朱荣,引发血腥报复——次年(即普泰元年),尔朱天光在关西、尔朱世隆在洛阳、尔朱仲远在光州搜捕杨氏子弟,“无少长皆遇祸,籍没其家”。


  杨氏世系略

  [注:*为在普泰之难中被尔朱氏所杀的杨氏子弟。]

  杨珍一支惨遭灭顶之灾,其祸事之惨烈,令后世史家不禁悲叹:“以斯族而遇斯祸,何报斯之反哉?”

  前尔朱荣座下猛将高欢倒戈,在信都起兵。从屠杀中幸存下来的杨愔立即投奔这位岳父。次年,高欢挥师进军洛阳,立元修为帝(即孝武帝);不久,尽灭尔朱氏余党,实际上掌握了北魏最高统治权。

  元修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怎堪屈居权臣傀儡?怎奈无实权在手,要改变窘境,只能是寻找另一个实力能与高欢一较高下的军阀。534年,元修投奔同样起家于六镇起义的武川军阀宇文泰,在杨俭、杨宽、杨敷的陪同下西入长安。

  [注:此时杨钧、杨暄已死。]

  这一年,北魏彻底被抛弃在历史的故纸堆里。十月,高欢另立新傀儡并迁都于邺;闰十二月,宇文泰杀掉没什么利用价值的元修,留下有用的杨氏子弟,授以高位。

  2

  周武定策谋天下

  人子报仇作先锋

  556年,一代雄主宇文泰去世,由于儿子们尚幼,权杖到了骁勇善战的侄子宇文护手里。不久,这个猛人废掉傀儡皇帝,建立北周,在接下来的3年里,将宇文泰的3个儿子相继扶上皇位,在权力斗争中杀掉了前两个。

  560年,18岁的宇文邕成为北周皇帝,继续扮演牵线木偶,杨氏叔侄继续位高权重。同年,善施仁政的杨愔死于北齐的一场政变。

  在底蕴深厚的家学传承之下,在有关父祖的血色传说中,我们故事的主角长成了一个仪表俊朗、内涵和城府都很深却豪放不羁的青年,雅好读书、写字、著文章。565年,22岁的杨素被宇文护赏识,受命为军府秘书,从此走上仕途。

  571年,杨敷出任汾州刺史。北齐名将段孝先率五万大军犯境,“敷殊死战,矢尽,为孝先所擒。齐人方欲任用之,敷不为所屈,遂以忧愤卒于邺”。

  次年,北周发生了一件大事——当了十余年傀儡的宇文邕设计杀掉自己这位嚣张跋扈的叔叔,真正成为了一国之君。

  由于朝廷迟迟没有追封杨敷,杨素多次为父上表申诉,惹得宇文邕大怒之下动了杀心。命悬一线之时,杨素在朝堂正色高声道:“臣事无道天子,死其分也”。

  皇帝一听这话,眼前一亮:这个出身高门、素有文名的小子居然很有胆色,可能是个将才!自己要实践胸中筹谋已久的大战略,最缺的就是人才,于是,追赠其父为大将军,谥号“忠壮”;拜杨素为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要统一天下,第一步是灭掉中原劲敌北齐。此时,“齐氏昏暴,政出多门,鬻狱卖官,惟利是视,荒淫酒色,忌害忠良。阖境嗷然,不胜其弊。”

  对内,宇文邕吸收均田上的汉族农民充当府兵,扩大兵员;消灭僧侣地主的经济特权,将大量寺院财富转化为国家财富。如此一来,北周的民族分歧和阶级矛盾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和。

  对外,他北娶突厥可汗之女为皇后,约定联军伐齐;南与陈朝交好,使陈军发兵淮南、牵制北齐;表面上仍对北齐示好,使其麻痹大意,暗地里整军练武、蓄锐养威。

  扎实地做好备战工作之后,575年七月,宇文邕率军进攻北齐,杨素自荐为先锋。领导表示同意,赐他一条竹鞭:“朕方欲大相驱策,故用此物赐卿。”

  杨素跟随宇文宪,在河阴与齐军交战,因战功被封为清河县令,食邑五百户,后授司城大夫。

  576年十月,杨素再随宇文宪进攻北齐,克复晋州(今山西临汾)。北齐后主高纬亲率诸军向晋州进发。宇文宪闻敌军主力将至,竟恐惧到乘夜而逃,被齐军追击。杨素等十余骁将苦战,才使宇文宪得以突围,其后,每战皆有功。

  经3年苦战,北周最终灭掉了北齐。

  灭齐后,杨素被嘉奖开府,封成安县公,邑千五百户。

  一年后,陈宣帝趁周灭齐后兵力疲惫,企图争夺淮北地区。杨素随大将军王轨前去救援,大破陈军,俘敌主将吴明彻。

  579年,杨素随上柱国韦孝宽(与杨氏有姻亲关系)进攻陈国的淮南(泛指今淮河以南地区)。作战中,他独自率军攻克盱眙(今江苏盱眙)和钟离(今安徽凤阳),开始独当一面。

  3

  审人度势从新龙

  以杀领兵慑三军

  578年六月,36岁的宇文邕带着壮志未酬的遗憾走完了生命最后一程,著名昏君宇文赟上位,折腾了两年后一命呜呼,留下了8岁的宇文衍。580年,外戚左丞相杨坚专政。

  当时,汉族大家在北朝军政中崛起。看清形势的杨素,主动投在同样出于弘农杨氏一宗的杨坚门下。

  由于担心北周宗室兵变,杨坚将宇文赟的死讯秘而不宣,以千金公主出嫁突厥可汗为由召五王回京。接下来,一个字:杀!就这样,五王和宇文毓、宇文邕诸子被屠杀殆尽。

  [注:五王,分别为赵王宇文招、陈王宇文纯、越王宇文胜、代王宇文达、滕王宇文逌,均为宇文泰之子。]

  六月,宇文泰的外甥尉迟迥起兵,其侄尉迟勤、宗室宇文胄、外戚司马消难等纷纷响应,叛军达数十万众,形势相当紧张,“半天之下,汹汹鼎沸”“城有昼闭,巷无行人”。七月十日,杨坚调发关中兵,令老将韦孝宽为行军元帅、高颎为监军,拜杨素为大将军、任行军总管,讨伐叛军。

  杨素领河内兵斩杀宇文胄(宇文护第三子),后任徐州总管,进位柱国、封清河郡公,邑两千户。

  581年二月,杨坚登基为帝,建立隋朝,杨素为上柱国。

  人不狠,站不稳。

  权力斗争的残酷记忆与血腥实践,不仅锻造出杨素诡诈、狠厉的性格,还使其形成了一套以杀治军的雷霆手段——“不斩不齐”的掌兵之道,如:

  *有犯军令者立斩,绝不宽容;

  *临战成立督战队,让刽子手红衣加身,手执明晃晃的砍头大刀站在队伍前面;

  *每当迎敌,他常常找茬杀人,多时斩百余人,少时亦不下十数人;

  *与敌对阵,先令一二百人冲锋,可陷阵则无事,若不能克敌而退还,无问多少,悉数斩杀,又令二三百人复进,退者立斩。

  将士流血盈前,杨素谈笑自若。这样狠绝的画面让活着的军人看到了自己的前途:想继续活下去,只能持必死之心奋力杀敌。

  与眼前这位“杀神”相比,敌人似乎也不那么可怕了。

  同时,只要在他麾下作战,立再小的功也能得到厚赏。

  在两种极端手段的共同作用下,杨素将“慈不掌兵”理念发展到一个极端,以此给自己树立起令行禁止的大将权威,所部作战勇猛,连连打胜仗。当然,这也给他留下了嗜杀的千古诟病。

  其实,站在北朝动乱战乱杀的境况里考虑,这何尝不是一种止损之道——若战败,死伤更大。要知道,韦孝宽攻破邺城后坑杀尉迟迥叛军数万人。

  4

  水陆灭陈成伟业

  神州重归大一统

  杨坚的上位,是北朝百余年民族碰撞、融合的一个具体结果:出自汉族高门又久居六镇、熟谙鲜卑风俗,在各势力中均有威望。更重要的是,他的上位,消除了始终限制北朝扩张的激烈民族矛盾,终结了南朝作为唯一汉族政权的正统性和号召力。

  中国统一的任务,选择了杨坚。

  在稳定政局之后,趁北边突厥贵族忙于内斗,这个大计划被正式提上了日程。

  585年十月,杨素任信州(今重庆奉节)总管,经略长江上游。587年,杨素与高颎、贺若弼、史高劢、崔仲方等重臣,献上平陈之策。

  杨素在永安(今重庆奉节东) 领人建造“五牙” “黄龙”等战船,以加强水师,为灭陈做好战备,并故意令人把造船废料投入江中,以威慑擅长水战的陈军。

  [注:“五牙”,上起楼五层,高百余尺;左右前后置六拍竿,并高五十尺,容战士八百人。]

  588年三月,隋文帝下诏痛批陈后主罪行,并将诏书在江南散发30万份,以争取民心;随后,命晋王杨广为行台尚书令,主管灭陈事;杨素与秦王杨俊并为行军元帅。三人领导小组“合总管九十,兵五十一万八千”浩浩荡荡地开拔了,“东接沧海,西据巴蜀,旌旗舟楫,横亘数千里”。

  按计划,隋军沿长江八路攻陈,杨素指挥水军主力,出巴东郡、顺流东下,负责消灭长江及沿岸的水陆陈军。 6park.com

图源:王仲荦著《隋唐五代史》(上)

  杨素所部在长江上游发起攻势,十二月上旬,行至流头滩(又名虎头滩,今湖北宜昌西北)。陈将戚欣率青龙战船百余艘、战士数千人坚守狼尾滩(今湖北宜昌西北长江中),以遏隋军。

  狼尾滩地势险峭、水流湍急,易守难攻,将领们忧心忡忡。杨素审时度势,“胜负大计,在此一举。若昼日下船,滩流迅急,制不由人,则吾失便矣。”他决定在夜色的掩护下,采用水陆协同、分进合击的战法发起突袭,到了次日拂晓,一举击败戚欣所部。

  戚欣逃跑,部属全部被俘,杨素一改狠厉作派,对这些往日的敌人不杀不辱,一番慰劳后全部释放。 6park.com


  俯瞰长江西陵峡。图|图虫创意

  陈军方面,南康内史吕忠肃将自己私产全部捐出以充军资,将士斗志颇高,防御较为严密。他率军屯守歧亭(今长江西陵峡口),在两岸岩石上凿孔,系3条铁索横截江面阻遏隋军战船。

  589年正月,杨素分兵一部与大将军刘仁恩军相配合,猛攻陈军岸上栅障营垒。吕忠肃率军据险抵抗,两军激战四十余次,隋军伤亡惨重,死者达5000余人。

  陈军尽割死者之鼻邀功求赏。隋军震怒,拼死力战,最终获胜。对所俘陈军将士,杨素再次全部释放。在隋军猛烈攻击下,陈军斗志全无,吕忠肃放弃营栅连夜逃走。杨素令士卒毁掉拦江铁索,沿江而下。

  吕忠肃退守延洲(今湖北枝江附近长江中),依恃险要地形,再次阻击隋军。杨素派善于驾舟的巴延士卒1000人乘“五牙”战舰四艘,用舰上拍竿击碎陈战船十余艘、俘2000余人,再次大破吕忠肃军;同时,从陆上威胁江南岸安蜀城(今湖北宜都西北长江南岸)。

  在隋军水陆并进的强大攻势下,蜀城、公安的陈军弃城溃逃。

  在没有电台、只能凭借旌旗鼓角和人员马力传达信息的时代,杨素指挥江上船队、陆上突击兵力遥相协同作战,几乎可以说是创下了一个前无古人的奇迹。

  同时,优俘政策对瓦解陈军、配合军事进攻,发挥了积极作用。隋军入陈境后秋毫无犯,陈国军心民心多已趋降。可见,杨素的“杀”与“不杀”都带着明确的目的性,且效果良好。

  至此,隋军控制了长江上游,阻止了上游陈军东援,为下游主力渡江作战提供了强力保障。

  杨素一面率主力沿江东下,与秦王会师于汉口(下游隋军已攻占建康),一面派兵南下略地、扩大战果;二月初,派薛胄、刘仁恩率军进击湘州,一举击败陈樊通军,为隋军进击岭南备好了基地。

  5

  奇兵渡江追穷寇

  遗患未消誓不还

  灭陈之后,杨素进爵郢国公(后改封越国公),邑三千户,实授长寿县千户,受赏大量金银财宝和美女。

  皇帝认为南朝刑法太过宽容,遂任命北人为南朝官员,法令越发严峻,令苏威作《五教》命江南人人背诵,引起了老百姓的普遍反感。此时,传出新统治者将把江南人士尽数北迁的谣言,南方士族豪强利用民间的惊恐心理,乘机煽动叛乱。

  590年十一月,婺州(今浙江金华)人汪文进、越州(治今浙江绍兴)人高智慧及苏州人沈玄侩等自称天子,举兵反隋。蒋山(今南京钟山)人李忮、乐安人(今浙江仙居西)蔡道人、温州人沈孝彻、泉州(治今福州)人王国庆等自称大都督,起兵攻取州县。

  一时间,南朝故地战乱再起,叛乱规模大者数万人、小者数千人,彼此呼应,斩杀隋朝官吏。

  杨坚命杨素为行军总管,南下平叛,并吩咐道:“(起义军)男子皆斩,女子赏征人,在阵免者从贱”。

  杨素所部由扬子津(今江苏扬州)渡江,击破叛军朱莫问于京口(今江苏镇江),继而两次击败晋陵(今江苏常州)顾世兴,俘3000余人,又一举荡平无锡叶略部叛军。

  此时,沈玄侩、沈杰等正围攻苏州,刺史皇甫绩屡战不利,杨素军赶到大败叛军。沈玄侩逃至南沙人陆孟孙处,杨素进击松江、生擒陆沈二人。叛军沈雪、沈能据凭栅自守,被杨素攻拔。

  叛军高智慧部据守浙江(今钱塘江)东岸营垒,屯据要害,周围百余里,船舰千艘遮盖江面。杨素采纳了总管来护儿的建议,命其率轻型战船数百艘偷渡浙江,奇兵突袭并焚烧高智慧后方营垒;他自己乘机领兵在正面发起突击,大败高智慧军。

  高智慧退至温州,杨素又将其击败,俘数千人,后又平定蔡道人、汪文进,由陆路转向天台、临海(今属浙江),继续追击被打散的叛军,前后战斗达一百多次。高智慧退守闽、越。

  杨坚恤令杨素还朝并嘉奖其子。杨大将军表示,贼寇不尽灭必留大患,上书请求暂缓返京,继续剿匪。面对这样勤勉忠心、事事为自己着想的好下属,皇帝很高兴:

  “宜任以大兵,总为元帅,宣布朝风,振扬威武,擒剪叛亡,慰劳黎庶。军民事务,一以委之”。

  当时,泉州南安的豪族王国庆斩杀刺史刘弘,据州为乱,各处逃亡的叛军皆相依附。对于自己的前途,王国庆很乐观:自己有海路险阻可倚仗,而隋军多为北人、不习海战。

  因此,当杨素率水师从海上兵临城下时,王国庆大惊,弃州逃跑,余众或入海岛或守溪洞。杨素下令水陆分进追捕,同时,派人密劝王国庆交出高智慧。王国庆见有后路,立即献友投降。

  至此,江南全部平定。

  592年十二月,杨素代苏威为尚书右仆射,与尚书左仆射高颎同掌朝政。

  6

  汉将出塞复临戎

  果决变阵立大功

  隋初,杨坚采纳长孙晟之谋,一直对突厥施离间计。

  597年,将安义公主嫁与都蓝可汗的堂弟突利可汗,并故意予以优厚礼遇,借以离间这对兄弟。

  599年二月,突利可汗方面传来消息,哥哥在制造攻城器械,准备攻击大同城(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隋军兵分三路进击突厥,杨素领军出灵州(今宁夏灵武)。

  哥哥得知隋军来攻,与达头可汗结盟,合兵攻击弟弟。四月,杨素军遭遇达头可汗部。

  突厥骑兵来往冲杀十分彪悍,以往隋将与之交战,都采用战车、骑兵和步兵相互交叉配合的阵法,阵外遍设鹿角、蒺藜等障碍,骑兵居阵中。

  杨素认为,这么做只能保守防御而非取胜之道,果断改变战术,下令各军摆开骑兵阵势。听闻对手变阵,敌酋大喜,认为自己必胜,率十余万精骑直扑隋军,高兴到阵型不整。杨素部将周罗睺率精骑迎击,杨素指挥大军随后继进,大败突厥,达头可汗重伤逃跑。

  另一路高颎所部也大破突厥军,都蓝可汗败逃后被部下所杀。隋军追过白道(内蒙古呼和浩特),越过秦山(今内蒙古大青山)七百余里,大胜还师。

  十月,隋册封突利可汗为启民可汗,令长孙晟率5万人在朔州西北筑大利城(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土城子)驻防,招抚突厥其他部落。

  600年四月,步迦可汗挥师犯隋。杨素受命随晋王杨广出灵州,与其他两路兵马一起迎击步迦可汗。杨广亲自与杨素结交,杨素遂投其门下。

  601年,杨素接替高颎任尚书左仆射。隋文帝拜杨素为行军元帅,前往云州攻打突厥,一战胜敌。突厥逃跑,杨素率领骑兵紧追不舍,甚至亲自带领两名骑兵和两个投降的突厥人潜入敌阵,命令骑兵部队悄悄跟在后边。等到突厥军停下安营时,杨素传令骑兵部队发起突袭,大败敌军。

  突厥从此远走,隋朝北部边患暂时解除。

  此役,杨素还给我们留下了意境雄浑放达的两首《出塞》:

  漠南胡未空,汉将复临戎。

  飞狐出塞北,碣石指辽东。

  冠军临瀚海,长平翼大风。

  云横虎落阵,气抱龙城虹。

  横行万里外,胡运百年穷。

  兵寝星芒落,战解月轮空。

  严鐎息夜斗,骍角罢鸣弓。

  北风嘶朔马,胡霜切塞鸿。

  休明大道暨,幽荒日用同。

  方就长安邸,来谒建章宫。

  汉虏未和亲,忧国不忧身。

  握手河梁上,穷涯北海滨。

  据鞍独怀古,慷慨感良臣。

  历览多旧迹,风日惨愁人。

  荒塞空千里,孤城绝四邻。

  树寒偏易古,草衰恒不春。

  交河明月夜,阴山苦雾辰。

  雁飞南入汉,水流西咽秦。

  风霜久行役,河朔备艰辛。

  薄暮边声起,空飞胡骑尘。

  这次战功,杨坚厚赏杨素,其子杨玄感进位柱国、玄纵为淮南郡公。 6park.com


  杨素籍贯地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图|图虫创意

  7

  助晋夺位平杨谅

  重才轻德可善终?

  得益于杨素的赫赫战功,杨氏一门位高权重,多人位列公卿,诸子无寸土之功也被封为柱国、刺史。

  如果故事自此剧终,他将作为一个曾于战乱中维护中国统一、保障领土完整、捍卫国家安全甚至促进民族融合的狠厉名将,作为一个出色的诗人、文人和书法家,被载入史册。

  然而,历史没有“如果”。

  日益显贵的杨素继续与杨氏门风针锋相对——既不俭朴又不谦恭也不厚德,而且,私心特别重。

  比如,杨府贵气逼人,形制近似皇宫,家童几千人,后院乐妓、小妾以千计,在各地占有田宅千百数;若有朝臣敢于冒犯,如贺若弼、李纲、柳述等,就一定加以中伤构陷;归附、奉承者和自家亲戚,即使无才,也一定会得到提拔;为建独孤皇后陵大兴土木,完全不考虑刚出离战乱的老百姓需要休养生息。

  一来二去,朝中无人敢与杨素争锋,只有身为驸马的兵部尚书柳述多次在杨坚面前提出弹劾。 6park.com

  隋文帝杨坚画像雕刻。图|图虫创意

  杨坚称得上开国明君,但是从上文屠杀北周宗室和起义军两个例子来看,他性格果决甚至跟杨素一样带着些狠厉成分,而且疑心病很重,不可能不对这位功高有震主之嫌的臣下有所猜忌。于是,杨坚虽然表面上仍然尊崇这个同出弘农杨氏的功臣,实际上剥夺了他的实权,到仁寿末年,杨素不再处理政务。

  另一个使他留下千古骂名的,是跟杨广的名字绑定在一起,成了著名的“暴君-奸臣”组合。

  客观地说,杨坚家教很严,杨广“南平吴会,北却匈奴”,在兄弟之中颇有贤名。至晚在“三人领导小组”时期,杨广、杨素这对君臣就有深入接触。到600年,以共同抗击突厥迎击步迦可汗为契机,二人结成夺位小组,直接导致了同年太子杨勇的被废。

  604年,杨坚病危,杨广写信向杨素问策,结果回信被“误送”到皇帝手中。加之太子对后宫宠妃无礼一事东窗事发,杨坚再起废立之心。杨素当机立断,令亲信张衡入宫侍疾,于是,隋朝开国之君死于当夜。

  杨广登基,汉王杨谅反叛。61岁的杨素被任命为并州道行军总管、河北安抚大使,率领数万大军讨伐杨谅。作战中,他善于迂回攻击,打击敌方的薄弱部位。面对晋州、绛州、吕州等地的杨谅守军,他各派2000人去牵制敌人;面对敌军当道排列的五十里战阵,令部将带兵正面对敌。

  他自已率领5000奇兵潜入霍山,沿着悬崖深谷前进,迂回到杨谅叛军的老巢,从后方打乱了敌方的阵脚,最后一举战胜了对手。

  一般来说,联盟的目标达成,意味着联盟的终结。一个失去了利用价值的功臣,成了皇帝眼里的绊脚石。

  杨广坐稳了皇位,套路与其父如出一辙,“外示殊礼,内情甚薄”。605年,杨素升为尚书令,不久又拜为太子太师,其他职务不变,前后赏赐不计其数。606年,杨广拜杨素为司徒,改封楚国公,食邑两千五百户。

  杨素卧病时,新帝常常召名医为他诊治并赏赐良药;然而,私下里跟大夫打探老臣的病情,唯恐他不死。人有时就是这样,往往知道自己所为将会带来何种惨烈的后果,但是身在其中就是无法或不愿自拔。对于自己的处境,杨素岂能不知——若不病死,皇帝恐怕也不会让我活下去,到时还可能祸及全族。他拒绝服药,很快病死。

  杨广追赠他为光禄大夫、太尉公及弘农、河东、绛郡、临汾、文城、河内、汲郡、长平、上党、西河等十郡太守,谥号“景武”。

  613年,杨素埋下的“因”结出了“果”——长子杨玄感趁杨广东征高丽之际起兵反隋,杨家再遭灭门惨祸。

  回顾这段历史可见,中国统一大业的强势推进,成就了杨素的一身功名;在国家初建、急需善治之时,在阴谋与暴力中周旋了大半生的杨素私心膨胀,不顾大局、逆势而行,最终落了个被挖坟掘墓的下场。

喜欢peter1688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peter1688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