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科技频道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全球首个人造子宫来了?设想用于早产儿
送交者: 我在枫林中哭泣[♀☆★★★女中豪杰★★★☆♀] 于 2023-06-04 16:19 已读 4799 次  

我在枫林中哭泣的个人频道

“建设75个实验室,并储存30000个人造子宫舱,或将实现体外培育胎儿。”6月3日,生物学家Hashem Al-Ghaili发布的“人造子宫”话题引发热议。

6月4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生殖医学中心主任李艳萍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人造子宫技术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还没有成熟,该技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人造子宫的应用会带来伦理问题,包括对生命的处理和胎儿和母亲之间的情感联系。人造子宫存在一定安全隐患,还没有排除是否会对胎儿带来感染、血栓等伤害。


人造子宫舱

人造子宫的基本原理是将孕育胎儿所需的物质(氧气、养分、激素等)和条件(温度、湿度、压力等)模拟出来,构建出一个类似母体的身体环境,使胎儿能够在其中生长、发育。

李艳萍介绍,人造子宫曾被设想用于早产儿救治上,早产儿出生后生存率较低,需要通过各种养护救治措施才能存活。人造子宫模拟了母亲的子宫环境,把早产儿放到人造子宫里,早产儿可以在人造子宫里延长自身在子宫里的时间,也相当于延长了孕育时间,使婴儿的脏器等各方面都发育成熟了以后再出生,来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主要是解决了早产问题。

此外,人造子宫还解决不能生孩子人群的问题,比如先天无子宫、因疾病行宫切除、子宫严重损伤不能恢复的患者,通过借助人工子宫的形式去去怀孕,人造子宫对这些人来说有一定好处。

“但如果能够正常怀孕的群体用人造子宫孕育孩子,这就涉及到伦理问题,道德上是不符合的,也是不被允许的。”李艳萍提醒,对于这些技术,仍需怀有一定的担忧,人体子宫本身是适应胎儿的增长而不断变化,来满足胎儿的生长发育的各种需求,但人造子宫是否能够模拟出这样一个过程,其实挺难的;孩子出生以后,在没有胎教,缺少与母体沟通交流的情况下,母子亲情是否会受到影响都存在很大的疑惑。

李艳萍提醒,“人工智能技术等领域的发展将进一步推动人造子宫的进步和创新,但我们需要认真思考这项技术的利与弊,以确保它的合理使用,并防止任何滥用的情况发生。”

喜欢我在枫林中哭泣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我在枫林中哭泣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科技频道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