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爱子情怀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独家:生活在德国之钢琴老师特维尔希克(图文)
送交者: 夺标[♀★★☆到处留心之妻☆★★♀] 于 2014-11-19 3:44 已读 525 次  

夺标的个人频道

夺标按:张丹红女士曾经是位于科隆的“德国之声”总部中文报道部主任,旅德著名华裔记者。数年前,出生于北京的张女士由于在中国问题报道上的意见,不能做到与德国主流声音同声共气,在报道中国诸如西藏、新疆等敏感问题上完全“政治正确地反华”,与“德国之声”间鸿沟无法调和而被迫辞职、改任事件曾经震惊世界。而更往前细说,当年张女士是作为一个持不同政见的新闻人离开北京而成名于德国的。因此,在中德两边阵营里张女士都不是那么讨好。但我又特别喜欢她离开“德国之声”中文报道部后撰写的那些故国情怀深沉,生活气息浓厚的小品文。鉴于此,我与我的爱人,也是先后供职于于媒体与工业界的资深旅德人士到处留心(孤山红杏)先生认真商榷。他说,“读了丹红近三年的文章,我觉得她还是一个对祖国感情深厚的人,一个热爱生活的人,而不是一个善于吃政治饭的人。丹红特立独行,外柔内刚,有北京女生特有的倔强,不愿意当墙头草。其眉宇间依然有知识分子的纯真之气,而且是个不卑不亢、不偏不倚的真正知德派。”留心的一番解读,使我下定决心要把张女士的这些细腻的随笔选入“生活在德国”独家系列中,以飨读者。

作者:张丹红(科隆)

张丹红,忘记了出生年月。上世纪80年代末来到歌德和海涅的故乡。先在科隆大学研究莱茵地区的方言,后来禁不住象牙塔之外生活的诱惑,开始了记者生涯。目前在德国之声经济部工作。业余时间对德国的一切都感兴趣。观察德国的心得将陆续在这个专栏发表。

今年60岁的特维尔希克老师和9岁的小女儿
 
  那些孩子四岁还没有让他们学钢琴的家长大可不必着急。我两个女儿的钢琴教师特维尔希克女士8岁才第一次触摸琴键。不过,从那以后,她就没再离开过钢琴。
  与大多数梦想作演奏家的音乐天赋不同的是,特维尔希克从一开始就立志作音乐教育者。21岁大学毕业,她先在波恩附近的一所音乐学校任钢琴老师,后来担任科隆莱茵音乐学校的乐器主任,再后来兼任杜塞尔多夫音乐学院教授。对那些来音乐学校应征教师职位的年轻人,她经常提一个问题:假如来上课的学生对你说,他整个星期都没有练琴,又忘记带谱子。这时候你怎么反应?特维尔希克女士告诉我:"有的考生回答,那我就让他回家。这样的回答不合格。"
  "那您怎么反应呢?"我问她。"可能性很多。一个是:让学生试着脱离谱子弹,或至少练习一下节奏;第二个可能性是鼓励孩子即兴弹奏。如果孩子年龄较小,可以让他试着给一个故事配乐;年龄大一些的孩子可以请他即兴创作一个主题,比如一首摇篮曲、爱情曲或是用钢琴表现两个人的争吵。当然也可以把这堂课改成谈心课。"
  正好头一天小女儿上课忘记了一个曲谱,特维尔希克鼓励她跟着记忆和感觉走,并在关键时刻"扶"她一把。几次下来,女儿从踉踉跄跄到小跑起来,意外的收获令她兴奋不已。
  我从没有经历过特维尔希克女士批评学生。有时候她说:"再试一次。我相信,你会弹得更好。"她对我说,她从来没有觉得哪个学生该批评:"也许我很幸运,来我这里的学生都是真心想学琴的。"当某支曲子成了某个学生的拦路虎时,她也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是教的方法不得当,还是选的曲子难度太大?"我不觉得和学生之间有落差:我高高在上,无所不知;下面的学生很渺小,一无所知。"
  我想起头一天陪女儿上课的时候,她把自己在家里的创作弹给老师听。结尾有些突兀。特维尔希克问她:"你愿意咱们一起把结束的部分改一改吗?"女儿想了想:不,这样就挺好。老师说:"那就这样,你是作者,你说了算。"当然,和老师一起修改的版本会更具艺术性,但受到老师充分尊重的女儿创作、练习的积极性大增。前不久我曾问过9岁的小女儿:"那么多的课外活动里,你最喜欢哪一项?"要知道,我这女儿兴趣广泛,除了弹钢琴,每周一次的活动还包括:芭蕾舞、现代舞、武术、唱歌和动画片制作。某种程度上,钢琴是其中最难、最枯燥和最孤独的一项。没想到女儿不加思索地回答:"我最喜欢钢琴。"我想这该主要归功于老师。
  特维尔希克常说,保持孩子对音乐的乐趣是最重要的。课堂上,她经常变换花样,用意外效果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头天女儿上课的时候突然说她的手指发僵。老师看看女儿:"我有一个好主意。"她让女儿离开钢琴,两人面对面地站着。老师说:"你现在是木偶,我是给木偶牵线的。你的手臂跟随我的动作,注意下行的时候彻底放松。"女儿显然很开心。一分钟之后,这一老一小又开始专注弹琴了。
  特维尔希克反对家长强迫孩子练琴:"提醒当然可以。比如:弹弹琴怎么样?今天还没听到你的琴声呢。那支曲子你弹得那么好听。"对虎妈那种不弹到尽善尽美不让睡觉的方式,特维尔希克很不以为然:"总有一天孩子会对你说:到此为止。我想过正常人的生活。我认识一些每天不得不苦练好几个小时的孩子。18岁的时候,他们说:我现在必须考音乐学院,因为我别的什么都不会。我读的书很少,没什么朋友,也没有别的爱好。"他们后来虽以音乐为生,内心却痛恨自己的乐器。
  两个女儿都没有动过专攻音乐的念头,但有幸跟随特维尔希克多年,拿到了一把进入音符仙境的钥匙。用老师的话说:"音乐让人一生富有,让你在工作之外有美妙的享受。"一次次的比赛、表演还让她们从羞涩变得自信,并在每天的练琴过程中体验战胜惰性的快乐。
  两人都有过懒惰的时刻:"妈妈,今天我在学校特别累,能不能不弹琴了。"我的回答只有一个:"如果今天不弹,明天你肯定会有其他的借口。"一旦坐到钢琴前面,疲劳在一瞬间就被驱散了。有过两次这样的经历,孩子保证不会第三次"自讨没趣"。于是,练琴成了每天生活的一部分,而自觉的行为更容易变成乐趣。
  不过,女儿们和我都十分清楚,钢琴不是她们的使命,否则她们不会在一个小时之后合上琴盖,而会像特维尔希克老师那样着魔,想停都停不下来。
推荐:


欧洲新报:
“纵观天下&我要发言”专栏作者

科技版主 夺标

评分完成:已经给 夺标 加上 100 银元!

喜欢夺标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夺标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爱子情怀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