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经济观察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中国实体经济究竟是被哪些王八整垮的?
送交者: 胜似闲庭信步[☆★闲云野鹤★☆] 于 2017-07-06 19:51 已读 1105 次 1 赞  

胜似闲庭信步的个人频道

中国实体经济究竟是被哪些王八整垮的?

我要分享

实体经济萎缩,房价暴涨,背后真实原因是什么?

你们知道中国的实体经济有多惨吗?

我就说一件事! 20年前,你爸月薪500元的时候,一个打火机是1元,现在你月薪5000元了,一个打火机还是1元。

你说这些制造业老板是不是哭到惨绝人寰的地步了?

HM,ZARA,中国大陆最畅销的女装品牌。中国市场里面这两个牌子,约70%是东南亚制造,不相信,你去大商场看看标签。而且这种趋势会加速发展。宜家、nike,已经开始把工厂搬到东南亚了。

中国经济的起步很成功,中国农民肯吃苦,守纪律,任劳任怨。但第二步走得不行,在制造业积累了资金后,通过四万亿、炒房潮,吃光用光了。这一点,真的很郁闷。

中国实体经济究竟是被谁整垮的?

社会保险33%,企业所得税20%,增值税17%,个税累进,粗算10%,贷款利息10%,还有各种名目繁多的收费项目;动不动被科长起诉罚款,你还得找个律师应付一下。

如果还觉得容易的话,你可以办个企业试试看!

现在在上海开个最小的公司,租最小的市区办公室,人工,房租,办工设备,税费,样样都贵,起步每年40万。十人公司每年要100万。这是最低标准,员工还十分不满意待遇。普通人有啥生意,能够在养活这么多人的情况下,还能够赚钱?

做生意真的很难的,不是开玩笑。

炒菜,一个盘子赚8元,手炒断了,也赚不了多少。经常遇到刁蛮顾客,没事找茬,老板娘还要亲自冲上去吵,还要小舅子假装小混混。小店一开,动不动就要罚款,卫生啊,广告啊,消防啊,哎,要是都懂这些法规,还会去炒菜吗?

说个真人真事。我有个亲戚,某年春节前雇了个小面包车,三人带了六箱儿童服装,在高速被交警拦下,人货混装,罚款一万。那两个小夫妻身上没有一万元,走不了,春节前,那么冷的天,小夫妻在高速边上哭了一晚上,没人理他们。

对于制造业而言,主要的生产要素都在涨价。

工资社保,每年增加12%-15%,食堂菜价,水价,气价,都在涨,房租是长期合同,一般也是每年上涨一点点。再算算物流成本,中国到处是收费站,产品从苏北小县城出厂,到四川小县城销售,中转三四次,价格基本是涨三倍,否则就是亏。总而言之,所有东西都在涨,唯独是出厂价格持续下跌,小老板真的是欲哭无泪了。【制造业电商微信内容不错,值得关註】

现在中小企业的生存现状:黑白两道的压迫,销售冷到冰点,知识产权保护为0,合同无法履行,到处都是收费站。这种现实情况,怎么可能产生大批优质企业?

作为曾经的小老板,我深刻体会到贷款的酸甜苦辣。

如果你要是为社会创造财富而去申请企业贷款,那无数表格和各种痛苦,会让你觉得办企业好像是在干坏事。如果是炒房去贷款,随便开个假证明,说自己月薪四万,银行会默契的假装不知道,闭起眼睛放贷。

为什么银行不肯放款给中小企业?原因很简单,你的生意不能稳赚钱,银行不想借给你。贷款100万元给小民企和贷款一个亿给大国企,花费的成本是一样的,银行自然没有心思理会中小企业了。

现在的情况是,中小企业拿不到贷款,国企拿到了资金后无处投资,于是资金在国企手里转个弯,高息放贷给中小企业。国企成为贷款的二道贩子,再扒了小老板一层皮。中小企业雪上加霜,惨惨惨。

中国制造业不是和欧美日制造业竞争,而是和有天量贷款的国企基建竞争资金实力。建筑工地开出的超高工资,普通制造业根本无力对抗。你培养了3年的熟练工,工地一加薪就跑了,你和谁去竞争?所谓招工容易,是要高工资的,否则没人来。

现在一个办公室文员,吹空调都要3500+五险一金,而大部分的基础设施建设,由于是国企主导,根本不考虑投资收益,也无所谓劳动力成本,缺人就加工资,通过高工资诱惑制造业服务业的人到工地砌砖。基建的资金来源于贷款,且无所谓还贷,制造业要考虑成本和利润,只好收摊了。许多高速公路给农民工发高工资,但本身亏损,搞笑吧?一旦不印,农民工的高工资立即就没了。

房地产已经占领了中国经济的半壁江山了。

2015年中国GDP是67万亿,其中全国卖地收入是3.4万亿。在房价构成中,地价约占30%,也就是说房地产创造了11.3万亿GDP,再加上中介,装修,家电家具,估计30%的GDP直接由房价而来。另外,3.4万亿的卖地收入,又拉动了铁公鸡,杠杆率至少是3倍,又是15%GDP。一账算下来,房地产投资在GDP的占比超过45%。【制造业电商微信内容不错,值得关註】

但房地产经济有个最大的恶果,就是利润由寡头分享,其他人很惨。

农民工辛辛苦苦拿了万元月薪,包工头赚了20万,一转身又交给老家县城的房产商了。由于房地产抽走了所有的消费资金,老百姓只剩下生活必需品消费,这就导致各行各业的很多产品卖不出去了。

06年至今,粮食和一般工业品涨价一倍不到,电子产品还在降价,例如电脑手机相机。制造业平均工资加社保,合计涨了3倍,小老板坠入深渊,苦不堪言。与此同时,员工也没有得到多大的实惠,因为多出来的收入,全部被楼市抢走了。

近十年,全社会所有人,任劳任怨的养肥了房产商。

其实我不关心谁赚了钱,房产商赚钱也好,小老板赚钱也好,农民工赚钱也好,都可以,无所谓。我只关心中国经济的竞争力是否得到增强。现在问题是,房地产经济不需要技术,不需要效率,只要有本事去贷款,有本事去盖章,就可以赚大钱,这是最坏的结果。

中国在2009年的时候,制造业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本来经济危机能够淘汰一批落后产能,剩下的做大做强,走上良性发展道路。结果,四万亿来了,把房价推高数倍,实体全部屌丝,于是,中国制造业就回头走,往人工高成本,产品劣质化,规模作坊化,价格低价化的初期模式道路上走了。可悲!

四万亿彻底改变了中国的经济秩序,现在走不回去了。

09年之前私企是暴富了,但大部分老板没有去吃喝嫖赌,想的是继续研发创新,走向世界,那时候成功学非常流行。后来是,先倒霉的关厂买房,反而发财了,坚持不懈的老板,全部SB了。

“小私企,企业主,小老板”,当你听到这些词语的时候,你不会联想到好事,只会联想到,他们在欺负工人,剥削工人,血汗工厂,脏乱差,违法乱纪,做坏事。是不是?这就是我们当前的现实。其实这些人,维系了中国70%的就业,虽然工人目前还吃住一般。

过去5年,从事实体经济的人被互联网和金融人士嘲笑为老土。互联网现在大家看清楚了,就是借钱、发钱和烧钱,去年获得A轮融资的846家创业公司现在都快倒闭完了。金融由于引进了高等数学的表述方式,把99.99%的人弄晕了,一直很神秘兮兮的,写个报告的也能够搞到年薪60万。现在也看明白了,也就是借新还旧,如果下一期续不上,立即出问题。关了灯,都一样。

中国经济下一步何去何从?

制造业是一切行业之母。

房子不是卖给建筑工的,金融产品的利润是来自实体的,服务业主要是源于生产利润的消费,然后是这些行业之间的相互循环交易。近两年,制造业用工数是大量下滑的,但是表面上看不出来。因为新的劳动力,大学生跑到大城市当销售和服务员了,非大学生去建筑工地了。

93年邓小平南巡讲话至今,中国运气好的无与伦比。第一波港台疯狂涌入,第二波是最惠国待遇导致的出口狂涨,第三波外资+入世,一下子成为出口冠军,第四波更奇怪,本来小布什要来找碴了,结果911了,美国一下子和我们又是好朋友了。但是到了现在,实体滞涨,楼市狂欢。该怎么办呢?

中国经济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刻了,现在走的每一步都会对未来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制造业电商微信内容不错,值得关註】

上一次类似情况是1998年。98年国企大下岗之前,当时有两个可能,一是继续印钞维持那些没有竞争力的国企,二是不再输血,国企员工下岗。朱总理没有选择印钞,是真正的调结构,但得罪了太多太多的人。朱总理的改革是真刀真枪,触动灵魂的。国企几千万人真就下岗了,北海和海南的房地产泡沫真的就破了,精简机构真的就减下来了,真的入世了,汇率真的改了,价格双轨制真的取消了。几刀下去,刀刀见红。朱总理的改革虽然让很多人利益受损,但是中国经济一下子就起来了。

我后来想想朱总理壮士断腕,让那么多国企干部职工下岗,他心里承担了多少痛苦啊。

1993年,朱总理让海南房地产,一夜崩盘,得罪了多少权贵,他心里承担了多少压力。这个民族之所以有希望,就是还有几个这样的人。

现在的改革呢,好改的基本改完了,剩下的都是伤筋动骨的项目了。

一刀下去,必然剧痛。你想想当今社会,富得流油的,就剩下这几个了:房产商,大国企,二代哥。你看谁比较好说话?

今天将前些天阅读的一篇“实体经济为什么赚不到钱”的文章做一个读后总结、从经济转型、供需错配、消费升级的角度、谈谈实体赚不到钱的原因。

我们国家的制造业最辛苦,从1978年到今天,我们经历了4次大的转型。第一次转型从1978-1992年,当时完成了中国第一次转型的主力军,不是我们的国有企业,而是乡镇企业。我们现在不谈乡镇企业,而是谈民营企业。

那一段时间、轻小集加,轻工业,小企业,集体经济,加工业。在军工重化的体系以外,这些基本上是做钮扣,编制袋,做衬衫,做电缆,做铁锅,自行车,印染等等。这就是第一次转型。

92年以后中国商品开始发展,老百姓手里有点钱,要改善生活、要吃好穿好,所以服装、饮料行业开始起来,还有保健品。当我们吃好穿好以后怎么办?我们家里夏天的时候最好有一个空调、大冰箱,89年以后开始有电视机,家电企业起来了。中国的服装品牌,中国的饮料品牌,中国的家电,你想的起来的,这三各行业的品牌,90%以上成名在1992-1998年之间,这就是中国的第二次转型。【制造业电商微信内容不错,值得关註】

到了98年以后,我们又面临了一次转型、亚洲地区发生了一个货币的大泡沫。全国开两会提到,中国70%的工业制成品产能要提升,中国的制造企业要转型升级,带着国家往前走。买汽车,开放房地产,租赁分房,按揭置房。这个阶段中国的整个产业经济由服装、饮料、家电为主的轻工业模型向重工业发展,城市化也好,房子也好,需要大量的钢铁、铝、电、煤,所有的能源大规模生产,整个产业进入到第四个阶梯。

1998年中国政府开放了中国进出口市场,98年以前所有的企业做外贸,需要进出口公司,服装进出口公司,机械进出口公司,坐在中国民营企业和老外之间,98年以后,民营企业不再需要进出口公司,中国的民营企业把法国、意大利冲垮了,买回来的东西基本都上(Made in China)。

1999年马云创办的阿里巴巴排名在全球C2B电子商务第一,利用C2B结局了语言信息不对对称、阿里巴巴,网上最大的交易市场,摆一个摊,上来交易就可以。

以上就是1978年以来我们已经经历过了四次的转型,其中经历了两次的消费转型。92年以后,很多服装企业,饮料企业,家电企业,只有极少数的品牌活到了今天,活到了第四个产业周期。江山代有人才出,到2015年的时候,中国的经济总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整个流程是一代一代企业家不断转型创新的结果。

1978年一2015年的四个转型周期、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成长起来的这代人感受应是很最强烈的、衣食住行、医疗教育都优于之前。尤其从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00美元的时候,汽车工业、房地产行业发生着翻天复地的变化、上到下游产业链得到了供求的极大满足、利益驱动要远大于前三次转型、使得这代人成为了当今社会、经济改革、消费升级的主力军。

经济转型在以发达国家也不可避免、其中美国就发生过五次大的经济转型、从后来的工业化到电气大时代、从基础设施现代化到乡村电气化、从生产性经济到如今的以消费为主。这个过程中制造业是最苦的。

那么、为什么提到制造业最苦、呈上!主要体现在工业升级需求方面、产能的淘汰过程。在我国三至四次转型期间、互联网的垂直性化消费、极大的满足了消费群体的需求、使得先前封闭的消费环境彻底改变。这其中加之时代进程中基础建设的完善后优化、使得之前膨胀的低端制造业库存严重挤压、产能过程加剧、加之全球供求关系的失衡及人民币升值导致的供需失衡、抑制和扼杀了制造业、即便是现在人民币汇率继续回到6.70元、接近二十年前的水平Made in China也未隐现出历史的光辉、

至此、如今的制造业、你如何赚到钱?

3.制造业怎么办?并购?

在经济下行、增速换挡的历史进程中、资本与经济的巧妙结合并合理应用是维持经济稳定、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实体经济的发展壮大、也只有在借助资本的前提下才能获得更大的成功、走向更高的里程。比如万州国际(前身双汇集团)1984年在企业岌岌可危、濒临倒闭的情况下、借助资本的力量、经过多年的运作、成功收购了全球最大猪肉生产商史密斯菲尔德、从而确立了全球猪肉行业领先地位。【制造业电商微信内容不错,值得关註】

其实写到这里、话题应该相对要残酷非常。

细数美国百年并购史、美国五次经济转型无不伴随着并购、横向的、纵向的、混合的、杠杆的、跨全球的、“资本”无不伴随着经济转型之进程、长久不衰。而中国目前处于工业化后期、映射至美国工业化时期为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对应的应该是第二、三次并购浪潮。比如、海外并购先河环保收购Sunset、北京控股收购德国最大垃圾焚烧发电企业EEW及国内上市公司并购新三板挂牌企业等、都在催生经济转型期间一种新的资本运作形式。

当然、并购也不是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不是那个企业都可以被并购、而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并购也是需要有一定的硬性指标、这个下次可以继续谈。

综述;经济转型、工业升级(4.0)难免会创伤一些供需错配的行业、落后的制造业势必会被阻挡在改革进程的大门外、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也是大势所趋、无论是上游还是下游势必会又一次“浪打浪”的过程、赚钱难也就不难理解了。沿用一句小品的台词“长江后浪推前浪、把爹拍死在沙滩上”。

推荐文章:老板关闭工厂买4套大房:不幸的是没买更多(实体经济就这样被打败)

深圳老板的无奈与绝望

因为债务问题,这些天我一直在催促王老板还款。王还算是有教养的老板,对于我这样的一个年轻人天天电话催促,每次都笑脸面对,从不显露半点不满。他是深圳的大老板,而我只是深圳一家公司的小小职员,身份和地位的落差并没有造成我们俩沟通的障碍,这得感谢他的大度和一直养成的小心翼翼。

每一个看似成功人士背后的凄苦并非其他人能懂。作为一个有着20多年创业的经验的王老板来说,这个曾经号称中国最开放的城市——深圳,已经让他觉得越来越力不从心。

他是做实业的,主要的客户是国企和上市企业,这要是放到过去,这是非常好的业务。但经济下行压力巨大的当下,这个过去看似很好的业务,却成了他的痛苦来源。

客户的回款越来越慢,账期越来越长,按照正常的财务算法,原来平均每笔单有36%的毛利,这是相当不错的行业和收益,但是现在客户的款回不来,账期从原来的一个月一结算,变成现在半年一结算,王老板自己大额垫资,倍感压力。

王老板的公司是生产型企业,有一个近300人的厂子,按照现在深圳的工资水平,加之他的产品技术含量较高,员工待遇自然要好,现在员工的月平均工资5000多元,加上各种保险和公积金,他每个月要承担每个员工6000多元的成本。就人力成本这一项,他每个月的开支近200万元。外加厂房、电费、水费、税费和各种公关费用,每个月的开支超过300万元。这300万元的费用是不管刮风下雨都得支付的。

可问题是,产品生产出来了,也卖了,但货款却迟迟不得收回。他自己估算了一下,就今年上半年,他已经垫付了三千万的货款。而且根据现在的形势,只有可能越垫越多。这样下去换了谁都受不了。

原本他认为只要自己坚持过了这段艰难的时期,好日子就会到的。而且政府不是说了吗?开启供给侧改革,让资金进入实力。——然而现实情况却并非如此。【制造业电商微信内容不错,值得关註】

日益紧张的资金链,让他自然而然的想到银行贷款。银行贷款并不简单,当他去银行咨询贷款的时候,银行第一个问题就是:你有房产吗?在当下的深圳,相对于房产而言,公司的经营状况和项目本身根本算不了什么,就算你是乔布斯,拥有最好的手机产品,如果他在中国,依然是一毛钱也贷不到。刘只好把自己住的房子抵押到银行,花了很长时间,终于贷到了八百万,这样才使得公司业务正常运转。

王老板跟我说,他累了。他说:自己为了这个国家的就业做贡献,但作为第三等公民的民营经济,负担最重的税负,解决最大的就业岗位,却没有应有的地位,当下如果还要坚持做实业无非是找死。王老板还说,钱已经足够两辈子花了,没有必要为了所谓的理想,去受无谓的罪,毕竟,当下已经不是一个有“梦”的时代。

王老板说:凭什么让他辛辛苦苦的为这个国家养活300多人,却得不到国家任何一点支持,反而成为盘剥和打压的对象?等他今年把所有的款项收回,不再扩大生产,慢慢把原来工厂里的员工分流,最后还是打算把工厂关了。

看到现在做金融的人,甚至做高利贷的人都能潇洒的过日子。他选定了自己未来的两条出路:1、退出实业,把实业交给国家去做,自己也从事投机投资,做轻资产的买卖;2、变卖家产移民。王老板选择第二项的可能非常大,毕竟自己的孩子已经在美国留学。

两三年以后,深圳又少了一个踏踏实实做实业的老板,多了一个炒房的炒客;或者中国又少了一个优秀的国民,西方多了一个消费的富翁。

王老板只是过去和现在千千万万在深圳苦苦拼搏的创业者中一员,他今日的选择不是孤立事件,无数个曾经满怀热情以实业造福社会的创业者选择抛弃实业,甚至抛弃中国。

老板关闭工厂买4套大房:不幸的是没买更多

“忙得焦头烂额收入还不够给员工发工资,一句话早上岸早解脱。”东莞某灯饰厂唐老板说,最好赚钱的还是买房子,他在两年前将工厂关闭在广州买了4套房。

7月的金融数据显示,像他这样做实业的企业主或许更多在逃离,转身投入到房地产投资当中。

“不幸的是没买更多”

唐老板在东莞的灯饰厂最忙时有100多名工人,灯饰订单多数都是出口产品,忙碌时车间连续几个月加班,“后来生产逐渐下滑,加班很少了,一是订单减少、价格下降没钱赚了;二是员工工资一直在涨,减少员工又导致订单主动减少,还要倒贴钱来发工资,你说不关门干什么?”

唐先生2014年下半年果断关掉工厂,回到了广州的家,动用了亲人的指标陆续买了4套大房子。“幸运的是买了房,不幸的是没买更多。”他笑着说。

央行数据公布,7月新增人民币贷款4636亿元,远低于市场8000亿元左右预期,同比少增1.01万亿元,创近年来新低。其中住户部门贷款增加4575亿元,几乎全都是房贷撑起,企业新增信贷为负增长。

难道没人愿意借钱干实业,都去炒房了?海外对冲基金经理付鹏分析称,银行对实体经济惜贷甚至是抽贷,放款业务主要依赖政府部门和房地产销售,“7月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了5122亿元。7月新增人民币贷款扣除贴现后为负,意味着贴现可能大部分流向了房贷。”

国泰君安银行业分析师王剑认为,归根结底还是经济不好,私营部门自己的风险过高了。这是个更宏观的外生变量,银行只能选择去做更低风险的业务,比如按揭、政府项目。

企业债务已经不堪负荷, 2015年家庭负债率40%左右,发达国家在75%左右;企业负债率130%左右,为全世界最高国家之一;政府负债率差不多55%,与新兴国家相当,距离发达国家90%还有较大距离。

债务不会消失,只会转移,为了使企业部门杠杆下降,银行的房贷不良率远低于1,于是拼命给个人贷款买房,给家庭加杠杆。而个人最爱投资的也非房子莫属。

房地产的火热继续上演,一线城市地王频出。8月17日,位于上海静安中兴社区一幅住宅地块挂牌竞拍,最终拍出110亿元地王,楼面地价14.3万元。

货币继续脱实向虚,房地产持续狂欢。近日在海南三亚举行的2016博鳌房地产论坛上,经济学家向松祚对地王频出表示担忧,“这恰恰说明中国经济的不健康,和中国经济面临急剧的脱实向虚的结构性失衡。”

甚至有一些制造业企业拿到了银行贷款后,根本就没有进行实体投资,而是去炒房了。“我对银行的数据比较敏感,这里面真的都是改善性需求,都是刚性需求?”在向松祚看来房价快速上涨,更多是资金在推动,而非实际需求。

危险的数据

东莞很多企业主没有唐先生幸运,近日,东莞某纸类制品有限公司倒闭后,其累计拖欠工人工资、经济补偿金、海关关税、供应商货款共计4700余万元,当地法院拍卖其名下资产等方式已执行900余万元。

倒闭、欠薪、供应商货款追偿、资不抵债……最近几年,部分制造业企业老板陷入困境,而那些自认为“转型”成功的,都是退出企业经营转身投资房子的。“我辛辛苦苦做了十多年工厂,还不如买了几套房子赚钱。”唐先生感叹道,做企业赚钱后要不断加大投入,竞争大压力大,连觉也睡不好,买房子躺着也能赚大钱。

企业7月新增贷款大幅度萎缩,在7月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4636亿元当中,企业贷款没有新增,且反而减少26亿元,环比骤减6114亿元。企业新增贷款负值这在历史上仅是第二次,上一次是2005年7月。

这是否已经说明实体经济到了危险边缘?付鹏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实体经济凋零,盈利、偿付能力都差,金融体系市场化决定了他们必然的选择。要么企业死掉了,要么自己主动关闭了企业,资金需求出现了断崖式下跌,信心一旦崩塌,就算银行愿意贷企业也不愿意要。【制造业电商微信内容不错,值得关註】

一线城市及部分二线城市房价不断上涨,地王不断浮出,一线城市房价收入比创下世界之最,市场担心房市泡沫破裂,但如今没有最高只有更高。新的经济结构还在重塑,传统经济仍在倒闭、兼并重组等痛苦转型之中,向松祚说, 2015年年报的2800多家上市公司当中,40%的公司一年的利润不到1500万,但随便炒几套房,利润可能就是几千万,“这样的一个经济情况是健康的吗?”

不过,央行却认为不宜对7月贷款数据过度解读,受到基数、季节性等因素影响,如7月、10月等是明显的贷款“小月”,同时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减少存量企业贷款,及不良贷款核销处置等原因,此外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多渠道融资对贷款形成替代。

企业新增信贷负增长,实体经济不景气,但这次很难会“刺激”央行再次宽松。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未来一段时间货币政策将保持稳健。

真相惊人!楼市如何打破实体经济的?

现在中国经济有个怪圈,就是全民都在争当房奴,他们一方面在苦兮兮的还贷每月手头的钱交了银行就不剩下什么,另一方面房奴又有一种奇异的自豪感,他们望向没房的人,得意的说:我们家房子又涨了!

似乎所谓的“房子升值”的这笔钱已经进了自己的口袋一样......

楼市是如何打败实体经济的?看了这张图你就懂了。

某些人天天着占领电视、报纸、网络头条,鼓吹“中国梦”;“中国梦”到底是谁的?当一个国家的所有年轻人为了房子辛苦奔走的时候,当这个国家经济的中坚力量民营企业家选择放弃的时候;实业萎缩的中国,难道要靠虚无缥缈的金融业来拯救天下?

亡羊补牢不为晚,本木倒置真可悲。没有多样性实业支撑,俄罗斯、阿根廷、委内瑞拉等这些国家经济水平在短短的两三年时间内回到了多年以前。自认为树大根深中国经济是否可以避免大面积衰退?

喜欢胜似闲庭信步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胜似闲庭信步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经济观察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