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经济观察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精准认识“内循环”,看中国经济如何逆势上扬
送交者: 浩瀚宇宙[★★★★✦★★★★] 于 2020-08-07 15:42 已读 783 次  

浩瀚宇宙的个人频道


关心国运的人,必关心“内循环”。疫情之下,中外局势晦暗不明,高层会议多次表态力挺的“内循环”究竟是一枚怎样的药方,它所对治的又是哪一问题。

从供给侧到内循环,从国内市场到世界大势,热词背后隐藏的真相是什么?

政中财经认为,高层首提内循环是在今年,但准备却已有多时。短期内,内循环着眼于疫情后全球总需求下降;长期看,中国通过外循环借力发展的模式已遭遇天花板,无论是产品、市场,还是技术、资本,以及生产、消费,都必须回过头来挖掘内生潜力,再造中国经济。过去,我们是面向国际背靠国内,今后将是面向国内背靠国际。

-1-

什么是内循环

先来说说经济学上的循环。政中财经认为,可以将其视作周而复始的社会大生产,囊括了供给和需求,关系到产品、市场、技术、资本、生产、消费多个环节。以华为为例,它的总部在深圳,但它的市场遍布全世界,技术、人才更是全球化运作的典范。华为制造一部手机,从原始的物料采购、设计、组装、到成品后的物流、宣传、线下线上销售渠道变现,整合了国际国内资源,也通过国际国内市场变现。华为假如上市,还能吸纳全世界资本为我所用。华为被美“硬脱钩”后,手机销售数字依然勇攀新高,国内市场的增量对冲了国外市场的萎缩。

华为的经历说明,国内经济和世界经济本是两个不同但互有影响、交集的循环。内循环立足于国内市场依靠国内资源,外循环立足于国际市场依靠国际资源。世界经济秩序主导下的外循环依照经济强权的意愿设计,作为新兴经济体的中国,想在这个体系中得到公正的待遇谈何容易。历史证明,国界是永远不可拆除的经济“藩篱”,绝对的自由贸易只是经济学家的理想和经济强权的道德幌子。当国际大循环不利于我方时,我们不能干亏本买卖,必须大力激活国内市场,以内循环引领外循环,牢牢地把握经济发展主导权。

-2-

内循环开启背景:中国面临的三大挑战

第一、全球化盛宴终结

曾几何时,我们还人手一本地捧读《世界是平的》,所有人都在为全球化摇旗呐喊。从亚当斯密和李嘉图提出国际贸易分工理论至今也有400年了。世道变了,全球化盛宴也已经到了曲终人散的时节,平地起高墙。

全球化好比是大家合伙众筹吃饭,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实力和能力,你拿钱我做饭,这个搞点野味,那个烧几个家常菜,实在掏不出家底的,表演个节目逗逗开心也能上桌。每个人能力不一,贡献也就不一样。一桌子好饭好菜,每个人吃得津津有味,突然有几个人不干了,其他人要么另起炉灶,要么挑头撑场。今天的世界正面临着类似窘境。全球化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发达国家的产业空心化、中产阶层的坍塌。富国不满意,穷国也在抱怨,全球化几十年了,为什么富裕的国家就那几个,一部分国家更穷了,全球化到底便宜了谁。美国认为自己吃亏了,到处“退群”,它还把自己的不幸归咎于中国,于是想法设法地和我们“脱钩”,目前还没有缓和的迹象,这一过程可能要长达几十年。

第二、中国块头太大了,供应能力超强,世界需要适应

全球化以来,中国是贡献者,也是毫无疑问地受益者。最重要标志之一,我们通过全球化建立了一个人类有史以来独一无二的庞大系统的工业体系,从承接外资“三来一补”起步,如今的我们的生产能力深度把握了世界上所有的工业门类,能制造几乎所有的工业制成品,有那么几个品类质量还不数最顶尖,但在数量上,我们可以横扫千军,而且在弱项上也不断崛起。

一年前,政中财经参加中国第一工业大市苏州举行的电梯行业会议。与会专家举了一个例子说明中国的产能强大:全世界的电梯厂家同时停工,中国电梯产能供给全世界,还是绰绰有余。一年后,中国以一己之力满足疫情下全球抗疫物资需求引来惊叹,药品、口罩、防护服……要是没有中国,疫情还会更疯狂,但是命脉都抓在中国手中,让高傲的西方接受不了。在任时期力主中国加入WTO的美国财长保尔森承认:美国低估了中国,或者说是低估了中国人的野心,他们从没想到中国制造会以如此猛烈,如此快速的方式,击垮美国的本土制造业。

中国产能壮大乘风破浪,让世界感受到了需求不足。全世界都依赖中国生产了,其他国家除了“买买买”,还能干点什么?几年来,我们的走出去战略,“一带一路”国策,帮助国内过剩的产能找到了出路,解决了他国的基础建设问题,也解决了我们的就业问题。我们的供给端太厉害了,但需求端不足,通过国际外循环消化一部分,麻烦也随之而来。今后唯一的途径就是把14亿人的大市场培育成消费强国,这也是我们举办进博会的初衷,中国不仅能“造造造”也能“购购购”。

第三、避免拉美陷阱

中国人均收入已经突破一万美元,站在新时代的高点上,最大的担忧就是掉入“拉美陷阱”。拉美国家不算穷,阿根廷、墨西哥、智利都阔气过的,但是就在他们距离发达国家一步之遥,突然陷入了发展瓶颈,不进反退。

经济学家指出,拉美国家经济模式拖累了发展。拉美经济长期处于价值链低端,要么以自然资源换取工业品,要么只有组装能力,缺乏核心技术,始终没有培育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由于工资上涨,制造商常常发现自己无法和别国的低成本生产商相竞争,收入停滞不前,社会问题丛生。拉美也学美国玩金融,轻松赚钱。实业不立的结果,就是国家经济好坏取决于财大气粗的邻居。邻居大发美元,热钱涌入拉美,则经济起飞;美元一走,拉美经济躺在地上哭泣。

中国必须解决好“拉美陷阱”,多年来我们奉行重商主义,发展出口导向型经济。对外部循环的过分依赖,带来了诸多问题,比如环保,进口洋垃圾就是典型。内需开发不足,也是我们长期重外轻内的结果。

同时,中国制造必须升级到高端,以苏州为例,苏州今年上半年以1.55万亿工业产值荣升为全球第一大工业城市,但在2019年的中国独角兽榜单中,江苏省13家企业入选,苏州只有一家,并且排名比较靠后。苏州的尴尬放大了讲,就是中国企业的尴尬,也是中国制造的尴尬,我们要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摆脱外循环的不利限制,不走拉美国家的老路。

-3-

内循环不等于闭关锁国

今天社会各界存在着一种声音,“内循环”就是闭关锁国,对中国经济和中国有害无利,此种说法大错特错。

首先,中国今天面临“硬脱钩”是别人发起的,谁在逆全球化谁知道!中国是开放的受益者,没有理由倒行逆施。其次,闭关锁国这个时代只能是幻想。只有在地理大发现之前,一国能够自外于外部世界。现今的中国是世界工厂,我们的消费市场可能向国内倾斜,但是技术、自然资源必须从国外引进。世界工厂的地位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明清以降,农业时代的中国封建王闭关锁国,国运日趋衰微,终于全面落后于世界。对闭关锁人人喊打也就不足为奇,恐惧之下对内循环衍生出种种离奇的解读。我们要坚信开放是大政方针,开放再出发是国之重策,已深入人心。闭关锁国不可能。

-4-

内循环能打赢逆全球化之战

依靠内循环,我们能调动外循环的资源?能战胜逆全球化?能稳外贸稳就业稳经济

政中财经认为,答案是肯定的。必须认识到,中国是一个超大规模国家。我们14亿人口的体量保证了源源不断的人才供给,让我们能从容占领各个工业门类。也因为中国地域广大,大力发展交通需求、能源基础建设有用武之地。大力投入基础建设,主要会以政府债形式进行,债务上升了,资产也增加了,通过房地产信托基金之类的金融创新,可以做到让全民共享基础建设投资的利好。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东、中、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在资源、技术、人才等方面存在巨大的互补性,同时地区间产业互补和产业链联合构建也存在很大空间,这就为各区域实现内外经济循环协调互补提供了前提条件。经过40年发展,东部地区社会经济水平有了接近发达国家的质量和体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在各行业涌现。而西部地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相对低廉的劳动力,但缺乏资金,设备陈旧,自然资源开发程度低。因此,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迁移可以实现,中西部地区借此发展经济,提高居民购买力,更有能力消费东部地区的产进而推动东部地区发展,实现各区域合作共贏,西部大开发顺势可为。

还应该看到,东部发达地区整体发展开放水平高,但发达地区内部也有不平衡。江苏的苏南和苏北不一样;北京的五环之外是污染严重的河北;遍地黄金的广东也存在着大量的贫困现象。各个发达的区域经济之间,各自为战的诸侯经济乱象,抵消了发展成果,引发了恶性竞争,区域一体化势在必行。

必须看到,今年我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零售消费市场,规模将有可能超越美国的4.894万亿美元达到5.072万亿美元,到2023年甚至可能达到6.123万亿美元。而且,从消费能力来看,我们的GDP规模已过百亿,中等收入人群高达4亿人,同时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未来我们市场的需求依然将会是充足的。

总之,庞大的生产人口、巨大的基础建设投资、推进西部大开发、区域一体化等国家战略,以及上升的消费市场潜力和壮大的中等收入群体,保证了我们国家的内循环能必然有高质量运作。

-5-

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加速内循环

资本市场是社会储蓄和投资之间的桥梁,体现了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美国的发展见证了历史。诚如一位学者所言,“从美国建国初期大规模的运河和铁路建设依托华尔街进行融资,到联邦政府依靠华尔街发行政府债券而赢得南北战争,再到华尔街支撑美国经济从19世纪后半叶开始的重工业化进程,在20世纪初美国超越英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以及高科技发展战略使美国走出20世纪0年代的滞胀困境,以华尔街为代表的美国资本市场为美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资金动力,在美国崛起的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美国建立了三个全国性的主板市场:纽约证券交易所、美国证券交易所、 NASDAQ证券交易所。为更好地支持区域发展,又建立了波士顿证券交易所、辛辛那提证券交易所等地方性资本市场。中国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发展和完善资本市场,实现经济内循环持续、强劲地运转。

结语:

内循环绝不是应付一两年短期变化的权宜之计,它是树有根、水有源的长久国策,“内循环”的横空出世有全球背景,也有我国自身需求,既是应对外部挑战之大举措,也是内部发展逻辑的必然选择。今日之内循环建立在改革开放的高起点上。中国通向世界的大门已经敞开了四十年,几代中国人的命运就此改变。我们的内循环不会丢了开放这个法宝。

当世界主要大国都在垒高墙、设限制之时,为什么我们还吊在一棵树上,适当的把拳头收回来,对中国有利。从面向国际背靠国内,到面向国内背靠国际,中国经济通过内循环模式终将迎来成熟新高度。

喜欢浩瀚宇宙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浩瀚宇宙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经济观察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