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文化长廊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蒙曼蒙诗《乌衣巷》(三)
送交者: 云外[♂★品衔R6★♂] 于 2021-12-11 6:57 已读 3776 次  

云外的个人频道

 第三,唐代真有座横跨秦淮河的朱雀桥吗? 6park.com

   还是先来看看,蒙曼老师的“精彩”解读: 6park.com

   “首句的‘朱雀桥边野草花’写的真美呀,朱雀桥横跨南京秦淮河上,是由市中心通往乌衣巷的必经之路。” 6park.com

   乍看,确实很美,特别是我们的曼教授解读的就更美了。不信我们再摘几句: 6park.com

   “桥上装饰着两只铜雀的重楼,就是谢安所建。”而且:“最引人注目的是桥边丛生的野草和野花” 6park.com

   问题是:晚唐,或刘禹锡时代,真有一座“横跨南京秦淮河上”,而且还是“谢安(时期)所建”的朱雀桥吗? 6park.com

   就在离朱雀桥不远处,还有一处,差不多与之齐名的古迹,叫:“桃叶渡”。 6park.com

   这个“桃叶渡”由来,有两种不一样的传说。 6park.com

   其一,这里曾有一个古渡,水边满是桃树,每到它落叶时节,水面上也满是桃叶。于是,人们就称之为“桃叶渡”。 6park.com

   其二,是一个很唯美的爱情故事。 6park.com

   这个渡口本叫“南浦渡”。只因王献之有个爱妾叫“桃叶”,她往来于秦淮两岸时,王献之放心不下,常常都亲自在渡口迎送,并为之作《桃叶歌》:“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从此,渡口名声大噪。久而久之,“南浦渡”也就被称之为“桃叶渡”了。 6park.com

   我们不难看出,这两个传说,虽然差别很大,但都认为:这里曾有一个古渡。 6park.com

   请试想,如果谢安时期,真的就造了一座“横跨南京秦淮河上”的朱雀桥。那么,后来也同样住在乌衣巷里的王献之,怎么就瞎了眼似的看不见。就偏偏不让自己的爱妾,安安全全的过桥,还要绕远路去渡口冒险呢? 6park.com

   其实,就因为这个“朱雀桥”并非是一座实桥,而只是一座“浮桥”。它只有桥头,没有桥身。蒙曼教授所说的“两只铜雀的重楼”,也并没有“装饰”在桥上,而仅仅是“装饰”在桥头。 6park.com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难道东晋都城,真穷的连一座桥都造不起吗? 6park.com

   当然不是了。 6park.com

   我们知道东晋前身是西晋,西晋的版图要比东晋大很多。因为衰落了,才躲到南方来偏安的。因为在北方不远的淮河流域,就是敌国了。 6park.com

   而当时的南京城,还没有建成完好的城墙。今天我们所见到的城墙,是宋代之后,主要是明代才建起来的。那时的城防,主要还要依赖这条秦淮河。它还担负着护城河的重任。每天晚上,当需要关城门的时候,这座朱雀桥也是要同时断开的。所以,它的不远处,才会有一个桃叶渡。 6park.com

   真正令人不解的是:这个问题不复杂,答案早就存在了。那么多的专家,又怎么可能一个都不知道呢?又为什么,是明知蒙曼教授讲解的有问题,却又一个都不说呢? 6park.com

   第四,唐诗与今诗可以一样解读吗? 6park.com

   请大家再看一遍,蒙曼教授对第一句诗的解读:    6park.com

   “…‘朱雀桥边野草花’写的真美呀,朱雀桥横跨南京秦淮河上…”“最引人注目的是桥边丛生的野草和野花” 6park.com

   请大家再仔细品味一下:这像是在解读唐诗吗?这与解读一句今诗又有什么不一样呢? 6park.com

   不错,中间还有一句“桥上…,是谢安所建。” 6park.com

   晋代有叫谢安的人,唐代也有。宋代,明代,清代,还有现代人,都会有姓谢名安的人,听众又凭什么,就不可以认为:蒙曼教授所解读的,一定不是宋诗、明诗或者现代诗呢? 6park.com

   换句话说:这句诗,不只刘禹锡可以这样作,其它朝代的人也可以这样作。毕竟,刘禹锡没有申请专利,就算申请了,也早过期了吧? 6park.com

   只要这座桥还在,只要这个桥边还能长草。那么,“朱雀桥边野草花”这句诗,哪朝人不能作?不仅宋人可以,明人、清人可以,我们现代人,也一样可以。 6park.com

   我想,也一定会有人愤愤不平:“不论哪个朝代,这句诗不都这样讲吗?” 6park.com

   当然不是的。这句诗,如果仅仅是字面上的意思,那你想啊,是大学生看不懂,还中学生看不懂呀?还需要蒙曼教授来解读吗? 6park.com

   一首唐诗,只有把它放在唐代的历史背景下来解读,它才是一首真正的唐诗。如果你把它放在宋代的历史背景下来解读,那它其实就是一首宋诗了。同理,你把它放现代的社会背景下来解读,那你所解读的就只能是一首现代诗,或者,是已经被你现代化了的“唐诗”了。 6park.com

   显而易见,蒙曼教授的解读,就是把这句诗,或有意或无意的放在了现代的时代背景下了。 6park.com

   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朱雀桥”,就是一座仿古的现代建筑。它“横跨南京秦淮河上”,古色古香,完整又干净,自然是很美的。如果再配上蒙曼所想象中的:“最引人注目的是桥边丛生的野草和野花”,说美不胜收也不为过。 6park.com

  但是,经蒙曼教授这样一解读,它就不再是刘禹锡的一句唐诗,而只能蒙曼教授所作的一句现代诗了。也就是说,与刘禹锡一点关系也没有了。 6park.com

  那么,把它放在唐代或现代的背景下来解读,又有什么不一样呢? 6park.com

  无论“秦淮河”还是“朱雀桥”,它们首先,都是一个汉语的语词或词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它们所代表的概念是不同的。其内涵与外延,都会随着历史的演变而演变,但是,这个语词却没有改变。 6park.com

  比如“小姐”这个词,它从前是指大户人家的女孩;而现如今呢,它却与卖淫女相关联了。 6park.com

  正如我们说一个老人,曾是大户人家的“小姐”,与说某个女孩,是个做“小姐”的一样。前者就是在“从前”的前提下讲的,而后者则是在“现在”的前提下讲的。虽然都是用“小姐”这个语词,但各自所表达的概念,是不一样的。 6park.com

  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讲,“秦淮河”这个语词,所表示的,就是某处的一条河。而在晋代呢?它就远远不仅仅是表示一条河了,它还表示一条水街(从前交通主要靠船和水路),它还是全京城,及至全国的商业中心,还是一个文化中心与娱乐中心。而在晚唐呢,它所表示的概念就又不同了。它不仅表示一条河,还表示它是曾经无比的兴旺,却早已没落了的一条水街… 6park.com

   蒙曼教授对“朱雀桥边野草花”解读,显然是她对一句现代诗的感受。而晚唐人对这句诗感受正好与之相反。 6park.com

   为了让读者能有与唐代人差不多的感受,我们且换个地方,换到上海。我们知道,上海有个大名鼎鼎的南京路,我们就说:“南京路上野草花”。或者,换到北京也一样:“芳草萋萋王府井”。试问,谁还会有蒙曼教授所解读的:“写的真美呀”那样的感叹呢? 6park.com

   或曰:南京路上有野草不正常,王府井芳草萋萋也不正常,可是桥边长草不是很正常的吗? 6park.com

   问题就在这里。现代的主要交通工具是车,从前的主要交通工具是船。晋代,或整个六朝时期,秦淮河都相当于如今的,一条时常堵车的公路。那时的桥边也是人们常常靠船上下的码头。这样的情景,在如今的水乡地区,还在天天发生。试想,晋代的朱雀桥边又怎么可能让它长草呢? 6park.com

   然而,在晚唐,它不仅仅长满了草,还开了花。 6park.com

   这才是刘禹锡的一句唐诗:“朱雀桥边野草花”要向读者表达的意思。 6park.com

   不用说的,晚唐时期的“朱雀桥”,也早不像晋时那样,光鲜亮丽了。 6park.com

   可惜,原诗的这些内容,我们的蒙曼教授,也都没有看出来,没有解读出来。 6park.com

   最有意思的是:蒙曼教授自然看过前人的解说,也一定知道这首诗大概的意思。只是不知道,如何与自己的解读联系起来。 6park.com

   请看,我们的蒙曼教授接着说: 6park.com

   “草花”前面按上一个“野”字,这就给景色增添了荒僻的气象。 6park.com

   试问:传统诗词里,带“野”的句子多去了,是不是都给“景色增添了荒僻的气象”呢? 6park.com

   比如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春夜喜雨》杜甫 6park.com

   比如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淮中晚泊犊头》宋代:苏舜钦 6park.com

   比如 :“平野春草绿,晓莺啼远林。”《零陵春望》(柳宗元) 6park.com

   我们再回顾下杜甫的《春望》: 6park.com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6park.com

   这个“草木”一定是“野”的吧?是不是它为“景色增添了荒僻的气象”呢? 6park.com

   不是吧? 6park.com

   杜甫至所以感觉得是:“花溅泪”,不是因野花,而是因为“感时”——“国破”; 6park.com

   杜甫至所以感觉得是:“鸟惊心”,也不是因为野花,而是因为“恨别”—— 6park.com

   其时,他在敌占区,而还有许多家人在战乱区的家乡。 6park.com

   这在诗词理论上叫做:“景由心生”! 6park.com

   满目美景的人,心情一定是大好的。满目“荒僻”的人,心情一定是不好的。 6park.com

   不是正因为,杜甫的心情糟糕透了,他才大好的春风一点也看不见的吗? 6park.com

   再来说我们的蒙曼教授,她前两句还:哇,“写的真美呀”,还“最引人注目的是…野草和野花”——也就是:心情大好着哩。然而,一转眼,这个“真美呀”的“野草和野花”就又给“景色增添了荒僻的气象”——也就是说,我们蒙曼教授,心情又不大好了。 6park.com

   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实在搞不清楚了。 6park.com

   不过呢?我还是衷心地祝愿,我们可敬可爱的蒙曼教授:心理健康,没毛病。 6park.com

       6park.com

    五,乌衣巷燕子的变迁 6park.com

    这一节,我们要讲的,是这首诗所暗藏的一个典故。 6park.com

    晋代嘛,我们当然是回不去了。但是,燕子的生活习性,我们还是可以弄清楚的。它虽然喜欢在人家的屋檐下做巢,但也是要有一个相对辟静的环境。过于低矮的屋檐,太热闹的人家它也是不去的。有谁见过,某县城的中心大街上,有成群的燕子呢?而秦淮河,更是都城的,一条最热闹的大街。 6park.com

    其二,燕子不仅需要筑巢的地方,也需要筑巢的材料,也要育雏。所以,凡是燕子成群的地方,附近必有河滩、水田之类。试想,一个县城中心大街的附近,都不会有水田之类了,更何况是都城呢? 6park.com

    或曰:秦淮河不是有河滩吗?当然有了,但秦淮河只有沙滩,没有适合燕子需要的河泥。为什么呢?它两岸是天然码头嘛,它的上流有好些湖泊,就是用来控制秦淮河水位的,保证它常年都可以停靠船只。 6park.com

    如杜牧的《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 6park.com

    再来说乌衣巷。我们都知道,东吴的时候,那是个兵营。其实,它还必然是一个军事指挥部。因为那时,这个都城离边境还不很远,城防很重要,又没有完善城墙。秦淮河的东边南边,还江防,有河口等,那都是一些军事要地。通往城里的浮桥每晚都断开,所以城外有军事指挥部就很需要了。不用说,这样的兵营是不会有燕子的。 6park.com

  六朝的情况也跟这个差不多,淝水之战,不也就是在那里运筹帷幄的吗? 6park.com

  那么,这个乌衣巷里,成群成群的燕子,又是从什么开始的呢? 6park.com

  这里,顺便解一个文史之迷。 6park.com

  杜牧有首诗:《寄扬州韩绰判官》 6park.com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6park.com

  前贤们一直在找:这个二十四桥究竟在哪里?不用说,杨州远远不止二十四座桥,也没有一座桥叫做“二十四桥”的桥。当然,现在有,但那不过是由这首诗而建造的,是一座现代的建筑。 6park.com

  其实,它就不在杨州,杜牧也不是实指。这“二十四桥”不过是一个典故,而这个典故就出自秦淮河。 6park.com

   史料记载,在秦淮河,朱雀桥的两边,也就三公里左右的河段,一共就有二十四座浮桥。据说当年过桥,还需要过桥费。有学者怀疑,又有什么必要,建那么多浮桥呢?还说,史载也是个数字,远没有那么多桥名。于是,他们就认为,这二十四座桥,应该也包括城内的内桥等。 6park.com

   其实,不在护城河上的桥,都不会是浮桥。 6park.com

   当然这个“二十四桥”本身,也并不能证明表明只是浮桥。 6park.com

   不过,宋代诗人马之纯就有诗《二十四航》云: 6park.com

     “秦淮二十四浮航,何似高高虹作梁。恐有兵戎来暮夜,可除扳索当城隍…”
     那么:又什么没有那么多的桥名呢? 6park.com

     这很简单,如今的中山码头,不也就一个名子吗?其它的不也是“四号码头”或“五号码头”吗? 6park.com

  6park.com

     或曰:杜牧的诗是寄杨州朋友的,这与秦淮河上二十四桥浮桥又有什么关系呢? 6park.com

     太有关系了。请看第二句:“秋尽江南草未凋。” 6park.com

     我们都知道,杨州也在“大江南”或“泛江南”这个概念之中,所以才可以这样说。但这里还是需要说一下,这个“大江南”概念的由来。 6park.com

     在唐代之前的,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里,如“东吴”与“东晋”,杨州都是江南政权的北疆重镇。而江南政权的绝大部分疆域又都在江南。 6park.com

     其二,在杨州或南京人看来,这两地还是有相当一段距离的,而远在长安的杜牧的感觉里,这两地就是邻居了。 6park.com

     其三,最重要的,陈亡之后,秦淮河衰落了,但是,到了唐代,特别是盛唐时期,杨州兴旺起来了。它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就是“后秦淮”或“续秦淮”。 6park.com

     请试想一下: 6park.com

     “ 秋尽江南草未凋”,一个比较有闲,还不冷又不热的大好的夜旅游季节。 6park.com

   “明月夜”呢,也就是没有风雨的夜晚。 6park.com

   到了二十桥同时断开的时刻。一时间,各种楼船画舫一齐涌进了秦淮河,顿时,灯火辉映,歌乐起伏,那是一个多么激动人心的景象啊。 6park.com

    其实,这个典故,不仅在唐代,至少宋代也有人在用:如 6park.com

      宋代诗人杨备的《二十四浮航》: 6park.com

   “青誉浮航夜照波,星繁云静月华多。玉楼人凭栏干立,直下天心耿耿河。” 6park.com

  6park.com

     或曰:这与唐代乌衣巷的燕子有关系吗? 6park.com

     就因为陈亡之后,隋朝没有定都南京。可是,古人迷信嘛,又要破金陵的王气。传说,这个秦淮河就是始皇帝为破王气而开。而在六朝,它又尽显王气。于是,隋初的时候,就在秦淮河两岸,驱商复田。这么一样,两岸就出现了大片大片的水田。于是,乌衣巷就有了成群成群的燕子。 6park.com

    (待续) 6park.com

  6park.com

 

评分完成:已经给 云外 加上 50 银元!

喜欢云外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云外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文化长廊首页]
云外 已标注本帖为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如果内容违规或侵权,请告知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