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文化长廊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漫谈艺术的两重性
送交者: 木桩[☆★声望品衔8★☆] 于 2020-09-16 3:51 已读 3973 次 5 赞  

木桩的个人频道

艺术,多么美好的名词。什么是艺术?确又非常难下定义。不少人企图给艺术下一个确切的定义,结果都是以失败而告终。

如果有一个人,他的手指在钢琴键上飞快地移动,人们就会说他是钢琴家;如果有一个人,画了一幅肖像画,惟妙惟肖,人们就会说他是画家。其实,弹琴速度的快慢,肖像画的像和不像,都属于艺术的技术部分,给别人戴上钢琴家和画家头衔的人,看到的仅仅是技术,这叫外行看热闹。 

艺术作品的内容,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它的技术部分,就像人的智商;另一个才是它的艺术部分,就像人的情商。

艺术的技术部分:一个人只要具备正常的思维能力,送他去艺术学校训练几年,我就不相信他画不出一个苹果。掌握了素描的基本技巧:光影,透视,比例,要它不像苹果都很难。技术部分也是可以量化的,技术掌握得好的人,肖像画就显得很逼真,技术差的人,他的画,在视觉效果上就是人们经常说的 --- “不像”。 

艺术的“艺术”部分:这就说不清道不明了。而这方面,恰恰是被大众忽视的。原来,艺术是艺术家的灵魂体现,是艺术家内心的情感发泄。一件成功的艺术品,必定来自艺术家的心灵呐喊。我相信,真正的艺术家,一定是先有感情的冲动,然后才产生作品,而不是迎合市场的某种需要,预先设主题,然后再产生作品。艺术是艺术家个性体现所表达的语言,正因为如此,艺术是很个人的东西,你喜欢,因为你和艺术之间产生了某种共鸣,你不喜欢,别人也无法说服你,不管喜欢还是不喜欢,都不需要什么理由。

所以,判别一件物品是否有艺术价值也不难,靠技术的东西,可以大量仿照,成批生产,确切地说 --- 那是产品。艺术,正因为它的个性和唯一性,则无法成批生产 --- 那是作品。艺术,也是见仁见智,各说不一,没有固定的标准。从而,我们至少可以明白一个道理:技术和艺术的差别在于是否可以复制,成功的艺术是难以被复制的,如果把艺术的精髓奥妙揭开,艺术就沦落为技术;如果技术精湛到无法复制,技术就上升为艺术,也就是说,科学的魅力在于它的艺术性,而艺术的魅力在于它的不科学和无标准。

然而,正是艺术的无标准性,使得很多有价值的艺术作品得不到承认,很多富有才华的艺术家不被接受;而一些毫无价值的低劣文化却充满着市场,被炒作成艺术;一些只会生搬硬套,哗众取宠的人,却被冠上艺术家的头衔,这,是艺术的无奈。

或许有人说,既然技术不是衡量艺术的标准,那么,技术就不重要了?不,技术是重要的。技术原为艺术服务,掌握好技术,有助于发挥艺术家的艺术语言,更精准地表达其思想,从而,把作者的情感思潮发泄到淋漓尽致。可以这么说,一个艺术家不具备技术,就是一个平庸的艺术家,一个艺术家具备了精湛的技术,如虎添翼,可以成为一个伟大的艺术家。 

西方文艺复兴之前,绘画纯粹是为皇家和教会服务的,画家与其说是艺术家,不如说是画匠。文艺复兴之前的绘画,主题都是耶稣受难于十字架,圣母圣子,或是皇室贵族成员的肖像。文艺复兴的本质,乃复古希腊的理性,这时期,从理论上发展了绘画技术,达到了登峰造极,淋漓尽致的地步。看那些大师的作品,油画中的一条鱼,几乎能闻到鱼的腥味;少女的冰肌玉肤,吹弹可破。这里可以看到绘画技术在写实中发挥的力量。 

随着欧洲工业大革命,照相机的发明,完全改观,甚至颠覆了艺术家对艺术的理解,对技术的追求。咔嚓一声出来的照片,比你画几天,几个月的油画还要精确的多,又何必去花精力写实呢?你画得再像,也比不过照相机吧?十九世纪下半叶到二十世纪初,西方开始了现代艺术运动,各种流派纷纷涌现,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尽管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那就是对传统文化的叛逆。也就是说,在绘画上,“写实”不再是目的,画家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处理绘画的效果。毕加索的画谁能看懂呢?古里古怪的,人不像人,鬼不像鬼。毕加索本人是这样说的:“我14岁就能画得像拉斐尔一样好,之后我用一生去学习像小孩子那样画画”。艺术家现在要表现的是自我,追求的是自我,至于你是否能看懂,毕加索并不在乎,这不是他考虑的范围。真正的艺术家永远是为自己的心灵而创作的。一个艺术家,不管你是谁,当他热情洋溢地创作了自己的作品,这件作品就算完成了它的艺术使命,从这个角度说,艺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特别要提到的是法国的前卫艺术家杜尚 (Duchamp)。1917年,杜尚把一个男性便池送到博物馆参展,引起巨大的轰动和争议。男性便池当然不是艺术品,它是几美元从商店里买来的。问题是,怎么定义艺术,是不是艺术非得表现美,不能表现丑;如果丑也能是艺术,那么世界上任何东西都可以是艺术。这就打破了传统概念上对艺术的固定理解:一幅画必定是描绘“美”的。这也是对人类长期以来精神追求的一个反动。杜尚的创举在艺术历史上的意义是非凡的,“便池”发挥了一个行为艺术的功能,打破了人们对于艺术的盲信。杜尚被认为是前卫艺术家的先驱者,我认为他是伟大的思想家。

再说到中国画,中国古代的士大夫,他们的人生观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中庸为处世要诀,绘画只不过是士大夫饭后茶余的雅兴而已。士大夫的国画章法含混,随心所欲,寥寥数笔,雅拙可爱。按照西方正统的绘画技术,那都是不及格的了。其实,这是真正的艺术部分(我是这么认为的)。“艺术不是理性的产物,而是独立性感的宣言”,从这点上,西方艺术家在理性的道路上折腾了几百年,现在渴望回归到感性和抽象;而中国画的感性和抽象,虽不经意,却领先了西方好几百年。  6park.com

中国人的性格特征,感性有余而理性不足,而古希腊人则是以理性为本。东学西渐,西学东渐。在艺术上,西方人羡慕和效法东方人的神秘和性感,东方人却要学西方人早已摒弃的理性,怎么回事?抑或自己没有的东西,总觉得别人的好。其实,理性永远不是人性的全部,正因为艺术的非理性,才能弥补我们人类理性的不足,使人性达到圆满。

中国自80 年改革开放以来,画院的艺术家为迎合市场需要,曾经,以“伤痕文学”为主题,大家竞争谁画的更痛更苦,越痛苦越好;曾经,以裸体为主题,各种裸体造型兴起,邯郸学步,西安华清池的杨贵妃雕塑,北京的慈禧太后雕塑,庸俗浅薄,不伦不类;曾经,以抽象为主题,一堆破衣裳破鞋子放在地上,不知所云;又有一段时期,流行起行为艺术,我见过一张照片,来自国内的一位知名艺术家(名字我就不提了),  六七个男女赤裸裸地站在一起,如果不看旁边的解释,还以为是一帮从疯人院里逃出来的精神病人。行为艺术,概念艺术,无需解释,见仁见智是“概念”的全部意义,显然,这位艺术家没真懂杜尚的哲学,跟在西方艺术潮流后面,精髓没学到,抓了些皮毛,如此作品,比比皆是,真是无语。

总而言之,说到底,艺术来自于生活,高于生活,艺术是我们生命的体现。所以,我们每一个人的本身就是最丰富的艺术之源,一部无法超越的艺术作品。瑰丽的人生,在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人生的精彩就在当下,这,是我对艺术的理解。不知道你能认识到这一层面吗?如果能,你就解脱了,超越了,在“艺术”这个概念上,我认为你和艺术家站在同一高度,我们人人都是艺术家。


贴主:木桩于2020_09_16 3:53:50编辑

评分完成:已经给 木桩 加上 50 银元!

喜欢木桩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木桩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文化长廊首页]
木桩 已标注本帖为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如果内容违规或侵权,请告知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