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网际谈兵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美欧这次打算直接介入俄乌冲突了?俄罗斯还能顶得住吗
送交者: Michaelliu888[♂☆★★铁面钟馗★★☆♂] 于 2023-02-03 16:36 已读 768 次 2 赞  

Michaelliu888的个人频道


俄乌冲突打到现在已经快一年了,在这一年里面,不论是俄罗斯还是乌克兰都经历了很大的变化。

在网络上流传一个据说是以色列摩萨德统计的双方损失。

俄军的损失有23架飞机,56架直升机,200架无人机,889辆坦克和装甲车,427门火炮,12套防空系统,18480人死亡,44500人受伤,323人被俘。战场上总兵力为41.8万人,俄军预备役有350万人,在瓦格纳部队中观察到大量外国雇佣兵。

乌军损失有302架飞机,212架直升机,2750架无人机,6320辆坦克和装甲车,7360门火炮,497套防空系统,157000人死亡,234000人受伤,被俘17230人。

战场上总兵力为734000人,乌克兰目前正在动员10万名左右的士兵来填补战场上的缺额。共有234名北约军官、教官、特工阵亡(美国、英国)。共有2458名北约士兵阵亡(波兰、德国、立陶宛等国)。共有5360名雇佣兵阵亡。


这个双方损失数据在网上争论不休,分裂很严重。不信的一方恒不信,因为这个在网络上目前属于孤证,并且也并没有证据证明这个是以色列摩萨德做出的分析,也搜不到出处,所以不能信。

信的一方则认为这个损失数据虽然出处不明,但在跟多个信源交叉验证之后,却发现可信度很高。例如乌克兰阵亡人数,早在2022年11月30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就公开说乌克兰方面已经阵亡超过10万人。而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负责人米利将军也在同月说乌克兰损失超过10万人。如果辅以波兰外国情报局对乌军的分析,他们在2022年7月左右认为乌军每天要阵亡300人左右。如今俄乌双方经过了长时间的巴赫穆特绞肉机之后,法国新闻网站特派记者透漏乌克兰目前每天阵亡数量为400到600之多。按照这些数字计算,这帖子透露出来的乌克兰方面到现在死亡超过15万的说法就显得非常可信。按照现代战争通常的伤亡比来计算,1比2的比例并不出奇。这帖子里面的乌军受伤的数字反而显得有点少。

相对的,俄军伤亡人数也显得挺靠谱,之前BBC靠确认公开的信息确认了俄罗斯阵亡超过1.2万人,而相关俄罗斯媒体的统计结果认为俄军目前阵亡超过1.6万人。这里俄军的伤亡比就显得比乌克兰方面正常得多,这也许是因为俄军到现在一直用的是大炮洗地的战术,因此打起来乌军被大炮无差别轰炸,死亡就显得更多了。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么一个双方损失的分析呢?其实这个新闻要结合美德要提供主战坦克给乌克兰的新闻来看。


我们知道美国拒绝了很多次给乌克兰提供主战坦克,德国也同样拒绝了乌克兰的这些要求,但为什么之前一直在拒绝,现在突然答应了呢?

其实提供主战坦克和提供别的武器不一样,这种武器装备可以说是北约可能直接大规模介入俄乌冲突的标志。要熟练操作主战坦克,是必须经过长时间训练的,不是什么阿猫阿狗培训个两天就能用的。尤其是主战坦克还是一种第一线作战兵器,操作不好就极其容易被击毁甚至被缴获,这是美德都极其不愿看到的事。所以之前欧美援助乌克兰,如果是相对高精尖的装备,那么一定是在远离前线的地方进行操纵的,如果是第一线作战的装备,那么一定是老旧过时的,没什么技术含量的装备。要知道造坦克可是俄罗斯的看家本领,要是缴获几辆美德的主战坦克,那是一定会泄露机密的,就算俄罗斯人真的退化到拆解西方坦克都不行的程度,那俄罗斯又会不会转手给背后的东方大国去拆解逆向呢?


所以毅叔可以断言,如果美德坦克进入乌克兰,那么这些坦克里面坐的驾驶员十有八九都会是北约军人而不是乌克兰人。战争将极速进化为大量北约军人在第一线使用重装备与俄罗斯之间的大规模战争。战争走势将越发危险,因为未来的形势,不论俄罗斯是赢还是输,都极可能导致双方继续加码,当俄乌之间的冲突演变为俄罗斯与北约之间的直接军事大战的话,那么第三次世界大战也就在不知不觉中爆发了。

之所以局面演变成这样,就是因为乌克兰真的有点顶不住了。我们之前分析了俄乌之间的损失,很明显地乌克兰方面目前打出的成绩是真正用人命来实现的。之前俄罗斯对乌克兰还有点手足之情,没打乌克兰的基础设施,所以乌克兰在北约的支援之下打得看上去挺好看。结果把俄罗斯打急了,现在对乌克兰基本上就是彻彻底底的仇敌。于是“伊朗小摩托”开始疯狂轰炸乌克兰的基础设施,导弹也动不动就向乌克兰的重要基础设施上招呼。此外俄罗斯也在改善自己的军队以及军工体制。我们都知道,俄乌冲突之所以打成现在这样比较难看的局面,首先是俄军内无处不在的腐败。其次是俄军的体制僵化,俄军高层对现代化军事的认识非常有问题。最后则是因为经济的拖累,军费实在太少,导致军工业退化,俄军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能还继续吃苏联时代的老本。


如今战事打了差不多一年了,俄罗斯在战争中也在学习战争,俄军的相关弊病也在慢慢改善。例如俄军普通军队战斗力不行的问题,俄军就利用瓦格纳来攻坚。俄军武器装备无法适应现代战争的问题,俄罗斯就让梅德韦杰夫专管军工保障,使得俄军各类装备的交付量和各种新型装备的使用上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还有俄军数量不够的问题,俄罗斯也进行了部分动员,补充了战场上的兵力。于是我们在战场上也看到了俄军的局面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而乌克兰则明显陷入了窘境。

有人说乌克兰不是之前打得挺好么,为什么突然又开始不行了?实际上看俄乌双方悬殊的伤亡比就知道,之前乌克兰实际上在用天灵盖来抵挡俄罗斯的炮弹。由于乌克兰动员非常充分,因此乌克兰能动用的军队人数比俄罗斯多很多。更由于北约的精确情报,导致乌克兰可以集中很多倍的兵力进攻俄罗斯的兵力薄弱防线。然而这招随着乌克兰的伤亡大量增加而越来越难以使用。乌克兰的前线急需兵力,但后方的壮丁却越来越难以抓到。乌克兰后方据说花300到600美元左右行贿就可以拿到一份不适合当兵的证明,而后方则人手一份证明可以不去当兵。而乌军的老兵们如今也越来越精明,已经爆出很多次乌军老兵抗命不去必死的交战地区,因此前线兵力愈发枯竭。当然乌克兰也有办法,你们不是花钱买了证明吗?现在老证明不好使了,想不去打仗就得再交一次钱。并且乌克兰的海关和驻外使馆等也收到通知,要他们与所在国交涉让他们交出国内适合当兵的乌克兰难民。现在乌克兰征兵已经无所不用其极,他们在葬礼上抓壮丁,用超市大减价的消息抓壮丁,甚至还网购东西等快递小哥上门送货的时候给快递小哥发征兵传票的,简直让人大开眼界。


眼看乌克兰有落败的迹象,美国当然坐不住了,所以才大声疾呼要给主战坦克,并且强逼着德国也要给。事实上那点坦克根本就是一个引子,按照西方目前增援的坦克总数来看,完全不够乌克兰消耗的。实际上美国是用援助主战坦克来打破之前不援助进攻性装备的红线,也逼迫德国一定要对乌克兰投入更多的资源。于是就在德国表示愿意给主战坦克之后,乌克兰立马又提出了要德国给战机的要求。当然德国还是像之前一样严词拒绝了,可有什么用呢?等战事继续不利下去,美国一定还会像现在这样要求欧洲各国,尤其是德国加大投入。未来主战坦克,战机等各种先进进攻型装备将会投入到乌克兰战场,当然里面的操作人员也会是北约军人。最终战事很可能演变为北约与俄罗斯真正的正面对抗。

肯定有网友会问,为什么之前北约一直在避免与俄罗斯的正面对抗,怎么现在看着好像要亲自下场的架势?《华尔街日报》就说得很清楚,之前西方一直认为用乌克兰消耗俄罗斯很划算,并且他们认为如今的乌克兰就相当于阿富汗,苏联在阿富汗被耗死,俄罗斯也一定会被乌克兰耗死。但现在西方发现好像不对劲,乌克兰的确是在消耗俄罗斯,但反过来俄罗斯也在利用乌克兰消耗西方。并且乌克兰和阿富汗根本不一样,乌克兰的人力损失实在太巨大,继续耗下去,俄罗斯将不可避免地赢得胜利,乌克兰则正在失去击败俄罗斯的机会之窗。


如果俄罗斯在北约的全力援助下,还打垮了乌克兰,那将会是一副怎样的局面?西方政客们大概想都不敢想这个可能性,所以他们开始加码,开始做一些之前不会做的危险动作,这次的援助主战坦克就是一个开始,这也将全球危机更拉高了一节,如果乌克兰再输下去,北约亲自下场可能并非只是幻想而已。

如今西方不但在积极提供更强的武器装备给乌克兰,还在对俄罗斯使缓兵之计。据说美国要求格拉西莫夫停止即将发动的大规模攻势,用来交换西方解除部分制裁或者让乌克兰同意进行和谈。当然这招对俄罗斯来说应该是无用的,西方的信用在默克尔公开承认欺骗俄罗斯之后就彻底破产了,俄罗斯应该不会相信西方的任何口头保证,除非西方率先做出行动才有可能。

那么问题又来了,如果北约下场,俄罗斯能赢吗?说实话,毅叔其实觉得西方领导人,尤其是欧洲领导人都在把自己的国家往毁灭的道路上带,到时候大概除了美国之外,没有国家会是胜利者。

喜欢Michaelliu888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Michaelliu888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网际谈兵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