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军事纵横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日本偷袭炸毁珍珠港,结果却是美国人下的一盘棋
送交者: 冰月灵狐[★★声望品衔9★★] 于 2021-07-20 11:25 已读 1459 次  

冰月灵狐的个人频道

珍珠港事件是一场改变二战格局的重要一战,日本联合舰队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将美国拉入了战争中。很多人说这是日本人的愚蠢,但从旁观者的角度去看,珍珠港事件更像美国人下的一盘棋。

很多人包括希特勒在内,都认为日本这次偷袭珍珠港,是个愚蠢的决定,但从当时日本国内的情况来看,日本决定偷袭珍珠港绝非愚蠢!

而这反而还是日本当时最佳的一个选择,而这也是日本国内诸多的军事、政治、外交人才,经过长时间反覆讨论做出的挽救日本的正确决策,当然,日本在决定自救的同时,美国正在悄悄的下了一盘大棋。

二战的失败是必然的,毕竟邪不压正,包括德国也好,义大利也好,还是日本也好,不管各种原因,失败是必然的!

但要说起日本在二战中的失败,其实还并不是他们自身实力的问题,而是受到资源的限制,毕竟日本国土面积小,国内相关资源更是少之又少,所以,日本没有那么多时间耗下去,一旦时间线拉长,日本必然一败涂地。

最初,在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所宣传的「三个月灭亡中国」其表面上是日本对其军事实力的自信,而另一方面却也是日本对国内后援无力的无奈,如果不快速解决战争,那么事件一长,失败的必然是日本。

因此日本对华的侵略一直採用着闪电战术,试图在最短的时间内占领全中国,而当日本占领东北以后虽然获得了东北的煤炭、铁、铜等战略物资,但像石油、橡胶等这样的战略物资,主要还是靠美国及其周边国家进口。

就1937年这一年,日本从美国进口了2.9亿美元物资,其中有1.68亿美元军用物资。包括550万吨石油、价值248.4万美元的飞机。此外,价值1.5亿多日元的工具机,名义上属于民用物资,但大多被日本用于扩大军工生产。

就单单石油这一项,日本所需要石油来自美国的份额就达到60.5%,到了1939年石油份额上升到了84%,1937年——1940年,美国输至日本的物资总额9.867亿美元,其中军用物资总值占7.039亿美元,占输出总额的84%。

也就是说美国完全掌控着日本的资源命脉,一旦美国对日本实行石油禁运,日本的这个战争机器就会立马停运,那些飞机、大炮、舰船就是一堆没用的废铁。

为了能够维持战争开支,日本政府只能增加税收和增加发行国债。

根据记载1938年日本「法人所得税约提高80%;个人所得税提高30%;继承税提高10%,并建立财产税,增收酒、烟间接税」。当时的日本已经开始实施战时物资管制,国家整体经济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危机。

为此,日本对所侵略的地方加强了抢夺的力度,以此来维持战争所需要的经费开支,而当时的日本对中国正是用这种「以战养战」的策略。

而此时,面对资源和后继补给的问题,日本不得不面临着两个问题:1、陆军主导北上进攻苏联,从而夺取西伯利亚的油气资源。2、主导南下,进入东南亚地区,获得当地的橡胶和石油,当然,这无异于在触摸美国这个老虎的屁股。

1939年冬天,日、俄双方的军队分别代表"伪满洲国"及"蒙古国"交战,但日、苏双方并没有向对方正式宣战。

6月18日,朱可夫被苏军统帅部任命为第57特别军军长,随即朱可夫便在诺门坎地区与日军展开了作战。

随着战争的白热化,苏军一共投入了约10万人、坦克500余辆及装甲车约350辆以死伤近万人的代价获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

而日本方面,以出动了五万兵力伤亡近一半的代价,为此次战争画上了句号。

日本精锐的关东军在苏俄铁拳之下毫无还手之力,日军第23师团的步兵、炮兵联队长全员战死,不算航空兵,确定战死少佐以上35人,而且日本战败后,关东军司令官植田谦吉辞职,前线总指挥小松原道太郎剖腹自杀。

可以说日本陆军大批基层军官都死在了诺门坎。关东军的战败让日军本部彻底认清了苏联的实力,再加上盟友的德国突然和苏联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这也让日本、德国东西夹击苏联的计划泡汤了。

最终,在经历了135天争斗后,日本决定不再挑衅苏联,和苏联签订了《日苏中立条约》。

关东军向西侵略的企图彻底落空,进而促使日军不得不放弃"北进政策"而选择"南进政策"。

1941年6月25日到7月2日,日本决定集中精力南攻——争取控制整个印度支那,夺取荷属印度群岛。这严重触犯了美国忍受的底线。

7月28日,刚摆脱经历困扰的美国宣布对日本进行经济制裁,冻结日本在美国内的所有财产,包括实行石油禁运。

英国和荷兰也纷纷效仿,英国切断了婆罗洲向日本的石油供应;美国说服荷兰东印度公司暂停向横滨和长崎运送石油。

面对美国强横的制裁,只有两个选择:一其一,向美国服软,从东南亚地区撤军,宣布侵略失败。其二,南下争夺太平洋地区,一举捣毁美国的军事港,和美国彻底撕破脸。

由于美国的制裁,日本国内石油储备只够2年使用,也就是说,两年之后日本必定还是会在战争中失败。

而付出如此代价的日本,此刻让其投降,屈服于美国,日军是万万不会同意的,就此而投降,日本经济匮乏,自此必然是一蹶不振!这样的结果,日军是万万不愿接受的!

如此一来南下进攻太平洋地区,虽然日本会和美国正面撕破脸,但日军一旦争取了时间,拿到了资源,就可以让日本短时间能避免战争失败,并且获得翻身的机会。

由此比较起来,第一种选择日本必然会失败,而第二种,日本则是有机会进行翻身的,虽然绝大可能会失败,但成功与风险是共存的,经过一番考量后,日本决定进攻太平洋!

所以这时候,日军高层就面临了一个问题,既然要与美国争夺太平洋地区哦的管控权,那么他们所要面对的就是美军强大的太平洋舰队。

当时日本的海军大将名叫山本五十六,他在制定相关的军事打击计划的时候说过,美国既然对日本实行了经济制裁,那么这无异于掐住了日本的脖子,那么我们所做的必将付之东流。

与其这样,那我们还不如先发制人,在他们大意的时候,给他们当头一击!于是日本海军决定偷袭珍珠港,消灭美国舰队,为日本赢得先机。

于是,日本高层进行了一系列的详细计划,对美国太平洋舰队的军舰做了周密的打击计划,甚至每个军舰的形状以及型号都牢牢的记在了日军的脑海里,此去,必将击溃美军太平洋舰队。

在经过周密计划后,1941年12月7日星期天,日本海军在大雾的掩护下,全程实行无线电静默,成功到达了珍珠港附近。

日本海军六艘航母升起350多架战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全部沖向毫无准备的美国舰队。

而在偷袭珍珠港之前,美国情报部就截获了日本电报,电报显示1941年12月7日,日本将对珍珠港发动袭击,上将看到消息后,立马报告给了海军指挥部,但海军部长哈罗德上将对比却不以为然。

不久后,美军高层收到消息,日本单方面终止了与美军的外交磋商,两国虽是可能发生摩擦,陆军军官推测日军很有可能会偷袭珍珠港,于是赶紧发送情报给海军指挥部,防止被日军偷袭,然而由于这封电报没有加急,所以一直都在排队处理,直到珍珠港被炸后,都没能够发出去。

当天早晨6点左右,夏威夷海域有不明潜艇出没,美军巡逻舰发现后果断出手将其击沉并报告了首长,而首长不知道是没睡醒还是什么原因,竟然认为那只是演习用的鲸鱼,并将对方呵斥了一顿。

早上7点,塔台的雷达监控到有大量不明飞行物朝珍珠港飞去,塔台立即将此重要信息报告给了总部,然而令人吃惊的是,总部却将如此重要信息给认为是即将要军演的美军B17,随后就挂断了电话。

就这样,日军就轻而易举的大摇大摆的来到了珍珠港上空,如入无人之境。

当天下午13时左右,还在升国旗的美军对突如其来的日军战机还没反应过来时,就直接被一阵炮火炸的四处逃窜。

日军目标明确,各自搜寻到自己的目标,然后就直接进入到单方面轰炸,当美军反应过来拉响警报时,珍珠港早已是一片火海。

最终,美军太平洋舰队在日军的偷袭下,一败涂地,以日军大获全胜而告终。

对于珍珠港事件,虽然日军大获全胜,但在关键时刻却犯了几个致命的错误:

1、日军在轰炸珍珠港的舰队时,却遗漏了太平洋舰队中的三艘航母。

2、在对太平洋舰队轰炸完之后,没有彻底将船坞给炸毁,如果将船坞炸毁,美军短时间内无法修复战舰。

3、忽视了离珍珠港五英里远的油料库,当时那里存储了美军450万吨的重油,如果当时炸毁,美军战机船舰将全部瘫痪。

4、忽略了珍珠港附近兵工厂,给了美军得以快速恢复实力的机会和时间。

5、错失了乘胜追击的机会,就在炸毁珍珠港后,原本可以趁胜追击,结果南云宫却下令停止攻击,立即撤回,就这样给了美军得以喘息的机会。

而之所以南宫云如此,也不是胡乱下的决定,因为从一开始他们进入到珍珠港,这个过程实在是太过于轻松了,仿佛美军的一切设备都如摆设一般。

然后,本次日本的攻击目标是航母群,结果珍珠港一艘航母都没有,这其中是不是美军故意设下的圈套。

最后,美军吃此败仗,结果却没有反击行动,这是否是等待日军大举进攻时而一网打尽呢?

所以,想到这,南宫云彻底放弃了趁胜追击的打算,而这恰巧给了美军得以喘息的机会。

那么,对于南宫云的怀疑,是否是真的因为他疑心病重呢?其实不然,从他的角度去看,这一切确实是太轻松了,而从我们这个角度去看,这一切也确实令人疑惑!

首先,从获得情报开始,搜集情报的部门本身就是一个工作严谨,而且机密度很高的一个部门,对于截获敌对势力电报,作为军方来说不管真假,肯定会特别重视,而美军却选择了无视,这一点很令人疑惑。

其次,发现不明的潜艇出没在夏威夷海域,军舰做出了攻击将其击沉,结果海军相关却以鲸鱼尸体和演习来搪塞,这也令人生疑。

然后,雷达监测到大量不明飞行物沖珍珠港而去,结果报告给军方高层,然而军方高层再次给出了演义的借口!难道作为军方高层,部队在其所辖领域演习,难道一点消息都没有吗?

最后,日本目标是打击航母群,结果珍珠港内的航母却全部不在了,这是否他们说明他们提前就知道日军会来偷袭呢?

所以,从这个角度去看,这或许正是美国下的一盘大棋,美国故意失败,为自己参加二战找到借口。

有些历史学家认为,美国最高当局已获悉日本舰队出动的的情报,但罗斯福总统和总参谋长马歇尔决定不通知珍珠港守军,让珍珠港遭受日军的攻击,为美国参战找到借口。

不管结果怎样,不管美国是不是有意而为之,自珍珠港事件后,太平洋舰队受损的美国人,大半年的时间内都处于战略防御的状态。

而战胜的日本则趁机占领了东南亚和太平洋西南部,势力一直扩张至印度洋,将东南亚地区的石油、橡胶等战略资源全部收入囊中,而这也再一次让日本的战车开动了起来,使日本的侵略行为往后延续了几年。

虽然在世人看来,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是个极其愚蠢的行为,但对于当时的日本而言,这才是最正确的行为!

日本海军高层山本五十六曾在美国学习过,深知美国海军及其重工业的强大,所以他一生都在反对日本与美国开战!

但在当时的世界格局下,选择与美国开战却又是日本不得不选择而又最正确的选择。

对于美国来说,如果珍珠港事件是个意外,那只能说明美军高层对于危机意识以及大局观都很浅薄,那这样的结果,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如果珍珠港事件是美国有意而为之,那这种玩火自焚的游戏所导致的代价也太大了点,那些无辜的士兵死的也就极其的冤枉了。

对于世界上来说,日本偷袭珍珠港所导致的结果对于全人类都是灾难性的,它不仅使更多无辜的人成为其连锁反应的牺牲者,更给地球环境资源带来不可挽回的损伤。

​当然,最庆幸的是,由于当时技术相对落后,日本在占领东三省后没有发现大庆油田,不然的话,日本就多了第三种选择,而这个选择相对于前两种来说,影响会更加的恶劣化。

喜欢冰月灵狐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冰月灵狐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军事纵横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