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军事纵横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聊聊军史:漫谈各个时代的广州军区(四)
送交者: 客观人[★★声望品衔9★★] 于 2021-10-01 10:34 已读 10546 次 12 赞  

客观人的个人频道

广州军区驻防的陆军部队当中,若论资历最老、底子最厚的,就非第43军莫属了,这个朋友们都知道,我也就不多说了。43军在入关时,那时还叫东野六纵,就辖有4个师6万多人,装备也是整个野战军中头等的,可见人员配备之充实。后来参加打天津,又是以原来打锦州获得“攻坚老虎”称号的第17师作为攻城主力,战绩同样不小。1949年春,与第40军组成先遣兵团南下,在鄂东地区渡过长江,之后进入江西北部。当年秋,在解放华南地区的战斗中,43军从赣南跨过梅关进入广东,一路急进,是拿下广州的主力之一。接着挺进粤西,在今天的广西南部兜住了桂系主力张淦兵团,活捉张淦。1949年底,进入雷州半岛紧张准备渡海解放海南岛的战役。这时,该部归属邓华第15兵团指挥,与韩先楚的第40军共同组成渡海兵团。 6park.com

6park.com

解放海南岛时的第43军军长李作鹏将军
6park.com

解放海南岛时的第43军政委张池明将军 6park.com

战前,43军的首任军长洪学智已经到兵团担任副司令,军长由原军第一主力127师的师长李作鹏接任,政委也是原127师的政委张池明。 6park.com

应当说,第43军在解放战争最突出的功勋,就是在海南岛战役中的表现。1950年3月初,首先由号称“猛子”的战将黄荣海率领第128师一个先遣加强团偷渡琼州海峡成功,到了海南岛东北的文昌一带,与当地琼崖纵队接上了联系。这是解放军大军第一次登上海南大陆。接着在正式强渡当中,43军副军长龙书金又带领2个主力团突破海峡,登陆成功。联同在岛西临高一线登陆的第40军部队,解放军已经有一个加强师的兵力上岛,为解放海南奠定了基础。站稳脚跟后,两个军即迅速朝敌主力所在的海口兜击,国民党军薛岳部急忙集中部队,试图各个击破。在美亭,第43军128师等部与优势敌军血战,最终击退了敌人,并为后续渡海大军上陆赢得了时机。不久,邓华兵团的多个师陆续上岛,薛岳见势不妙,即下令总退却,向岛南狂逃。43军和40军马上迅猛追击,最后获得了战役的全胜,解放了这个中国的第二大岛。
6park.com

登陆成功突破海南的第128师师长—猛子黄荣海 6park.com

海南岛在1950年5月全境解放后,因为之前岛上早有琼纵盘踞,国民党大军也已渡海逃窜,当地没有什么散兵土匪隐患,秩序恢复得很快。在此情况下,当时岛上有这么多的大军驻扎,显然是不合适的,给当地人民带来了相当大的负担。另外,43军和40军这两支部队的指战员,多半都来自东北的白山黑水,一下子到了如此酷热的海南,生活、语言、风俗上都极不习惯,说句实在话差不多人人思归。可是,正所谓人算不如天算,恰恰在这个节骨眼上,当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了,这场突如其来的危机把远在几千公里之外的海南岛也卷了进去。 6park.com

海南岛从五十年代一开始,军事防务形势就很紧张。美国第七舰队闯入台湾海峡,令毛泽东骤然猛醒:海南岛孤悬南疆,实在危险,在国防上务必要加强守备!于是,就把目光盯在了43军这支部队的身上。 6park.com

如果公平评价的话,第43军不管在部队资质还是人员的配备上,都是要强过第40军的,这是没有异义的。因为第40军虽然在战将韩先楚的统帅下席卷黑土地,有东野旋风纵队的美誉,但该部更长于运动野战,东北期间攻坚防御战的经历不多,倒是长途奔袭和穿插运动歼敌屡获佳绩。此外,重要的是这支部队,在抗日战争中很多人马是冀东鲁北一带的地方八路,游击成分大,资历不够厚,到东北以后,有几次防守战面对敌美械兵团时打得不够好。因此,后来野司让韩先楚上来担任了纵队的司令,韩到任后摸准了该部的脾气,扬长避短,拿出自己看家的擅于快速机动游击的本领,才令该部一跃成为野战军头等的主力军。所以我们看到:在解放战争的东北、中南战场上,40军及其前身三纵的得手,打的辉煌的仗,大多数都是靠发挥其机动灵活和迅猛的运动战能力而获得的,即便后来到了朝鲜战场,首战温井,猛扑清川江,也是洞显其野战歼敌的本色,可论及防御阵地攻坚之综合能力,就有些不及第38、47、63甚至第50军了。但是,与其相比,第43军的战斗经历表明,该部在攻防兼备方面的能力和经验就明显的更强一些,部队的综合资质和底子也都要胜过前者一筹。 6park.com

第43军在抗日战争时期,其第一主力127师的前身便是八路军响当当的精锐正规主力—115师343旅的685团,平型关首战便是先头。后来115师奉命向山东发展,建立根据地,这支部队起了大作用,先后创建起了山东的冀鲁边、鲁西、清河等根据地。之所以能够实现这个目的,就是因为该部红军底子多,各级指挥员的素质高,军政两面都强。685团的曾国华第2营先到鲁北德州、乐陵一带搞起了冀鲁边根据地,后来又有一部和山东地方党部队在济南—淄博一线以北的黄河下游开辟出了清河军区。这两个军区都是山东北部的核心根据地,战争期间打仗较多,也很艰苦。后来两者连成一片,成立了著名的八路军渤海军区。以后,第43军的128师主力,就是从这个军区派生出来的,像杨国夫、龙书金、黄荣海这些战将,均为渤海军区的主要军事领导。 6park.com

在开辟山东抗日局面的过程中,685团等部还抽出主力,组成苏鲁豫支队,进到豫皖苏地区。新四军北上以后,为巩固发展华中江淮根据地,该支队继续南下,与徐海东第344旅一部编成新四军第3师,由大将黄克诚统领,战斗苏北多年。抗战一结束,奉中央命令,盘踞在苏北、鲁北的这两支八路军老部队都挺进东北。原新四军3师精锐彭明治第7旅和梁兴初山东第1师,在辽西北的秀水河子打响了东北解放战争的第一战,而杨国夫、龙书金等人带领的渤海老八路则编成山东第7师,两支劲旅日后撤到北满,正式组建起43军的前身——东野六纵。 6park.com

六纵组建后,就由原新四军三师副师长洪学智担任司令,老资格的军队政工赖传珠任政委。在战争的相持反攻阶段,参加了有名的三下江南作战。1948年以后,又由原东野八纵司令黄永胜任司令。辽沈战役中,龙书金带领的六纵17师锦州巷战建功,获得“攻坚老虎”的称号,跻身东野头几个主力师之列。接着辽西会战,黄永胜机断用兵,及时抢堵廖耀湘兵团回撤沈阳的新民地区,死守血战,以阵亡三四千人的代价,给主力赶到争取了时间。这场战役,六纵本是奉命监视牵制沈阳廖兵团的,负责掩护黑山梁兴初十纵的左翼,却富于主见,运动及时,堵击顽强,挡住了敌主力的逃路。一仗下来,六纵攻强守固、部队坚若磐石名扬东野全军。
6park.com

入关以后,43军这支强军又充当四野前锋,屡经大战,无数战例足以证明,该部既能强攻死守,又能长途奔袭运动野战,部队上下体系完整,战术素养高,经受得住艰苦环境的考验,其战绩和能力,在四野全军可谓罕有匹敌者,故而中共高层反复思付,还是敲定由43军留守海南,看住天涯海角。 6park.com

从1950年40军北上以后,第43军就独自扛起了镇守海南要地的重任。海南热带,高温湿热,大部为黑龙江、吉林籍的43军指战员要忍受许多的困苦艰难。长年累月,日晒雨淋,在光天化日之下长时间的训练执勤,43军的官兵们都成了一身黑。海南天气不分四季,平时不动,着一身军衣就汗湿得遍体水渍,加上当地经济极落后,当时居住生活环境很差,广大官兵艰苦备尝。有的常年待在海南的老兵对此甚至说这样的笑话:在海南,是一出一身水,一出一身泥,常年如洗汗蒸浴,天天多吃还是瘦,白天飞虫咬,夜里蚊子叮,几年下来什么东西花费的都多,就是身上衣服省钱,放到秤上称一称,撑死最多一斤半。 6park.com

43军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常年保持着紧张的战备训练,除此还要参加国防工事的修筑,负责培训地方民兵,帮助海南当地人民进行农业生产等等。朝鲜战争之后,中方迫于战备物资短缺,在海南、粤西等地大力推进热带经济作物基地的建设,43军官兵又拿起了砍刀,割起了橡胶。可以说,在全中国的野战陆军当中,建国初期要是评选军事生产双料标兵,准是第43军部队最多了。 6park.com

五十年代初,第43军主力曾大部移防大陆,驻在粤西沿海地区,只留一个主力师固守海南。后来,针对南海、北越形势愈发紧张,中央军委于1952年7月又命43军大陆部队全部回驻海南。为加强一线国防,在指挥体制上将43军与海南军区合编,担任43军军长的指挥官,也同时兼任海南地区的最高军事首长。1955年后,海南军区作为省级军区架构直属于新成立的广州军区。从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期,担任43军军长的,都是一些对美军有丰富战场经验的能打之将或是长期在海南战斗的当地老将领,例如梁兴初中将、吴瑞林中将,庄田中将等等,这些人的资历战功都很深厚。
6park.com

第43军军长吴纯仁少将是四野有名的精锐团团长 6park.com

六十年代初期,第43军的军长是吴纯仁,他是1961年新授的少将、1936年的陕西红军。随后不久,第43军就被取消番号了,各个主力师成为海南军区的守备部队。文革爆发后的1968年,中央又下令重建43军,部队从粤西一带移师广西桂林,次年又离开华南,到了河南的洛阳,划归武汉军区领导。在这个过程中,原在第41军任职的张万年即转入该军任职,担任了第127师的军事领导成员。43军在重建期间,以前各主力师的底子架构又有相当一些重新列入新建的部队,也有不少广州军区其他主力军的精干人员加进来。剩下的,有不少就永远地留在了海南。其实这些年来,43军驻守海南岛,已经逐渐与当地军民形成了一个融合的局面,其精干部属日益地地方化了,成为守备海南的栋梁,海南军区的正规化建设也已经初具规模了。可是,第43军毕竟是一个解放军老牌陆军劲旅,当年撤销该部番号,可能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要与海南当地守备师加速融合,易于带兵和提升其战力,由此实行彻底的一元化领导有利于这项工作的进行。而当海南军区体系架构巩固之后,43军旧部完成了军委交给他们的重大任务,也就到了蚕脱茧壳的时候,这支素质强的骨干陆军还是要重出江湖的。 6park.com


6park.com

广州军区最北边的陆军野战军是第47军,驻守在京广铁路南段湘桂线上的咽喉衡阳。在广州军区的地盘中,湖南是唯一的后方腹地,也是唯一一个可以较便利地向广东、广西两个边防省份出动的地方,所以其军事地位也是很重要的。实际上,建国初期,湖南的部队就要承担着广州军区后方战略预备队的使命,一旦两广地方哪个有事,就向哪个地区机动。所以,能够担当南大门战区这么重要的任务,不是一个军委高层信得过的过硬部队,是不行的。这47军就可谓是这样的一支劲旅。 6park.com

第47军的前身很有名,它是贺龙八路军120师359旅的主力。1944年,日军发动一号作战,占领了中南一线,国民党军全部溃败。毛泽东认为这是一个难得的宝贵时机,可利用中南失地建立根据地,扩大战略空间,所以迅速抽调山西王树声部八路军主力南下河南,建立中原根据地, 另外命令长期固守大本营的王震第359旅组织南下支队,立即开赴两湖。王震出发后,很快挺进到湖南,但因遭受国民党薛岳部阻击,在湘赣一带建立根据地的努力没有奏效,不久被迫北上。而359旅的南下二支队刚走到豫北的时候,就传来了日本投降的消息,南下计划就此夭折。针对迅速变化的局势,中共中央认为未来内战不可避免,为及时做好准备,必须抽调主力精兵抢占东北。当时,正好驻在河南的359旅暂时没有任务,又是一支过硬的完整八路军主力,所以便受命改变方向,急进东北。 6park.com

进军东北的南下支队有四千之众,是当时东北中共部队中一支比较完整的力量。出关后,该部又和来自山东的八路军鲁中军区一部合并,另外由于当地人民的踊跃参军,实力迅速扩张。内战爆发前后,该部进到北满合江一带,进行了著名的牡丹江剿匪。东北土匪大头子谢文东的部队,就是359旅打垮的。随后,该部又与吉林东部、北部的民主联军多个独立旅合并,成立了一个新部队—东野十纵。 6park.com

要说这东野十纵的成员中,东北籍新战士还是占大多数的,不过,由于里面八路军老主力骨干有六七千之众,经验丰富的带兵官多,所以使这支新军的底子比较的牢靠。十纵招收的东北本地兵中,很多都是吉林北部和东部的子弟,包括今吉林延边、敦化以及黑龙江牡丹江、肇州一带的人丁。这些地区曾长期是东北抗联活动的地区,人民憎恨日本帝国主义,又拥护共产党推行的土改和民主治理政策,因此战斗士气很高。同时,东北工农业基础好,许多人受教育程度较高,更有不少当地兵员原本就是抗联游击队,包括散布在吉林一带的朝鲜族抗日武装,这些指战员都很勇猛强悍,所以令新组建的十纵,几乎是一上来就敢与国民党美械正规军打野战,在东北转折攻势的三下江南战役中表现不俗。
6park.com

十纵第一任司令员是林彪爱将、原八路军山东第一师师长梁兴初。让闻名黑土地的“梁大牙”来统领这支新部队,足见林彪对该部的重视和对其发展潜力的信心。果不其然,十纵组建后,到48年就显示出了底子好、能够较好完成野司战略任务的实力。正因为如此,在辽沈决战的关键时刻,林彪才断然拍板叫十纵去守黑山,阻击廖耀湘西进兵团。电影《大决战》里,那场林彪在彰武火车站迅速定夺敲定各纵队战斗任务的戏想必大家印象很深。当时,军情如火,敌情变化突然,林彪在那么短的时间里,迅速做出了让吴克华的四纵坚守塔山、阻击侯镜如东进兵团,而让梁兴初的十纵死守野战军主力东北侧之黑山的决定,就这一封命令,即可见一贯谨慎细密的林彪,他内心里对十纵战斗力的完全放心。说句实在话,当时在整个东野系统里,要论防守能力,就当属4、10这两个纵队了。十纵从上到下各级指挥员不是老红军,就是老八路,战斗经验丰富,革命意志坚强,部队官兵,不是南泥湾的生产好汉,就是北满雪原的山林英雄,吃苦耐劳,勇猛顽强。事实证明,这支部队既能顽强死守,又能进攻反击,特别能打拉锯战,林彪是没有看错人的。 6park.com

在解放战争中,十纵及其后身47军最辉煌的一次经历,就是黑山阻击战。当时,解放军主力还聚集在锦州地区,西边塔山、东边黑山必须守住。塔山与葫芦岛近在咫尺,当然最重要、最危险。黑山呢,当面则是东北国民党军中坚、最强的廖耀湘兵团,其火力强大,机动性优越,所以 如果阵地有失,该敌就很可能快速朝西面包抄过来,形成对攻锦林彪主力的三面侧攻之势,并且有效地阻断东野大军的物资供应线。后来,因为一些历史学家的主流观点,还有当年负责坚守的部队领导涉及某些政治事件的因素,这场阻击战在各种宣传媒介上,相比塔山要弱得多,让很多人都忽视了它的重要性。实际上,当年,要不是林彪果断迅速叫梁兴初部及时赶到黑山、大虎山一线布防,要不是攻锦主力战斗进展快速,要不是卫立煌出兵过于缓慢、与西线友军在战役的配合衔接上出了问题,黑山战线的危险性可能会更大 ,弄不好敌军可能会合一处,令我方被迫撤退,或者会杀出就近的海上逃路,两种结局都将令辽沈战役的战略目的大打折扣。 6park.com

梁兴初用于黑山的兵力是十纵的3个师、第一纵队第3师和内蒙古骑兵第1师总共5个师的兵力,但辽西地势非常开阔,除了黑山、大虎山几个制高点和绕阳河一线以外,实际都无险可守,正面防线漫长。对此,梁兴初只得把部队分散开来,中间各重要支撑点以坚强部队固守,后面聚集一定的反击预备队。对最重要的阵地—黑山101高地等处,叫军中老将贺庆积督队死守。梁的意图是,要力保最险要的能俯瞰辽西通道的黑山主阵地,用一线散兵多点顽强坚守,尽可能迟滞廖兵团大军的前进,只要能控制黑山大虎山一线足够时日,就能为锦州主力援军赶到争取时间,同时也能使廖耀湘的进攻失去突然性,动摇他的决心。当时 ,军情紧急,梁的决心,也正合林彪的意思。为了堵住廖耀湘西进兵团,林彪除了调十纵力守黑山,已令沈阳、锦州外围部分兵力朝廖耀湘部队两侧迂回过来,辅助梁兴初守住黑山。另外,林彪的一个更大的战役意图也由此生出,那就是诱使廖耀湘兵团陷于辽西空旷野地,最后包围歼灭之。不过,在攻锦之后的这个间隙,黑山方面战事的关键,还在于阵地必须稳固。
6park.com

坚守黑山的功臣10纵第28师师长贺庆积将军 6park.com

死守黑山的是独眼将军贺庆积率领的第28师。贺是1929年的江西井冈山老红军,长征时期就是师级指挥员,为肖克、王震红六军团有名的战将。抗战时期进南泥湾,是359旅的副旅长。因为能打、军事指挥过硬,1945年秋就被中央派赴东北,在北满指挥了艰苦的剿匪战斗。十纵成立后,就任第一主力的28师师长。在黑山,贺率部下防御正面主阵地,23日,廖耀湘大军多个师向28师猛烈进攻,101阵地被炮弹削低2米。28师各团都陷入苦战当中,指战员发挥了无比顽强的战斗作风,连续两天都没有令敌人得逞。最后,廖耀湘孤注一掷,以重金悬赏并招集死党,组成一支几百人的军官“效忠党国决死队”,这些亡命徒大冷天脱光了膀子手持机枪挥舞大刀向101高地进行疯狂的冲击,28师将士与敌人展开殊死肉搏,最后敌人竟丧心病狂,发射排炮轰击高地,敌我双方士兵全部阵亡,101阵地失守。但是十纵待敌立足未稳,又迅速组织兵力夜里反击,重新夺回了阵地。26日,见屡次攻击失败、我军主力已经迫近两翼,廖耀湘遂仓皇回撤,黑山战斗以我军全胜而告结束。 6park.com

黑山阻击战,是47军部队历史上两场牺牲最大的血战之一,这两场血战,一个是国内的黑山,一个是朝鲜的天德山。时隔多年,贺庆积将军说过那一场战斗,仅28师就牺牲了4000多人,死守101高地的一个加强营基本没有生还。正因为如此,将军在1998年去世时,特嘱子女一定要将其骨灰永葬黑山,与战友们一起长眠在昔日挥洒血汗的战地。这一点,跟指挥部队坚守塔山的吴克华将军是如出一辙。 6park.com

黑山战斗,将十纵28师这支老八路部队再次钢锤铁打,打成了全东野头几个主力师之一。在战斗中,全师将士打退敌人几十次冲锋,多次白刃肉搏,其间尤以83团的朝鲜营最为英勇,出了个用刺刀割掉连筋残腿、摸爬阻击最后壮烈牺牲的“断腿英雄”崔成杰,崔此人也可以说是整个解放战争中献身的一个最著名的朝鲜族战斗英雄,其事迹扬名东野全军,被誉以“阶级硬骨头”的称号。 6park.com

辽沈战役以后,十纵改编为四野第47军,首任军长梁兴初,政委周赤萍,全军辖4个师5万多人。1949年春,参加南下作战,从西线进军鄂西,打了宜昌战役。二野主力进西南时,为配合四川东面的攻势,47军没有继续南下,而是划归二野总部指挥,协同陈锡联兵团向重庆进击,在西南战役中,该部是最早进入重庆城郊的部队。
6park.com

指挥湘西剿匪的47军第二任军长曹里怀中将 6park.com


6park.com


西南战役结束后,其时中国大陆南北已经基本获得解放,剩下的就是清剿各地国民党残余武装、土匪、特务力量了。当时,各地匪患,以中南的湖南、广西以及西南的四川、贵州等四个省最为严重,尤其厉害的是湘西,那里是个历史绵延五六百年的大匪窝,在1949年底,湘西一地集股的匪众就有十余万人。在解放大军分兵进攻主要城市的时候,这里的土匪在蒋介石、白崇禧的鼓动下,大举出动,四处进攻湘西地区刚解放的县城,袭击各地党政部门和民众运粮队,破坏交通,几个月的时间里,制造了大量严重的洗劫屠杀事件,严重地干扰了解放大军的后方,百姓深受其害。敌人的目的,就是要牵制破坏解放军在华南、西南的行动,为日后卷土重来营造游击根据地。面对这种形势,中央在1949年末指示第47军从四川回师湘西,展开了艰苦残酷的剿匪作战。 第47军回师湘西,开始剿匪作战 6park.com

第47军之所以被高层委以湘西剿匪的重任,一个主要原因便是想当年东北合江地区的土匪即是这支部队剿灭的。既然能在茫茫林海中擒住“三爷”,那么在湘西土匪面前,一定也不会吃亏的。再有一点,就是第47军的领导成员,大都为贺龙第六军团旧部,湖南当地人多,不仅擅打游击,熟悉湖南山区风土民情,且不少老部属本就是山林武装出身,受过红军江湖大佬贺龙点拨,有此等将领率领的部队一如湘西,就不会是敌人设想的泥牛入海了,而是虎入深山,得心应手。 湘西匪首张平血洗村寨 6park.com

历史证明,用47军进剿湘西土匪是非常正确的决策。1950年2月,47军开始在湘西实施大规模的剿匪行动,三个主力师分别在吉首、沅陵、怀化地区展开,先以主要大股匪部为目标,发动当地广大民众,依靠民兵,并且运用统一战线政策,威逼瓦解敌匪阵营,斗争迅速取得了成效。1950年6月,湘西势力最大、人枪六千的匪首瞿波平在龙山投降,瞿此人就是著名电影《湘西剿匪记》中那个老土匪头子瞿二十四的主要原型之一。7月,湘西另一著名匪头张平也被47军141师一部追到古丈与沅陵交界的深山区,击毙在沅陵血水潭附近的山坡。这个张平,后来也作为故事素材屡上电影电视,有不少人说他就是电影里演的那个山鹰悍匪魏彪的原型化身,是以杀人多、奸污妇女多而闻名湘西的一个恶匪。张被我军打死后,还拉到古丈等地游街示众,被割下首级,数千人上前唾骂,刀砍棍打,最后还给扔进了酉水河,落了个董卓王莽般的下场。 6park.com

张平武装被剿灭后,湘西各地匪众气焰明显下降。由于主要股匪的山寨陆续被攻破,各地军民联防断其食源,加上政治瓦解,大批土匪不是逃窜到省界的深山老林,就是下山投降。到9月,47军140师歼灭芷江顽匪、那个号称“钻山豹”的彭玉清之后,湘西匪众基本都给赶到了怀化西南的川黔交界山区。12月,解放军趁热打铁,对攒集在西起黔东雪洞、东到湘西凉伞的湘西匪军总司令杨永清的残部发起了最后的决战,这就是著名的“雪凉合围”战斗。是役,解放军以东线湖南47军、西线贵州17军等部紧密配合,以数千兵力加上大批地方部队、民兵和群众,先采取拉大网的方法,设置层层封锁线,在土匪可能出没逃窜的水陆要道驻点蹲守,待将其压缩到目标范围一带的深山后,再组织多路侦察进击部队迅猛合击,战斗很快获得了胜利。先是匪军总司令杨永清逃到天柱附近山区,被我17军侦察部队擒获,最后是湘西新晃巨匪姚大榜,他在1950年的最后几天,被47军419团英雄营长李玉春率部击毙在贵州边界附近的舞水河里,这姚大榜,就是中国大陆观众所熟知的《乌龙山剿匪记》里的老匪头田大榜之原型,姚匪死后,47军在湘西的大规模剿匪斗争基本就结束了。 时任湘西军区政委的周赤萍将军 土匪老巢,隐匿难觅 6park.com

湘西剿匪战役是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进行的最大规模的一次对土匪作战,堪称是全国剿匪斗争的最突出的典型,这主要是因为湘西的土匪历史悠久,很能打仗,其依托的地形太偏僻和复杂,另外就是民情复杂,可以说,哪一点都要超过四川、广西的土匪。建国后,原47军政委周赤萍将军曾经写了一本关于当年湘西剿匪战斗的手记小说《擒魔记》,说的就是活捉永顺匪首李兰初的故事。李是湖南永顺国民党警察局长,49年率残部匪众逃到当地一个非常荒僻的大山里,其藏身的匪巢叫做“老鹰洞”,是一处深山里极难发现的洞穴。该洞高十几米,藏在一个乱石密林遍布的幽静之处,洞穴只有一个外开口,在一座险峻的山崖外部,差不多呈九十度角,如墙壁一般,里面洞套洞,空间很大,平时是鹰枭蝙蝠蜗居的鬼魅之地。李兰初一干人等就躲在里面,粮弹充足。解放军追击到此,打了几次都没打进去。后来是发动突袭,侦察战士用绳索从崖顶掉下进入洞穴,先乱其阵脚,然后后续部队攀爬涌入,最终结果了这股顽匪。这次战斗,可以说是湘西剿匪中的一个奇迹,地形的危险复杂,战士的神勇机智,都可以作为一部好莱坞式动作大片的上等素材,可至今依然无人问津,真是叫人慨叹中国电影人的见识和鉴赏水准。 在湘西剿匪斗争中,第47军伤亡很大。后来在剿匪总指挥部所在地的沅陵,建造了一座湘西剿匪胜利纪念碑,上面手书为周赤萍政委所写。很多四野老兵都说,在整个解放战争中,除了在东北打的几个大仗,入关后打天津以外,就数南下剿匪时死的人多了,而其中,又以47军在湘西的剿匪最艰苦,牺牲也最惨重,我曾经看过一些当年的回忆材料,有个资料说在湘西全部剿匪的战斗中,47军一共牺牲了4600多人。 湘西老匪姚大榜 6park.com

湘西剿匪战役可以说是第47军在大陆上的最后一战。然后,这支劲旅就在1951年春北上入朝作战了,由曹里怀军长、李人林政委率领,在当年朝鲜中线防御战中打得很好。10月,在临津江东岸的天德山,第141师422团第5连连续顶住了美3师一个多团的猛烈进攻,死守阵地四昼夜,因为战绩突出,战后被志司总部授予“天德山英雄连”的光荣称号。 志愿军第47军141师天德山英雄连群像 此外,第47军在朝鲜战争中还涌现出了一个世界闻名的英雄人物,那就是大名鼎鼎的爱民模范罗盛教。1952年1月的寒冬,他在朝鲜平安南道成川郡的石田里奋力抢救朝鲜落水儿童而牺牲,其事迹后来被中朝双方大力弘扬,可谓在各自国内都家喻户晓,成为了“中朝友谊的象征”。在朝鲜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战斗英雄千千万万,但像罗盛教这样重量级的爱民模范却不多,后来被朝鲜授予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的称号,还把他牺牲的所在地用罗盛教山、罗盛教河、罗盛教村来命名,这恐怕是世界军事历史上都绝无仅有的,所以,在抗美援朝的战争当中,罗盛教堪称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和第47军的无上光荣。罗此人,就是曾经进行过湘西剿匪的47军141师的侦察队文书,他是湖南新化县人,于1949年11月加入47军这支英雄的部队,1950年参加了艰苦的剿匪斗争,并在两年后实现了自己人生最大的辉煌。

贴主:客观人于2021_10_01 10:58:59编辑
贴主:客观人于2021_10_01 11:07:15编辑
贴主:客观人于2021_10_01 11:13:41编辑
贴主:客观人于2021_10_01 11:14:53编辑
喜欢客观人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客观人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军事纵横首页]
客观人 已标注本帖为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如果内容违规或侵权,请告知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