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百家论坛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 论自愿为奴) 读后感两篇
送交者: 南山客[☆品衔R4☆] 于 2019-11-14 20:16 已读 784 次  

南山客的个人频道

 6park.com

《论自愿为奴》读后感:奴役如何成为可能?自愿 
6park.com


6park.com

  拉·波埃西,一位出生于1530年的法国人,在他大学时期写下的一篇论文——《论自愿为奴》,在其去世后却成为人们反抗暴君独裁的战斗檄文,令人感慨不已。时至今日,他的思考依然有着如此与之契合的现实,惶恐与不安顿时弥漫开来。《论自愿为奴》在今日所具有现实意义表明了拉·波埃西的深刻,却也揭示了人类的悲哀。韦伯认为学者应该追求自己文章的“速朽”,而文章的“不朽”则是社会的一种悲哀。 在书中,拉·波埃西提出的问题是:“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那么多城镇、那么多民族,有时候竟能够忍受一个独夫暴君的为所欲为?”拉·波埃西的答案则是,“奴役是为奴者的自愿选择,因为一个人是无法奴役众人的,除非众人首先奴役了自己。”“亿万民众,低着脑袋,戴着枷锁,奴隶般地屈从,他们这样做并非迫于某种强大的力量,而是因为他们为一个人的名字而着魔,或者可以说他们由此被魔法镇住了。”这样的例子在拉·波埃西去世后不胜枚举,比如希特勒即是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成为德国领袖,而在谴责暴君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反问,为什么大多数的德国民众在希特勒失败之前还追随于他?日本也是如此,绝大多数的民众在天皇发布战败宣言之前依然狂热地追随政府的侵略政策。自然,此中也有不愿为奴的反抗者,但毕竟是少数。最后,我们不得不承认,是我们自己塑造出一个神圣的“领袖”,赋予他一切最“优秀”的品格,同时将自己独立的思考力和判断力拱手送上,最后成为忠实的追随者。这样的例子,古今中外,都不在少数。 为什么人们自愿为奴?拉·波埃西提出两个原因:一是习惯,二是暴君统治下,人们必须变得怯懦、软弱。也就是,在暴君统治之下,最初的人面对压迫还有反抗,后面的人则不知自由为何物,也就习惯了这一压迫,甚至没有这一压迫还会不适。思考当今的朝鲜,这一问题也就不难理解,尤其是民众在盛大节日、领袖现身时的“惊天地泣鬼神”式的“感动”与“幸福”。除去习惯之外,拉·波埃西还指出,“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暴君们持之以恒做一件事:不仅极力使人民习惯服从和奴役,而且还习惯于对他们的崇拜。”我想这一点,我们是有最为充分的历史经验的。与此同时,“习惯服从”与“习惯崇拜”在现代社会不仅没有消失,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即各类借宗教、民族、国家之名所行的私欲之战,再次印证“善啊,多少恶假汝之名而行”。 其实,关于极权统治,当下社会有着更为深刻的一些思考:比如汉娜·阿伦特在《极权统治的起源》中对于民众“无思”的批判,以及官僚机制下人的机械盲从;彼得·德鲁克在《经纪人的末日》指出民众对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失望,使其拥抱极权主义给他们所许诺的“美好社会”;齐格蒙·鲍曼在《现代性与大屠杀》中就现代性对于人的异化做了深刻的分析。诸如此类的著作不在少数,由此再看拉·波埃西的《论自愿为奴》的思考可能并不成熟,但他的伟大在于他所提出的问题,而这一问题将一直拷问着我们的良知;并促使我们学会独立的思考、判断,而不是一个顺从者、盲从者。 最后,有必要谈一下自己的一些并不成熟的思考:第一,民众推翻暴君除去反抗的意愿之外,契机同样重要。比如始于2011年的阿拉伯之春,突尼斯、埃及、利比亚等国独裁者的垮台与国内外的大环境分不开。第二,独裁统治下,民众分为不同的阶层,每一层都有自己的恐惧与欲望,而为了保住手头的这一利益,民众与独裁者或自愿或被动地成为共谋;即虽然内心充满怨愤,但囿于利益和恐惧依然乐于成为“套中人”。第三,反抗暴君必然要付出一定的代价,而大多数民众是想搭自由的顺风车,而不愿牺牲自己的生命和自由去换取他人的自由,人人做如此想,结果是无人为自己的自由死,却有人为暴君的私欲死。第四,自愿为奴在当代社会已经具有新的形式,我们常说的房奴、车奴、游戏患者无疑是社会发展模式(消费主义)塑造出来的一种新的奴役方式,人们自愿为奴,不管他们给出怎样的理由。 那么,如何避免社会模式对我们的“绑架”?我认为是汉娜·阿伦特所说的:独立的思考能力与判断能力。 6park.com

《论自愿为奴》读后感(二):论如何摆脱奴役 6park.com


6park.com

  《论自愿为奴》是一本探讨专制的书籍,写于波埃西的学生时代,是波埃西一生唯一的著作。波埃西,是蒙田的好朋友。在《论自愿为奴》中,波埃西阐述了一个事实:一个人是无法奴役众人的。他认为一个人奴役众人之所以成为可能,是因为众人首先奴役自己。他认为只要众人下决心不再接受奴役,君主的权力金字塔就会立刻土崩瓦解。 这样讲有故意趟浑水之嫌,因为说众人“自愿为奴”似乎无故中伤了许多曾经可怜又可敬的人民。波埃西所谓的“自愿为奴”,是与“被迫为奴”相对应的概念,即明知是奴隶而心甘情愿,以及“被骗为奴”。 被骗为奴一类人是可悲的。在生而为奴的国家里,暴君为了巩固其新的暴政,他找不到更好的办法,除了提高臣民的屈服度;不管民众对自由的概念如何记忆犹新,他会竭尽全力使民众远离自由概念,直至民众对自由的记忆从他们的头脑里消失得干干净净。一如钱钟书所说,以前的愚民政策是不许人们接受教育,现在的愚民政策是只许人民接受一种教育。所以,在枷锁中出生的人,他们在奴役状态中长大,受到的也是奴役教育,他们看不到以前发生的事情,他们满足与生来如此的生活;他们除了生来就拥有的,他们不会想到其他权利,也不会想到其他财富,他们甚至把出生的状态视为他们的自然状态。所以应该同情那些出生在枷锁之下的人:他们从未见过自由的影子,也从未听人说过自由,他们并不感到做奴隶的痛苦,我们应该原谅他们,或者宽恕他们。更为可悲的是,这一类人是大多数。 相反,明知为奴而心甘情愿的人才是真正的可耻。这类人牺牲少数自由以换取更大的利益,成为为虎作伥者。鲁迅有段话说的很好:真正的老牌奴隶,也还在打熬着要活下去······打熬着,并且不平着,挣扎着······他却不过是单单的奴隶。如果从奴隶生活中寻出“美”来,赞叹,抚摩,陶醉,那可简直是万劫不复的奴才了,他使自己和别人永远安住于这样的生活。这样的人,不是蠢就是坏。 关于如何摆脱奴役,此书并未进行深刻探讨,只有一段尚可借鉴:不管继承人是多么挥霍的败家子,也不管他是多么的漫不经心,他总有一天会看一下他的账册,看看他是否享有他继承的所有权利,看看是否有人侵犯了他或他先人的权利。我认为,此处的账册就是历史,以史为鉴可以明得失。 虽然此书没有提出什么完美无瑕的理论,也没有得出什么无懈可击的结论,但是提出了足够令人深思的问题,还是值得一看的。

评分完成:已经给本帖加上 20 银元!

喜欢南山客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南山客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百家论坛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