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百家论坛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中国大思想家教育家兼国际盲流孔夫子的那些故事
送交者: 布南温[♂★★★声望勋衔14★★★♂] 于 2022-06-21 0:29 已读 2866 次 3 赞  

布南温的个人频道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人,祖上是宋国贵族,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儒家是影响东方2500多年的主要思想体系,以中国为中心,涵盖日本,朝鲜和越南,也就是东亚作为儒家文化圈昌盛了两千多年,在这个地球上占据重要地位。而其他几大文明圈要么消失或变异,要么比儒家文明晚,这是谁都没法否认的事实。

      这是值得中国人自豪的。

      我们知道人类从野蛮进入文明的主要标志之一就是有了思想体系。简言之,古猿进化成人后,就有了高于任何动物的语言,形成习惯法,又发明文字,把初期习惯,规矩,行为规范,整理出一套系统的学说,用文字记录下来,这个就是“思想”。有了“思想体系”,后代子孙按照这套知识来互相教育和规范行为,人就变得越来越文明。

      受这种文明教育和熏陶的民众,就是“知书达理”的人群,反之就叫“还未开化”。

     孔子之所以这么了不起,成为不朽人物,那是因为当时他就是个大学问家,大名人。

                                                   
            几个标签

   

第一.著名的大教育家,有三千弟子,七十二个贤人。什么概念?那时候没有网络,没有无线电广播,更不会有人帮你到处张贴“招生广告”,因为那时还没有发明纸张!所有的学生都是慕名而来。三千!还教出七十二个贤人,就是很有名也很有本事的人!绝不是像现在一样录几段视频,唱几首歌,演几部戏,闹些绯闻来出名。

     那是要真正经得起时间考验,有才华又品行好的大名人才能称为“贤人”。

    另外的两千九百多人当然就表现一般,可能有的是有才华而品行不太好,有的是品行好而才能一般,都够不上“贤人”的标准。总之都很正常,不是每个人读了书就一定要成“贤人”。这里只强调孔夫子在当时条件下能教出“三千弟子,七十二个贤人”是非常了不起的成绩。

批林批孔时的连环画

       第二.当时就是个文化大名人。

     孔子到30岁时,齐景公来访问鲁国时召见了孔子,与他讨论秦穆公称霸的问题,孔子由此结识了齐景公。

春秋时期的诸侯,是周天子下面的某一地方最高统治者,真正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齐国是大国,鲁国是小国,孔子在20岁时当过不入流的小官,管理过仓库和畜牧,就是相当于孙猴子的“弼马瘟”。显然齐景公召见他不是因为他官职够级别,而是他学问大,已经有名声,可以和他讨论天下大事。

当然名声大也有坏处,有些人不喜欢他学问观点,有些行为不太好的人怕他这个正直的大学者来训导,所以不想见他,使他们师生在周游列国时吃了不少苦头,几次差点危及生命。

   第三.出版了几部不朽名著。孔子以前的中国历史和文学等等,这些表现文明进步的知识大部分是口口相传,文字记载的不多,也没有系统,比较零散。孔子晚年修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这些都是流传后世的著名经典。

   特别是《春秋》,他把鲁国史官所记载的历史事件内容加以删修整理,成为中国第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用于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然而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被称为“春秋笔法”、“微言大义”。后世有“孔子作春秋,乱臣贼子惧”的说法,所以中国古人有身份地位的人,都注重自己怎么“上史书”,希望能流芳百世。

      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

     孔子生前日子过得一般般,没有大富大贵,就是学问大名声大,是当时真正的大咖,他的思想之所以被后人继承和发扬,说明的确能打动人心。

     举个例子:孔子论孝,他提出“孝”必须和“敬”相结合:“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具体又提到 “色难”,就是说子女对父母始终态度恭敬,表情和蔼,这是最难的,能做到这点就是大“孝”。因为光让父母吃好住好不是很难,你养马养狗都要把它们喂好。而作为你的父母,你能够以恭敬和蔼的态度对待他们,让他们心情舒畅,才是真正的孝。

    这一点现在人也面临这个难题,你的父母有钱有势有地位,老了还头脑清醒态度温和,你当然愿意把他们当神一样来伺候;但是你的父母是个穷人,还生活不能自理,头脑已经糊涂动不动乱骂人,你的工作特别辛苦生活压力大山大,你还能不能和颜悦色地对待他们?孔子曰:难!所以你能做到就是大孝之人。

孔子的这些儒家学说后世不断补充和发扬,这对社会的文明进步起到促进作用,也对维护统治秩序起稳定作用,所以皇家为首的官们特别喜欢,孔子的地位也就越来越高,被称为“大成至圣先师”。

但是中国聪明人太多,儒家思想体系后来就逐渐僵化,就出现了不少过激的倾向。

     还是以“孝”为例子,东晋人编出来的“郭巨埋儿”故事就很恐怖。说的是有个叫郭巨的人非常孝顺母亲,但是家里穷,粮食不够,老母亲经常把嘴里省下的饭喂给三岁的孙子。于是郭巨就和妻子商量,为了让老娘吃得饱,把亲生儿子抱去园子里活埋吧,儿子可以再生,老娘是不能再找的,他妻子也孝顺,不敢反对。估计编这个故事的人是个光棍,或者是断子绝孙之人,见不得别人儿孙绕膝,所以就闹出这么个杀子故事。后来觉得太过分,才来个反转:让郭巨挖准备埋儿子的坑时刨出黄金,这无辜儿子得以免死。

    这种偏激残忍的“孝”肯定不是孔夫子的初衷,我们来看看孔子生平那些精彩故事就知道他其实是个很平和的老人家。

        孔子是思想家,在春秋“礼坏乐崩”的混乱时代,他一心想要恢复“周礼”,也就是他认为最优秀的文化传统。所以也想通过政治实践来尝试改变现状,他干过一件最猛的事就是,鲁定公十一年(公元前499年),孔子升为鲁国大司寇(管司法),七日而诛少正卯,曝尸三日,鲁国大治。时年52岁,已经过了知天命之年,对这事他的学生也提出疑问:少正卯是知名学者,这样把他杀了,影响不好吧?

   孔子给出的解释是这个人品行恶劣,思想太坏,不杀不行!从鲁国“大治”的结果来看,这事算是他政客手段的成功应用吧。

       孔子诛少正卯让鲁国社会一下子稳定发展,这引起邻居齐国人的忧虑:“孔子为政必霸,霸则吾地近焉,我之为先并矣。”齐国都觉得如果让孔子管理鲁国,那就有可能称霸,我们离得最近,就要被吞并了。

       这是不是孔子的学生们为拔高老师给编出来的?真不好说。

      但是齐国采取行动倒是真的。鲁定公十三年(公元前497年)春,齐国使出美人计,送八十名美女到鲁国。几个鲁国的实际掌权者笑纳,君臣迷恋歌舞,多日不理朝政。正经古板的孔夫子被边缘化,这个55岁的大爷带着他的弟子,潇洒地离开鲁国,到外面去寻找出路,开始了周游列国的旅程。

        从此开始他精彩凄凉的十四年穷游之旅。

        记住,一个55岁的老头带着一帮学生到处蹭吃蹭喝,整整十四年,有时被待为上宾,有时被追赶,被围困,弄得像个“丧家之犬”。但这个老人家一直非常乐观,一直在宣传他的学问,寻找他的诗和远方。最后结合自己学到的知识,十四年国际田野调查的见闻和思考,终于在晚年完成了几部大著作,创建了影响深远的儒家学说。

         孔子周游列国时发生的许多故事,细细品味,很有意思。

                                    差点闹绯闻

      (公元前496年),孔子带领弟子离开鲁国来到了卫国。卫灵公夫人南子是个美女,也很不正经,给老公卫灵公戴绿帽,奇葩卫灵公还支持她。这么一个名声不好的人在孔子到卫国时提出要见他,孔子想推辞,又觉得不妥,最后还是见了。那时提倡“男女授受不亲”,南子在细葛布做成的帏帐里,孔子进门后,向北面恭敬地叩头行礼。南子在帷帐中叩头还礼,身上的佩玉首饰发出叮当的清脆响声。孔子的学生子路对此很不高兴。孔子指天发誓说:“予所不者,天厌之!天厌之!”

       这记载很有意思,估计是子路听到南子首饰发出叮当清脆响声后自己心跳了,然后就作了很多联想,就直接批评老师。而孔子老人家当时应该内心也不淡定了几秒钟,所以当子路批评他时马上做出过激反应,来个指天发誓:我要不是不得已的话,上天厌弃我!上天厌弃我!

        请注意,孔子没有板着面孔骂子路,而是指天发誓证清白。

                                 几次遇险

       (公元前493年),孔子一行经过曹国,曹伯阳没有接见孔子。在曹国稍作停留,到达宋国。这一日孔子带着弟子在一棵大树下演习礼仪,宋司马桓魋正在以非正常手段受到宋景公重用,怕孔子到来坏他的好事,所以派人来砍这棵树,还扬言要杀孔子。老人家很知趣,不和他争辩,穿上便装悄悄离开宋国,历史记载叫“孔子微服出宋”。

        到陈国,那边更过分,派服劳役的人将孔子师徒围困在半道,前不靠村,后不靠店,所带粮食吃完,绝粮七日。最后还是子贡找到楚人,楚国派兵迎孔子,孔子师徒才免于一死。

                           被人奚落

孔子一行来到郑国,不知道什么原因和学生走散了,孔子一个人孤零零地站在城东门。有个郑人看到,去对他的学生子贡说:东门边有个人,他的前额像尧,他的脖子像皋陶,他的肩部像子产,不过自腰部以下和大禹差三寸。看他劳累的样子就像一条“丧家之狗”。

       这一方面说明孔子长相特别,有点像传说中古代神人的样子,另一方面说明这个郑国人很幽默,很会形容人。子贡也把这段话一五一十地告诉老师。孔子很坦然地笑着说:“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然哉!然哉!

 一个人的外形和相貌,是细枝末节,不重要,不过说我像条无家可归的狗,确实是这样!确实是这样啊!

  你看孔子多大方,一点都不生气。 
   孔子在蔡国,有一天估计又走散了,子路到处乱找,碰到一个老人家,就问:“你看见我们夫子吗?”那老人回复:“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什么夫子!”杵着拐杖走了。子路见到孔子,又把这没头没脑的话告诉老师,孔子马上说:“这是个高明的隐士!”赶紧跑回去找,结果已经没了踪影。

这段记载大概是为了让孔子反省自己,不要脱离劳动,整天就研究高深理论,不关心民间疾苦吧。反正孔子也虚心接受了。他当然以关心天下大事为主,周游列国吃那么多苦头就是为了真正了解社会,要求他亲自去种庄稼能区分五谷,貌似有点不合理啦。

  总之孔子的一生非常精彩,活得很真实,周游列国的故事,你把他们当做社会调研考察团,儒家思想宣传队,播种机,文化苦旅,规格最高的穷游团队,等等都可以。

    但是孔子的儒家学说对东方文明贡献巨大,这是丝毫不能低估的。在两千多年里,中国一直以“天下中心”自居,整个东亚都在儒家文化的掌控中,北方那些彪悍的马上民族,旋风一样一次次扫到中原,然而最后很多民族都淹没在中原,成了讲究仁义礼智信的儒家文化传承者。从五胡,党项,契丹,女真,满洲都基本这样,少部分比如匈奴和突厥则跑到欧洲去重新发展。

    不是儒家文化圈的东南亚泰国缅甸老挝等国,对中国基本也是仰视。

    这一历史现象的形成,儒家文化对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是功不可没的。

 但任何一种文化总会有起落兴衰的时候,到近代,欧洲工业文明横扫全球,中国这个古老帝国被打残,很多仁人志士为救亡图存对传统文化进行反思,于是五四运动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以鲁迅等为首的文人对儒家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刨析。

    这种反思,甚至批判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到了动乱十年,孔老夫子却不幸被拉出来批斗,则有点匪夷所思。

   大概1974年寒假过后刚开学吧,我们去学校报到,见大街上刷出“把批林批孔运动进行到底!”的标语,我知道林已经叛逃摔死了好几年,该批,但是他的死党里没有一个姓孔的呀。我头脑里闪过我哥哥小学课本里有一篇“教育家孔子”,内容不太明白,但对画像印象特别深:一个慈眉善目的老人家,双手握在胸前比划着,穿着宽松的大长袍。难道会是他?这又犯了什么错误呀?

   果然要批判的就是他!后来的漫画把老人家搞得像一个专搞破坏的地主分子,样子特别丑,称呼也成了“孔老二”。我们是初二学生,自然免不了要写批判文章,对孔老二的反动思想我们当然是不懂,批判稿也是从老师给的报纸上的文章里抄。

  但这运动开展到村寨,就又闹出不少笑话。一个中年人姓孔,傣族小名“艾二“。有天听说要召开全寨批判“孔老二”大会,他老母亲吓得半死,当得知批的这个人是两千多年前内地的一个大坏人,这才缓过气。

   我们附近那几个傣寨把男人的根叫“毒嘟”,我也不知道这是哪来的借词。有个学习积极分子在发言批判孔老二时用了这样的比喻:你们不要以为孔老二死了两千多年,他的毒还在火塘上悬挂着哩,所以我们要认真批判,不能麻痹大意。他自己认为这个比喻很形象有趣,有人偏不往“流毒”上理解,而是故意装傻充愣:孔老二的“毒嘟”悬挂在火塘上,你见到啦?是用蔑条穿着,还是放在箩筐里?

   孔夫子天上有知,他老人家的大名在蛮夷之地遭到如此亵渎,估计要喟叹:惟小人与蛮夷难教也!

    其实孔夫子不能怪我们蛮夷,少数民族虽然文化落后,倒也不敢批斗祖宗,很多哪怕没有文字的民族还要编出神话传说来美化自己祖先哩。

    这种批判辱骂古人的荒唐行为,恰恰是被“教化”的结果。

    呜呼!悲哉。

    孔夫子的儒家思想可以批判,也可以继承。千万不要再出现丑化似的批斗啦,这种斯文扫地的事丢祖宗的脸。

评分完成:已经给 布南温 加上 200 银元!

喜欢布南温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布南温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百家论坛首页]
布南温 已标注本帖为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如果内容违规或侵权,请告知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