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服饰文化:满族女马褂春夏有单、夹之式
送交者: 炫笔伏逼[♂☆★★★不闻风知★★★☆♂] 于 2021-09-16 23:53 已读 1451 次  

炫笔伏逼的个人频道

 

女马褂、氅衣

少数民族的服饰各式各样、多姿多彩,它们都承载着本民族久远的生产生活的历史,它们又都在吟唱着本民族民风俚俗的颂歌。满族传统的服饰即是如·此。满族的服饰承载的是东北白山黑水间的北方民族几千年的历史传承;吟唱的是这个弓马骑射民族久远的民风俚俗。

早年间,生活在中国东北地区的满族人,生产生活都是很落后的,当中原的汉族人早已进入农耕文明了,满族人还是在过着渔猎为主农耕为辅的渔猎生涯。由于这种打猎捕鱼、食肉衣皮的生活不稳定,所以女人们有时也要参与渔猎或农耕生产。因此,满族也就出现许多男女共通的衣裤、靴鞋等传统服饰。满族男女共通的服饰很多,像袍服、马褂、马甲(坎肩)、衬衣、斗篷、裤子、套裤、肚兜、靴鞋、帽子、手套、套袖等等,只是有的式样及装饰不同而已。从这些共通的服饰,可以看出满族服饰的民风俚俗特色,以及其传统民族文化的展现。

满族服饰中男女共通的款式很多,其中最为突出的即是袍服,也就是所说的“旗袍”。但今人所常说的旗袍,似乎已是专指女人所穿的袍服了。关于男女袍服前文已述,在此便不再赘述。女式马褂与男式大致相同,亦是身长及脐、左右或四面开衩;衣袖有长短两式,长至腕,短则及肘;袖长则窄,袖短则宽些。


满族女马褂春夏有单、夹之式,秋冬则有皮、棉之款。春夏罩在旗袍外面,显得婀娜多姿;亦可穿在衬衣之外显得清凉秀丽。秋冬寒冷,袍服外套穿一件天蓝、月白或淡褐色的皮棉马褂,既保暖御寒又雍容端庄,演绎着北方民族传统的民族特色。

到了民国年间,由于没有了朝廷的束缚,人们纷纷追求时尚,此时出现了几种新样式马褂。马褂有的短至脐部之上;有的将袖筒的面料改变颜色,做成马甲式;有的则是将马褂的袖做短三四寸,这样一来袍袖便可显露出来。

女人们将袍袖挽在马褂袖上面,两袖形成了色彩差异很是美观,人们称之“大小袖”。马甲满族称之“卧龙袋”“紧身”,又俗称其“坎肩”。因其无袖穿着方便所以满族的男女老少皆喜欢穿。常见的式样有大襟、对襟、一字襟、人字襟、琵琶襟等几种,男式女式一样,只是女式的马甲在领口及底摆处装饰多些。好美的女人们将领口做成有领、无领、圆领、立领、鸡心领等多种,又将领口、底摆、襟边等处进行绣花、镶边、缀皮等镶绲装饰,故此,女马甲比男式马甲更显端庄秀美。 6park.com


满族女人平时穿着的马甲,在镶绲装饰上则简单得多。由于满族人是男女共同渔猎耕作,共同承担着生活的负担,故此,与汉族男耕女织的习俗大有差异,使得许多衣饰有共通性。像马甲、马褂等衣服镶绣不多,只是在颜色上与男人们的服装有明显的区别,男人们多是黑、蓝、石青等颜色,而女人们则多是粉、红、黄、月白、银灰等明亮、艳丽颜色,演绎着北方民族朴素的美。衬衣,也是满族一种颇具民族特色的服装。此衬衣其实是一种穿在袍服里的衬袍。满族的男女袍服,早年间为骑射方便其开衩都较高。

清定鼎北京之后,此高开衩旗袍之俗也随之来到了中原,为了遮挡露出的大腿,于是人们在外袍里面又穿了一件不开裾的内袍,这即是衬衣。衬衣是一种捻襟、长身、无衩、圆领、·右衽、长袖至腕、平袖的内袍服。因此衬衣穿在袍服之内,故为束身窄袖,镶绣之工亦少,有单、夹、皮、棉四类。男人的衬衣很简捷,而女人的衬衣则很秀丽。满族进入北京之后,受汉文化的影响日益加深,女式衬衣随着时代的发展也逐渐变化着。

女式衬衣除了镶绲工艺之处精进了,还出现了舒袖,后又出现了挽袖,叫法也有了“长衣”“衬衫”等名。到了清中后期,由于衬衣内袍越制越精美,人们渐之开始外穿单用,成为一款深受女人们喜爱的女式新旗服氅衣。此衣因有挽袖,上绲绣镶边着色彩丰富的图案,故人们俗称其“大挽袖”。

大挽袖氅衣为左右开衩、圆领、右衽、直身、肥袖的满族女外衣。这种氅衣穿在袍服外面,左右开衩很高已近腋下很美观飘逸。其一显著的特色是,多用色彩艳丽或反差较大的绲绣镶边做法,精工绣制出宽大的如意云头,或狗牙绦子、五蝠捧寿等绣镶绲作。氅衣很重视袖口的制作,故袖口是亮点。

氅衣袖口呈短肥而多层次,在短袖口上再接一颜色具有反差的袖口。然后,在此袖口上进行精工绣制装饰,穿着时将袖口挽起,使精美的绣品露在外面,可谓异彩纷呈美不胜收。清时,春、夏、秋三季,女人们随季节天气变化而更换氅衣,各自展现着色彩、纹饰、绣工不同的“大挽袖”,及左右开衩处的镶盘刺绣手艺。

满族女人们于成规中追求秀美,于端庄中蕴含活泼,尽情地展现自己的心灵手巧。满族女人的氅衣如仙鹤般美妙灵动,给人以美的享受,故人们又赞许其为“鹤氅”。名著《红楼梦》的字里行间,记载了许多清代旧事,薛宝钗穿一件“莲青斗纹锦上添花、样样洋线番耙丝的鹤氅”,林黛玉罩一件“大红羽皱里狐狸皮的鹤氅”。满族女式鹤氅在《红楼梦》中多有描绘,说明其在清时已甚是流行。


喜欢炫笔伏逼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炫笔伏逼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