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科技频道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二氧化碳使气候变暖”是在误导人类走向灭亡(一)
送交者: bpcart[☆★声望品衔8★☆] 于 2022-08-28 15:18 已读 8520 次 12 赞  

bpcart的个人频道

一. 大喇叭吹出的气候变暖问题

一些西方国家的政要,以及部分顶着博士、教授头衔的科学家,竭力在联合国的发言台上重复气候变暖问题,联合国就在1988年由环境规划署和世界气象组织,联合行动成立了政府间气候变化问题小组(简称:气候小组)。该气候小组收罗了2500名所谓的世界一流科学家和专家,对全球气候变化领域开展的科研工作进行审核。最终该小组审核出一个动态结果:人类活动排放了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浓度持续增加→温室效应增强→全球气温升高→自然灾害增加→沿海地区被淹没,海洋和陆地的生态系统遭受致命破坏→人类灭绝,地球毁灭;为了避免灾难,人类必须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为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必须强制实施碳减排和碳交易。咋看起来,这个推理过程既浅显易懂,又符合逻辑,但本文作者仔细分析后认为,气候小组的专家们依据的科学理论欠妥,原理运用存在偏差,实际数据使用不正确。本文既不考虑经济上的阴谋论,也不考虑某些国家和台面人物的政治目的,仅从自然科学的观点,来讨论当今应对气候变化,采用何种对策才是正确的方法,这是丰富关于气候变化理论的一家之言。

二.  聚焦气候变暖是缺少科学思维的弱智做法

2-1 气候变暖的衡量标准脱离了客观的真实世界

2-1-1 全球气候的平均温度是一个统计指标,来自于对地球中部人类正常活动的温热带地区、以及人迹罕至的两极寒冷地区,按一致的单位面积划分,通过各个单位面积上的观测温度值,进行数学算术平均而得出,所以地球的平均温度并没有对应的物理意义。然而正是这个没有物理意义的统计数字平均值,却成了气象科学界评估过去、解释当前、预测未来全球范围内气候变化的最重要指标。本文作者提出第一个质疑点:气象学界难道没有人对使用没有物理意义的数字,作为衡量和指导世界各国对抗气候变暖及其效果,这样一种带有明显瑕疵的做法提出过异议吗?为了说明用算术平均值作为指标,对客观实际缺乏指导意义,我们列举以下两个例子。

2-1-2 例1:月球表面白天最热时,温度可达零上127℃;夜间月表最冷时,温度可降到零下183℃,这样月球上的表面平均温度是-28℃。采用这个平均温度值似乎在暗示人们,月球上的平均温度和我国北方哈尔滨冬天的平均最低温差不多,人们只要穿一个厚厚的羽绒服加强保暖,外加呼吸装备,就可以在月球上度过几个月球昼夜。如若按这个算术平均温度作参考,那么人们今后到月球上旅游一定会遭受重大挫折。月球白天和夜晚的温度都是有物理意义的温度值,但是算术平均得出的温度值,则就完全失去了对应的物理意义,用这个已失去物理意义的平均值作为行动的指导,结果一定是悲剧性的。我们只能把有物理意义的温度值,作为各种应对措施的参考依据,人类才可以在月球上生存。

2-1-3 例2:两个身高同为1.85米的年青人,一个人的体重是130公斤,另一个体重是30公斤,两个人的平均体重是80公斤。由平均体重恒量,这两个人都属于健康的标准体重,但当我们单独看体重130公斤的这位,代表他太胖,很可能患有高血压或心脏病,此人一定无法承受较剧烈的体育运动。另一个体重30公斤的人,一定是瘦骨嶙峋,患有严重的贫血症或其他疾病,也是无法进行正常的体育运动。可以说这两位都应归入弱不禁风之列,他们无法参与同龄人正常的许多体育活动。体重130公斤和30公斤都是具有物理意义的数值,这种数值反映了一个人的真实身体状况。但平均体重80公斤,是一个没有物理意义的纯数学统计数据,如果用这个统计数据来指导人们的行为,比如让这两个人都去参加慢跑1千米的活动,结果很可能发生不幸事件。

2-1-4 上面两个例子说明一个问题,用没有物理意义的算术平均值来指导我们的行为和检验成效,结果很可能是事与愿违。回到地球平均温度问题上也存在同样的病症,地球的气候有高温季节,也有低温时期,高温峰值和低温峰值的温差加大,对我们人类的生存环境影响巨大,但在平均温度上可能反映不出来。例如我们的夏季温度比往常升高10℃,在同一年冬季比常年平均0℃左右的气温,又进一步降低了10℃,结果夏天会有许多人,因承受不了高温而失去生命;冬天因气温过低引发各种疾病,可是在气象科学界里,专家们会依旧认为气候的平均温度并没有发生变化,人们无需多虑。现如今气候冷热温差明显比过去加大了,夏天室内外比以往的温度更高,逼迫人们必须安装空调设备才能顺利度过高温时段;许多地方冬天室内外温度比往年更低,冬季必须加强室内供暖已成为常态。这种客观状况与气象专家们选取的理论衡量标准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不匹配,用地球平均温度作为指导检验人们应对气候变化的做法,已严重偏离了客观感知的现实世界。这也就是说气象学界的一流科学家,罔顾或者不懂有物理意义的温度数字,与没有物理意义的温度数字之间,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异,这类气象物理学家能够符合大众心目中一流科学家的标准吗?

2-2 地球中部人类活动地区真实的温度变化数据

2-2-1 对观察记录的研究表明,几十年来,北极增温幅度高达1.2℃/10年,是全球地表气温变暖最剧烈的地区,在2021年北极理事会北极监测与评估工作组(AMAP)的报告中指出,北极变暖的速度较之全球平均的变暖速度快了3倍。同样,科学研究表明,1989—2018年间,南极地区的地表气温上升了1.8℃,是全球其他地区增温的3倍。

2-2-2 从地球南北两极升温速度同为全球平均气温升温速度的3倍来分析,地球南北两极升温的机理相同,两极地区温度升高的源头都是来自地球内部,方向由下向上逐次加温。这从南极大陆的冰架先是底部融化成水,冰架边沿底部失去支撑,然后几十米厚的冰层,从边沿逐渐向冰架内部依次发生崩塌现象;在北极地区,靠狩猎为生的原住民讲述了他们的经历,当他们行走在冰面上,常常都有掉入冰窟窿的危险,因为表面的冰看似坚硬,而冰下已经完全融化成水,无法承受人体的重量。这两个事实都表明,南北两极地区的温度快速升高,都与温室效应无关,因为温室效应产生温度上升的方向,是从上向下,即冰的表面必将首先融化,让我们看到的应该是表面是海水,海水下面是冰层,这与南北两极地区实际增温的方向相反。所以南北两极地区的温度升高,与地球中部温热带地区由温室效应造成的温度升高,应该区别对待,不能混为一谈。两极地区升温幅度不同,说明南极大陆和北冰洋水域,由于物质(介质)的不同,双方对来自地下热源的导热系数不同所致。

2-2-3 GISS测量全球地表温度的变化时,把1951年至1980年的平均气温设为基准值。GISS提供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平均气温比基准值高1.62华氏度(0.9℃),1951年至1980年那个时期的全球平均地表气温估计值为57F(14℃),地球在2017年的平均表面温度为58.62华氏度(14.9℃)。

总结以上几组不同渠道给出的数据,设1951年至1980年的气温平均值(14℃)为基准值,在图1中的纵坐标上标识为0℃,横坐标到2017年全球的平均气温上升到14.9℃,也就是经过了大约37年,整个地球的平均温度上升了0.9℃。在同一个时期,地球的北极地区,地表的温度上升了4.44℃;南极地区的地表温度上升了1.8℃。 2-2-4 地球总面积约为5.10072亿平方千米,以北极圈作为北极的边界,北极地区的总面积是2100万平方千米;以南极圈为南极的边界,南极地区的总面积也是2100万平方千米;地球中部温热带地区的总面积是4.68072亿平方千米。这样按照南北两极地区和地球中部地区各自包含的单位面积多少作为权重,以南北极以及全球气温上升值为约束条件,我们就可以计算出人类生活的地球中部温热带地区,从1951年至1980年的平均气温基础值0℃,到2017年的这37年中,一共上升了0.297℃,与联合国有关组织官方暗示人类生活的地球中部温热带地区,气温上升了0.9℃相差3倍多。这是联合国气候变化组织利用模糊焦点的数学统计方法,给出的一种误导。这就如同一个生物科学家,把一条身高0.5米的狗和一匹身高1.9米的马,这两种分属完全不同科目的动物身高放到一起,进行算术平均得出“狗马”的平均身高为1.2米一样,这个脑残的科研成果——“平均身高1.2米”,让那些对专家充满敬意和信任的人们,一定会被唬得满脸蒙圈相,既不知马身高多少,又不知狗身高几何。气象学家把南北极与中部地区完全不同类别的气温升高现象放在一起,得出地球的平均温度升高0.9℃,与“狗马”平均身高1.2米是同样荒谬的科研成果,它不仅没有对应的物理意义,更是属于不同种类数据杂交的产物。这难道可以称得上是一流科学家向全世界人民提供的知识和结论吗?这是本文作者发出的第二个质疑点


贴主:bpcart于2022_08_28 15:19:25编辑
喜欢bpcart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bpcart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科技频道首页]
bpcart 已标注本帖为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如果内容违规或侵权,请告知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