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车迷沙龙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现代、一汽,小米造车pick谁?如今,“绯闻”对象又增一家
送交者: 饕餮之吻[☆★声望品衔8★☆] 于 2021-09-15 7:14 已读 722 次  

饕餮之吻的个人频道

落户北京亦庄后,有关小米造车的传闻越来越多。

9月9日,有消息称,小米即将接手北京现代第二工厂。对此,北京现代方面表示,网传“北京现代有意与小米汽车洽谈出售第二工厂”的消息为不实报道,洽谈出售的信息为主观臆断,北京现代并无相关计划。

同日,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军到中国一汽集团就合作事宜进行深度对接洽谈,而这一举动被外界认为是小米在为造车做准备。“本集团不再对市场传言做任何回应,一切请以官方公告为准。”小米方面表示。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刘春山 摄(资料图)

9月13日,财联社报道称,北京市有关方面正积极推动小米通过收购宝沃汽车获得生产资质,并且应该很快就会有结果。对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向小米方面求证,截至发稿未获得回复。

小米将“抄底”宝沃?

事实上,在今年4月底,就曾有消息称小米在造车上与宝沃汽车有过深度洽谈,但因双方对宝沃汽车估值差距实在太悬殊,谈判最终戛然而止。彼时,宝沃汽车方面人士告诉记者,此事并无后续结果,但也并不代表未来没有合作希望。

公开资料显示,宝沃汽车工厂位于北京密云区,整个厂区占地面积为110万平方米,其中包括冲压、车身、油漆、总装等车间,拥有完整的整车生产工艺。值得一提的是,宝沃汽车同时拥有传统能源和新能源整车双生产资质。

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资料图

据了解,2018年,宝沃汽车密云工厂二期项目完成后,宝沃汽车工厂具备年产36万辆整车的生产能力,并兼容传统能源及新能源车型的生产,满足欧盟、北美、中国标准对于智能驾驶辅助、车联网的检测要求及未来的拓展空间。

在小米汽车总部落户北京时,一位接近小米的业内人士就曾告诉记者:“小米的汽车工厂大概率落户北京。北京有一些汽车制造工厂具备生产资质,稍作调整就可以使用。”而从宝沃汽车的公开信息来看,其或符合小米造车的需求。

当前,宝沃汽车已渐渐淡出大众视野。不仅部分门店悄然关张,工厂也曾一度停工、停产,一些社交媒体账号的更新也停留在2020年。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宝沃汽车的销量跌破万辆关口,仅余8740辆,产能处于严重过剩状态。

此外,神州优车已经退市,而此前同为“神州系”公司的瑞幸咖啡和神州租车则分别遭遇“爆雷”和亏损,这些公司似乎很难再为宝沃汽车续命。业内分析认为,陷入困局的宝沃汽车,或是雷军理想的“抄底”对象,小米汽车进行收购不仅可以获得优质的工厂和资质,同时还可以收获一众汽车工人。

不过,宝沃汽车并非小米汽车的唯一选择。此前,有报道称小米汽车有望收购北汽的工厂。对此,记者分别向小米、北汽方面求证,但未获得回复;而雷军到中国一汽就合作事宜进行对接洽谈,也引发了外界对于小米汽车工厂可能落地吉林的猜想。

或收购工厂造车

相比于小米汽车选址问题的扑朔迷离,小米汽车的产品生产方式或逐渐明了。在车辆生产方面,小米汽车存在自建工厂、收购车企、找车企代工等多种可能性。虽然这几种方式都可以让小米快速实现造车,但其前期更大概率会采用收购工厂的方式进行车辆生产。

目前,时间窗口期或是小米汽车当前最大的短板。雷军此前表示,小米汽车有可能在三年后面世。而相比之下,比小米早两个月官宣造车的百度,进展似乎更快。从时间成本来看,收购现有工厂比自建工厂更有利,可以快速实现研发投产。

“对小米来说,代工模式并不理智,制造还是智能网联电动汽车的核心竞争力,特斯拉超级工厂,也为特斯拉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更重要的是,如何有效降低制造成本,这是小米需要学习的。”一位不愿具名的投资师告诉记者。

此前,一位不具名的分析师也认为:“采用收购工厂的方式进行车辆生产可以快速推出产品,更好地吸引资本市场。项目发展顺利之后,也可以选择自建工厂。小米进入汽车行业时间比较晚,当下最重要的事情是尽快推出产品,这才是工作的核心。”

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资料图

有分析认为,从长远趋势看,小米汽车虽然总部选在了北京,制造工厂也有可能落户北京,但其未来也可能会选择多地布局,在两到三个城市进行自建工厂和研发中心等工作,如同现在的小鹏汽车和理想汽车。

“新能源汽车是我国未来汽车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也是各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重要项目。对企业来说,自建工厂并获得地方政府支持,相较采用代工模式生产所获利益更大。”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自建工厂可以更好地对车辆质量、安全等全方面进行把控,降低潜在风险。

当下,小米汽车正在吸纳各方人才、投资产业链企业、完成自动驾驶公司的收购,为相关技术的研发做足准备。但在车辆的生产制造方式方面,小米汽车却始终三缄其口。不过,随着小米汽车造车进程的提速,这一问题或许很快会有答案。

记者|孙磊

编辑|段炼 裴健如 杜恒峰

校对|何小桃

|每日经济新闻 nbdnews 原创文章|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镜像等使用

如需转载请向本公众号后台申请并获得授权

喜欢饕餮之吻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饕餮之吻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车迷沙龙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