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经济观察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为什么美国的小乱没有变成大乱
送交者: 魏习加[♂★★★社区平天下平★★★♂] 于 2021-10-14 4:38 已读 21351 次 13 赞  

魏习加的个人频道

为什么美国的小乱没有变成大乱 6park.com

美国这些年来“上层建筑”的问题不少,大选,党争,左右分裂,族群分裂这些问题越发暴露,加上疫情的干扰刺激,有些人会诧异于为什么美国没有大乱起来。我想主要原因,还是美国的综合国力强,经济金融科技实力惯性大,激增的美元债务仍然没能严重损害全球人士对美元信用的信心(还可以继续大幅举债),美国民众的切身利益没有受到太大损害,所以那点“星星之火”就没蔓延开了。这些可算是“硬实力”原因,但我这会儿想说说美国的“软实力”原因。

从社会管理的角度来看,美国州县分权自治的传统,党政分开、行政中立这些传统,使得党争,特别是联邦层面上的党争对于地方自治的影响不那么大。左右之争确实已经渗透到美国社会的末梢,比如我们所在的学区事务里,在我们微信群里,都能够闻到一点左右之争/党争的火药味,但还没怎么发展到人身攻击,到损害经济利益的程度(至少公司里老板同事们不会因为政见不同而严重影响工作)。

从民间社会的角度来看,美国不是威权/集权社会,党和政府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力不太大,花样百出的各类媒体,各种慈善机构,宗教组织,非赢利机构,学校,教堂,企业,都各自拥有一部分社会影响力(也常常交叉重叠),就算民间组织,宗教组织,也很少有横跨整个美国的组织力强大的机构。这些零散的影响力,几乎都是“非权力影响力,弱组织影响力”,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利人利已。企业,资本,想要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话,也得有利人利已的心思。美国民众大都质朴纯粹,不仅是在现在这样富足的社会环境里,就算是在物质比较缺乏的二战年代,美国社会治安也还不算太坏(城市里的帮派斗争倒是不少...)。就算是现在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环境下,美国人的贪欲也没有被严重放大。平等与尊重的意识深入骨髓,有钱也不过如此,不仇富不羡慕,开个便宜车也不会觉得太没面子。阶层之间的相互鄙视不严重,舍财慈善帮助弱者是很自然的事,收受捐助的人也没有多少低人一等的感觉。人性与资本的贪欲对这个社会的腐蚀腐化不严重。总的说来,还是一个比较自觉的社会,一国比较自觉的民众。分散的权力/影响力,散落的组织力,与民众的自觉性相辅相成,较为自然的形成了不错的社会秩序。

单纯也有副作用,催生了一些极端一些的人权人士/宗教人士,他们相信阴谋论,反口罩,反疫苗。但在我看来,这个人群也不算太大。听说有些宗教组织宣传反口罩反疫苗,认为就该听天由命接受上天的责罚。但在我看来,大多数人都还是自觉在公共场合,特别是人多的,室内的地方戴口罩,保持比往常更大的社交距离。

有个说法,“必然王国与自由王国”。我的理解,不自觉的社会,就得有人管着,“管”有其必然性。在一个自觉的社会里,大家就能更好的享受平等与尊重的前提下的自由。都利人利己不害人少害人,也就不太需要防人,不太需要伪装,活得轻松自在一些,这就是自由。不是损人利己为所欲为的自由。“自由王国”管理成本低得多,这是自觉社会的自觉红利。

中国这样一个面子社会,加上人均资源又少,不去争去抢去挤的话,“体面”程度就可能太低,甚至低过“与世无争/看开看破”的阈值。哪怕多数人(随便说,七八成吧)还是自觉的好公民,剩下的那些不自觉的人,还是以其顽强的,蛰伏的破坏性能量,让整个社会承受着过度管理的代价,导致“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死结。物质文明的进步可以提高一些自觉性(不那么缺钱缺物了,就犯不着那么小心眼,那么势利了嘛),但是攀比和面子还是阻碍着中国社会的自觉性的提高。所以我觉得中国目前还是不能放弃一个对社会施加主要影响力的精英政府。随着社会自觉性(民众自觉性,经济自觉性,精英自觉性...)的逐步提高,高度组织化的成本高昂的社会管理方式也会逐步让位于分散的权力和影响力。前些年国内不少人争取过“公民社会”,争取过“宪政”,我觉得,从中国那些较大规模的经济案件的情形来看,中国社会,中国民众,还是得被“训”着(继续训政吧)。

自觉性的提高,从“大家都坏,我不坏就亏大了”,到“大多数人都好,我不好意思使坏”,这个进化过程里似乎有一个阈值节点,跨过那个节点之后,自觉性就会快步提高。“莫以恶小而为之,莫以善小而不为”,积少成多,中国社会就能早点跨过这个门槛。

跟我前些天写的“美国精英的无力感”结合着看,可以更全面一点吧。这会儿困死了,思路阻塞,还未能把这俩文章的思路融合起来。美国军工集团,民主掮客/二手商这些资本集团,使的坏大多是针对美国以外,美国民众大概无感。美国资本及(低端)就业机会流亡海外引起了自由与保守,孤立主义与全球化的对立争执,这个趋势对美国很不妙,但商情期间政府撒钱和经济刺激也是有效果的,“后疫情”时期就业市场恢复,就业率不差,虽说蓝领的黄金时代仍然遥远,但日子还是可以过。

中国社会传统里,政府也未见得占据社会影响力的大部。所谓黑道白道,江湖,士子乡绅文人墨客书院青楼也分据着各自的社会影响力,并不总是高度集权的社会,只是在礼教传统下,等级阶层阶级差异被固化甚至被美化了,那样的社会,就算和平,也离和谐,离大同很远。现今的中国集权程度是相当高(大概仅次于文革中后期?),但政权也远没有到完全压制经权民权的程度,经济力量与民间民众力量仍然强大。民众希望也需要政府把该管的管起来,把经权里的不良成分压下去。这样的集权,我觉得还是不错的。那怕是在文化领域,对于这样一个不太自觉的社会,政府出面管管,我觉得也不错。

老拿“必然王国”跟“自由王国”对比,我觉得不太合适,不太公平。

评分完成:已经给 魏习加 加上 100 银元!

评分完成:已经给 魏习加 加上 200 银元!

评分完成:已经给 魏习加 加上 300 银元!

喜欢魏习加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魏习加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经济观察首页]
魏习加 已标注本帖为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如果内容违规或侵权,请告知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