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经济观察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对抗中国:拜登“重拾”举国体制 万亿美元能帮美国复兴吗?
送交者: 宋鸿兵鸿学院[★品衔R6★] 于 2021-06-10 3:40 已读 1750 次 3 赞  

宋鸿兵鸿学院的个人频道

针对中国的又一轮“科技封锁”铁幕正式落下。6月8日,美国参议院以68票赞成、32票反对的结果通过了《2021美国创新和竞争法》。该法案旨在向美国技术、科学和研究领域新增投资约2500亿美元,以“对抗”中国日益增长的影响力,“推动”美国的创新领域并为未来几代人保持“竞争优势”。 6park.com

同时,美国白宫还公布了一份长达250页的关于半导体、药品、稀土、大容量电池四类关键产品供应链风险的评估报告。这是今年2月,美国总统拜登签署针对中国产品对美国关键产业链安全威胁的百日大审查成果。 6park.com

报告称,美国供应链正在受到中国威胁、长期存在脆弱性,美国需要建立更加安全和具有韧性的供应链以维持美国国家安全、经济安全和技术领导力。 6park.com

为了实现其遏制中国、重建美国产业链、保持竞争优势的目标。美国总统拜登似乎正在希望重拾“举国体制”,通过巨额政府预算来帮助美国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投资。 6park.com

为此,早在5月29日,美国总统拜登已经向国会提交了一份支出总额高达6.01万亿美元的2022财年全面预算方案。在6月中旬,这份预算方案也将进入国会最终审议环节。尽管这份6万亿美元的预算,将直接把美国的未来财政赤字规模推高到1.84万亿美元。但是,拜登依旧孤注一掷。 6park.com

拜登知道自己其实已经别无选择,美国的金融泡沫迟早将会破裂,洪水之后必定是一片断瓦残垣,要么看着美国就此垮掉,要么奋起一搏。是时候学习一下中国的成功经验了,以举国体制来刺激科技产业和基础设施的发展。这其实也是美国在罗斯福、里根时代的传统方案。 6park.com

但是,新自由主义的泛滥和金融资本的一家独大已经使美国积重难返。美国真的能够再次复兴吗?能够像遏制苏联一样,成功地拖垮中国吗?对此我们依然需要从“聚与散”的根本矛盾,通过人、财、物等几个方面来进行简要的分析。 6park.com

首先,所谓人,主要包括美国科技研发和工程技术人员。 6park.com

由于美国经济近20年以来,长期倾向于金融服务业和技术服务业的高速发展,目前致使其在制造领域的科技研发和工程技术人员严重不足。在教育产业化和教育投资收益的引导下,大量精英人才被华尔街吸纳。美国理工类大学的报名人数占比长期不足30%,甚至一度跌至21%。美国工程专业毕业生年增长率不足1.5%,而美国在科学和工程领域的就业缺口达200万人以上,约占该类岗位就业量的40%。 6park.com

并且,随着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毕业的科学与工程骨干人才开始进入退休年龄,在未来10到20年里,美国科技人力资源出现断档的危险越来越突出。即使在软件开发,这种美国相对发达的产业领域,据美国相关就业市场咨询公司Career Advisory Board公布的调查结果,到2020年美国软件开发缺口将达到140万。 6park.com

而按照德勤(Deloitte)和美国制造业协会发布的研究报告,在未来 10 年里,美国技术和熟练工人的缺口更是高达约 240 万人。 6park.com

美国不仅在前沿科技领域的研发上已经显出疲态,板凳甘坐十年冷的科技精英越来越少。更关键的是在现有科技的积累上,美国的技术优势难以快速转化为新的产品,更没有足够的人力来支持产能的扩张,这是美国面临的最大尴尬。 6park.com

当然,在这次6万亿美元的美国政府预算中,拜登也看到了美国的问题。在6万亿美元的预算支出中,用于教育、国家科学基金会的支出分别达到了102.8亿美元和10.2亿美元,分别增长了40.8%和19.8%。而且还涵盖了拜登此前提出的840亿美元“美国就业计划”,以及57亿美元的用于增加四年以上的免费公共教育。 6park.com

然而,且不说这些资金根本就不够用,单单从时间上来考量,培养数以百万计的工程师和熟练技术人员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即使美国从现在开始全力投入,没有10年到15年的时间美国在科技产业化和制造业上的人才困境都难以缓解。 6park.com

其次,再来看所谓的财,也就是资金。用于科技研发、科技产业化升级、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 6park.com

可以说在最近20年,美国是让自己发明的“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给忽悠瘸了。2013年著名智库布鲁金斯学会在给美国国会的一系列关于建立制造业优势的建设性报告中就明确提到过可能存在的两个缺陷: 6park.com

其一,从产业角度出发,在面临技术投资结果的不确定和对企业股东的短期回报压力下,产业对技术进步的投资不足,这表现在投资的类型大多数是“锦上添花”型,而不是“脱胎换骨”。 6park.com

其二,从政府角度出发,错误地认为“产学研”能够自动完成衔接,而从政府角度对技术进步投资不足或者投资效率低下。 6park.com

然而,殊不知无论美国还是中国,作为基础性的科技创新和重大的科技产业创新,其实都是“举国体制”的产物。 6park.com

美国政府开始通过开展一系列重大政府工程来拉动科技发展早已有目共睹。其中,美国实施的“民兵洲际弹道导弹计划”和“阿波罗登月计划”最为知名。其中,仅阿波罗载人登月计划,美国政府就动员了上百家科研机构,120所大学,2万多家企业,先后有400万人参加。该计划共耗资约256亿美元,相当于1961年至1972年美国联邦政府累计财政总支出的1.3%以上,几乎是举国一赌。 6park.com

然而,回报也是惊人的,阿波罗载人登月计划不仅令美国的航天工业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具领先地位的产业之一,并推动了生物科学、芯片制造,能源化工、以及金属冶炼等几十个行业的发展。 6park.com

以美国的半导体产业为例。随着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苏美冷战的加剧,为了解决火箭以及航天飞机的操控技术,美国几乎倾举国之力先后研发出晶体管和集成电路技术。然而,因为当时的晶体管和之后的集成电路技术并不成熟,不仅产业早期产品造价高昂,而且性能极不稳定,这致使这些产品并不被市场看好,私人企业投资犹豫不定。1960年,IBM公司就曾因此最终决定放弃使用单片集成电路作为计算机的核心元件。 6park.com

为此,美国政府就成了产业发展初期的风险承担者。为此,美国政府不惜血本先后宣布在阿波罗宇宙飞船的导航计算机中,以及民兵式导弹的制导系统中使用当时十分昂贵的集成电路元件。根据美国商务部1960年的统计数字,美国军方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为购买电子原件和设备所付出的平均单位价格大约是私人用户的两倍。直至上世纪60年代末期,美国政府在集成电路采购方面还依然占到近40%的市场份额。 6park.com

这一切巨大的科技投入终于随着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冷战的结束,开始从军用走向民用市场,并最终开花结果。例如,摩托罗拉、IBM、仙童等世界电子产业巨头,以及之后美国硅谷的产业神话和互联网革命无不发端于此。 6park.com

然而,进入上世纪90年代,尤其是2000之后,美国的科技投资逐步从政府投入为主,转变为企业为主。到克林顿时期,美国企业的研发投资占比更是超过了70%。这样做的结果是,虽然,研发投资效益大幅增加,创新数量大幅增长,但是,由于企业为了追求投资效益,往往将人力资源和技术研发的投资领域选择在“表层创新”上,对于基础性的研究投入不足。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美国经济更是一头栽进了金融市场的泥潭难以自拔。 6park.com

拜登提出的“基建+科技”的预算方案,已经不是美国第一次希望通过“再工业化”方案来振兴美国经济了。在奥巴马时期,美国就曾经希望通过对页岩气、新能源、3D打印、碳排放等技术的投资,重新找回美国的全球产业优势。 6park.com

但是,捉襟见肘的财政、高企的金融收益和通胀,以及低效成本高昂的行政运作机制和积弊已久的各种基建欠账,让美国的“再工业化”之梦屡屡破产。 6park.com

目前,拜登的6万亿美元总预算看似不少,但是,具体到每一个项目上,却又少得可怜。 6park.com

例如,拜登在6万亿预算中,提出将用171亿美元改造交通基础设施,包括维修道路与桥梁、改善沿海港口和内河航道等。但是美国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缺口却可能高达近2万亿美元。政府每年的投资预算也尚不足总投资需求的1%。这种零敲碎打、修修补补的基建投资,甚至还赶不上折旧和通胀的速度。 6park.com

然而,更关键的是,美国当前和可见的未来,其金融财权还将维持一家独大的局面。无论美国政府给企业、教育、科技研发投入多少资源,其最终都会被金融行业吸走,成为华尔街的投机资金。 6park.com

2000年之前那种,美国资本市场与科技创新之间的良性互动和风险投资机制,已经被越来越倾向于投机和短期炒作的市场取代。资本越来越没有耐心和勇气,去承担科技创新的时间成本和失败风险。 6park.com

资本更喜欢像马斯克那样的科技明星和“火箭秀”,而对于乔布斯那样的十年磨一剑的创新已经无法令资本满意。 6park.com

而目前的拜登政府,除了“遏制”中国外,更难以组织起像阿波罗计划那样的富有进取精神、历时十余年的举国科技投入。 6park.com

拜登的6万亿美元预算与其说是在计划复兴美国,不如说更像为了应对美联储加息,刺破金融泡沫后的财政准备。 6park.com

最后,就是所谓的物,主要包括产业链、供应链,以及全球资本的循环。 6park.com

在目前历经2018年以来的中美贸易战之后,全世界,包括美国在内,其实都已经意识到了,西方国家是不可能选择跟中国全面持久地展开贸易战。至少在二十年内,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离不开中国的中低端制造业。这些产业也不可能回到发达国家。而且凭借着中国的产业成熟度和规模,在20年内也没有哪个国家和地区能够取代中国。 6park.com

离开中国,西方的国家必然陷入严重的通货膨胀。别说产业复兴了,整个金融市场首先就将发生崩盘。整个欧美富人阶层的财富将面临腰斩风险。这显然是西方各国难以接受的结果。 6park.com

即使美国希望通过科技封锁和产业复兴来逐步恢复对于产业链的掌控,也必然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其实这并不比中国攻克尖端技术、突破美国的科技封锁更为简单。 6park.com

可以说,中国有时间来逐步应对美国的封锁,也有充分的筹码,可以和美国及其盟友进行讨价还价。科技封锁只能作为一种迟滞手段,而不可能将中国隔绝在世界体系之外。 6park.com

而反过来再看美国,情况似乎就没有中国这么从容了。倒不是说,美国没有恢复“再工业化”的能力,而是关键的困难是,美国要在保住美元霸权的同时,大力发展制造业。美国的制造业的效率、投资收益率等都要超过或接近美国输出美元的金融收益。这是一个极为困难的任务。 6park.com

目前,美国在电子、航空、设备制造等制造业高端领域中,不仅依然极具竞争优势,而且掌握着世界贸易的定价权。单纯从工业的先进性、规模和控制能力角度,美国几乎不存在“再工业化”的问题。 6park.com

目前真正逼迫美国“再产业化”的其实是美元霸权的难以为继。 6park.com

从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以来,美国通过购买外国商品和劳务等形式,向世界输出大量美元,同时通过资本和金融项目吸引美元回流。这种循环模式一直维系着以美元为主导的世界经济秩序。为了实现美元的输出,美国必须选择性地输出资本与技术,以促进外国对于商品的生产与供给能力。美国产业的所谓空心化是其美元霸权和资本利润最大化主动选择的结果。 6park.com

然而,在资本流向世界,利润流向西方的全球化制度安排下,资本的全球化配置与美元的回流必然产生一个悖论。全球化在让美国享受世界财富的同时,也要求美国经济必须建立一种不断超越普通产业利润的经济模式,以产生对利润回流足够的吸引力,来维持自身体系的运转。美国不得不将自己打扮成一台资本的“永动机”。通过维持大大高于一般产业的资本回报率,才能像一台抽水机一样,一边将资本以利润的形式抽回,一边又将利润以资本的形式释放。 6park.com

目前的世界经济体系和美元体系已经成为了一个规模庞大的“庞氏骗局”。一旦美国丧失对于资本回报率的竞争优势和保障预期,以资本形式,以及以产品形式流出的美元将快速抽干美国的经济“血液”。 6park.com

因此,拜登必须在维持“美元霸权”和“再工业化”不断寻找平衡点。 6park.com

美国的“复兴”其实根本就不是几万亿,乃至几十万亿美元可以解决的问题,它真正需要的是一次大的政治和经济结构改革,一次对于美国和世界经济的重新定位。如果既想享受既有的全球化红利,又想打破现有的产业链和资本循环束缚,那么很可能最终一个也得不到。 6park.com

欢迎收看【免费公开课】:https://www.hongacademy.com/collections?category=%E5%85%AC%E5%BC%80%E8%AF%BE 6park.com

鸿学院【课程总目录】: https://docs.google.com/spreadsheets/d/e/2PACX-1vRfnBEu_zgilwzS3StKltJ27H5vt5l5AsM-z4ycXje1pY8nKLP3IjpSMy6F_k3ru7pQ558BDwv5ihTE/pubhtml
喜欢宋鸿兵鸿学院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宋鸿兵鸿学院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经济观察首页]
宋鸿兵鸿学院 已标注本帖为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如果内容违规或侵权,请告知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