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灵异空间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转帖/编辑】容嬷嬷讲故事 - 阎应元
送交者: 喁喁[品衔R2☆] 于 2014-12-04 7:32 已读 3574 次 6 赞  

喁喁的个人频道

故事的背景我就不再多言了,就是前面我所说的那个明亡清兴的时期。那个时候,满人占领了明朝的首府,住惯了帐篷的游牧民族在雄伟的大明天子的皇宫前不由得惊慕赞叹。但是北京城里的美景没有打灭他们的野心,更不会阻止他们侵略的马蹄。很快,刚刚占领北京城的满人兵分两路,进攻西安,追击逃入陕地的李自成。原本满人不过十万兵马,但是由于有了吴三桂等明朝旧将的归降,一下子兵力翻了一倍有余,每日还不断的有汉人的降将带着兵马前来投诚。短短时间内,满人军力猛增,声势大盛。而逃入陕地的大顺军,一方面有着瘟疫的困扰,一方面又因为在京城各个抢得盆满钵满,每个人都想着回家买地娶媳妇,打仗自然也不会像从前那般拼死而不要性命。所以很快,大顺军在满人和汉人败类的联手围剿之下,连连失利,不得已李自成率军放弃了西安,向南,经襄阳而逃入湖北武昌一带。 
可是敌军尾随而至,每日大小战斗数十起,李自成的军队越打越少,不少大顺军士都趁机逃走,或者归降了满人。 
英雄末路何其凄凉。李自成据说当年战死九宫山时,身边只有不过亲兵十几员。百万大军就这样烟消云散。 
与此同时,幸存难逃的朱明遗少,又在南京建立了一个新的政权,史称南明。这一政权的建立,中华民族再一次的发挥了自己最擅长的技能,那就是内斗。在一系列的政治斗争之后,崇祯的兄弟福王朱由崧登上了皇位,年号弘光。可是皇帝的位子还没有做热,清兵就已经打到了家门口了。 
公元1645年,满清大将多铎,准塔,带兵马火器营数十万,分别攻占了江南数个重镇,只指淮南和淮北,南明政权岌岌可危。 
可是喜欢内斗的明廷,丝毫没有团结起来,一致抗敌的觉悟,内斗的局势甚至越发的严重了起来。这个时候,南明的兵部尚书史可法,扛起了抗清大旗,坐镇扬州,督师江北。但是此时的南明四大总兵,也就是江北四镇的四个总兵:刘泽清、高杰、刘良佐、黄得功,这四人却没有一人服从史可法的督战指挥,只会在庙堂上争锋夺利,毫不顾忌民族大义。 
弘光元年,四月十八日,清军包围扬州,督师史可法困守孤城,誓死不降。清将多铎先后派人给史可法送去了五封书信劝降,史可法都连信封都没有打开,全部退回。二十五日,被围困半月的扬州军民依然抗争不休,可是清兵用红衣大炮轰塌了扬州城的城墙西北角,随后举兵攻入,扬州城破。多铎怒其扬州民众不降,反抗半月有余。于是纵兵大肆屠杀了居民十天,史称“扬州十日”。在此次屠杀中,军民死伤超过八十万。而督师史可法城破后战败被俘,拒绝归顺清廷,后壮烈就义。史可法此人文采兵法,其实在南明政府中都不是出类拔萃的人物,他甚至还向弘光帝提出过,要和清人讲和,联手剿灭李自成西安的大顺军和四川张献忠的大西军,这就是所谓的“联虏平寇”。由此愚蠢的提议,我们也都可以看出史可法此人的能力实属平平。可是他在民族大义面前却没有一丝半豪的模糊,也不为是一代忠贞之士,比起吴三桂,刘良佐之流,他对国家民族的忠烈,可昭日月。 
在史可法战败之后,清人随即就攻破了南京,灭了成立仅仅不足一年的南明政权。随后,弘光帝在芜湖被俘,送往了北京,次年就被凌迟处死。而南明朝廷并没有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在此之后,朱明的大大小小的王爷建立了无数的政权,反抗满清,称帝的也有好几个,但最后都被无情地剿杀掉了。 
而我的故事就是发生在满清刚得天下,立足未稳之时。地点是在江阴。 
当时在满清铁骑的横扫之下,大明很多城市都不战而降,而江阴就在此列。在江阴投降满清之后,明朝知县林之骥便解印去职,随后满清知县方亨继任。这个方知县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推行了清政府“留法不留头,留头不留发”的剃头法令。如此激进的行为,很快惹怒了江阴士族和普通民众。方亨一看江阴民众有点反抗情绪,就私下里发了一封密信去了上司常州府那边,请他们派点军队过来,杀几个人立威,杀鸡儆猴,吓唬一下江阴人。可是这封信却被江阴民众半路截获,江阴百姓一见信的内容,立刻大怒。民情激愤,冲入府衙,杀了方亨,随后又把江阴城里满清留下象征性占领此地的四个清兵也杀了。在做下了如此大事之后,江阴民众推举典史陈明遇为首,以“大明中兴”为旗号,正式开始了反清的道路。 
在打败了常州派来的三百清剿军士,又斩杀了以江阴守备顾元泌为首的众多内奸之后,陈明遇渐渐的感觉到了自己的能力有限,实在不足以指挥整个江阴城的军民。 
于是他就请来了昔日的江阴典使阎应元。这个阎应元能文能武,当年刚上任的时候,曾经在城楼之上对战来犯的海盗。他用硬弓连射三箭,没箭都射死了海盗一名,吓得海盗连退数里,再也未敢来犯。原本已经卸任的阎应元是要赶去广东的,不想自己的老母亲病重,不能远行。于是这一耽搁就让他在江阴城里住了下来。

阎应元一开始并不想答应下来,因为他不是不知道,如今这个江山满洲人是坐定了,大明已经是大势已去。自己这个时候还要带头抗清,最后的结果只能是死路一条,而且还要搭上自己全族人的性命。 
正在阎应元犹豫之际,他的一个老仆找到了他,对他讲了一大篇了民族大义,杀身成仁的道理。阎应元甚是感动,于是答应了江阴百姓的要求。但是同时,他又不得不对这个身边已经跟随了他多年的老仆产生了好奇,看这老仆其貌不扬,老眼昏花的样子,没想到竟然能出口成章,劝动他如此这般慷慨就死。就凭这份口才与学识,这老仆也定不是寻常人。 
于是阎应元就在当天夜里,找了老仆,问他是何来历。 

老仆此时也不对他再有所隐瞒,只是问他,先生可还记得当年对我的救命之恩? 
阎应元立刻就想到了,这老仆当年是他在从京城到某地方赴任的途中救起的。当时正是寒冬,这个老仆就倒卧在官道边,马上的阎应元一时之间起了恻隐之心,就让下人把这老仆带上马车,给了他吃食和御寒衣物,又带着他去了最近的驿站,生了火煮了驱寒的汤水喂食给他。这个老仆醒来之后,感谢阎应元的救命之恩,拒绝了他给的金银。说命既然是阎应元给的,就应该此生永远跟着阎应元,执鞭牵马,做牛做马,生死追随。阎应元推脱不掉,就依了他,从此阎应元的家眷里就多了一个五十多岁的奴仆。这个奴仆言语不多,任劳任怨,阎应元家里三十余口人,这个老仆无疑是最不显眼的一个人。 
但是此时,阎应元却看着眼前这个老仆,心里充满了疑惑。 

老仆见他不言,知道是在等自己的解释,于是就缓缓得把自己的来历道来。原来这个老仆是修道之人,当年只是因为被仇家追杀,连日逃命之下,终于体力不支,晕倒在官道旁。幸好阎应元路过,将他救起,不然恐怕他早已毙命。病愈之后的老仆,已经对这江湖上的恩恩怨怨有了厌倦之心,他又不能回家,如果回到家中,一是仇家必然闻讯而来,二是家里的师兄弟们,也自然要带着他去寻仇,如此一来,恐怕他就永远不可能离开江湖这个是非之地了。于是老仆就决定留在阎应元身边,做他的一个奴仆,避人耳目,了此一生。虽然不会大富大贵,但也能过上一个安稳的日子。但是这个平静,随着满洲人的到来而被打破。白天他见阎应元的神色,知道他是担忧家人安慰,也不想白白送死。虽然次老仆一直装得不通文墨,其实他却是个饱读史书之人。于是他便以古人之民族大义来劝解,劝得阎应元回心转意。 
阎应元听得了老仆的来历,不由得感叹,原来自己身边竟然还隐藏着如此之奇人。阎应元知道老仆能让他答应此事,自然有自己的办法。所以阎应元直接就问,你对如今之势,可有什么良策。 

老仆笑道,我对兵马之事一窍不通,但我可以修书一封,让您的家眷带着此书信投奔到我的本家。我的族人都在湘地,虽不富庶,但也可报您的家人衣食无忧,只要在我族人领地,我们家人定能保全你全家人的性命。 
阎应元道,如此甚好,只要我一家老小性命无忧,我阎某一条性命算得了什么,我定要在江阴城里和这些蛮夷斗上一场,就算日后城破,我一命报效了朝廷,也要让满人的尸骨填满这江阴城大大小小的河流和山谷。 
老仆此时,跪倒在地,道,主人放心,虽然我的才学在家里不是上乘,但我身上的本事也不是寻常可见的。主人守城,我定当舍命相助。就算城破之时,我拼得我这几十年的修为,也可保你乱军之中安然无事。 
阎应元赶忙上前扶起了老仆,道,先生不必如此大礼,如今大明国破,你我虽不食朝廷俸禄,但也是世代受君恩惠之人。于国于家,我们都不能做了汉奸,只要拼死报答朝廷,不负我汉人气节即是。也让满清知道,我汉家大好河山,不是那么容易便让他们夺去的。我汉人虽有吴三桂那样的无耻败类,更多的却是史可法这般的不惧生死的豪杰。 
老仆一听,阎应元每一句里都是满嘴要英勇就义的话语,没有半点相信之前他那能保他周全的话语。老仆知道阎应元定是不信他能有此本领,只道是他夸下海口,安慰于他。所以老仆也不反驳,只是一笑,立于一旁,心中所想却无人能知。 
之后的事情,我就不想过多的叙述了,让我来简明扼要的说一下。 

阎应元被江阴人民推为城主后,想尽办法守城,歼毙清军无数,致使清将咬牙切齿发狠说:   “我们一路得北京,下南京,未尝费力。江阴拳大的地方,怎敢如此抵抗!”   清廷震怒,刘良佐、李成栋、土国宝等降将以及满将石堪、博洛等人统二十万大军,把江阴城团团包围。   刘良佐骑马,环城高喊,让江阴人投降。阎应元凭城大骂:“我只是一个小小典史官,尚为国尽忠。汝为朝廷侯伯高官,不能以死报国,如今还有脸面来见江阴父老!”于是,阎应元大书一帜:“留千古半分忠义,存大明一寸江山。”   刘良佐惭甚。但是,为了向清廷主子有交待,他“发明”用三层厚牛皮做的攻城皮帐,让士兵躲在下面,进逼城墙。   牛皮坚韧,城上矢石投之,皆反跃弹起,不能射入。   阎应元派人取人粪和以桐油煎煮,在城头上煮开后立即泼下,牛皮帐顿时被烫穿,下面的清军,非死即伤,损失数百人,一轮攻城只能告歇。   相持数日,清军无法破城。   忽一日,清军见江阴城门忽洞开,以为有人献城接应,立即开始进攻。城中百姓在阎应元事先安排下,皆伪降。有清军将领占据官署,以为得计。   没高兴多久,江阴士民伏兵大发,有壮士挟双斧,舞动如飞,杀入官署,一斧砍下清将头颅,然后大呼杀出。伏兵四合,江阴人民又杀掉入城未及逃跑的数百清兵。   阎应元布疑兵于城外江岸之上,“大明忠义营”字样的灯笼此起彼伏,引诱清军来攻。清军发兵,却不见一人。疑惑之中,江阴城中有民兵缒城而下,主动劫营,趁乱杀死不少清军。  
清军在连番作战之下,发现了江阴城的城墙似乎比他们遇见过每一个城墙都要来得牢固,无论是当年的北京城,还是不久前的扬州,南京。 

而江阴城内的阎应元也有点不敢相信,凭借自己这些乡勇市民,竟然能抵抗清军将近三个月的时候,而城墙却在清军的连番攻击之下,几乎没见什么损伤。 
那个老仆所做之事,也不过是白天不离阎应元左右,到了夜间就在江阴城楼上和城墙之下一圈一圈的巡视。阎应元也不解他为什么这么做,却也不想多问,只是随他而去。 
终于在江阴城苦守的第八十日夜间,老仆突然来到了阎应元的中军帐内,见面第一句话就是:主人,时候到了,速速随我去吧。 
阎应元不解,问道,什么时候,我要守城,哪里都不去。 
老仆跪倒在地道,主人,我拼尽了众生所学,只能保住江阴城九九八十一天,今日已经是第八十天了,明日江阴城必破。我说过我能保得主人周全,主人不要多问,只随我潜出城去吧。 
阎应元道,如今城外有满清的二十万大军,你我两人怎么可能潜出去,先生你今日是不是吃酒了?
 
老仆站起身子,道,我没醉,主人你且信我,只要你拉着我的衣衫,闭上双眼,不要回头,无乱发生什么事情都不要睁开眼睛,更不要回头去观望,只随着我走便可。我定可带你走出江阴城,无论敌我,都看不见我们。 
阎应元这才知道这个老仆当真是个会奇术的高人。他忙道,先生为什么不可再多保江阴几日,只要再多过几天,清兵必退。 
老仆一笑,道,你我都知,满人不会就此罢休,无论再多几日,他们也不会退走。这番说辞只是骗一骗守城的百姓,骗不了我。更何况……你且看…… 
老仆这个时候把一直缩进袖管的双手拿了出来,将十个手指凑到阎应元面前。
 
阎应元看见老仆的双手手指全是密密麻麻的刀口,几乎找不出一丁点有完好皮肉的地方。阎应元问道:先生这是何故? 
老仆道,你以为这个江阴城是怎么守下来的?清兵的火炮打了几十天,我江阴的城墙怎么会牢固如初?全是我用自己的血所做的血咒。每日我都要在趁着夜色在城墙上下埋上几十张血咒。我已经到了油尽灯枯的时候了,已经写不出血咒了,就算写出来,已经是八十一天了,也支撑不了。趁我还能使障眼法,让你我两人隐身潜出去,你就随我走吧。过了今夜,恐怕就再没时机可以逃走了。 

阎应元一把抓住了老仆的双手,道,应元甚是感谢先生为江阴全城百姓所做的一切,可是古人有杀身成仁,这也是当日先生劝解我的话语。如今,我怎么可以抛下全城百姓的性命,独自逃走?就算我自知明日难逃一死,我也定当要死得其所。大丈夫宁可战死于乱军之中,也不病死在卧榻之上。 
老仆见阎应元如此坚毅,知道多劝无益,就道,也罢,既然如此,我且陪着你一起死便是了。也好报答你对我的救命之恩,也不枉你我主仆一场。 
说完,老仆走上案前,挥笔写了一行字:主公待我如国士,我为主公何辞死。写罢,老仆将手中的狼毫一抛,与阎应元相视之后仰天大笑。 

事后老仆给了阎应元一粒药丸,说是死前食之,必有益处。 

下面的事情让我找一些史学家所写的情节来描述。 
八月二十一日,由于清军从南京运来二十四门巨炮,连轰连击,江阴城墙倒塌数处,清军趁机攻入,江阴失陷。   江阴义兵皆血战而死。城内男女老少,争相赴水、投火、自刎、上吊自杀。   清军连杀二日,直到找不到活人才封刀。 江阴一城,共有近二十万人被杀。   积尸如山,血流漂杵。 
城破之时,阎应元端坐于东城敌楼之上,要了一支笔,在城门上提到:“八十日带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万人同心死义,留大明三百里江山。”题讫,带着千人上马格斗,杀死清兵无数,欲从西门突围而不得。 
他环顾从者道:“为我谢百姓,吾报国事毕矣!”自拔短刀,刺胸血出,投在前湖中。 
义民陆正先想把他从水中扯起,正赶上刘良佐遣兵来擒,良佐自称与阎应元有旧,要生擒他,于是清兵把他捞起绑住,没有杀他。良佐踞坐在明佛殿,见应元来了,跃起,两手拍应元背而哭。 
应元道:“有什么好哭的,事已至此,只有一死。速杀我!”博洛坐在县署,急索应元至堂上。阎应元挺立不屈,背向贝勒,骂不绝口。一卒以枪刺他的小腿,阎应元血流如注,不支倒地。博洛命人把他关到栖霞庵。当夜,寺中僧人不停听到“速杀我”的声音,天明时,终遇害。 
一月后,其子开启草敛的棺木,换贵重棺椁迁葬通州,见其尸体面如生。相比正是那老仆的药丸功效,可保尸首不腐。 
至于那个老仆却是生死不明,想必也是死于乱军阵中。 
故事的结局是什么,我也不知道。我就说一下这个故事的来历吧。家里的祖训曾经就有,永不入清廷为官。我们家也一直是这样遵循的。正如之前故事提到过的,我们为山西渠家做事,但渠家败落之后,家里上百口人也是进了江湖,而没有一人吃过满人的一米,拿过清廷的一蚊银。为什么所谓的红门不让入家门,也是为此,他们是给清政府做事的人,所以才不让这些人入家门。小的时候,我曾问过家里的老头子,为什么我们家不给当年清政府做事。因为如今这些大家门都是从当年给清廷做鹰犬开始做大做强的,而我们家一直是闲云野鹤,游走于江湖边缘,而从未入官场求得一官半职。于是老头子就给我讲述了上面这个故事。至于故事里的老仆与我们家是什么关系,我就知道了。我只知道,家里相传,曾经有人跟随过李自成,李自成兵败之后又投奔了四川的张献忠,最后也是死在了和清兵争夺蜀地的战斗中。为此家里还被连累过不少人。从那之后才躲入苗疆的山野林地里,到了康熙年间才陆陆续续的走出了大山。当然,这一切都是家里老人所说,也许有虚构的成分,但咱们这不是在讲故事吗? 
故事完毕,晚安,么么哒

评分完成:已经给本帖加上 10 银元!

喜欢喁喁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喁喁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灵异空间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