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文化长廊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特科”王者,学霸苏轼的考而优则仕之路
送交者: jeffg[☆★★太尉★★☆] 于 2019-06-29 22:57 已读 215 次 2 赞  

jeffg的个人频道

苏轼能够作为宋词豪放派的开山人物,或许是源于要借文学来排解才学无法施展的苦闷。
6park.com

提起苏轼,相信大家都认识,他的诗词是大家经常引用的对象,如“庐山真面目”“天涯何处无芳草”等。他本人,是妥妥的学霸一枚,从小就很聪明,二十一岁时从家乡四川眉州出发去汴京参加省试(礼部试)(这里插播一句,宋朝的考试一般分为解试,省试和殿试,过了省试,就是进士了,殿试是给这些进士们进一步排排名次,产生状元,榜眼和探花,以及后面的名次。



在北宋时,进士分为甲科和乙科,而不是后来的三甲划分)。苏轼和他的弟弟苏辙,在他们的父亲苏洵的带领下,于宋仁宗嘉佑二年参加了当年的省试,当年的主考官是欧阳修。嘉佑二年的这一科,是牛人荟萃的一科,除了苏轼兄弟外,还有欧阳修的弟子、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还有程颐和程颢兄弟(这两人后来成为理学大家),甚至还有一些未来的宰相,下面是一个本届进士简表(名称有重复):



唐宋八大家三(四)人:苏轼、苏辙、曾巩,苏洵陪考



王安石变法干将七人:吕惠卿、王韶、章惇、曾布、邓绾、蒋之奇、张璪



宋学四派抽中三派始祖:洛学程颢、关学张载、蜀学苏轼、苏辙



未来宰相三人:吕惠卿、章惇、曾布(全部列入《宋史·奸臣传》)



这里还有一条小花絮,嘉佑二年的状元是章衡,是本次考试未来宰相章惇的同族侄子,章惇觉得考试成绩在侄子之下很没面子,于是过了几年又重考,这次考中了进士甲科,进士及第“惇豪俊,博学善文。进士登名,耻出侄衡下,委敕而出。再举甲科”,没说考第几,但应该不是榜眼就是探花(如果是状元,按惯例,传记中会直书“进士第一”)。 6park.com

在这么多的牛人中,苏轼脱颖而出,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本打算把他评为第一,但是由于当时的考卷姓名是密封的,所以欧阳修根据文风推测可能这个考生是他的门生曾巩,为了避嫌,他把苏轼评为省试第二,等试卷解封,才知道他弄错了,因此,他感叹的对同为考官的梅尧臣说:“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这就是成语“出人头地”的由来。不过,苏轼的这次殿试成绩貌似不太理想,《宋史·苏轼传》中说他殿试成绩是“乙科”『复以《春秋》对义居第一,殿试中乙科』,也就是进士中的二等,不过本届其他牛人的成绩也不太好,都是乙科,本届甲科的一二三名分别是章衡,窦卞和罗恺。这个名单笔者相信大多数人都是一脸茫然,笔者也是。不过想想我们现在历届高考状元的经历,估计大家都能理解。所以奉劝广大考生,名次和学校其实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重要,考中就好。



再回到苏轼,这个结果对他来说有些高开低走,不过,他还没有时间来想这个,他的母亲不幸去世了,他得回去丁忧。等他守孝回来,已经过了三年,所谓人走茶凉,虽说进士包分配,但这个时候他属于往届生,和他同届的大多都升官了,他被分配为河南福昌县主簿,一个九品芝麻官,这个是当时应届生的普遍待遇。苏轼估计是不太满意这个职位,开始了自我救赎之旅。为了留京指标,为了自己的前途,在对自己的实力有迷之自信的情况下,苏轼选择挑战“特科”考试。那么,什么是“特科”呢?



在宋代,科举的“常科”是贡举。贡举无须推荐,只要在品行、职业身份、孝道、身体等方面满足条件求,就可以自由报考。贡举一般每三年一次,考试实行解试、省试、殿试三级考试,逐层选拔。北宋初,贡举科目主要有进士、明经、诸科。到了宋代中期,王安石变法开始,贡举改革,罢明经、诸科,贡举科目即为进士一科,直至南宋末。参加科举考试的士人,通称“举人”。举人登科便可授官。“宋之得才,多由进士”。



制举考试又称制科考试,又称“大科”,是科举的“特科”考试,一种特殊的科举考试制度,也是一种选拔济世治国人才的重要方式。在当时的士子心目中,制科进身高于进士科。而制举考试是不定期的,由皇帝下诏临时设置的考试科目,不比贡举每三年一次,有期可待。在两宋时期,制举考试制度,几兴几黜,时罢时行。所以,宋史称“制举无常科,所以待天下之才杰,天子每亲策之”,云云。



制举登科后,若原为布衣之身,可按贡举进士例授予官职。策入三等者视进士第一人,四等者视进士第二、第三人,四等次者视进土第四、第五人。若官吏制举登科者,可依等第升迁。一般是入第三等者多与超擢,入第四等者升官一级,入第四等次者稍与迁转。其中,时而也有破格升迁之人。



通过对“特科”制科考试的简单介绍,可以看出制科考试是一个很牛的考试,布衣之身也可应考,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目标。仁宗朝的宰相富弼,就是直接通过制科考试做官的。



不过参加制科考试,需要两位大臣推荐,经历三个规定的程序:首先向两制(即掌内制、外制的翰林学士、知制诰、中书舍人)呈送平时所作策、论五十首,两制选取词理俱优者参加阁试;接着是阁试六论;最后,合格者才能参加由皇帝亲自出考题的御试。



苏轼找的两个保人是欧阳修和杨畋,并且他的弟弟苏辙也参加了这次制科考试,时间是嘉佑六年。苏轼先试阁试六论。阁试六论,每论限五百字以上,为合格。其出题范围,以九经、兼经、正史为主,旁及武经七书、《国语》及诸子;正文之外,群经亦兼取注疏。六题之中,三经三史、三正文三注疏。又有明数暗数之分。“直引书之一二句,或稍变换句之一二字为题者为明数;颠倒书之句读、窜伏首尾而为题音为暗数。按惯例,六题明暗相参,暗数多不过半。写到这里,笔者想起了《射雕英雄传》里黄蓉教欧阳锋颠倒的九阴真经的情节,这阁试,堪比解读九阴真经啊。



欧阳修




苏轼通过阁试后,宋仁宗御试。苏轼首先上《中庸论》、《秦始皇帝论》、《汉高帝论》等二十五篇文章,接着答《策问》,即《御试制科策一道》,举条而对,洋洋洒洒作了五千余字。制科取士,特别郑重,在阁试、御试中都要弥封卷号,进行誉录。在御试中苏轼的代号为“臣”字,苏辙为“毡”字,而且在考官定等次之后,还有复考官按例复核。司马光是此次御试的复考官。他在《论制策等第状》中这样讲到:“内‘臣’、‘毡’两号所对策,辞理俱高,绝出伦辈……以‘臣’为第三等,‘毡’为第四等”。最后,苏轼“入三等”,苏辙入四等。当时的知制诰王安石也在《应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守河南府福昌县主簿苏轼大理评事制》中对苏轼这样评价:“尔方尚少,已能博考群书,而深言当世之务,才能之异,志力之强,亦足以观矣”。苏轼、苏辙两兄弟一人入制举三等,一人入制举四等,实在是十分难得。欧阳修在《与焦殿丞千之》中这样称赞道:“苏氏昆仲,连名并中,自前未有,盛事!盛事!”宋仁宗在读了苏轼、苏辙两兄弟的制科进策后,“退而喜曰:‘朕今日为子孙得两宰相矣’”。宋仁宗的话说对了一半,苏家兄弟确实有人以后当上了宰相,不过不是苏轼而是苏辙。 6park.com


苏轼考中了制科第三等,由于一二等都是虚置,所以第三等其实就是第一等,按规定,策入三等者视进士第一人,也就是说苏轼可以享受状元的待遇。苏轼被任命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今陕西凤翔)判官。大理评事是掌管刑狱的京官,属正八品;签书判官是州府幕职,掌管文书,佐助州官。这是以京官身份充州签判,比前次所授的河南福昌县主簿来,职位显著提升了。之前很多人对欧阳修评价苏轼的“出人头地”不服气,现在也被苏轼的实力打脸。这是苏学霸的第一次考而优则仕,由正(从)九品九品上升到正八品(一般的县主簿在正九品下或从九品上浮动,根据当地的经济情况而定),升了至少两级,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只捞到一个京官身份但没有留京指标。苏轼靠着这场制科考试,完成了从人们眼中的伪学霸到学霸的华丽转身,同时还创造了一个空前的记录,他是宋朝有史以来仅有的两位制科考上三等的人,另外一位是吴育。“自宋初以来,制策入三等,惟吴育与轼而已。”



苏轼的第一次制科考试多少是自愿的,但他没想到自己还有第二次制科考试,考试的起因居然是自己的粉丝太热情。苏轼的这位粉丝可不简单,可以说是全国地位最尊贵的粉丝,他就是英宗皇帝。早在英宗还是太子的时候就很喜欢苏轼,即位后把苏轼从地方上弄回来,当登闻鼓院的长官。登闻鼓,就是电视里老百姓申冤敲的那个鼓,让苏轼管这个,说明对他相当信任,这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英宗还准备按照以前唐朝的惯例,把苏轼弄到翰林院,当知制诰,也就是帮皇帝起草政令诏书的,相当于皇帝的秘书。“治平二年,入判登闻鼓院。英宗自藩邸闻其名,欲以唐故事召入翰林,知制诰。”眼看苏轼的前途一片光明,这时候一个人站出来说别忙,我还没有同意。这个人就是时任宰相的韩琦。下面是一段对话。



韩琦:“苏轼有大才,朝廷要培养他,时机成熟了就可以用了,现在骤然升他的官,我怕天下人说闲话。”



英宗:“那给他个修注的官怎么样?”



韩琦:“修注官与知制诰差不多,不能骤然授予。不如授予他一个馆阁的职位吧,但是,授予前请他参加制科考试。”



英宗:“万一他考不过怎么办?”



韩琦:“一定要考!”



苏轼的心里估计是万马奔腾:“老子明明是制科第一,还是百年难遇的那种,凭啥又要考一次!”虽然心里极度不爽,但场面话还得说,“轼闻琦语,曰:‘公可谓爱人以德矣’。”这个“爱”字,估计要打引号。随后,苏轼再次参加这场“特科”考试,又考了第三等,换句话说就是又相当于中了状元。



这次韩琦无话可说,彻底明白了啥叫学霸,只能认了。苏轼得授直史馆。这是史馆中较高的官职了,属从六品。一下子又升了三级。这时距离他第一次参加制科考试过了四年,四年中从一个正(从)九品升到了从六品,至少升了五级,这速度真是相当快了。而且苏轼获得的馆阁职位非同小可,据洪迈《容斋随笔》记载:“国朝馆阁之选,皆天下英俊,然必试而后命。一经此职,遂为名流。”苏轼在史馆有机会饱读大量珍本书籍、名人手稿和名人绘画,对其在文学道路上的发展提供了不小的帮助。苏轼在《谢制科启》中也说:“育才之地非一,而册府处其最高。”



话题回到韩琦身上,韩琦为什么阻止苏轼升官呢?笔者认为韩琦可能怕苏轼威胁到他的地位,早在苏轼第一次制科考试时,宋仁宗就说他为他的儿子(英宗)找了两位好宰相,现在英宗不仅是苏轼的粉丝,又想授予苏轼知制诰,翰林学士,这在宋朝,简直就是做宰相的必经之路,韩琦自然会有危机感,同时他也不相信苏轼有那么大的能耐,上次制科考得好说不定是运气,再来一次可未必。不过现实是无情的,韩琦不幸被苏轼的学霸光环扫到了,这次他心服口服。由于知道自己的做法欠妥,在苏轼的父亲苏洵去世时,他想送些金帛做丧仪,但被苏轼拒绝了,苏轼希望给他老爸一个赠官,这次韩琦不含糊,给了一个光禄丞的官位。“赙以金帛,辞之,求赠一官,于是赠光禄丞。”



苏轼的学霸光环,在仁宗和英宗朝很是耀眼,但是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英宗皇帝在位时间不长,即位的神宗皇帝喜欢变法,重用王安石,而苏轼又与王安石不是一个阵营,受到打压。再后来司马光当政,苏轼和司马光关系也不好,也没得到重用。总之,在反反复复的政治斗争中,苏轼长期被贬谪,甚至差点因“乌台诗案”而丧命。学霸的日子不好过,再也没有“特科”考试供他施展才华,不过,在文学这场贯穿其生命始终的“特科”考试中,他始终是学霸。苏轼能够作为宋词豪放派的开山人物,或许是源于要借文学来排解才学无法施展的苦闷。因此本文最后以苏轼的一首《江城子·密州出猎》来作为结尾,替这位千年前的学霸来排解一下苦闷吧。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评分完成:已经给 jeffg 加上 300 银元!

评分完成:已经给 jeffg 加上 300 银元!

喜欢jeffg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jeffg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文化长廊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