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文化长廊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向秀的躺平:“我,做不到啊……”
送交者: 渊客[♀★★青莲书案镇纸★★♀] 于 2021-07-01 16:24 已读 626 次 1 赞  

渊客的个人频道

很多人知道向秀,应该都是因为《思旧赋》。

6park.com

《思旧赋》是向秀怀念好友嵇康的作品。嵇康被杀后,向秀回到曾与他同游的山阳(今河南焦作市东南),抵达时恰逢傍晚,薄暮之中,忽然听到有人吹笛。笛声清亮,然而日影疏斜,水面结出一层薄冰,岸边唯有枯草飘摇,景致萧索。向秀见状,不由想起旧时故友──他早已化作一抔黄土,从前居所也再没人再踏入,以至床榻蒙尘……

6park.com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6park.com

向秀心中感慨万千,提笔写下这只有150多字的《思旧赋》:嵇康临刑时,眼看日影西斜,时辰将至,便要来一张琴,从从容容弹毕,了却生死。赋中不过数言,嵇康风骨,已跃然纸上──只可惜,这些都成了物是人非的往事。

6park.com

6park.com

后来唐代刘禹锡用这个典写了首著名的诗,诗中有两句,“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也有感慨物是人非的意思。

6park.com

然而撇开《思旧赋》不提,撕掉“嵇康好友”的标签,“向秀”这个人,对后世来说,印象模糊,常被忘记。

6park.com

归隐不得

6park.com

向秀(227?—272),字子期,竹林七贤之一。他是河内怀(今河南武陟)人,从小捷悟,很有远见,很得同乡山涛赏识,后来山涛把他介绍给了嵇康认识。两人果然意气相投,加上住得又近,很快就成了好朋友。

6park.com

嵇康打铁,向秀便在一旁帮忙,“相对欣然,傍若无人”,唯有风箱嗡呼!他们还一起研读学问,互相促进。有向秀启发,嵇康养生方面的理论逐渐完善;而向秀解庄子──见向秀解《庄子》,嵇康撇嘴:“《庄子》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有必要写注?你别写着写着,就妨碍到人家读书的乐趣了!”

6park.com

6park.com

向秀不理他,写完后给嵇康看,追问他:“怎么样?不错吧?评价评价?”脸上的得意,几乎要溢出来了!也不知嵇康是什么反应。但我想,他读罢这部《庄子注》,大概也要击节称赞,说自己当初结论下早了。

这是第一部系统注释《庄子》的作品。向秀之前,不是没人解读过《庄子》,但很多人不能完全理解《庄子》要义,所以注解算不上好。而向秀的解析,义理精妙,奇趣非常,读后让人心中开阔,颇感超然,由此引发了一番“解庄”风潮。

6park.com

不过,向秀并不太在乎这些外界流行的评价。对他和嵇康来说,良朋满座,秉烛夜游,河山万里,诗书论酒的田园生活,足以了此一生。

清  俞龄  竹林七贤图局部

6park.com

只是魏晋之交,这个想法,显然只是一个天真的奢望。

更何况嵇康看似远离政治,但他肝胆未冷,意气犹在,并不愿意屈就时局,很容易惹祸上身。果然,在写下《与山巨源绝交书》《太师箴》等文章,高调宣布不与朝廷合作后,景元三年(262年),嵇康被杀。之后,三十六岁的向秀被迫出仕。

6park.com

他去了洛阳,按例要拜见权臣司马昭。司马昭不无讽刺地说:“向子期!你不是一贯不想做官么?怎么现在就愿意踏上仕途了呢?”隐隐有要他服软的意思。

向秀从善如流,回答道:“巢父、许由这些人,是大家交口称赞的隐士,我却觉得,他们清高到迂腐,根本没办法理解帝尧的伟大。那样的隐居生活,有什么好羡慕的?”被喻为”五帝”之一的司马昭听了,当然高兴,便没再与向秀计较。

对此,陈寅恪先生有过评价:“向秀在嵇康被杀后,完全改节失图,弃老庄之自然,遵周孔之名教。”似乎向秀放弃掉原有的坚持与气节,选择了屈服。

6park.com

但事实上,向秀并没有屈服。

6park.com

何者为道

6park.com

早在竹林之游的时候,向秀就在《难<养生论>》里表达过自己和嵇康的不同:如果一个人能通过正道获得名利富贵,处高位却谦逊待人,持千金但能节制贪欲,那这样的富贵,无损于人,也无损于道德。我们不能因为看到富贵名利引起许多恶事,就全盘否定这个客观的存在。
清  俞龄  竹林七贤图局部 而在如今这个隐居不得、被迫出仕的人生转折点,向秀思量很久,又有了新的领悟。这些领悟的发端,就在《思旧赋》中。 历来史家评价,都说向秀是借《思旧赋》怀念嵇康这些旧友,并隐晦抨击司马昭把持大权,将反对自己的名士全部逼杀的霸道。然而细读下去,《思旧赋》中,还有第三层意思。 向秀先在序言里写:嵇康和吕安才能都很出众,可嵇康志向高远,在人情上稍欠了些功夫;吕安心性旷达,却常常游离于世俗之外。后来他们两个都得罪了朝廷,被诬下狱,死于非命。 在这里,向秀未尽的话语是:在山阳同游的我们,阮籍做了从事中郎,山涛担任郎中,王戎做了吏部侍郎,我自己也才到洛阳见了司马昭,并且把他比作圣王。某种意义上说,为了保全性命,我们都失了节。可是,选择世俗人情的我们,真的做错了吗?出仕与入仕,真的完全无法调和吗?司马氏固然罔顾忠义,废立皇帝,甚至杀了高贵乡公曹髦,但真的就不能在他们手下做官吗?儒家有言,舍生取义,但舍生取义,真的就是个正确选择吗?
清  俞龄  竹林七贤图局部 尽管魏晋在后世以风流放达闻名,但真正放达不拘的,依然是少部分人。绝大多数人趋利避害,和别的时代没有什么不同,可能更甚:战乱频仍,改朝换代来得太快,所以他们抛却了儒家提倡的忠君思想,只为自家打算,以至后世有“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的讽刺。可另一方面,这些自保行为,和很多人从小接受的儒门教育相悖,又让他们生出良心上的自我责备。 那么,究竟要如何面对这样的人生悖论?很多人感到茫然、彷徨,向秀当然也不例外。
唐 阎立本(传)竹林五君图局部 6park.com

所以他借缅怀故人的机会,在《思旧赋》里继续思考:秦朝的丞相李斯,失势被杀的时候,哀叹权力地位带来的快乐,还比不上曾经跟儿子一起牵黄犬出东门打猎开心。嵇康临刑前抚琴长叹,说广陵散今日绝矣,他是为音乐无法流传下去深感惋惜。李斯是追名逐利的人,最后因名利而死;嵇康不在乎荣华富贵,却死于这份“不在乎”。由此看来,被名利束缚,固然不能得到自由,但不在乎名利、放达山林,带来的自由依然有限,甚至称得上短暂。由此看来,面对历史的滚滚洪流,个人力量其实微不足道。哪怕像嵇康那样拼死一搏,虽然守住了自己的”道”,赢得了身前生后名,但依然挡不住事态应有的发展趋势。那么,这样的死,究竟有什么意义呢?活,意味着“有”;死,代表一切消散的“无”。如果连生、连有都没了,那名利、自由,还有你在世间留恋的一切,都将成为虚无泡影。由此可见,生,其实十分可贵。既然生这么可贵,人生际遇又十分无常,你根本无法预料自己下一秒会不会死,会怎么死,那你能做的,就只有顺其自然,活在当下。 这就是《思旧赋》中的第三层意思,也是后来向秀思想的主要根基:任逍遥。 一任逍遥

6park.com

这是西晋年间(266—316)非常重要的哲学理念,开东晋(317—420)儒道双修之先。向秀把它补加在《庄子注》里,再作阐释,由此解决了当时大部分人,包括向秀自己的困惑。 向秀说,只要是人,就有欲望,活在世上,饿了就要吃饭,渴了就要喝水,这是一种自然本能,没什么好否认的。既然如此,追名逐利,想过上更好的生活,这些欲望,也是人之常情,有什么好指责的呢?只是普通人身处名利场,容易被外界影响,继而被名利束缚,忘记初心。真正的圣人,随时可以根据外部环境调节自己的言行,能够身在名利场,心遨游于自然天地间,出世入世,对他们来说,没有什么区别。他们的确是活在世间,但并不真正属于这个世间,所以他们可以在名利场中,任逍遥。更何况,天生万物,存在就一定有存在的道理,没什么好坏之分,天性不同罢了。有人喜欢恬静生活,有人爱好繁华富贵;有人享受孤独,有人接受不了独处……这些特性,难道能说谁好谁坏么?只是受天性影响,千差万别罢了。既然天性不一,不同群体的生活方式当然就会有区别。譬如斥鷃只能生活在蓬蒿之中,与它相比,大鹏可以去的地方就十分广阔。然而,向秀话锋一转,又说:大鹏可以振翅的地方固然很多,但放眼望去,也不过区区九万里,可见万事万物,都有天性带来的局限。对人来说,最大的局限,就是生老病死,这是人无法控制的客观存在。所以,绝对的自由是不存在的,人生在世,必然要面临许多无法自主的无可奈何。既然这些无可奈何必然存在,那人要做的,就是转变对“自由”的认知,坦然接受自己天生的局限,不去追求本性中没有、或者做不到的事。 思考至此,向秀终于与自己达成了和解,坦然接受了这次“被迫”。 后来的他,屡被提拔,但都没什么作为。既无事功以求出人头地,也不崇尚德行,教化百姓,白领一个职务而已。 人们或者说他软弱,或者说他出仕后无所作为,是对司马氏的消极抵抗。然而正如向秀所说,每个人都有天性,什么才是最好的选择?当然是顺应天性的选择。 也许他的选择,会让一些人感到失望。可是用自己的价值观去要求、评价他人,结论难免偏颇。感同身受,设身处地,有时真的太难太难。 也许此时的向秀,已真像他写的那样,全然领悟了庄子说的逍遥无物。做官,是顺应时代趋势;不作为,是因为他真的对仕途没有任何兴趣。 史册缺记,我们已很难猜想当时向秀的真实想法。后世人眼中的他,形象依然模糊,就连那本名噪一时的《庄子注》,也在千百年中逐渐散佚。但又有何妨呢? 至少,在面对人生岔口,不知该做出什么选择时,曾经有一个叫向秀的人,告诉了我们其中一种可能──在有限的自由里,接受自己的“不能够”,以出世心,做入世事,不问前程。

注: 6park.com

1、嵇康被杀具体在哪一年,历来都有争议。今从王晓毅先生《嵇康评传》,”钟会在景元三年(262)冬之前任司隶校尉,随之由武陔继任,那么,嵇康遇害在景元三年就应该可以确定”,确定为景元三年。 6park.com

本文选摘自谢玩玩著《魏晋名士小传》


贴主:渊客于2021_07_01 16:24:58编辑

评分完成:已经给本帖加上 25 银元!

喜欢渊客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渊客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文化长廊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