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文化长廊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红楼梦》为什么能当史书读?
送交者: 渊客[♀★★青莲书案镇纸★★♀] 于 2022-01-26 15:26 已读 2278 次 1 赞  

渊客的个人频道

原创 少年怒马 少年怒马 6park.com

*87版《红楼梦》李嬷嬷和宝玉





第八回

薛宝钗小恙梨香院

贾宝玉大醉绛芸轩





01

书接上回。



凤姐和宝玉离开宁国府,回到荣国府。宝玉第一件事就是回明贾母,要把秦钟接到家塾读书。



凤姐也在旁边帮着说话。贾母喜欢秦可卿,也想给宝玉找个读书的伴,自然同意。事情就这么定了。



到了后日,宁国府唱戏,尤氏来请他们过去看戏。贾母、王夫人、凤姐,还有宝玉黛玉都去了。看到晌午头,贾母、王夫人带着宝玉黛玉回来,只留下凤姐,做了宁府的座上宾,“尽欢至晚”。



以上两件事都是贾府日常,几笔带过。



话说宝玉,送贾母回来后,想起前几天听说宝钗病了,准备亲自去梨香院探望。



”若从上房后角门过去,又恐遇见别事缠绕,再或可巧遇见他父亲,更为不妥,宁可绕远路罢了。”



一群嬷嬷丫头让他换衣服,他也不换。众人只得跟着宝玉:



“还只当他去那府中看戏。谁知到了穿堂,便往东向北绕厅后而去。”





各位,读红楼千万不能走马观花。书里很少有废话,每一句都包含信息。



这时候宝玉和父亲的冲突还没发生,但它早已存在。可以说,从宝玉周岁抓周时就有了。所以他绕远路,不告诉下人要去哪里,都是怕贾政知道。大家留意这个闲笔,后文很快就有呼应。



再看他的行走路线:“过穿堂”,“往东向北”,“绕厅后”,打眼一扫没什么,可是如果你还记得第四回梨香院的方位,就会被曹公的缜密震惊。



第四回里贾政说,“咱们东北角上梨香院,一所十来间房,白空闲着……请姨太太和哥儿姐儿住了甚好。”“这梨香院……西南有一角门,通一夹道,出了夹道,便是王夫人正房的东院了。”



曹公写红楼,心里是真有一座荣国府的。





之前说过,红楼梦写法一大特色,叫横云断岭。你想顺顺当当翻山越岭是不可能的,走着走着,总会冷不丁出现一团云。穿过云团,才能看到下一段山脉。



我们看下面的文字。



宝玉要去梨香院,按说下面就得开始梨香院的故事。但是书里没这么写,而是制造了一团云。



宝玉刚走几步,顶头遇见两组人。

第一组是清客相公,詹光和单聘仁,这两名字,分别谐音“沾光”和“善骗人”,一听就知道是什么人。



关于“清客”多说两句。

豪门权贵养门客是个古老的传统,战国尤其盛行,动不动就门客数千人。这些门客成分复杂,有文人、勇士、失业流民,三教九流啥人都有。孟尝君门客中就有“鸡鸣狗盗之徒”。



这些人,有文采的,做谋士、笔杆子,有武艺的,做保镖、甚至死士,很讲义气。次等的,给权贵家族服务,打理田产、做私塾先生、帮闲打杂等等。



清客是门客中的文人群体。进士考不中,连个芝麻官都没捞上,顶多有几个秀才。至于真才实学,通常是没有的。不过这些人能在豪门混下去,一般嘴皮子都比较利索,溜须拍马,人情练达。



《金瓶梅》里西门庆家的温秀才就是这一类,他算是西门庆的文秘,迎来送往的公函都是温秀才操刀,还能给西门庆长面子。

应伯爵属于帮闲一类,没啥文化,但有点见识,嘴皮子好使,能把西门大官人夸出花来。



詹光、单聘仁,是典型的清客界老油条,一身拍马功夫,混口饭吃。我们看他俩的动作,见到宝玉,“一个抱住腰,一个携着手,都道:’我的菩萨哥,我说做了好梦呢,好容易得遇见了你。’”



不光拍老主子马屁,还拍小主子。



老嬷嬷问,你俩是不是刚从老爷那边来。二人点头,说老爷在书房睡午觉——“不妨事的。”



只这四个字,宝玉对贾政的害怕,两位清客对贾府关系的熟悉,全有了。



宝玉继续走,又遇见第二组人:银库房总管吴新登,仓库主管戴良,和买办钱华。

吴新登谐音“无星戥(děng)”,戥子是一种小杆秤,现在一些中药店还在用。无星戥是没有星标的小称,肯定秤不准。



戴良谐音“大量”,钱华谐音“钱花”。这三位出纳、采购和仓管,都不靠谱。后面贾府出现财务危机,其实早有端倪。



这些人本职工作做不好,马屁倒是拍得很好。对宝玉说:



“前儿在一处看见二爷写的斗方儿,字法越发好了,多早晚赏我们几张贴。”



宝玉问在哪看见的。他们说:

“好几处都有,都称赞的了不得,还和我们寻呢。”



宝玉很好骗,给个杆子就往上爬,说想要字,给我的小厮说吧。





相比这段原文,我更喜欢这里的脂批。当时看到这里,突然发现红楼梦的信息量远超我们想象,书里亦真亦幻,书外也很魔幻。



脂批是这么写的:

“余亦受过此骗,今阅至此,赧然一笑。此时有三十年前向余作此语之人在侧,观其形,已皓首驼腰矣,乃使彼亦细听此数语,彼则潸然泣下,余亦为之败兴。”



让我们想象一下这个画面吧。

脂砚斋,这个跟曹家关系亲密的批书者,手捧红楼,一边读,一边批注。在他身旁,也有一位当年“夸”他字好的老友。脂砚斋把这段读给他听,二人回忆起三十年前的旧事,白驹过隙,往事如烟。夸者与被夸者,骗人者与受骗者,都在漫长的时间里和解了。沉思往事立残阳,当时只道是寻常。



读红楼梦,常有这样的彩蛋。虚构和非虚构的边界突然变得模糊,现实世界和小说世界,居然通过批注连在一起,非常奇妙。





02

宝玉进入梨香院,“先入薛姨妈室中来”。

到亲戚家里,要先给长辈请安,这就是礼仪。薛姨妈一把拉过宝玉,搂在怀里,说这么冷的天,难为你想着我,“快上炕来坐着罢。”



红学界一直有争论,故事到底发生在北方还是南方?确切的说,是发生在北京还是南京?这两种观点,都各有依据。支持北方的一大证据,就是全书中到处都有炕。



一种折中的可能是,曹雪芹幼年生活在金陵,家道败落后,举家迁往北京。南北两种生活经历他都有。



宝玉问,哥哥不在家吗?薛姨妈说,

“他是没笼头的马,天天逛不了,哪里肯在家一日!”



这就是红楼梦,写人写事,滴水不漏。

自从薛家三口来到贾府,薛蟠就隐身了,一直没出现。他最后一次出现,还是在第四回结尾。说他到了贾府,跟贾家的纨绔子弟们混在一起,“今日会酒,明日观花”,直到这时,仅仅通过宝玉和薛姨妈一句闲聊,就交代了薛蟠的这期间在干什么。



寒暄过后,进入正题。宝玉问宝钗的身体,薛姨妈说,在里间呢,你进去和她说话吧。



来到里间。通过宝玉的眼睛,把宝钗的衣着和居所布置又渲染了一层。“半旧的红䌷软帘”,身上从上到下,都是“半新不旧,看来不觉奢华”。



再看宝钗的外貌和性格:

“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



从房间布置,到衣着打扮,完全契合宝钗的性格,低调,保守,谦逊。皮肤很白,脸很圆,浓眉大眼,唇红齿白。结合前文,说宝钗举手投足都很端庄,又不爱那些“花儿粉儿”。



可以说,薛宝钗完全符合中国传统美女的标准。前段时间,网上抨击某动画片人物眯眯眼是丑化中国人。可见审美这玩意,是刻在民族基因里的。



黛玉、晴雯是小家碧玉,宝钗是大家闺秀。抛开审美的主观性,宝钗的长相,至少比黛玉、晴雯要大方。并且,这种美还不是涂脂抹粉打扮出来的,而是天生丽质,娘胎里带的。仅凭这点,她就比黛玉更有做宝二奶奶的资格。



大家不妨想想,宝钗和黛玉,将来谁更适合掌管贾府内宅?毫无疑问是宝钗。在家族兴衰面前,爱情显得太渺小,也过于奢侈。从这点讲,宝玉和黛玉的爱情,其实一开始就注定是悲剧。



这不,“金玉姻缘”来了。



宝钗看到宝玉脖子上那块玉,要取下来看看。宝玉摘下来递给宝钗,“大如雀卵,灿若明霞,莹润如酥,五色花纹缠护”,玉上还刻着字:

正面:“通灵宝玉”下方是:“莫失莫忘  仙寿恒昌。”

背面:“一除邪祟,二疗冤疾,三知祸福”



这些刻字,咱们来分析一下。



首先,来看红楼梦的写法。

考验大家记忆力的时候到了。在第一回,一僧一道把大荒山青埂峰下那块石头变成一块玉,甄士隐在梦里遇到一僧一道,当时看了这块玉。但他只看到“通灵宝玉”四个大字,小字还没来得及看——“正欲看时,那僧便说,已到幻境。便强从手中夺了去。”



如果在第一回就把这些小字露出来,可不可以呢?当然可以。但是文字会非常呆板,戏剧性会大打折扣。曹公高明处就在这里,好的素材,一定会在最合适的时候出现。



这块玉上刻的什么字,必须通过宝钗的眼睛告诉大家。因为金玉姻缘的当事人,要在这一刻彼此点破。



第二,金玉姻缘的“缘”是什么?

来看宝钗的动作:

(宝钗)念了两遍,乃回头向莺儿笑道:“你不去倒茶,也在这里发呆作什么?”



划重点啦。为啥念两遍?因为她在想事情,在发呆。她对丫环莺儿说的话,是“也在这里发呆”。“笑道”是欣喜,是少女体内的小鹿在跳。



为什么会这样呢?莺儿说出了实话:

”我听这两句话,倒像和姑娘项圈上的两句话是一对儿。”



宝玉来劲了,拿过宝钗的金项圈一看,果然也有八个字:

“不离不弃  芳龄永继”



跟“莫失莫忘,仙寿恒昌”一个意思,任谁看,都说是一对儿。请注意,这也是癞头和尚送的,大有深意。这就是金玉姻缘,高僧开过光的姻缘。



第三,请注意这块玉背面的字。我敢肯定,绝大多数人读到这里都不会留意,认为它不过就是几句吉祥话。但是请记住,曹公从不写废话。



背面三句话,是通灵宝玉的作用,每一句后面都用得上。“一除邪祟”,是在第二十五回,赵姨娘和马道婆施魔法,要弄死凤姐和宝玉,一僧一道现身,用通灵宝玉救了贾宝玉。



“冤疾”和“祸福”,因为80回丢失,已经不完整了。不过还是有一些线索,以后再聊。总之,这块玉绝不单单是个记录者,它幻化后,是要来温柔富贵乡“受享”一遭的,它和贾宝玉是相互依存关系。用贾母的话说,它是宝玉的“命根子”。





第四,我们回过头,再来看这里的七言诗,就容易理解了。



女娲炼石已荒唐,又向荒唐演大荒。

失去幽灵真境界,幻来亲就臭皮囊。

好知运败金无彩,堪叹时乖玉不光。

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



这首诗作者明说了,是嘲讽诗。嘲讽谁呢,嘲讽开篇那块石头。



第一回里,石头求着僧道,带它到“富贵场中、温柔乡里受享几年”,僧道同意了,但同时也警告它,“到不得意时,切莫后悔”。



作者没有忘记石头这个角色,这首诗,是站在神仙视角写石头的,并再一次强调悲剧结局。



大致意思是:



女娲炼石本身就已经荒唐了,又把人间那些荒唐事,在大荒山上重演一遍。

你这顽石,放着好好的真境界不去,非要幻化成玉,附在那个臭皮囊上(指贾宝玉)。但是你得知道啊,时运不济,那金呀玉呀什么的,都要失去光彩了。(金是薛宝钗,玉是贾宝玉)这些男男女女都将死去,没人记得他们。你可曾想过,这些堆成山的白骨,都曾是公子和红妆。



按脂批说,这段情节是游戏笔墨,但我们仍能感觉到全书的幻灭色彩,大厦倒塌,都没好下场。



宝钗后来嫁给宝玉,应了“金玉姻缘”,但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悲剧,金,无彩了;玉,无光了。



宝玉和宝钗相互看完对方的金、玉,宝玉闻到一阵“凉森森、甜丝丝的幽香”。是宝钗吃了冷香丸,身上散发的香气。



这是一种暗示。人类和所有动物一样,气味是春心萌动的兆头。宝玉对宝姐姐并不排斥,还有那么一点好感。前文里,宝玉走进秦可卿房间,也是先闻到一阵甜香。然后在梦里和一个既像宝钗又像黛玉、名字叫可卿的姑娘云雨一番。



但是现实毕竟不是梦,不能“兼美”。“金玉姻缘”刚冒出小火苗,林黛玉就来了。





03

再强调一次。很多人说红楼梦节奏缓慢,那是最大的误解,说明没进入故事。一旦你掌握了故事的脉络,就会发现它不是一般的快,是紧锣密鼓,掐着秒表推进的。



宝钗、宝玉才刚说笑几句。书上写道:

“一语未了,忽听外面人说:‘林姑娘来了’”



林黛玉是什么人啊,“心较比干多一窍”,防火防盗防宝姐。知道宝玉来找宝钗,肯定沉不住气。来得急,来得突然。关键是还来得优美,是“摇摇的走了进来”。



“摇摇”是什么动作呢?宝黛初见时就说了,黛玉是“行动处似弱柳扶风”。摇摇就是弱柳扶风的样子。看来林黛玉小姐是真着急了,走路都带风。



我们看这场对话。宝黛钗三人,各人心思明明白白。



黛玉进来,第一句话就说:“嗳哟,我来的不巧了”。

宝钗:“这话怎么说?”

黛玉:“早知他来,我就不来了。”

宝钗:“我更不解这意。”

黛玉:“要来时一群都来,要不来一个也不来。今儿他来了,明儿我再来,如此间错开了来着,岂不天天有人来了!也不至于太冷落,也不至于太热闹。姐姐如何反不解这意思?”



不瞒各位。我看出三分《甄嬛传》的味道。



在另一个版本里,本回的回目是,“比通灵金莺微露意,探宝钗黛玉半含酸”。这后半句,说的就是黛玉吃醋。



当然,这几句对话大家可能有不同的理解。我用叙述性的文字,很难描述出人物对话的微妙,尤其林黛玉这种姑娘。



我是这么理解的:

黛玉说“我来的不巧了”和“早知他来,我就不来了”,一方面带醋味,另一方面是快人快语,她自己也意识到有些唐突。好在宝玉反应敏捷,在宝钗步步追问下,机智化解,至少把原本道理不通的话给圆上了。



所以接下来我们看到,宝玉赶紧转移话题,问下雪了吗?这是在缓解尴尬。宝钗也很知趣,不再追问。大家吃茶聊天。



薛姨妈摆上茶果、好酒,要给宝玉满上。李嬷嬷赶紧说,姨太太,酒就算了吧,别让他喝了。宝玉当然想喝。

大家读唐诗宋词,古人最喜欢的事情就是雪天饮酒,“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这是非常诗意的生活。



宝玉就求李嬷嬷:“好妈妈,我只吃一钟。”



从这里开始,我们要留意这个李嬷嬷。她不是一般的嬷嬷,而是宝玉的奶妈。

乳母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既不是主子,也不同于普通奴仆。一个底层女人,往往可以通过做奶娘实现阶层跨越。



乳母界堪称教母的女人,就是曹雪芹的曾祖母,她做过康熙皇帝的乳母。多年后康熙南巡,驾临曹家,握着老太太的手说,“此吾家老人也”。赐给曹家的御笔,有“萱瑞堂”三个字。萱草在古代象征母亲,可见对这个乳母很有感情。康熙对曹家的恩宠,除了君臣关系,军功关系,肯定还有这口奶水的功劳。



乳母不仅要给小主子吃奶,还会管教小主子,甚至训斥。但小主子长大后,能不能与乳母继续亲密,就很难说了。亲妈都可能有矛盾,何况一个乳母?毕竟还有坚固的阶层屏障。



现在的宝玉和李嬷嬷,正好进入冲突期。



宝玉要喝酒。李嬷嬷来了一大套话:



“不中用!当着老太太、太太,哪怕你吃一坛呢。想那日我眼错不见一会,不知是哪一个没调教的,只图讨你的好儿,不管别人死活,给了你一口酒吃,葬送我挨了两日骂。姨太太(薛姨妈)不知道,他性子又可恶,吃了酒更弄性。有一日老太太高兴了又尽着他吃,什么日子又不许他吃,何苦我赔在里面。”



读完这话。我第一个疑问就是,贾府为什么不给宝玉找个靠谱的奶妈?

从她的话里看,不让宝玉喝酒,并不是怕宝玉伤身、出事,而是怕贾母和王夫人骂,怕自己担责。并且说宝玉就说宝玉呗,非说什么上次给宝玉喝酒的人,是个“没调教的”。人家薛姨妈会怎么想,宝钗黛玉会怎么想。

这个李嬷嬷太不会说话了。



好在薛姨妈不跟她一般见识,另安排一桌,让李嬷嬷吃去,大家好舒舒服服喝几杯。

宝玉说,酒不用烫,我就爱吃冷酒。薛姨妈说,不行不行,吃冷酒以后写字手打颤。宝钗马上从中医理论上,来支持妈妈的论点,噼里啪啦,说了吃冷酒的坏处,然后命人烫酒。



林黛玉嗑着瓜子,只笑不语,看着眼前一幕。



可巧,黛玉的贴身丫头,名叫雪雁,见下雪了,来给黛玉送手炉。黛玉就借题发挥,对雪雁说:



“谁让你送来的?难为他费心,哪里就冷死了我!”



雪雁说,是紫鹃姐姐叫我来的。黛玉接过手炉,抱在怀里,说你就听她的话,我平时说的话,你都当耳旁风,她说句话,你就当圣旨!



宝玉一听,满屋醋味,只能干笑两声。宝钗也了解黛玉的脾气,也不答话。薛姨妈赶紧解围。



黛玉是怎么说的呢?又是一段自圆其说,化解尴尬。她说:



“姨妈不知道。幸亏是姨妈这里,倘或在别人家,人家岂不恼?好说就看的人家连个手炉也没有,巴巴的从家里送个来。不说丫头们太小心过余,还只当我素日是这等轻狂惯了呢。”



我早期读到这里,一直认为是黛玉内心戏太多,芝麻大的事都要在肚子里九转十八弯。这段话的字面意思是:幸亏这是在姨妈家,不挑我的错。要是在别人家里,丫头不说一声就来送手炉,会让人家主人没面子。人家会想,敢情我家连个手炉都没有?还让丫头送来。肯定是这黛玉平时骄横刁蛮。



最近重读,发现不是内心戏太多,而是跟上面说“我来得不巧”一样,是为自己的唐突辩解。她对雪雁挑刺,是为了引起宝玉的注意——你净跟姨妈、宝姐姐聊天,不搭理我,冷落我。或者还有一层意思,看,你还没个丫头知冷知热。

要知道,就在上一回,黛玉还为了送宫花“出言不逊”呢。这个时期,黛玉和宝钗正在为争夺宝玉打冷战。



薛姨妈是不知道黛玉的小心思?还是装糊涂?我们不得而知。她就话赶话,说黛玉你多心了,我就没这么想。



这时宝玉已喝了三杯,李嬷嬷又过来劝阻,宝玉不听。李嬷嬷亮出终极大招:



“你可仔细,老爷今儿在家,提防问你的书。”



古代知识分子家庭,父亲基本都是严父。父子之间,也从不是朋友型关系,而是君臣型关系,父权压倒一切。



苏轼写过一首《夜梦》。回忆少年时期被老爹盯着读书的情景,其中两句是:



“怛然悸寐心不舒,起坐有如挂钓鱼。”



“怛[dá]然”是惧怕。想起老爹要检查功课,夜不能寐,坐卧行走都提心吊胆,好像挂在钩子上的鱼。要知道,写这首诗的时候,苏轼已经六十多岁了。这童年的阴影该有多深。



宝玉也一样,贾政就是他的紧箍咒。李嬷嬷说完,宝玉“心中大不自在,慢慢的放下酒,垂了头。”



黛玉看不下去了,对着李嬷嬷一顿抢白,又对宝玉说,“别理那老货,咱们只管乐咱们的。”



李嬷嬷说:“真真这林姑娘说出一句话来,比刀子还尖。”



大家请留意这些细枝末节。

上一回送宫花,黛玉抢白了周瑞媳妇。这一回又怼了李嬷嬷,也是王夫人的人。以李嬷嬷的秉性,一定会添油加醋告诉王夫人。可以说,黛玉在王夫人心目中的形象,就是这样一步步坍塌的。黛玉小姐,一定会为自己的口无遮拦付出代价。



同时这整个过程,宝钗并不说话,真的是“藏愚守拙”。她说的唯一一句话,是夸黛玉有张让人又爱又恨的利嘴。



薛姨妈作为主人,长辈,当然会继续劝,喝吧孩子,没事,喝多了姨妈给你担着。宝玉又“鼓起兴来”,继续喝酒。



李嬷嬷见劝不住,偷偷溜回家去了。剩下的几个老嬷嬷,见李嬷嬷都撤了,也纷纷散去。



大家饮了酒,吃过汤粥,喝过茶。黛玉问宝玉,你走不走?宝玉说,“你要走,我和你一同走。”黛玉帮他整理好斗笠,戴好发冠,一起回去。



这段文字如果粗读,无非是些日常琐事。但我们要记住两点,一是宝玉“乜斜着眼”,还对小丫头们说话不客气,说明他已经醉了。二是薛姨妈说的,“跟你们的妈妈都还没来呢。”说明李嬷嬷脱岗很久了,主子还没走,自己先走。



冲突的火药桶已经埋下,就差火柴了。



第一根火柴。

宝玉回到房里,贾母见他喝了酒,让他回房歇息。然后问众人:“李奶子怎么不见?”说明李嬷嬷还没来。丫鬟婆子们害怕李嬷嬷,不敢直说。但宝玉已经很不满了,说:

“她比老太太还受用呢,问她作什么!没有她只怕我还多活两日。”



进入卧室。晴雯说,好啊,你耍我。早上你让我研磨,说要写字,写了三个字就跑了,害我白等半天。还让我把那个三个字贴门斗上,我手都冻僵了。宝玉说,来,“我替你焐着。”说明宝玉关心晴雯。



黛玉也进来了。宝玉让黛玉看那三个字哪个好,黛玉仰头一看,门斗上三个字是“绛芸轩”。又开他玩笑,说写得太好了,“明儿也替我写一个匾”。宝玉说,“又哄我呢。”



宝玉身边的女孩,目前出场的,我们可以分为两组,黛玉、晴雯是一组,宝钗、袭人是一组。



“黛晴”组合与宝玉说话,是一派天真、自然而然的朋友型对话,可以抱怨,可以使性子,甚至跟宝玉生气。“钗袭”组合在宝玉面前,是一本正经,端庄稳重,是姐弟型甚至母子型关系。



从年龄上也完全符合。黛玉晴雯都是妹妹,宝钗袭人都是姐姐。



焐完晴雯妹妹的手,又该关心袭人姐姐了。



宝玉问:“袭人姐姐呢?”晴雯往里间努努嘴,袭人在睡觉呢。



第二根火柴来了。

宝玉问晴雯:“今儿我在那府里吃早饭,有一碟子豆腐皮的包子,我想着你爱吃,和珍大奶奶说了,只说我留着晚上吃,叫人送过来的。你可吃了?”



晴雯说:“快别提。一送了来,我知道是我的,偏我才吃了饭,就搁在那里。后来李奶奶来了,看见说:’宝玉未必吃了,拿来我孙子吃去罢。’她就叫人拿了家去了。”



第三根也点燃了。

茜雪奉上茶来,宝玉吃到一半,忽然想起早上泡过一杯茶,就问茜雪:“早起沏了一碗枫露茶。我说过那茶是三四次后才出色的,这会子怎么又沏了这个来?”

茜雪说,李奶奶来过,非要吃,就给她吃了。



宝玉一听,顿时怒了。哐当一声把茶杯摔在地上,杯子粉碎,茶汤溅了茜雪一身,说:

“她是你哪一门子的奶奶,你们这么孝敬她?不过是仗着我小时候吃过她几日奶罢了。如今逞的她比祖宗还大了。如今我又吃不着奶了,白白的养着祖宗作什么!撵了出去,大家干净!”

说着就要撵李嬷嬷。



这就回目中的“贾宝玉大醉绛芸轩”。





04

如何看待这件事,相信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看法。在分析之前,我们不妨说一个与红楼梦有关的概念——“史笔”。



有段时间读《资治通鉴》,特别想看司马光把安史之乱梳理清楚,最好给出一个权威答案。可是没有。通鉴里对安史之乱并没有过多分析,它更像一部记事簿:什么时间,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干了什么事?



所用的写作技巧,就是小学生作文的要求。



可是写史书总得有取舍吧,总不能大事小事记流水账,那不是史笔,是屎笔。

而有取舍就有主观,怎么保持客观性?



所以史学家必须有一双善于取舍的眼睛,哪些事要采用?哪些事要舍去?不能多,也不能少,这样才算客观。至于结论,更不能轻易下,它只能存在于读者心里。



这样一来,著史的问题,就变成了如何取舍的问题。这个看似简单得没有技巧的技巧,其实要求很高。



取舍的标准到底是什么?



顿悟在某个读禁书的夜晚来临。张竹坡评《金瓶梅》,对兰陵笑笑生有一句批语:

“秉雷霆之笔,具菩萨之心。”



这话后来脂砚斋也用在红楼梦上,换了个说法:

“作者具菩萨之心,秉刀斧之笔,撰成此书。”



刀斧,是下笔狠,不留情,刀劈斧砍,见血削骨。菩萨心是悲悯之心,凡有褒贬,皆求公正。



古罗马的正义女神,名叫Justitia,(英文justice的来源,意为公正、正义)。正义女神的雕像,蒙着双眼,表示不能被表象迷惑,不受感官影响。左手拿着天平,代表公正;右手拿剑,代表惩罚。



天平,就是菩萨心。剑,就是刀斧笔。

我想说,红楼梦写作的原则,就是这两样东西。



开篇冷子兴和贾雨村演说荣国府,就提到书中的人物,不是大奸大恶,也不是大贤大圣,而是芸芸众生,我们身边的普通人。正是这样的小人物,却最难下定论。



了解这点,我们再来看宝玉摔茶事件。



在薛姨妈的梨香院,李嬷嬷拿贾政吓唬宝玉,这是宝玉第一次不爽。然后李嬷嬷擅自离岗。到了绛芸轩,先发现她拿走了给袭人的豆腐皮包子,后发现他喝了早上就准备好的枫露茶。从众人谈话中不难发现,这绝不是李嬷嬷第一这么干。



可以说,宝玉对李嬷嬷的讨厌由来已久。这次摔茶,一是宝玉的公子哥脾气,“行为偏僻性乖张”,二是喝醉了。新仇旧恨,借酒爆发。



李嬷嬷有委屈吗?当然有。



管教宝玉,是贾母、王夫人给的任务,之前就受过委屈,宝玉吃酒,害她“挨了两日骂”。



我这么说,并不是说李嬷嬷就是好人。她的无理取闹、倚老卖老,在后面更是变本加厉。我怀疑曹公在写李嬷嬷时,是跟宁国府的焦大对照着写的,二人都对主子有过功劳,都有个半个主子的心,也都是刺头。



贾府对二人的处理,也都报着诗礼之族的宽容。焦大骂出那样的话,也无非是打发到田庄上,并没有逐出贾府。李嬷嬷这么作,最终也没有撵出去,退休之后,依然隔三差五到宝玉房里闹腾,鸡飞狗跳。后面还有精彩表演,以后再说。



宝玉要撵出乳母,今天看来是小事一桩。但在当时,是一件极其严重的事。乳母再讨厌,也带个“母”字。不吃奶了就撵乳母,更能坐实宝玉“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的罪名。



李嬷嬷是有自己家庭的,儿子李贵,就是跟着宝玉的小厮。日后李嬷嬷老去,宝玉要承担部分赡养义务。如果李嬷嬷没家庭,宝玉是要给她养老送终的。韩愈,苏东坡都是养着自己的乳母到老,感情亲厚。乳母死了,安葬发送,立碑写悼文,一样不少。可以说,这是古代孝道文化下的必然。



在宝玉和李嬷嬷身上,作者同时用了刀斧笔和菩萨心。从情感上,我们讨厌李嬷嬷,但曹公并没有走“恶有恶报”的套路。这是红楼与其他小说的最大不同。



在我看来,这就是史笔。比小说之笔更冷峻,也更真实。就好比,李林甫这样的人可以寿终正寝,杜甫却要客死他乡。



大家记住这点,后面很多大冲突就好理解了,也有助于我们体会红楼梦的史笔气质。



在这场醉闹里,给宝玉端茶的小丫头,名叫茜雪,是个不起眼的小人物。这是曹公埋下的一条千里伏线。提醒大家留意,我们以后再讲。





05

故事继续。

袭人原本在里面装睡,故意等宝玉过来。听见宝玉发飙,赶紧过来劝。与此同时,贾母也听见动静,派人过来问发生什么事了。袭人主动背锅,说是她自己倒茶不小心滑到了。



然后又反过来阻止宝玉撵李嬷嬷,说,你要是撵她,连我们一起都撵了。袭人的成熟、善良,由此可见。宝玉之所以听袭人的话,原因也在这里。



另外我们要注意,整个事件,从在梨香院喝酒到宝玉发怒,跟宝玉关系最亲密的四个女孩,黛玉、晴雯、宝钗、袭人,全部出现。袭人劝宝玉这番话,后面还会有同样的场景。到时候劝宝玉的,换成了宝钗,跟袭人口气如出一辙。



就像本回脂批所说:“晴有林风,袭乃钗副”。只是林黛玉和晴雯心思单纯,不懂合纵连横,孤军作战,以至于被王夫人逐个击破。而宝钗和袭人以后会强强联合,相互照应,成为相对的“赢家”。



袭人为李嬷嬷背了锅,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但她的善举并没有得到善报,李嬷嬷对袭人越来越刻薄。以后再表。



宝玉睡了,袭人从他脖子上解下通灵宝玉,用手帕包好,塞在褥子面。袭人作为通房大丫头,这是日常动作。但我们不能当闲笔看,正是这个习以为常的动作,将在日后导致通灵宝玉“误窃”事件。



现在,本回两大桥段,宝钗小恙梨香院,和宝玉大醉绛芸轩都结束了。在本回结尾,秦钟的故事再书接上回。



宝玉醉闹一场,次日醒来。秦钟已到贾府,拜见贾母。贾母是外貌协会资深会员,见秦钟一表人才,“举止温柔”,非常喜欢,嘘寒问暖。还送他一个“金魁星”做见面礼。



金魁星在大家族只是个小物件,金质,寓意科举夺魁。但这里有句脂批,令人感慨。脂砚斋说:



“作者今尚记金魁星之事乎?抚今思昔,肠断心摧。”



什么意思呢?说明批书人和写书人,有过共同的生活经历。茫茫人世,这个同样的小物件,曾是他们无数生活点滴中的一个片段。如果把红楼梦两百多年、无数个读者列一个最佳阅读排行,脂砚斋肯定是第一人。故事里的事,有他亲身经历的事。甚至是写书人一边写,批书人一边读。这感觉太奇妙了。



秦钟的父亲叫秦业,现任营缮郎。这个官职是曹公编的,具体不详,可以确定是个朝廷里的低级文官,没钱,也没权。



秦业正妻早亡,没有留下一儿半女。秦业就去养生堂领养了一儿一女,这个儿子也早亡了,剩下一女,就是秦可卿。到秦业五十多岁,续弦再娶,生下一个儿子,就是秦钟。也就是说,可卿和秦钟没有血缘关系。



秦业原来给秦钟请过一个老师,后来亡故,所以一直在考虑去哪里读书。正好宝玉邀请,解了燃眉之急,秦业非常高兴——



“只是宦囊羞涩,那贾府上上下下都是一双富贵眼睛,贽见礼必须丰厚,一时轻易拿不出来,又恐误了儿子的终身大事,说不得东拼西凑的恭恭敬敬封了二十四两贽见礼,亲自带了秦钟,来代儒家拜见了。”



贾代儒是贾府的旁系,“代”字辈,跟贾母同辈,所以称作“老儒”。请注意这里的学费,是二十四两。什么概念呢?之前说过,二十两银子,够刘姥姥这样的家庭吃一年。《儒林外史》里,山东汶上县一个村子,合伙聘请了一个私塾先生,年薪只有十二两银子。



仅秦钟一个学生,一年就给了二十四两,那是相当“丰厚”了。贾府私塾,是名副其实的贵族学校。所以书上说了,二十四两银子,秦家“东拼西凑”才拿得出来。



让大家留意这个数字,是因为在后文秦钟临死之前,还惦记家中的“三四千两银子”,前后明显矛盾。如果不是曹公的疏忽,那么其中必有原因,意味着秦家肯定得到过一笔横财。巧合的是,这个时期,正好是秦可卿去世。



“秦业”的谐音,是“情孽”。大胆猜测一下,秦家的遭遇,可能源自一桩孽缘。看秦家的遭遇,细思极恐。夫人早亡,抱养的一儿一女早亡,老来得子又早亡。站在秦业的角度,这“孽缘”之大,是不是有点过分了?



具体什么孽缘,我们不清楚,要么作者故意不写,要么是跟秦可卿文字一起删掉了。



如果存在这个“孽缘”,那将是一件极其重大的事。



THE END.

评分完成:已经给本帖加上 25 银元!

喜欢渊客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渊客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文化长廊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