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生活百态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浅谈《古诗十九首》中对生命的“忧患”
送交者: 我有仙心一颗[☆★三清馆道士★☆] 于 2023-09-26 16:25 已读 2253 次  

我有仙心一颗的个人频道

摘要:《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叶大乱时代人民思想情感的体现,在长期的战乱中,政治之变化、灾荒之严重,以及连年不断的兵祸、徭役,不仅将人民推向了灾难的深渊,也动摇了社会的基础。《古诗十九首》所表现的不仅仅是人民的对人生的忧虑、悲苦之情,更为重要的通过对苦难的认识体悟到了生命的价值,以及对个体生命的挚爱与肯定,这种思想认识在强调自我克制,视人的生命如草芥的中国封建社会显得尤为可贵。
      关键词:《古诗十九首》;忧虑;东汉末文人 6park.com

      《古诗十九首》产生于东汉末纷乱动荡的社会,在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乐府诗之后,恢复了言志抒怀的传统,真实地表达了时代的苦闷,表现了诗人的志趣和感情,一反汉赋控引天地,错综古今的功利面目,崛起了又一个抒情诗高峰。诗人对现实的感喟,对人生的态度,对思念的抒写,都是真切的,而真切的感情来自对乱世现实的忧虑和对生命的挚爱,饱含着对在世生存的思考,对本真生命的肯定。 6park.com

      一、东汉末文人的命运与儒家经典的衰败

      东汉末年,王朝行将就木,统治者面对诸多的社会矛盾束手无策,政治腐朽,社会黑暗,外戚、宦官集团勾心斗角,争权夺利。再加上战争饥荒、社会动荡,致使民不聊生,哀鸿遍野。直接影响到东汉末年文人处境的两件大事,一是清议,二是党锢。他们饱尝了忠而见疑、信而遭谤的痛苦,对人生充满忧虑、对仕途充满绝望。由于社会大动乱,作为上层建筑的哲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面对着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社会现实,痛感生命的短促、悲苦,人生的坎坷无常,并由此开始对生命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产生忧虑。《古诗十九首》正是这种忧虑的真情流露。无论是叙离别,说相思,怀故乡,悲行役,这些诗都强烈的传达了诗人对人生坎坷的忧虑和深深的生命思考。
      西汉初年经过几十年的休养生息之后,到西汉中期武帝时代达到了空前的强盛。封建大一统的局面全面形成。随着政治、经济诸方面的发展,文化思想上的专制统治也明显表现出来。其标志则是武帝刘彻按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专制政策。在儒家思想变成社会统治思想的同时,经学的社会地位也日益提高,明经取士成为两汉官吏制度中一项重要内容。这样,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社会人伦秩序和价值体系便初步建立起来。这一方面带来的是社会的思想禁锢和文化专制;另一方面也由于社会整体人伦秩序和价值体系的全面建立,带来了社会的安定。整个社会成员包括知识分子在内,都似乎是在一种比较安定的社会环境中按着既定的思路和方式在寻求着生存和发展。这种局面经过西汉末年到东汉初年的政权交替得到简单调整之后,到东汉初期达到了顶峰。刘秀平王莽立东汉之后,虽戎马倥偬,亦不忘引经据典以治国,儒生亦能各逞其艺。据《后汉书·范升·陈元传》记载,是否为左氏春秋立博士,群臣意见不一,光武帝诏下其议。陈元乃上疏曰:建立左氏,解释先圣之积结,洮汰学者之累惑,使基业垂于万世。立一博士明一经典,在时人心目中乃是使基业能否垂于万世之大事,文士儒生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据侯外庐主编的《中国思想通史》统计,自武帝至章帝
的二百一十三年间,由皇帝亲自下诏,过问、研究、议定有关儒家经典采取诸如增设各经博士等项措施者达二十七次之多,平均八年一次。如此盛大景象,致使后代文人仰慕不已。正宗儒家思想与中央集权已密不可分。
      然而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东汉已非西汉,帝王不能挽狂澜于既倒。随着社会的发展,豪门大族与贫寒士族之间,宦官、外戚与官僚集团之间的斗争日渐激烈。儒家经典已极难解释和平息各种尖锐复杂的矛盾斗争,逐渐失去了理性的光彩和正义的权威,在政治舞台上已悄然后退了。文人的地位也随之迅速下降,如《颜氏家训·勉学篇》所言:末俗以来不复尔,空守章句,但诵师言,施之世务,殆无一可。故士大夫子弟皆以博涉为贵,不肯专儒。” 儒家的经典似已一无所用,文人不再是社会的主人已不能也不再以社会的良心去维护人类的基本价值,他们的地位已从天上落到了地下,且随时有丧命的危险。在黑暗的社会中文人转向了对人自身的思索。他们终于发现,离开了对终极真理、伟大事业的追求,个人的生命过程还有其他的欢乐得值享受。于是他们象高寒地带生长期极短的植物一样迅速地发芽成长开花结果,在不知何日大限来临的短暂人生中,尽情地干自己想干的事、说自己想说的话而不必有所顾忌。 6park.com

      二、忧虑中的个体觉醒

      古代的文人追求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以求名垂青史,使有限的生命获得永恒。但在那个大汉王朝气数将尽的时代里,自己的生命尚且朝夕不保,何论功名事业。面对生命如寄,功名无望的残酷现实,他们对人生产生忧虑并不得不重新思考人生的意义。结果却发现,人生那么短暂与痛苦,人生的意义是虚无的。只有青春与生命才是可贵的,他们的心头产生了莫名的忧虑。就这样,他们的人生观开始动摇,自我个体意识开始觉醒。那时佛教尚不流行,玄学尚未兴起,现实的痛苦无法消除,又没有来世的天堂或极乐世界值得为之努力,文人们无法安顿自己的灵魂。及时行乐的思想就油然而生了。既然时不我待,人命奄忽,无论贤愚、贫富到头来都不过是郭北墓中的一个土馒头。如《今日良宴会》中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 《回车驾言迈》中回车驾言迈,悠悠涉长道。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奄忽随物化,荣名以为宝。” 又如《青青陵上柏》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 《驱车上东门》中驱车上东门,遥望郭北墓。”“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 《生年不满百》中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 。这些体现个体生命意识的作品,正是东汉末社会时代思潮所导致。正如李泽厚在《美的历程》指出的它实质上标志着一种人的觉醒,即在怀疑和否定旧有传统标准和信仰价值的条件下,人对自己生命、意义、命运的重新发现、思索、把握和追求。” 马斯洛
曾从人本主义出发揭示了人的自我实现的五个需要层次,第一层次是生理的需要,第二层次是安全的需要。以《古诗十九首》为代表的东汉末文人仅能达到第一层次的需要,安全这一层都保证不了的,更不用说往上的归宿、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了。如果《古诗十九首》的作者们在那样的处境下,依然板着面孔或戴着面具讲一些忠君爱国、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反而矫情了。但他们并不是一群真的心甘情愿在感官的享乐中虚度一生的人,他们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克服价值虚无感带来的忧虑和痛苦。可是人又是矛盾的动物,人并不是有了声色犬马的享乐就能满足的,人还需要寻找意义,也就是生命的寻求价值,从小就受到传统诗书教育的文人们对意义的需要比正常人更强烈,声色犬马可以麻醉人生,岂能真正赋予人生以价值因此他们的心态实际上是矛盾的。
      所以从某一方面说,《古诗十九首》流露的消极颓废情绪和及时行乐的思想是特定的病态时代人们的人生观的反映。但另一方面,也是文人们在追求意义而不得时、志的忧虑。及时行乐与寻求意义是那个特定时代的人们无法化解的矛盾,他们只能在这种矛盾中耗劲自己的生命,其生命体验自然是苦不堪言的。古诗的作者们已将自身在乱世中体验到的包括人生短促、仕途失意和离别相思在内的忧虑与痛苦,上升到了人类痛苦的高度,字里行间渗透了一种浓厚的忧虑意识与命运感。而这种忧虑的背后隐藏的不是对生命的厌弃,而是深沉的挚爱。对人生、命运、生活的强烈欲求和留恋。 6park.com

      三、对死亡的直面 6park.com

      在《古诗十九首》之前,传统的儒家对是采取回避态度的。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敬鬼神而远之。(《论语·雍也》)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连孔夫子都是这种态度,儒家无法对死亡作正面的解释。但儒家重视生命过程中道德价值的实现,主张以个体的人向集体、社会之德靠拢,强调道德价值要高于个体生命。即孔子所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儒家的生死观解答不了人们对死的困惑。哲学上的道家把生死看作是万物之规律,人应与其他生物一样任其自然。只有达到逍遥游方能与天地共存而不朽。世俗的道教则以服药求仙为务。而长生不死的神仙谁也没有见过。所以无论是哲学上的道家还是世俗中的道教,都无法回答死亡的问题。而《古诗十九首》对死亡的思考,符合了社会心态的真实形态。它予示着人们对人自身终级价值的思考与实践将出现一次普及与高潮。东汉末文人于是便打破以往的传统,开始直接面对死亡、思索死亡。如《驱车上东门》的驱车上东门,遥望郭北墓。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下有陈死人,杳杳即长暮。潜寐黄泉下,千载永不寤。” 《去者日以疏》中去者日以疏,生者日已亲。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在此,我们看到的不是对死亡的回避,而是直面与思考。不仅直面人类的必然归宿:”“,而且还进一步思考长眠于黑暗中的陈死人,品味其千载永不寐的阴森幽暗。这种直面与思考是在一种阴森恐怖的氛围中进行的,反映出东汉末文人对死亡的忧虑与无奈。死亡是古往今来无数哲人都在思考却又永远参悟不透的一个谜,人们在思考的过程中,会形成不同的价值观和人生哲学,的存在让人类的文化博大深沉。东汉末文人的低徊吟咏都是基于对生命短促、人生无常的痛切而清醒的认识,生总是与死相对存在,正因为感受到死亡随时在窥视自己,诗人们就加倍强烈的体会到生命的可贵、生活的美好。然而生命却是短暂的,美好的东西总是转瞬即逝。正因为如此,《古诗十九首》关于死亡的咏叹才那么惊心动魄、真切感人。
      总而言之,从《古诗十九首》,诗人们清醒的意识到,生总有一天要让位于死,分离最终取代欢聚,曾经拥有的一切终究会在时间的流逝里全部失去。所以由强烈的对生命的忧虑而导致的对个体生命的珍视,对友谊、爱情、亲情等一切体现生命美好的因素的珍爱,在讲究自我克制,视个人生命如草芥的中国传统社会显得更加可贵。《古诗十九首》在冰冷的历史中凸显了脆弱的生命的存在,这是一种在封建儒学制度严密桎梏下人性的直觉,它对后世诗词创作乃至文人人格的影响持久而深远。 6park.com

参考文献:
1.游国恩主编,《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
2. 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卷,复旦大学出版社。
3.韩传达、隋慧娟,《中国古代文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卞孝萱、王琳,《两汉文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5.王有景,《古诗十九首》与东汉末文人的生命意识,《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3月。                  
6.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版。
7.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点校本,1982版。
8.马茂元,《古诗十九首探索》,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版。
喜欢我有仙心一颗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我有仙心一颗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生活百态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