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军事纵横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南宋联蒙灭金是战略错误,愤青愤老难辞其咎
送交者: Weiggg[♂☆★★★声望勋衔15★★★☆♂] 于 2024-03-12 9:06 已读 4152 次 2 赞  

Weiggg的个人频道

从公元1214年七月开始,金国被蒙古打得由燕京迁都至开封,后来金国朝廷又逃到蔡州。金哀宗向宋理宗说明“唇亡齿寒”的道理,提议联手抗蒙。宋朝不听,继续征伐金国。1234年正月,蔡州被蒙宋联军攻陷,金哀宗自缢,金国灭亡。 6park.com

对于南宋来说,好消息是,北方不再有金国这群老狼了;坏消息是,北方来了一群兵锋正盛的猛虎,虎视眈眈。而南宋和蒙古之间,没有金国这个屏障了。 6park.com

我曾经在留园网的《史海钩沉论坛写过:

【北宋曾经和金国联手,夹击和消灭了辽国;南宋也曾经会同蒙古,夹击和消灭了金国。……

但是我认为宋朝联金灭辽,联蒙灭金,都是战略错误,都是向后看而非向前看。向后看,要报仇;向前看,头号大敌当前,应该联手已经衰弱的昔日敌国,共同对付威胁最大的新兴敌国。

至少要保留辽国和金国作为北方缓冲区。倘若如此,两宋的生存期还能加长。6park.com

后来我看到袁南生的文章《中国外交“愤青”现象为何千年不绝?》,感到合乎我意。不过我感到,当时名为爱国,实为碍国、误国、害国的,不只有愤青,还有愤老。

那篇论文的作者袁南生于1954年出生,曾长期担任中国驻外使节,在2014-2017年任中国外交学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他在《同舟共济》杂志2016年第四期发表了这篇文章。

下面是这篇文章的第二部分,小标题是《宋代“愤青”们怎样误国》。 6park.com

以上是我写的说明介绍,下面是我摘录的袁南生之论,作为本文的附录,用楷体字显示。(以上文字一共有573字。)

蒙古崛起之后,虽然多次战胜金国,但终究无法消灭金国,只得寻求与南宋合作。成吉思汗临死时,训诫诸子,“金之精兵在潼关,强攻难下。可借道南宋,宋金世仇,必能许我”。 6park.com

由此可见,成吉思汗的战略是,联宋灭金。 6park.com

蒙古当时非但没有吞并南宋的想法,还把南宋当作潜在的盟友对待。金哀宗非常清醒地认识到,刚刚崛起的蒙古汗国是金国最危险的敌人。为了救亡图存,必须集中力量全力对付蒙古。 6park.com

所以金哀宗一改金国历代与宋朝为敌的做法,不再发动侵略宋朝的战争,并派人到光州(今河南潢川)一带,四处张贴告示,告谕宋界军民,今后不再征伐南宋了。 6park.com

同时,为了寻求同盟,公元1225年,金哀宗还联合正遭受蒙古侵扰的西夏,双方约定西夏对金称弟,不再称臣,不用金国年号,双方互不侵犯。调整好外交格局后,金哀宗全力对付蒙古汗国,次年收复平阳、太原等重镇。而成吉思汗则趁机进攻西夏,后者于1227年灭亡。 6park.com

如果当时南宋对蒙古的灭金战争选择不作为,至少可以赢得30年的准备时间。然而,靖康之耻激起的全国性的仇金情绪,造成南宋外交战略失误,少数清醒之人的反对之声,很快被弥漫全国的仇恨所淹没。 6park.com

此时,困守孤城的金哀宗遣使臣向宿敌宋朝“借粮”,其实就是求和。使臣临行前,金哀宗得知了蒙古要联合宋朝共同攻打金国的消息,于是反复嘱托使者努力争取南宋的支持,竭力陈述唇齿相依的道理。 6park.com

可惜在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目光短浅的宋朝君臣不能理智地放下已经过去一百多年的仇恨,反而把与蒙古联合灭金看作是报靖康之耻、建立不朽功业的天赐良机。 6park.com

而蒙古为诱使宋朝与自己联合灭金,答应灭金后将河南归还宋朝,但双方并没有就河南的归属达成书面协议,只是口头约定,这就留下了巨大的后患。当金国在蒙古的打击下濒临崩溃时,南宋出兵北伐。 6park.com

宋军两万人在大将孟珙率领下,携带盟约规定馈赠给蒙古军队的粮秣三十万石,抵达蔡州城下。金国灭亡后,南宋如愿分得了一部分领土,而最终的结果是南宋亲手毁掉了自己的藩篱,实属自毁长城之举。 6park.com

事情本可到此为止,遗憾的是,南宋并不满足于分得的土地。一个“愤青”提出了著名的“据关阻河,光复三京”北伐蒙古议案。 6park.com

意思是趁蒙古在中原立足未稳,把蒙古人赶到黄河以北,再以重兵防御潼关—黄河一线,与蒙古隔河而治。南宋朝野被这封不切实际的奏折深深打动,不懂军事的文人们纷纷主战,不顾灭金战争中同蒙古并肩作战的将领们的反对,终于走出了错误的一步,大举北伐蒙古。 6park.com

结果是,北伐大军全军覆没,安然南返者十中无一。蒙古大汗召开最高军事会议,略曰:“今诸国已服,唯江南一隅,尚阻声望。朕愿躬行天讨……”于是乎,蒙古三路大军南下,南宋灭亡。 6park.com

值得一提的是,在南宋灭亡前的德祐元年正月,文武百官只有6位大臣出现在朝堂上。当初那些主战的“愤青”们,全部逃亡,只丢下小皇帝和谢太后孤儿寡母加上6个大臣一共8个人。《宋史》卷四十七·本纪第四十七如是曰:“南宋启衅,自招入侵。”可见“愤青”之误国。

  6park.com

贴主:Weiggg于2024_03_12 9:32:06编辑 6park.com

贴主:Weiggg于2024_03_12 10:02:39编辑

评分完成:已经给 Weiggg 加上 50 银元!


贴主:Weiggg于2024_03_12 16:37:41编辑
喜欢Weiggg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Weiggg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军事纵横首页]
Weiggg 已标注本帖为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如果内容违规或侵权,请告知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