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军事纵横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ceshi
送交者: 熠熠童心[★★★★仁党文化部长★★★★] 于 2020-07-14 13:11 已读 55 次  

熠熠童心的个人频道

回答: 美国是癣疥之疾,俄罗斯是心腹之患。 由 刀锋 于 2020-07-11 15:30

【透视】阿克赛钦究竟是谁的?兼述克什米尔“南亚火药桶”的前世今生(续) 6park.com

6park.com

西方朔

07-12 08:42 6park.com

,也佐证了——英国殖民印度期间,阿克赛钦地区不在英属印度的范围之内。

1909年牛津大学地图,红色的阿克赛钦根本不在英属印度之内——十一郎绘


印度对阿克赛钦的领土要求,别是继承了一个虚假狂妄的痴梦吧?


上述三次英印单方面划线期间相关大事一览

1833-1840,中国-锡克战争,也称森巴战争。锡克帝国附庸查谟-克什米尔土邦对阿里的侵略被击退,但占领了拉达克,此前拉达克是清朝藩属。

1840年,英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清朝战败,赔款2700万元。

1846-1849年,两次英国锡克战争,锡克帝国灭亡,查谟-克什米尔随即依附英属印度,拉达克有史以来首次与印度发生间接关联。

1851-1864,太平天国运动,估计死亡2000万人,富裕的长江流域涂炭,清朝国力大损、走向衰败。

1856-1860,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朝战败,割地赔款800万两白银,开放多处通商口岸。

1853-1868,捻军之乱,中原动荡。

1858年,被迫与沙俄签订《瑷珲条约》,丧失东北6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

1862-1873,甘陕回乱,陕甘两省共损失人口2000万。

1861-1895,洋务运动,又称同治维新,清朝后期第一次试图自救。

1883-1885,中法战争,清朝将对越南的宗主权让给法国。

1894年,中日甲午海战,清朝战败,洋务运动的硕果北洋水师损失惨重,台湾及朝鲜半岛纳入日军势力范围。

1895年,西藏的十三世达赖喇嘛亲政,此前90年里西藏地方政府的权力从未掌握在任何一世达赖手中。清朝确立的西藏地方治理架构,请参见《藏南》一文。

1888年,英国第一次侵藏战争,清朝失败。锡金脱离西藏、成为英国的“保护国”,英国人打开西藏的大门。

1898年,戊戌变法,也称百日维新。清朝第二次试图自救,失败。


5-1-2、印巴分治留下的祸根: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全球兴起非殖民化运动。1947年8月,作为英属印度的主要构成单元,印度联邦巴基斯坦自治领分别独立、成为英联邦的两个自治领(在国际法上是独立国家),史称印巴分治。这也是现代印度现代巴基斯坦的由来。

英属印度解除殖民地身份时,为何分为两个国家呢?

首先,如我们前文所述,自八世纪伊斯兰教南侵古印度、到十三世纪初德里苏丹国等三个历史阶段均为伊斯兰教政权统治古印度,穆斯林人口的急剧增长,已经埋下了印度教徒与穆斯林对立仇恨的种子。

到了英国殖民末期,鉴于两个宗教信众之间的建国需求极为对立冲突,英国放弃了由印度统一独立的计划,最后一任英属印度总督蒙巴顿提出了《印度独立法案》。

蒙巴顿方案的要点是:印度教徒占多数的区域,成立印度;伊斯兰教徒占多数的区域,成立巴基斯坦;其他562个土邦,自行决定是加入印度、还是加入巴基斯坦,另外也可以选择独立加入英联邦。

由于英国划线的简单粗暴、印巴新政府完全没有执政经验、不同宗教信众和族群之间的仇恨,分治开始英军一撤军,就出现了巨大的社会混乱和族群仇杀。据最保守的估计,至少50万人在冲突中丧生,1200万人无家可归。

至于众多土邦方面,比较小的分别选择了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只有查谟-克什米尔等三个大的土邦,在印巴分治之初,统治者倾向于独立。

但查谟-克什米尔统治者的选择,却与该地大部分民众的倾向相反。因为,该邦统治者和上层是印度教徒,而民众则以穆斯林为主(穆斯林占77%;印度教徒占20%;佛教徒和锡克教徒仅占3%)。

从封建宗教土邦向现代民族国家的迁跃式巨变,进一步催生了南亚火药桶,且随时可能爆炸。

印、巴国父,甘地与真纳,来自wikipedia


5-2、冷战时期的南亚动荡

1947年,与印巴分治同时,以苏联为首的东方集团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形成了东西方两大对立阵营,到1991年前苏联解体、东欧民主化,经历了近半个世纪,史称冷战时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持续发生国与国之间局部常规战争的热点区域,除了中东,就是南亚。

5-2-1、1947第一次印巴战争:结下世仇

1947年印巴分治没多久,首先是克什米尔地区的蓬奇发生平民起义,紧接着一支受巴基斯坦帮助的地方解放军从巴方进入克什米尔地区,统治者辛格仓皇逃往印度。起义者宣布推翻土邦统治、成立“自由克什米尔”政权、要求加入巴基斯坦。逃到印度的辛格则立刻签署了加入印度的声明,印度正规军随即介入战争。次年4月,巴基斯坦军队正式参战。

第一次印巴战争打响,这次战争从1947年秋季一直打到次年年底。

最后双方在克什米尔地区形成了僵局,经联合国出面调停,1948年的最后一天双方达成了停火。

停火条件是:巴基斯坦必须撤出它的所有正规和非正规军。印度可以保留小部分军队维持秩序。同时提出,由公民投票来决定克什米尔地区的未来——印度表示反对,毕竟当地民众以穆斯林占绝对优势。

战争中,双方共有约1500名士兵阵亡。

冷战初期,南亚依然是英国的传统势力范围,被英国视为抵抗东方集团从中亚南下的重要阵地。印巴双方交战没多久,英国就代表联合国出面斡旋。一开始倾向于巴基斯坦,立刻招致了印度的强烈不满,威胁要退出英联邦、与苏联靠拢;英国赶紧调整为倾向于印度,结果又招来巴基斯坦的严重警告。最终,联合国在英国主导下保持中立,克什米尔地区被定性为印巴双方有争议的领土。印巴双方对此均表示不满。

经过此战,印度获得了克什米尔约五分之三的地盘、400万人口,属于相对比较富裕的区域。巴基斯坦获得了克什米尔约五分之二的地盘、100万人口,经济基础很差。

由于战后印巴双方分别占领了克什米尔地区,所以联合国主张的公民投票一直没有举行。而印度以查谟统治者的声明为依据、巴基斯坦以推翻土邦统治的起义者要求为依据,各自认为本国拥有克什米尔地区的全部主权。印巴克什米尔争议正式形成。

经此事件,英国在南亚的影响力大大下降,印度与苏联建立了更加密切的关系,巴基斯坦则积极向美国靠拢。由此形成了两对奇怪的组合:伊斯兰军政色彩浓厚的巴基斯坦与自由世界结盟人口最多的民主国家印度与社会主义阵营结盟。留意,而今的“巴铁”,当初可是“美帝”的盟友。

印、巴两个现代国家,从立国之初,就成为敌对双方。

1950年、1951年,印、巴分别与中国建交。

1950年、1956年,两国分别宣布改国体为:印度共和国、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此时的巴基斯坦,包括西巴、东巴(今孟加拉)两块分离的国土。

印巴分治前后示意图,来自网络


5-2-2、1962中印边境战争:西线

印度独立之后,长期担任总理的尼赫鲁及其政府,对于中印边界,继承了英帝国的扩张主张,持续向北侵占,并发表了著名的“前进政策”。在国际政治上与新中国一度亲近之后,印度向中国伸出了刺刀,从而导致了1962年的中印边境战争。详情请见笔者《藏南》一文。本文补充叙述一下此战的西线战场和战后对南亚的影响。

1959年中国西藏发生了达赖出逃事件,西藏处于紧张局面。中国军队对于“友好国家”印度的边界,也没有布置足够的防守。印度军队则不断向中国推进,声称“直达有中国军队的地方”。

1959年10月,由于印军的深入,中印西段空喀山口事件发生,中国军队伤亡1人,印军伤亡9人、被俘7人。由此,拉开中印边界武装冲突的序幕。

一年多时间里,印军在中印边境西线新设了43个据点,把刺刀插进了新中国的后背。

1962年10月20日,中印边境战争正式爆发。

西线由南疆军区副司令员何家产将军为首组成了康西瓦指挥部

第一阶段战役开战当天,中国军队就收复了红山头主峰、拔除周边6个印军据点,同时消灭加勒万河谷印军。

21日,肃清天文点防区、班公湖北岸印军。

22日,中国军队四战四捷,清剿班公湖南岸、西岸印军。

23日,加勒万方向突破到西大沟(应在什约克河谷)。

26日,一支千里奔袭的中国军队兵分两路:右翼迂回印军侧后,断其退路;左翼实施主攻,围歼位于巴里加斯-卡日果之间地区的印军。

27日,攻击部队对巴里加斯的印军形成合围。

28日,打退入侵印军的进攻后收复了拉多和碟木绰克等地。尔后,又收复了巴里加斯、卡日果等地。

本阶段战役共拔除印军据点37个。

中印西段第一阶段作战示意图,来自网络

第二阶段战役于同年11月18日开战,西线主要集中在斯潘古尔湖(班公洛)。

中国军队首先抵御住了印军的进攻,然后反击印军收复3个据点。

20日,中国军队收复另外3个据点。

中印西段第二阶段作战示意图,来自网络

1962年10月20日至11月20日的中印边境战争,军事上以中国的完胜结束。中国军队在东西两线、经过两个阶段的战役,共歼灭印军两个旅和三个旅的大部,毙俘官兵8700余人,其中击毙第62旅旅长豪尔·辛格准将、俘虏王牌第7旅达尔维准将。

中方负责总指挥的是59年转任中央军委战略小组组长的刘伯承元帅。

中国在取得重大军事胜利之后及时收手,北京突然向全世界宣告:11月21日,中国军队单方面全线停火。12月1日,中国军队后撤到开战前的实际控制线,并再向后撤退20公里

中方之所以这么做,笔者在《藏南》一文中进行了分析。对于从实际控制线后撤20公里,笔者认为,两个新兴区域大国、也是人口大国之间,在没有谈判进展的阶段,于边界现状的基础上,双方后退、脱离军事接触,有助于和平解决争议。

五十四年之后,笔者重返当年的中印西线战场都木契列——十一郎 摄

中印边境战争,主动出击、试图压制中国的印度最终却被打成“民族士气瓦解”(美国驻印度大使语),不仅造成了印度上下几十年来一直跃跃欲试、图谋复仇,而且让本不愿介入南亚事务的中国,不得不为了寻求区域战略平衡而有所筹划,为中国、巴基斯坦的靠近做了铺垫。


5-2-3、1965第二次印巴战争:奠定“巴铁”

中印边境战争中,即便印军面临崩溃,也没有从印巴边界抽调军队予以增援。此战之后,美英出于冷战地缘政治的考虑,加大了对印度的军事、经济援助。时任巴军总司令曾抱怨“印度在8天里获得的武器比巴基斯坦80年获得的都多”。巴基斯坦还曾希望在印度面临严重的“中国威胁”时,由英美出面来协调解决克什米尔问题,但美英希望印巴维持48年停战现状。巴基斯坦与美英的关系出现疏远。

1963年3月,《中巴边界协定》签订,确定罕萨归属巴基斯坦、克勒青河谷归属中国。

1965年3月,中国与巴基斯坦已结成了事实上的军事同盟。

1965年8月,受到巴基斯坦支持的印控克什米尔穆斯林发起武装起义。8月中,印军出兵占领巴控区两个哨。9月初,巴军占领印控区的钱布。

第二次印巴战争全面爆发。

战争之初几天,巴军曾攻占印控区200平方公里。

9月6日,优势印军采取兵分三路、围魏救赵的策略。

第一路试图用两个师,出奇兵直接攻击争议区之外的巴基斯坦第二大城市拉合尔;兵力处于劣势的巴军,充分发挥空地协同作战的优势,抵挡住了印军的长驱直入。

第二路印军依然集中优势兵力,攻击争议区之外巴方工业城市锡亚尔科特、并威胁巴国首都;但再次被巴军顽强阻挡。

第三路卡苏尔方向,巴军先受后攻、反击占领印度克姆卡蓝。

9月下旬,两军进入胶着状态。23日,在国际调停下双方停战。

此战,双方均出动了地面机械化部队和空军。参战兵力,印陆军6个步兵师、1个装甲师,共15万人;巴陆军3步兵师、1个装甲师,共8万人。空军方面,印度更是以4:1占优。巴军之所以能够与优势印军打成平手,空军的优异发挥是一个重要因素。

次年1月,印巴签署《塔什干协定》,规定双方将各自的军队撤到1965年8月5日前的位置。


◆第二次印巴战争中,中国的表现也极为亮眼。

除了公开谴责印度侵略、声援巴基斯坦,9月8日中国政府向印度政府发出正式外交照会,严正要求“印方立刻拆除中锡边界印军全部入侵工事,撤走非法盘踞的全部印军”,而且还要求“印军停止在中印边界对中国的一切侵略和挑衅活动”等。17日,中方以最后通牒的形式特别强调印方必须“三天内”拆除。

中国军队在19日~21日间,于中印边界西段都木契列击退小股印军;于中印边界中锡段*,逼近里拉、卓拉、东巨拉和乃堆拉四个山口,迫使印军放弃或平毁在这几个地区中国境内修建的56个军事工事。

与此同时,中、巴、印尼进行密切会商,中方计划通过印尼作为中转国,向巴方提供包括飞机、坦克、大炮在内的军援。

这一年,正在进行抗美援越的新中国尚未恢复联合国席位,前一年中国刚刚试爆了第一颗原子弹。中方的一系列举措引起国际震动,也从侧面加速了联合国停火决议的产生。

可以说,中国的援手帮助巴基斯坦维持了战场平局,并促使停战条件因战场平局而产生对巴基斯坦有利的政治结果。

巴铁由此奠定。

*1949年,印度入侵锡金。1950年,印度强迫锡金签订所谓《印度锡金和平条约》,规定锡金为印度的“保护国”。1975年,印度吞并锡金之后,中锡边界成为中印边界中锡段

1965年9月17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中方照会,来自网络


5-2-4、1971第三次印巴战争:被肢解的巴基斯坦

印巴分治之后,巴基斯坦由西巴基斯坦和东巴基斯坦(孟加拉)两块分离的国土构成。巴基斯坦的政治、军事中心在西巴,在国家政策等方面西巴处于优先地位,双方矛盾逐年尖锐恶化。

1966年,东巴政党“人民联盟”提出建立松散联邦制的巴基斯坦,受到西巴官方敌视和压制。

1970年,巴基斯坦举行独立以来首次全国大选,来自东巴的“人民联盟”取得压倒性胜利。

1971年3月,西巴官方宣布“人民联盟”为非法,逮捕该党领导人穆吉布·拉赫曼,由此引发孟加拉国独立战争

同月,巴军上校齐亚·拉赫曼宣布孟加拉(东巴)独立;印度总理公开表态支持东巴独立;巴军中在东巴的当地军人也出现大规模变节。

4月,东巴宣布成立“孟加拉临时政府”,组建孟加拉解放军(由变节的正规军和游击队构成)。

西巴派军队到东巴,试图通过武力镇压孟加拉人的武装独立运动,大量平民遭受屠杀,1000多万印度教徒逃往印度、成为难民。巴政府遭到世界舆论的谴责。

早在巴基斯坦陷于内战之初,印度就为对巴开战进行了军事、外交准备。

65年印巴战争之后,印度的军事实力飞跃增长,巴基斯坦则止步不前。

1971年11月21日,第三次印巴战争正式爆发。

东巴方向,印军投入陆军7个师、空军12个中队/作战飞机200架、海军舰艇26艘,约17万人;巴军投入陆军4个师、空军2个中队/作战飞机17架,约9万人。

西巴方向,印军投入陆军13个师8个旅、空军20个中队/作战飞机300架、海军舰艇20艘,约30万人;巴军投入陆军12个师6个旅、空军20个中队/作战飞机200架、海军舰艇20余艘,约25万人。

双方共投入总兵力约81万人,印军的战略是东攻西锁,巴军则是固守战略要地。

交战之后,西巴方向,双方在地面互有胜负、印军略占上风并夺取了巴控区50多个哨所,印海空军同时封锁了西巴的空中力量和海上力量,使得西巴根本无力增援东巴。东巴方向,拥有明显优势的印军地面部队分四路采取向心攻击、分割围剿的方式,海空军则彻底封锁了东巴巴军与外界的交通运输,置对方于完全孤立挨打的境地。

12月16日,东巴的巴军向印军投降。次日,印军单方面宣布停火。再次日,巴基斯坦接受停火。

此战,印军通过陆海空协同作战的现代战争方式,树立了一定的军事信心。

1971年12月16日达卡的巴军将领签约投降,来自资料

1972年印巴首脑签署《西姆拉协定》,首次以政府间协议的形式保证不以武力解决克什米尔问题。但印巴的仇恨,依然难以化解。

这个阶段南亚的地缘政治格局。由于62年开始美印靠近,65年开始中巴亲密,美国在71年之前对巴基斯坦的军事援助少而又少。由于60年代中苏关系破裂、苏印长期的“特殊关系”,苏联对印巴交战的态度自然很清楚。特殊年代的中国71年发生了林彪事件,同年恢复联合国席位,对干预印巴之战恐怕也是无心乏力。再加上巴政府对东巴独立运动的武力高压处置,导致全世界舆论一边倒,一时间巴基斯坦可谓内外交困、孤立无援。

此战之后,中美联手对抗苏联的格局逐渐形成(巴方还曾是中美秘密外交的早期桥梁),同时由于苏联进一步接近印度,美国开始重新重视与巴基斯坦的关系,72年至75年美国恢复对巴的经济援助、松动军事援助。

为保持区域平衡,当时的西方阵营与中国,大概都乐于促成印巴之间的不对称均势

经此一战,巴基斯坦不仅军事上遭受重大损失(损失飞机86架/坦克229辆/舰船22艘、8.9万人被俘),而且政治失利莫过于此——东巴彻底分离出去、剩余国土处于被印度半包围的状态、国力被永久性的削弱:丧失国土15%、人口60%、外汇储备50%、税收20%…

从此,巴基斯坦沦为南亚二流国家,印度晋身南亚独大。


◆印巴之间,除了三次战争,还在锡亚琴冰川区域多次发生炮战和小规模战斗,双方于此处陈兵数万、冲突不断。


5-2-5、近年印巴国力比较

印度,管辖面积316.64万平方公里;人口13.6亿(2019年)、世界第二位,80.5%信仰印度教;2019年国内生产总值2.85万亿美元;常规军132.5万人,世界第4大武装力量。

巴基斯坦,管辖面积88.2万平方公里;人口2.077亿(2017年)、世界第五位,95%以上是穆斯林,是人口第二多的伊斯兰教国家,伊斯兰教为国教;2019年国内生产总值2876.7亿美元;常规军约60万人,世界第7大武装力量。

国内生产总值,印度几乎是巴基斯坦的十倍


5-3、冷战后的南亚格局

1991年,前苏联解体。随后,东欧各国走向民主化,曾经庞然大物的东方阵营轰然倒塌。世界在走出“冷战阴影”之后,开启了一个以和平发展为潮流的新时代。

期间,中国1971年重回联合国、并担任安理会常任理事国,1978年开始改革开放、积极参与冷战后国际秩序。中国从改开伊始,全方位、大力度援助巴基斯坦,并一直持续至今。

◆笔者2005年去过巴控克什米尔。根据官方规定,外国人进入该地区旅游,也是需要现役军人押车陪同的。途中,我问同路的年轻尉官,如果你们打不过印度怎么办?他轻松而诚恳地回答我:We have U. U R the big brother.


5-3-1、拥核的南亚:海水与烈焰

南亚在地理上,连接中亚、东亚、东南亚,遥望西亚、阿拉伯半岛、北非,扼守印度洋海上战略通道。无论是在全球经济格局中、还是在全球战略格局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以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为主体的南亚,拥有世界近四分之一的人口,也是继非洲撒哈拉地区之后全球最贫穷的地区之一。

与此同时,全世界8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有两个在南亚。

1974年,印度进行了首次核试验。1998年,印度进行了系列核试验,同年巴基斯坦也首次进行了系列核试验。两国均没有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8个拥核国家中,还有一个没签约的是朝鲜)。

在导弹方面,印度拥有舰载的丹努什(射程750公里)、烈火-2(射程2000公里)、烈火-3(射程3200公里)、烈火-4(射程3500公里)、烈火-5(射程5000公里),均可携带核弹头。印度近年继续开发舰载和潜射弹道导弹,并与俄罗斯合作开发更远射程的“烈火-6”巡航导弹。

巴基斯坦则拥有沙欣-1(射程750公里)、高里-1(射程1500公里)、沙欣-2(射程2000公里)、沙欣-3(射程3000公里)等,均可携带核弹头。

南亚的核安全,不仅考验印巴两个本地区拥核国家之间的关系、内部决策、民众情绪、管理水平,也涉及到周边同样拥核的中国,更关乎全人类的安全。

印度载核导弹的打击范围,来自csis.org

巴基斯坦载核导弹的打击范围,来自csis.org


在常规局部战争与核战争之间,也许就差一根疯狂的手指…


◆最近的印巴武装冲突

2019年2月26日,印军战机空袭巴基斯坦境内的恐怖组织营地,两国在克什米尔争议区相互炮击,导致多人伤亡。巴基斯坦在27日表示,巴军方当天在该国领空击落两架印度战机。

3月4日,巴海军表示,发现并驱逐了一艘试图进入巴基斯坦水域的印度潜艇。

3月19日,印海军出动数十艘军舰,在阿拉伯海举行了一场针对巴海军的大规模海上演习,“旨在迫使巴基斯坦海军不敢前出到公海上”。

这次冲突,还导致双边外交关系降级、贸易中断。

这是两国拥核之后,一次重大的武装冲突。


5-3-2、反恐时代,谁是真正的敌人?

冷战结束刚刚10年,911事件为人类开启了另一个潘多拉魔盒。伊斯兰极端恐怖组织经过冷战的成型蛰伏与大国培养,终于站在了全人类的对立面。

反恐,成为了和平发展年代世界各国的生死大事。

穆兄会、哈马斯、阿布沙耶夫、基地组织、塔利班、ISIS伊斯兰国、东突、虔诚军…这些极端恐怖组织在全球制造了大量针对平民的暴力恐怖事件。

随着世界各国政府对反恐的重视和协同努力,基地组织、塔利班、ISIS等似乎逐渐衰退。但近年恐怖组织及其活动,实际上却更加全球化、颗粒化和网络化了。

笔者观察,在伊斯兰极端恐怖组织全球化的过程中,其核心区域有一个从西亚到中亚、从中亚转南亚、从南亚再往东南亚的逐步转移趋势。2019年斯里兰卡连环爆炸,就是这一趋势的写照。

中亚的阿富汗塔利班式微之后,南亚的巴基斯坦塔利班却在巴控克什米尔临近的北部山区持续壮大,成为难以根除的毒瘤。

以南亚为主要活动区域的虔诚军,则介入印巴克什米尔争端

加上恐怖组织获取核武器的可怕隐忧,南亚火药桶更加复杂、更具危险性。

当世俗化国家为了争夺老大老二打得不可开交之时,也许身后就有一把幽绿的弯刀一直等着收拾各国残局呢…

警醒啊,世人们!

2001年911恐袭至2015年10月,遭受伊斯兰恐怖主义袭击的国家与地区。来自wikipedia

您已阅读了25600字

喜欢熠熠童心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熠熠童心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军事纵横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