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军事纵横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解放军为何一直没有解放金门岛?关键转折点就是这场炮战
送交者: 熠熠童心[★★★★仁党文化部长★★★★] 于 2019-04-22 11:30 已读 628 次 1 赞  

熠熠童心的个人频道

提起金门(主要指大金门岛),熟悉中国现当代史的网友可能会有一些心痛,因为这个面积仅134平方公里的小岛,实在是寄托了太多的历史恩怨,绵延至今,余波未息。

1949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十兵团挟漳厦战役大胜之余威,组织3个建制步兵团实施攻岛作战,意图解放福建沿海重镇金门岛。但因敌情不明、缺乏经验、决策失误、渡船不足、敌众我寡、后援不济等短板,攻岛部队虽浴血奋战三昼夜,仍最终失利,铸成了一段历史遗恨。据《第三野战军战史》记载:进攻金门岛的战斗,共毙伤国民党军9000余人,但登岛部队共3个多团9086人(内有船工、民夫等350人)大部壮烈牺牲,一部被俘。这是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的一次重大损失。


金门战斗失利后,解放军高层痛定思痛,吸取教训,慎重决策,积极准备,以第四野战军第十五兵团为主力,于1950年3月至5月实施渡海作战,一举解放中国第二大岛海南岛,极大震撼了风雨飘摇的台岛蒋(介石)方。此后,50万解放军部队枕戈待旦,加紧训练,准备择机渡海攻台,最终完成统一大业。然而,众所周知1950年6月朝战爆发,美国海军第七舰队介入台海,攻台战役被迫搁浅。

虽然直接攻台的条件不足,但随着其后数年之建设,我海空军力量已有长足发展,利用美军划定干涉范围的犹豫心态,先后组织部队实施渡海作战,解放了东南沿海的大量岛屿,逐渐将国民党残军的控制范围压缩到台澎金马地区。

对于金门失利之痛,解放军高层一直铭刻于心。朝战结束后,陈毅任司令员的华东军区和粟裕掌舵的总参谋部经过多方筹划,向中央军委建议,由北向南逐步攻岛的时间太长,不如从中间直取金门,拦腰一击,一举震撼敌人的台海防线。毛泽东、彭德怀等军委首长从战略上进行考量后,批准了攻打金门的作战计划,并指示华东军区积极准备。

说打金门容易,但如何打却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上次金门战斗失利后,国民党军多次向金门增兵,至1953年底已逾5万多人,在岛上构建了大量永备工事,并有海空军助战。为不重蹈一战金门的覆辙,我军必须搞好战场建设,动用海空军实现对金门周边海域的遮断,配合陆军登岛作战。但福建沿海基础建设很差,不足以支持大规模的海空军行动,必须抓紧时间修建铁路、机场、港口、炮兵阵地、物资仓库等必备设施。这就牵动巨大,旷日持久了。加上为形成兵力优势,需要集结15万左右的攻岛部队,要准备700艘登陆艇,加上其他战场建设需要,耗费资金甚巨,亟待国家专项拨款。看到华东军区上报的所需战费数字后,毛泽东、彭德怀等军委首长犹豫了。国家正在恢复建设,到处资金吃紧,钱要用到刀刃上。攻金虽然从战略上可取,但耗费太多,准备时间太长,而且真打起来却无十分把握(主要顾虑美军可能参战),并不是眼下的急务。他们经过再次运筹,指示华东军区将攻金的准备工作暂停。

为力求战则必胜,中央军委决定采取稳扎稳打战略,每次选定一个最小最弱的敌占岛屿攻击,积少成多,用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战果。据此方针积极准备,海空军配合,连续作战,至1955年初全部解放了浙东沿海敌占岛屿。此后,作战重点转向福建沿海。

1955年3月,所谓“美台共同防御条约”生效,美国加强了对蒋方的支援,并在外交上敌视新中国,声明为保卫台海“将进行战斗”。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金门这个小岛成为了两岸军事对峙的最前沿,直到有一天而举世闻名。


到了1958年夏天,伊拉克爆发革命。为制止连锁反应,美国立即派军队在黎巴嫩登陆,英军也入侵约旦,中东地区局势极度紧张。中国奉行的是支持亚非拉国家民族解放运动的革命外交战略,因此在国内掀起了大规模声援浪潮,先后有2000多个城镇的6400万人参加游行。在此形势下,蒋方宣布台澎金马三军进入特别戒备状态,同时加紧军事演习和空中侦察,摆出反攻 大陆的姿态。其中防守金门的国民党军队增加到8万余人,配备75毫米以上火炮380门、轻型战车与自行火炮106辆,并有力量较强的海空军辅助防御。

在北京的毛泽东洞悉世界局势,从既有的革命战略出发,决定将台海问题与支持中东人民斗争结合起来,互相策援,使美国四处紧张,首尾失据,从而在战略上减轻中东人民的压力,并摸一下美国在台海问题上的底牌。据此,毛泽东决定在金门、马祖一带采取大规模军事行动。对于具体方案,他要求国防部和总参谋部进行研究。

国防部长彭德怀、总参谋长粟裕在北京主持召开作战会议,研究讨论了在金门、马祖一带实施军事行动的方案。到底是渡海登陆,还是空军轰炸,或仅限于炮击,提出了多种方案,进行了反复比较衡量。最后,以炮击为主的意见占据了上风。上报毛泽东后,却迟迟没有得到批复。这也可以理解,毕竟有“美台共同防御条约”摆在那里,我军真要对金门动手,便要提防美军可能的干涉,决心当然不是那么容易下。

在此期间,军委已紧急调动海空军和炮兵入闽,积极进行作战准备。根据毛泽东的指示,组建了福州军区厦门前线指挥部,任命福建省委第一书记、福州军区政委叶飞为前线指挥部指挥。当年叶飞正是解放军第十兵团司令员,金门一战失利,犹自痛心疾首,此次挂帅复仇,既可一偿夙愿,也是中央对他的关怀。

8月17日,中央在北戴河召开扩大会议,研究和制定国民经济计划。毛泽东挟跃进东风的激励,下定决心,于8月18日作出炮击金门的指示。20日,强调集中力量,只打金门,把它封锁起来。21日,决定炮击行动于23日17时30分发起。22日,最后批准了炮击金门的作战方案。


1958年8月23日17时30分,福建前线解放军多个炮兵群的400余门火炮突然齐轰金门,2个多小时落弹3万余发,毙伤国民党军600余人(包括击毙金门防卫部3名副司令赵家骧、吉星文、章杰,击伤蒋方“防长”俞大维),击伤一艘运输舰,毁坏岛内大量设施及瘫痪通信联络,沉重打击了敌人,也从此拉开了绵延近21年的两岸炮战序幕。

在8.23炮击金门之前,中央军委的考虑一直是伺机实施渡海作战,解放金门、马祖,进一步孤立台澎之敌。从金门炮战开始,政治因素急剧上升,军事斗争转为配合政治斗争。根据毛泽东的设想,为挫败美国企图使两岸“划峡而治”的图谋,就要以金门为绞索牵住蒋方,文仗武仗并施,“直接对蒋,间接对美,联蒋反美”,只打蒋,不打美,只打金,不打台,将军事目标上升为国家战略。在这种新的形势下,要避免与蒋方脱离实际接触,因此推迟解放金门、马祖已成为战略需要。不谋而合的是,蒋介石也坚决反对“划峡而治”,一直叫嚷着要“反攻”。金门打起来,正好助力其顶住美国的压力,借口“以更坚强的反击对付武力的进攻”,将金门炮战延续下去,使之成为了维系两岸血脉的重要纽带。

行文至此,结论已经呼之欲出了:至今未能解放金门,虽然遗憾,却并不是坏事。在最危险的关头,能将宝岛留在中华民族的怀抱中,以待后来人用大智慧去完成统一伟业,这个代价值得!

评分完成:已经给 熠熠童心 加上 100 银元!

喜欢熠熠童心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熠熠童心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军事纵横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