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杂论闲侃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中国文化与极权主义
送交者: 反中共的左派[♂☆★声望品衔7★☆♂] 于 2022-12-21 2:38 已读 701 次  

反中共的左派的个人频道

作者 关敏 写于二零零六年 6park.com


6park.com

殷商的邪教文化 6park.com

专制政权由于掌握了不受任何限制的暴力工具,它可以不顾法律的规定,随意剥夺人的生命权和财产权,剥夺人们自由追求幸福生活的权利,可以任意践踏人权,视生命如草芥。生活在专制政府下的人们没有和平安宁可言,随时处于朝不保夕的危险之中。在专制社会裏,只存在两种“人”。专制者是不受任何限制的“野蛮人”,而广大受压迫的民众则是“奴隶”。社会生活壹切以维护统治者壹人的利益的为宗旨,完全泯灭了个人的思考和判断。 6park.com

诗人叶文福说:中国自古就是壹个荒唐的国家!中华历史不过是“野心包围着野心、铁蹄驱逐着铁蹄”的历史,中国人在马蹄和拳头下苟延残喘,留下了声声沉重的叹息和堆堆白骨。很少能看见闪烁着人性的光彩。从甲骨文裏就可看出中国文化的邪教特征。 6park.com


6park.com

祖:在甲骨文裏,从且,且就是男性的生殖器官,或是神主牌位;金文从示从且,成为现在汉字的“祖”。殷商人民崇拜祖先,这种习俗,后来的汉人与入主中原的人民承袭了。 6park.com

祭:在甲骨文裏,象手抓着壹块流血的肉块,用以献神;另有甲骨文,从又(手)从肉,从“示”,具有杀牲献祭的意思。这种惨杀式的献祭宗教,绝对无法走向慈爱、道德忏悔、道德救赎与建立绝对道德的宗教(基督门徒的祷告是用道德的信仰为基础,而不是用牺牲献祭的方式进行)。“羞”字,从羊从又(手),表示手持羊为祭;“俎”字,象肉置且上,表示以肉块祭祖;“鲁”字,象鱼放在缶(礼器)上,表示以鱼献祭;“牲”字,左边象壹只捆绑的羊,右边从“生”(表示完整),表示以全羊献祭;金文将羊换成牛,汉字承袭成“牲”字;“血”字,象皿中盛血,表示以血献祭;“福”字,象壹坛酒在示旁,表示以酒祭神;“佑”字,象以酒洒于示上,表示以洒酒祭神;“尊”字,象双手抱酒坛,登上阶梯,向神献酒;“丰”字,象豆(祭神盛物的礼器)中有禾,表示以禾谷祭神。  6park.com

礼字同“丰”,象豆中有两串玉,殷商大型祭祀时,需要用玉,因此祭神大典称为礼,祭神之器称为礼器。后来文人佩玉习俗,实为延续殷商巫师以玉祭祀与以玉表权威的意识。 6park.com

烈:在甲骨文裏,其上象残骨之形,其下象滴水,表示杀牲取血,用以血祭。汉字的“裂”,甲骨文从“列”,即以刀裂骨,具有分开、分解与分裂的意思。 6park.com

燎:在甲骨文裏,象火烧木头,木上冒烟,即燎祭之形;殷商燎祭时,会焚烧人或牲畜。 6park.com

旱:“旱”字为“熯”的本字;甲骨文裏,“熯”同“堇”,象把壹个双臂交缚、头颈戴枷的人牲放在火上焚烧之形,会以人牲献祭求雨之意。此外,甲骨文裏,“胶”与“赤”字,都是“熯”字类似,属于“焚烧人牲”与“求雨之祭”的用字。 6park.com

丞:在甲骨文裏,象双手将人埋进坑洞裏,即活埋人祭;此字还有壹个完全相反的意思,就是双手将人从坑洞裏救出,具有拯救的意义,后来演变成“拯”字。甬:在甲骨文裏,象人在盘中,即人祭之象;后来演变成殉人的代用物,即始作俑者之“俑”。  6park.com

薶:“薶”字同“狸”与“埋”, 象“用土将牛埋进坑裏”,这就是“牲祭”;殷商人祭山林土地之神时,采行埋牺牲入土的方式。 6park.com

沉:在甲骨文裏,象水中有牛,另壹象水中有羊,即沉牺牲于水中以祭河神;金文的“沉”字,左边象水,右边象壹个被捆绑的人,表示沉人于水中。  6park.com

帝:在甲骨文裏,象结扎柴草为神形,作为燔烧典礼时祭神用。殷代天上至上神称帝,如武丁时的蔔辞,数次出现有“上帝”的用语;殷王祭祀其死去的生父或王时,亦称其为帝,如甲骨文蔔辞裏有“贞咸宾于帝”,指先王死后可以升天配帝,成为上帝旁边的人帝(或称王帝)。帝原本指死去的王,后来秦始皇竟然自封为皇帝,成为后代专制君主的通用称谓。 6park.com

禘:在甲骨文裏,象以手捧帝,祭帝之典;所谓禘祭,就是祭祀天神或先王的大典,殷商与周代,只有王才能举行禘祭。 6park.com

征:甲骨文“征”同“正”,字形上边“口”象城邑之形,字形下边从“止”(同“趾”),表示来到城下向前攻城。甲骨文“伐”,象“以戈击人”,即“杀人”。甲骨文“歼”,从戈从二人,“二人”指多人,因此“歼”表示“赶尽杀绝”之意。甲骨文“取”,从耳从又,指以手执耳,指割下战俘的左耳。甲骨文“灾”,象戈上高悬着人头,有战争灾难的意思。 6park.com

国:从戈从口,“口”象城邑之形,指“以武力保卫城邑”或“被武力征服的城邑”,这个“国”字,只体现“武力”的概念,没有人民自由意誌、人民自决与人民自治的意义。 6park.com

甲骨文的“孝”,从爻从子,“爻”就是卦爻,它是蔔筮的内容,具有无上权威;“子”就是“人”;孝字从爻从子,表示“人”要遵从“爻”的权威,具有接受长者教诲与顺从长者意誌的意思;“孝”,自然就有“服从”与“顺从”的意思。 6park.com

唯有“王”、“巫”与“祝”等统治阶层,才有对爻的解释权。于是“爻”就变成了统治者教化与约束人民的工具。当人接受与顺从“爻”时,无异于接受与顺从统治者的绝对权威与意誌,这就是儒家主张以孝治国的原因。儒家最后再用“君臣与父子之道”来控制人民,甚至发明“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臣亡,子不得不亡”等的邪教思想! 6park.com

教:教字的甲骨文,从爻从子从攵,“攵”即手持刑杖棍棒之像;“教”就是“统治者拿着棍棒,要求人民服从爻”;“王教化”,就是王用棍棒来教化人民。“教”,就是所谓的棍棒教育法,就是所谓的暴力教育法,为什么要用暴力教育法?因为那是壹种教人非理性与否定自主意识式的顺从教育,是教人成为统治者所要的愚民、良民与顺民的教育,那不是人的教育,那是把人异化成奴隶、非人、没创造能力、没抽象能力、没思辩能力、没逻辑能力、没溯因能力、没推理能力、没理性、白痴与禽兽等的教育!“文”就是暴力,“爻”就是谎言;谎言与暴力,就是专制统治者的两种武器,是奴役与压迫人民的绝对工具。 6park.com

“牧”从羊从文,其甲骨文的本意,就是“用棍棒驱赶羊群”,后来金文与篆文用“牛”取代左边的“羊”,成为现在的汉文“牧”字。这个字后来演变成“放养牲畜”、“放养者”、“管理”、“治民”、“主事之官”、“州的长官”与“统治者”等意义,如“牧牲畜”、“牧人”、“牧正”、“教化牧民”、“天子牧民”、“天子为牧”。怎么可用“驱赶牛羊群”的“牧”字来“牧民”?这说明了:民不过是类似牛羊的牲畜罢了! 6park.com

民:在甲骨文与金文裏,“民”象“以壹锐物刺壹目形”;“民”的本意,就是奴隶,后来引申成为普通百姓。试想,当人睁开眼睛时,就看到壹把锥刺,那就是凄惨的奴隶啊!如果“民”的本意是“奴隶”,那么亚洲大陆的人“民”,有什么资格谈自由与民主? 6park.com

甲骨文的“民”与“臧”,具有类似的意义;“臧”从戈从臣,象“以戈刺瞎眼睛之形”,指“古代为了防止俘虏与奴隶逃跑,因此刺瞎其双目,使其成为卑贱的奴隶”。 6park.com

众:甲骨文“众”字有两种,第壹种是“三人并排”,第二种是“日下三人”(表示许多奴隶在烈日下劳作之意);金文将“日”改为“目”,成为“目下三人”,象征统治者在监督奴隶劳作。“众”字有“众多奴隶”之意,古代的统治者,壹直将人民视为私有财产与奴隶。 6park.com

辛:辛字的甲骨文,代表“刑刀”、“刑具”、“刑罚”与“罪恶”,由“辛”字,发展出来的字,有“幸”(代表“枷锁”)、“童”、“妾”与“童”等字;古代男奴为童,女奴为妾,童亦为奴,所谓奴就是奴隶,就是有罪者;后来演变成“幸”代表幸运,“童”代表孩童,“妾”代表非正娶之妻,“童”代表仆人,这些概念都仍旧脱不了贱人、奴隶与有罪人的内涵,都是拥有者可以随意践踏那些属于低等人人权的概念;“辛”、“幸”、“童”、“妾”与“童”等字,毫无人权的意义。 6park.com

宰:宰字的甲骨文,从屋下有辛,“宰”指在屋裏执行刑罚者,后来演变成“杀”、“家臣”、“官名”、“坟墓”、“主持”与“主管者”,如“宰相”、“州宰”、“宰夫”、“宰杀”、“主宰”、“宰制”、“宰人”等;“宰”字充分体现古代统治者绝对权力与杀戮的本质,这裏面没有对人的爱与关怀。 6park.com

家:从屋下有豕,就是指养猪的地方;统治者造字时,竟然不是以“屋下有人”,而是用“屋下有豕”造此字,这是什么心态?是将人看成猪,还是将猪看得比人更重要?这说明了统治者将老百姓的家,看成物质性的生产单位,人与猪根本都是统治者的私有财产。 6park.com

牢:牢字的甲骨文,从牛在栏圈中,就是指关牛的地方;这个字后来演变成“ 束缚”、“关押”、“监禁”、“ 祭祀时用的牲畜量”等意义,如“ 牢固”、“监牢”、“牢狱”、“ 太牢”(指牛羊豕)、“ 少牢”(指羊豕) ;然而,监禁人的地方,怎么可以用“ 牢”,那么人与禽兽何异?那么人的尊严何在?这就是统治者将人禽兽化的证据。 6park.com

豖:豖字的甲骨文,从豕从壹小点,豕代表猪,壹小点代表劁猪(阉割),“豖”字表示阉割猪;豖有壹个异体字,即“斀”,是指割掉男人的生殖器。 6park.com

人:就是由两条线组合的概念;壹条右边竖立的曲线代表头、身与壹条腿,另壹条左边短线代表壹只下垂的手臂,这就是人的概念。在统治者的意识裏,人必须越简单越好,最好变成后来的汉文壹样,只是“两条腿的东西”,看不出“头”、“脑”、“心”、“肩膀”与“爱”,这才是统治者所喜欢的“人”!在这个世界上,只要有壹点人的尊严与人的基本意识者,谁能够动笔写得下这个“人”的字? 6park.com

人字的甲骨文,像侧立的人形;就是“半面与侧面的人”,而非“全面与正面的人”;这个“人”,仅能呈现“半个身躯(含壹条腿)”与“壹只手”,为什么殷商的统治者,不愿意用“全面”与“正面”的人,来呈现“人”的意义?因为统治者不要人民,用“全面”与“正面”的人,来面对真实的世界;所谓的“人”,在统治者的眼裏,只不过是壹个简单的数字概念,说白了就是“壹头牲口”! 6park.com

“大”字 ,象“正面而立的人”,“大”与“人”的关系,就像“巫王”与“贱民”的关系,就像“奴隶主”与“奴隶”的关系,就像“宰制者”与“被宰制者”的关系,就像“吃人者”与“被吃者”的关系,就像“全人”与“半人”的关系。 6park.com

这种“大”与“人”的关系,就是殷商统治者非人化与异化人的最基础构想,“唯有透过不断地压抑与淼小人的位格与尊严,才有可能树立王权的绝对权威,也才有可能建立统治者可以胡作非为的绝对合法性”。 6park.com


6park.com

在甲骨文裏,任何畜牲与野兽,它们造字结构都比“人”字要復杂,例如,龟、猪、鹿、龙、象、兔、狼、狐、鸟、雀、雁、凤、鸿、鹳等,为什么“人”字的内涵与概念,比畜牲与野兽还简单与空洞,难道“人”不如畜牲与野兽? 6park.com

凡是与“人”概念相关的甲骨文,都具有病态、变态、残缺、片面、妖怪与扭曲性等概念的特质,例如,“首” 字 ,从长发、怪形头、长嘴与壹眼,为什么是壹眼,而不是两眼?“页”(同“首”)字,从首从跽坐人形,为什么还是壹眼?“首” 字 ,在小篆变成从长发从鼻,成为后来汉字的依据,为什么只剩下壹推头发与壹个鼻子,那是人的头吗? 6park.com

“面”字 ,即“脸面的面”,象“圆框内壹眼” ,为什么人的脸内只有壹眼,而没有其它的器官?“见”字 ,即“人睁大眼睛看东西”从“壹眼与半人身” ,为什么不用两眼看东西?为什么没有脸、心与嘴巴?“自”字 ,即“自己之自”,象“人的鼻子” ,为什么用“人的鼻子”代表抽象人的“自我位格”?  6park.com

“美”字,象“人头上插羽毛”或“人头上戴羊角饰物”,为什么“人头上要有饰物”才代表 “美”?那么“人头上没有饰物”,是不是就不美了呢?那么谁才有权或资格在头上戴饰物呢?那么“美”的普遍性与抽象内涵在那裏呢?篆文的“美”字,从羊从大,指羊大美味,那么属于口感之外的“美”,岂不是不存在了?经由这些简单的问题可知,这种表像与简化式的文字绝对不可能产生,那种具有普遍与绝对性“美”的深刻意义! 6park.com

凡是与“人”概念相关的甲骨文,都具有奴化、兽化、牲畜化、卑贱化、物化与非人化等的概念。例如,“母”字,象“女子胸部有两点”,以此突显乳房与乳头的特征,难道母亲没有其它更重要的内涵?“女”字,甲骨文有两种字体,壹象“女子双手交叉扶膝跪坐之形”(表示恭顺与卑贱),另壹象“双乳巨大的女子跪坐之形”(表示统治者物化与性化女人),这是统治者恭顺、卑贱、物化与性化女人的证据! 6park.com

“妇” 字,象“女子手持帚”,指扫地的女子。妻:甲骨文象手抓女子头发状,就是指“强抢女子为妻”;此外,金文的“奴”字,从女从又(即“手”),就是指“从战争中抓来的女俘虏”,这充分显示了古代部落战争抓人为妻与奴的野蛮行为。 6park.com

“奴”字,象“人手抓女子”,原指虏女为奴,后来泛指奴隶,是谁赋予人可以随便虏人为奴的权力?是什么样的社会与文化意识,可以容许人任意虏人为奴? 6park.com

臣:甲骨文象“壹竖起的眼睛之形”,《尚书》说,“男曰臣,女曰妾”,均指奴隶;古代奴隶不可以抬头平视主人,只能俯首或仰视,因此用“竖目”代表奴隶。在这样极端非人化意识的环境下,人如何保持人的尊严与人格? 6park.com

方:甲骨文“方”字象“人颈部缚有绳索或戴枷械之形”,就是指“缚绳索或戴枷械的贱人”,“贱人”就是外族之人;在甲骨文裏有鬼方、土方、羌方、夷方、虎方等,这充分表现了殷商人歧视外族部落的心态! 6park.com

甲骨文裏,“我” 字,象“壹根长柄绑着三个戈”,表示部落强大的武力;甲骨文裏,“我”字代表殷商部族,并没有个体人的意义,这代表殷商人只有集体意识的“大我”,而没有个体意识的“小我”,这是多么令人震惊的事实? 6park.com

从“大”与“人”、“君”与“民”、“父”与“子”、“我”(指“大我”)与“自” (即鼻子,指“自己”) 、“王”与“众”(指“众多奴隶的人民”) 、“戈” (指“武力”)与“或”(从戈从口,指以武力维护城邑,即“国”) 、“巫” (从二玉交错之形,即“巫师”)与“祭” (象以手持流血的肉祭神,如人祭)、“帝” (指殷人信奉的上帝,本质为嗜血的邪魔)与“牲” (指“牺牲”,如人牲)等字关系,人类可以得到许多清楚的讯息,那根本就是殷商统治者,用巫术政治来彻底迷惑人心与残害人的邪恶文化! 6park.com

从上述的甲骨文字可知,殷商的统治者,如何用文字来建立人的奴隶与顺从意识,如何用文字来发展他的王权与神权政治,如何用文字来巩固其绝对权力与统治地位,如何用文字来掩饰统治者的罪行与不公不义,如何用文字来愚弄、剥削与压迫人民! 6park.com

尹:尹字的甲骨文,像手执某长物,这个长物,可能是针、杖、棍棒、刀、武器等;不论这只手拿什么东西,当他拿着这个东西后,它就拥有某种权特别力或能力,于是产生“治”、“治理”与“主管”的意义;后来“尹”演变成“治理者”与“官名”,如“大尹”、“府尹”等,这裏面没有人与人共同合作与互助的概念。 6park.com

君:君字的甲骨文,从尹从口,这个口字,可能是“口”(指发号命令者)、“神器”(指权威的礼器,代表神圣权威的君权)或“城邑”(指统治者掌控的城邑)等;不论如何,都是指拿着某种武器或器具的绝对权威者、主宰者或统治者,它充分体现了古代权威或暴力政治的本质,这裏面根本没有民主与人权的概念。 6park.com

在甲骨文中,“王”从斧钺之形,象壹把下砍的大斧形,上横是斧柄,下边是斧头;斧钺代表刑杀征伐,只有王才具有这种绝对的权力,因此“王”字代表无上的权威与权力。  6park.com

甲骨文“父”字,象“手持石斧”,石斧是生产工具,亦为武器,代表权力。 6park.com

“父”与“王”是巫王政治与社会的两种无上权力,后来的儒家就是用“父”与“王”权,来建构绝对“孝”与“忠”的思想,以此来压抑个体独立意识与尊严,推动人绝对忠于“王” 与绝对 服从专制,并积极宣传属于集体意识与相对道德等的伪道德观思想。 6park.com

所谓的“君父”与“子民”等思想,就是将“父子之道”扩大为“君臣之道”,就是用“绝对的父权”来建立“绝对的王权”;“孝”与“忠”的本质,就是无条件地“无违”与“服从”,就是要妳莫名奇妙去死也要绝对地“无违”与“服从”,这就是东亚大陆专制与集体意识的起源,这就是东亚大陆没有真正意义上人的原因。 6park.com

在绝对的权力下,统治者肆无忌惮地实行专制与中央集权的政治。孔子曰:天无二日,民无二王。《礼记.曾子问》说,“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孟子在《梁惠王上篇》说,“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壹!”;《春秋公羊传》首页, “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壹统也。”,这些都是源于古代华夏民族的大壹统思想;这些思想,导致了上古时代各种部落国与诸侯国的无意义战争。例如,禹时天下万国、西周初期1773国、春秋时1200国,到了战国时期只剩下韩、赵、魏、楚、燕、秦、齐、吴、越、鲁、卫、宋等国。 6park.com

商朝的国君盘庚是较为贤明的君主,贵族们坚决反对他的迁都决定,他召集贵族臣僚到王庭训话说:“妳们的生命,乃是我替妳们从上天保留下来的,妳们如果违反我的意愿,妳们的祖先在天上会向我先王请求,严厉地惩罚妳们。到那时候,勿论妳们怎幺求饶,我都会把妳们统统杀掉,不留下壹个人,也就别想到新都去了”。恐怖得很! 6park.com

殷王为了建立权威,用集体祭祀的方式,使人民接受神无上的权威之时,同时接受殷王的权威。巫王发明“人牲”与“人殉”的祭祀方式;在甲骨文裏,“祭”字从又(手)从带血的肉从示(祭臺),象“人手执带血的肉块,献于祭臺之上”,为什么要“献带血的肉”?因为必须用人类最恐怖的手段,如“活人祭”、“人头祭”与“割人体”等,来建立鬼神与巫王的绝对权威!所谓的“人牲”,就是以人为牲畜祭品,这些“人牲”大多是从外族部落虏来的奴隶,例如,殷商时代的羌人等;所谓的“人殉”,就是以人为陪葬者,大多是奴隶主的亲人(如妻妾子女)或仆役,他们要在阴间继续服侍主人。 6park.com

殷商人的殉葬人,并不限于奴隶,有些属于死者的家属、仆役或儿童;这些众多的男女殉葬者,很多是年轻人或小孩。从甲骨文的纪录可知,殷商人祭祀壹次可以宰杀千头的牛,王死陪葬的人达千人,王死陪葬物的种类与数量也十分多。在甲骨文裏面记载着,各种耗费庞大的祭祀,如经常使用数百头或上百头牛,为了维护这种奢华的祭祀与庞大的开销,殷王需要发动多少次的战争,才能够抢夺足够的资源与供驱使的奴隶? 6park.com

在甲骨文中,武从止从戈,戈为武器,表示要战争;止为足,表示要出行;从止从戈,表示发动战争或武力威胁。许慎在《说文解字》裏说,“止戈为武”,意为停止战争,不符合甲骨文原意;甲骨文裏的止,象壹只脚的轮廓,“止”是“趾”的本字。殷商时代,统治者如此地贪婪好战,如此地奢华与聚敛,他们怎么可能有“止戈为武”的意识? 6park.com

殷王为了扩大权力与争夺资源,自然要以经常发动战争的方式,抢夺异族的资源与奴役异族的人民。为了发动战争,发明了“华夷之辩”、“夷狄为禽兽”与“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等概念,以此来进行各种不义的战争,这就是商代频繁征伐异族与各种战争发生的原因,商朝主要是亡于过度的征战与兵疲,而不是亡于纣王的昏庸无道。 6park.com

在华夷之辩的意识之下,殷商人民可以将掳掠来的异族,视为罪人与奴隶,并且进行各种残酷与非人道的对待,例如,要求从事长期性各类生产与畜牧业、过度的体力劳动与殉葬;殷人相信人死后有灵,因此贵族死后要奴隶们殉葬,他们希望死后仍有奴隶供驱使;殷商时期的活人殉葬风俗,十分残忍,按社会不同等级的贵族,实行不同数量的活人陪葬制,例如:王的陪葬奴隶可达千人,高层贵族可达数百人,将军、大夫杀殉,众者数十,寡者数人。根据甲骨文的资料统计,有7426个羌人在祭祀中被处死!在殷商的墓裏,发现有些人的头骨上有刻字,这些是人头祭祀时的刻辞,祭祀后这些头颅会被打碎;这些头颅属于外族部落的首领或战士,当他们死后,殷商人民将他们的头颅切下,作为祭祀祖先与炫耀胜利的象征。 6park.com

1934年至1935年,在洹北侯家庄西北岗所发掘的殷代的王陵,其中有九座殷王大墓与壹座埋葬器物的大墓,大墓的东区又有附属于大墓1242座小墓;这些墓估计有数千的殉葬人,根据资料记录,多数都是身首砍断,有的只有肢体,有的只有头颅,有的双手被缚,有的抱手蜷腿,有的张口弯头。  6park.com

河南安阳小屯村附近发现了十座殷王大墓,西北岗发现了1221座小墓,这些墓除了有许多商代的陶 器、青铜器、兵器、玉器、工具与乐器等陪葬物之外,还发现有活人陪葬,他们身首异处,有的只有肢体,有的只有头颅,有的双手被缚,有的抱手蜷腿,有的张口弯头,死状极为痛苦,据估计约有2000多人。武官村北殷代墓区,在191个坑中,有1,200具遗骨,大部分都是头颅被砍掉的躯体,这壹地区共发现约2000具的遗骨。 6park.com


6park.com

考古发现,商代用活人殉葬屡见不鲜。河南安阳武官村商代奴隶主大墓及其陪葬坑中,出土了大量杀祭的人体尸骨;大墓中还出土了凋刻精美的乐器——大石磬;廓室两侧的24具年轻女性骨架旁有舞具小铜戈,她们生前是乐舞奴隶。 6park.com

孙淼《夏商史稿》第九章第五节人殉、人祭云:“1950年春,考古工作者在殷墟武官村大墓以南,发现4排17坑,坑内埋葬的都是无头人骨架…总计共埋152个骨架。…规模最大的是武官村以北壹批祭祀坑。据不完全的统计,191座祭祀坑中,共埋人骨11178个人骨。根据发掘情况看,这些人牲并不是壹次杀戮后埋入的,每次祭祀时杀戮的人数不等,少者壹、二人,多者几十人至几百人,最多者壹次竟达339人”。 6park.com

殷商时期的甲骨文,是统治者的工具;这种工具,主要在于宣传服从神权政治与统治者的绝对权威,主要在于巩固王权、专制与中央集权的政治,主要在于压抑人的抽象、逻辑、分析、推理、溯因、创造与形上思维的能力,主要在于非人、非理性、伪道德、奴化与禽兽化人民,主要在于摧毁人的独立自主意识,主要在于建立人的集体主义与集体服从等意识! 6park.com

从甲骨文可知,商代的刑罚有死刑、肉刑、徒刑、囚禁与服劳役等。“死刑”分砍头(“伐”与“元”)、剐刑、剖(“卯”)刑(如“剖心”、“剖孕妇”)、凌迟、醢刑(剁成肉酱)、火刑(“胶”、“熯”)、活埋(“丞”)、沉水刑(“沉”);“肉刑”分宫刑(“斀”)、刖刑(“陵”、“ 剕”与“岁”)、 劓刑、刵(割耳)、黥刑、尤刑(断指)、臧刑(以戈刺目);“徒刑”包括拘系(即“以绳索捆绑人的颈子,牵之以行的刑罚”或“戴脚枷流放的刑罚”)。《吕刑篇》的五刑,即墨(黥面)、劓(割鼻)、剕(砍脚)、宫(阉割)、大辟(杀头)等,《吕刑篇》甚至主张“遏绝苗民,无世再下”(要杀尽那些作乱的苗民,不让他们的子孙后代留在人间)。 6park.com

甲骨文裏充满了各种残忍的刑罚。例如,剐(割肉剔骨之刑)、劓(割鼻之刑)、黥(以针刺面后涂墨)、刵(割掉耳朵)、椓(割男女的生殖器)、大辟(死刑)、墨(面额刺墨)、臧(以戈刺目)、尤(断指之刑)、亢( 人的脚上套着刑具)、幸(犯人在监狱裏戴着刑具)、元(砍头)、斀(切掉男性生殖器)、宫(切掉男性生殖器)、腐(切掉男性生殖器)、剕(割足之刑)、陵(割足之刑)、岁(割足之刑)、抽舌、鞭笞、炮烙、剖腹、焚刑、醢刑(人死后剁成肉酱)、脯刑、磬、绞、车裂、腰斩、枭首、弃市、族刑、人彘、陵迟、剜眼、刺瞎等。 6park.com

“剐”字从刀从骨,即是割肉剔骨的刑罚;“刖”字像砍去人壹足形;“陵” 字,左边从大而缺壹足,右边从刀锯之刑,表示刖足之刑,后来演变成的陵(凌)迟之刑,即“斩去手足后,再割去身上的肉之刑”;“岁”字像以钺断足之刑,此亦为刖刑;“斀”字,左边像男性的生殖器官,右边从刀,是指用刀割掉男性的生殖器官;“元”字,从壹点从壹横从人,壹点就是人头,壹横指用刀截断,“元”字表示斩首之刑;“亢”字从大从壹,“大”指人,“壹”指横在两腿之间的刑具,表示人的脚上套着刑具;“幸”字从口从幸,表示监狱裏戴刑具的犯人;“尤”字从右(手)上壹横,像断手指的刑罚。 6park.com

凌迟最早是把人杀死之后再剁成肉酱,称为“醢”。受过此刑的有子路,还有周文王的长子伯邑考。后来发展更加精细,目的还是要让犯人受最大的痛苦,因此不但是活的时候施刑,还要求受刑人必须身受多少刀以后才死。先将犯人用渔网紧紧地网起来,人的肉会从网隙中透出来,然后由脚开始,壹刀壹刀地割;行刑的人,如果不慎让受刑的人,提前断气,那么他也要受刑;为了避免犯人咬舌自尽,必须先将犯人的牙齿敲断。明代的魏忠贤,被皇帝判剐1万7千3百33刀[因其提前自杀而未执行];明末的袁崇焕,被判剐1200刀;也有人被剐3600刀。受此刑最有名的人就是大太监刘谨,壹共割了三天才让他断气。 6park.com

此外有梳洗。用铁刷子把人身上的肉壹下壹下地抓梳下来,直至肉尽骨露,最终咽气。剥皮:剥的时候由嵴椎下刀,壹刀把背部皮肤分成两半,慢慢用刀分开皮肤跟肌肉,像蝴蝶展翅壹样的撕开来…最难的是胖子,因为皮肤和肌肉之间还有壹堆油,不好分开。皮剥下来之后制成两面鼓,挂在衙门口,以昭炯戒。最早的剥皮是死后才剥,后来发展成活剥。俱五刑:把砍头、刖、割手、挖眼、割耳合壹,即“大卸八块”。汉高祖死后,吕后把他的宠妾如意夫人抓来,剁去手脚,割掉鼻子耳朵舌头,眼睛挖出,丢在猪圈裏餵养,取名“人彘”。 6park.com

烹煮:找个大瓮,把人塞进去,然后在瓮下面用柴火加热。车裂:即五马分尸,就是把受刑人的头跟四肢套上绳子,由五匹快马拉着向五个方向急奔,把人撕成六块。 6park.com

古代的华夏民族,竟然会发明下列的刑具与文字,例如骑木驴(将犯罪的裸体妇女绑在木马上,让尖钉刺入妇人的阴部,游街示众)、拶指(挟手指的刑具)、枷板、夹棍、杠子、老虎凳、脑箍(可裂开头颅,使脑浆溢出)、站笼、栏车、盘枷、匣床、大枷、绳索、笞杖、刀锥、斧钺、鬼头刀、竹签(刺人指甲的刑具)、木脚镣、铁鞋、脚踏球、贞节铜锁、贞节铁锁(禁锢女性生殖器的刑具)、铁钳、铜烙印(烧红的铁器烙印在人的身上的刑具)、金瓜(砸犯人头颅的刑具)、铡刀、刑钉、绞绳等。 6park.com

在殷商时代,王的权力完全建立在神权政治上,只有“王”才能够祈求祖先的福佑,只有“王”才能够举行祖先的大祭祀与占蔔,只有“王”才能够为人民消灾祈福,只有“王”才能够与祖先与先帝沟通,并托祖先与先帝向上帝求情赐福,只有“王”才拥有解释甲骨蔔辞的权力,如甲骨文蔔辞裏经常有“王占曰”与“王蔔曰”等用语。殷商时期的巫、祝、医、蔔,擅长于各种巫术,他们所从事的祈祷、降神、占梦、祈雨、医病、占星、望气、预言等巫术,他们属于商王的御用文人。巫师为了讨口饭吃,当然会揣摩统治者心意,迎合统治者的意誌;龟甲与兽骨的占蔔,根本就是统治者与巫师串谋的戏,其目的是演给人民看,让人民产生恐惧与因此诚服于统治者的绝对权力。 6park.com

同理可证,由巫师所发明的文字,当然要符合统治者的绝对意识与意誌,否则统治者如何用它遂行其绝对的权力与意誌?由巫师所发明的儒家哲学与思想,当然也要符合统治者的绝对意识与意誌,否则统治者如何用它来愚弄与统治人民? 6park.com

殷商时期的巫师,逐渐发展成为儒家的文人。孔子周游列国,其目的就在于寻找壹个巫王,接受他的礼乐治国理念;所谓的礼乐治国,就是建立类似商王朝政教合壹、专制、大壹统的中央集权政治。儒家荀子的弟子李斯,向秦皇鼓吹孔孟的大壹统思想,最后创造了两千多年来的“秦制”,这个秦制包含了殷商的巫王政治,也包含了华夏沙文主义的各种文化病毒,如专制主义、大壹统思想、中央集权、华夷之辩、华夏扩张主义等。 6park.com

殷商时代,已经具备有高度政教合壹的巫邦政治,殷王就是最高权威的“巫”;殷商的宗教,基本上就是壹种违反人性的邪教,这种邪教在亚洲大陆延续了几千多年而且还在延续。  6park.com

巫王政治,就是巫术与王权合壹的政治,就是邪教政治,就是专制政治,就是吃人的政治。儒家就是巫王政治的帮凶,就是发明绝对忠孝思想的伪道德者,就是提倡相对道德与情境决定论等伦理观的魔鬼,就是混淆人类历史道德进化观与制造伪历史分合观的罪人,就是帮助统治者压抑人个体意识与道德的邪灵,就是推动专制与人集体意识的撒但,就是传播汉人沙文主义贩毒者,就是阻碍人化与人文明的野兽,就是谋杀人灵魂与慈爱的妖怪,就是焚烧东亚大陆民主与自由的凶手。在这种专制文明、邪恶的文字与残暴的神权政治下,所有的人都变成了“奴”、“鬼”与“兽”!所谓的“奴”,就是没有人权的奴隶;所谓的“鬼”,就是没有灵魂的魑魅魍魉;所谓的“兽”,就是没有人性的禽兽!这些“奴”、“鬼”与“兽”,就是亚洲大陆人民数千年来的悲惨现实与命运,它壹直持续到今天! 6park.com

甲骨文及其所演变出来的汉字,代表了古代专制的文化,代表了古代邪恶的意识,代表了古代不人道的思想,代表了古代反道德的理念,代表了古代反人类罪的意誌,以这种古代非人与邪恶的文字,如何能够为现代人类,开创慈爱、公义、自由、平等、民主、法治、人权、平安、喜乐、幸福与和平等的文明?唯有以抽象字母的英文,来代替单音节象形的汉字,这才是大陆人民,未来“人化”、“自由化”与“民主化”,唯壹明智与正确的选择道路! 6park.com

第13节 西周奴隶制和秦皇极权制 6park.com

在西方,苏美尔文化起源于两河流域,希腊文化产生于海边,都是交通便利,有互通有无的天然条件,商业成为主要的经济形式,人口流动很早就破坏了血缘纽带所带来的束缚。以个人为基础的古希腊民主政治形成欧洲最早的传统。 6park.com

中国人以以血缘为纽带,以集体的力量抵御各种灾害。历史上就有禹召集万国集会于涂山,商讨集体治水的传统。“哀田以族”,甲骨文中“田其丰年”中的“田”都是集体开荒和集体耕种的意思(见张光直着毛小雨译《商代文明》)。这种集体生产的制度产生利害与共、疾病相扶持的集体主义思想,也产生以王为中心的极端集权专制的奴隶制度传统。   6park.com

1.西周的奴隶制度 6park.com

在姬昌当政前,周人就对王顶礼膜拜、呼万寿无疆了。姬昌为了表示对纣王的忠诚,吃掉了用自己儿子做的肉羹。表面上看,好象是韬光养晦,其实是“君尊臣卑”的特权思想使他吃得心安理得。姬昌被囚而演八卦,提倡天尊地卑、君尊臣卑、男尊女卑、父尊子卑;从此,中国仅有的壹点平等都被消灭了。 6park.com

公元前1066年周武王推翻纣王,心奴化的政策开始全面实施。2年后,周公在诰文中把治国比作“梓材”,而且禁酒,禁娱乐,给民众规定这个,规定那个,壹步壹步地剥夺民众自由生活的权利。从西周开始,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关系成了社会的主轴关系。这是中国人思想上奴隶 [即心奴] 化的开始。 6park.com

鲁哀公问宰我祭祀土地神的牌位用什么木头?宰我说,夏人用松木,殷人用柏木,周人用栗木,用栗木的用意是“使民战栗”,就是得让老百姓害怕。这道出了奴隶制度的真相。 6park.com

西周分封制度,实际上只是官家所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周王是全国土地的唯壹所有者。周王再将土地分封给亲属和功臣,令其为诸侯,按级别占有土地。王室直接管辖之地,只是其中壹部分。但王室是天下诸侯共同的主人,诸侯对王室要承担壹定义务。国家公有制,本质上就是国王和贵族的所有制。“公”=“王”,对这个关系,当时的人是清楚的;而现在的人们还以为自己也有壹小份,认为“公”=“妳有我有大家有”,其实错了。 6park.com


6park.com

西周实行井田制,相当于集体公社。所谓井田制,就是把耕地划成不同生产单位,由贵族派官吏直接指挥组织生产,产出由贵族(公家)和社员按壹定比例分成。这就是壹种叫“彻”的集体生产和分成制度。不仅土地归贵族所有,就是劳动生产工具,也是归贵族控制。社员们到田头开始干活前,要由农官分发工具。土地不准买卖,所谓“田裏不粥”。从手工业来看,没有私营工商业主,只有官营手工业。物品的交换,也由贵族和官吏统壹控制,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工商食官”,即工商业者吃的是官家的饭。 6park.com

从教育来看,没有私立学校,教育由贵族控制,只有官府才能开办学校,只有贵族子弟才能入学。就算是贵族们想开办学校,没有周王的批准是不行的。在周朝的制度下,没有自耕农、没有独立手工业者和商人,壹切生产要素、生产过程和分配过程,都在国王、贵族和贵族官吏的直接计划控制之下。 6park.com

周朝所建立的封建制和欧洲中世纪的封建制是不同的。它们的区别之壹是,取代罗马帝国的法兰克王国的查理大帝向诸侯分封土地的原则是军事功绩,而周人分封土地的原则是血缘,是所谓的“亲亲建国”,中国周代受封的诸侯宗族是严格遵守周人制定的宗法制度的,因此中国周朝所建立的封建制,其实是宗法封建制。 6park.com

宗法制度,这种以血缘原则建立的社会制度,其实践的结果之壹就是使家庭而非个人成为了社会的基本细胞。中国的家庭因宗法制度而变得自我封闭性很强,这种封闭性使得每个家庭对本家庭之外的公共劳动带有强的反动、抵触情绪,并且使得家庭与家庭之间缺乏合作精神。而庄园经济,恰恰需要农奴家庭为领主劳动,并需要农奴家庭之间的相互合作。这种矛盾抵触的存在,使得周人的井田制得不到很好的贯彻,而在历史中显得面目模煳。这种模煳的井田制也只维持了四百年,便开始瓦解了。 6park.com

这种矛盾性可以从西周的诗歌集《诗经》中体现出来。在其中有关劳动的诗篇中,基本上都是反映农夫们的嗟叹哀怨、愤愤不平的。《诗经》中的三百首诗还是孔丘从西周流传下来的三千多首诗中严格挑选出来的,符合自己教义的诗,三百首之外更多的诗因不符合儒教教义而被孔丘无情地删去了,在那些被删去的诗中,可以想象得出,反映农夫们抱怨、反映阶级矛盾和西周社会阴暗面的诗歌会更多。 6park.com

与中国小农经济相比较的是欧洲中世纪的封建庄园经济。与欧洲封建庄园壹同建立的,是基督教信仰。这种信仰使得基督教堂成为了庄园地理、精神的中心。基督教和宗法制度最显着的差别在于:宗法制度的原则是血缘,它使得血缘成为人与人之间的唯壹纽带,它使得家庭成为社会的基本细胞;基督教的原则是超血缘,它使得超血缘的上帝成为人与人之间的纽带,它使得个人成为了社会的基本细胞。这样,欧洲人便很容易冲破小家庭观念的束缚,实现社会化合作。正是基督教为欧洲中世纪庄园所需要的合作劳动提供了价值基础,这种价值基础不仅使欧洲的封建制生存了近千年之久,并且使封建庄园经济转化为资本主义经济成为可能,因为资本主义经济,是这种超越家庭观念、社会化合作的进壹步发展。 6park.com

让我们来听壹听,在欧洲中世纪庄园中的基督教堂裏,神甫们都给庄园主和农奴们讲了些什么:六日妳要作工,第七日要安息,使牛、驴可以歇息,并使妳婢女的儿子和寄居的都可以舒畅(出23:12)。 6park.com

若有外人在妳们国中和妳同居,就不可欺负他。和妳同居的外人,妳们要看他如本地人壹样,并要爱他如己(利19:33)。 6park.com

在妳们的地收割庄稼,不可割尽田角,也不可拾取所遗落的。妳打橄榄树,枝上剩下的不可再打。不可摘尽葡萄园的果子,也不可拾取葡萄园所掉的果子。要留给穷人和寄居的的与孤儿寡妇(申24:19)。 6park.com

有施散的,反更增添;有吝惜过度的,反致贫乏(箴11:24)。 6park.com

好施舍的,必得丰裕;滋润人的,必得滋润(箴11:25)。 6park.com

欺压贫寒的,是辱没造他的主;怜悯穷乏的,乃是尊敬主(箴14:31)。 6park.com

戏笑穷人的,是辱没造他的主;幸灾乐祸的,必不免受罚(箴17:5)。 6park.com

妳不可因他贫穷就抢夺他的物,也不可在城门口欺压困苦人(箴22:22)。 6park.com

周济贫穷的,不至缺乏;佯为不见的,必多受咒诅(箴28:27)。 6park.com

学习行善,寻求公平,解救受欺压的,给孤儿伸冤,为寡妇辨屈(以1:17)。 6park.com

那行不义盖房,行不公造楼,白白使用人的手工,不给工价的,有祸了(耶22:13)! 6park.com

困苦穷乏的雇工,无论是妳的弟兄或是在妳城裏寄居的,妳不可欺负他。要当日给他工价,不可等到日落(利19:13)。因为他穷苦,把心放在工价上,恐怕他因妳求告耶和华,罪便归妳了(《申命记》)。 6park.com

在欧洲中世纪的庄园中,教堂不仅是传播基督教义的中心,并且它本身就是阶级矛盾的缓冲器,是友爱和睦的纽带,是爱的源泉。 6park.com

最近,在巴黎附近的壹个修道院中发现了查理曼时代的庄园薄记,其中详细记录了农奴们每天的工作情况,并且生动具体地描写了生活的各个方面。英国伦敦大学经济史教授根据其中壹部分记录,以壹个农奴的情况为例,用现代语言编译了《农夫波多》壹文。文中以相当多的篇幅描述了农奴们互相帮助,互相爱护,友好相处的具体细节。这和中国《诗经》中所反映的流离嗟怨的农奴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6park.com

2.户籍保甲连坐制 6park.com

《左传》成公13年刘子:“君子勤礼,小人尽力”。襄公9年知武子:“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先王之制也”。襄公13年君子曰:“君子尚能而让其下,小人农力以事其上”。 6park.com

《国语》“周语”严公云:“君子务治而小人务力”。“周语”内史过云:“庶人工商各守其业以贡上”。“鲁语”公父文伯之母:“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先王之训也。” 6park.com

为保证君子们的特权剥削,中国古代社会强化了垂直的等级序列构成的宗法社会,其基础是由士农工商四民组成的。他们的身份与职业是世代相传的,又有大致不变的固定居址;统治阶级希望这种结构坚如磐石,所以称这四民为石民。 6park.com

管仲说:“利出壹孔者,其国无敌;出二孔者,其兵半屈;出三孔者,不可以举兵;出四孔者,其国必亡。先王知其然,故塞民之羡(多余的钱财),隘(限制)其利途,故予之在君,夺之在君,贫之在君,富之在君。故民之戴上如日月,亲君若父母。” 6park.com

这壹思想被历代专制君主奉为统治民众的金科玉律,成为实施中国特色人身控制的黄金法则。“利出壹孔”的制度安排,使得统治者垄断了壹切政治权力和所有经济利益,这等于扼住了臣民的咽喉,拥有了对臣民的生杀予夺的绝对权力,臣民也只有唯命是从才能生存,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历代可以得心应手地实施残酷的专制统治的根本原因。 6park.com

在技术层面,“利出壹孔”包括两个互相补充,互相依存的的措施,既政治上的人身控制和经济上的弱(贫)民术。 6park.com

人身控制的手段和工具就是数千年壹以贯之的发达的户籍制和什伍保甲连坐制。 6park.com

中国的户籍管理制度始于商代,由于上交到中央的户籍簿册壹律都规定用黄色的封面,所以户籍又称黄籍或黄册。据《周礼》记载,有“司民”壹官,男孩出生后八个月,女孩出生后七个月,都要在户口簿上登记,而且是户分城乡,人分男女。古代的户籍制度不仅包括人口的登录,而且包括定期的稽核人口,登记内容主要有姓名、性别、年龄、高矮、胖瘦和长相及外表生理特征等,十分详细,每壹个人都必须在官府登记,否则为“脱籍”(黑户口),不仅本人要治罪,而且街坊四邻和执掌户籍的官吏都要治罪。 6park.com

秦国在公元前357年建立户籍制度,至商鞅变革,户籍制度更为完善,秦律还规定,已成年的儿童未登记户口,连裏正都要受处罚;居民迁徒,必须向官府申请办理迁移户口的手续;擅自脱离户籍而逃亡,称作“亡命”,被捕后要治罪。 6park.com

与户籍制相对应的,是壹套严密控制人身自由的组织系统,将每壹座城镇,每壹个村庄,每壹个家庭,每壹个人,都毫无遗漏地编入国家行政网络之中,这就是实行层层管制的裏甲或保甲连坐制度。 6park.com

裏甲制的始作俑者是管仲,《管子.立政》详细记载了这壹制度。居民每五家编为壹伍,设壹伍长,五伍为裏,裏设裏长,负责监督裏内每个居民的壹切活动,在居民点“裏”(闾)的四周筑起围墙,堵塞缺口,只留壹条与外界相通的通道,以控制内外居民的进出。在裏门的左右各有壹间观察室,每天早晚,伍长和裏长坐在裏面监督居民的出进。裏门的钥匙由裏长管理,下设看守,负责按时开闭裏门,并监督所有的出入者,向裏长汇报,凡是不按时出入,行为举止不符合规定者,看守壹经发现,都要及时向上级反映。每裏若有人犯法,则裏长与其同罪。这是用管理监狱的方法来管治人民,限制人民的人身自由。   6park.com

商鞅这个专制变法的枭雄,在秦国实施严酷的户籍制和裏甲连坐制,以至人民“行间无所逃,迁徒无所入”。后来商鞅遭政敌围攻,只得只身潜逃,来到边境旁的小客栈,准备投宿,因无证件,被店主拒之门外,他只得长叹壹声道:“嗟乎!为法之弊,壹至此哉?”堂堂壹国宰相,壹人之下,万人之上,在朝廷的通缉下,连藏身之处都找不到,只有俯手就擒,由此可见人身控制的效果。 6park.com

此后历代均有严密的户籍制度。如汉武帝四年(公元前107年),关东200万流民中发现有40万人脱籍,构成丞相石庆的失职,石差点被汉武帝处死。 6park.com

3.重农抑商 6park.com

仅有政治上的人身控制还不足以控制人们的意誌,必须辅之以经济手段才行,这就是历代政府奉行的弱(贫)民术。 6park.com

弱(贫)民术的主要政策就是重农抑商,其根本主张是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这是中国历代专制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其目的就是把广大人民强行束缚在土地上,达到随时可以为统治者所驱使的目的。 6park.com

重农抑商政策产生于战国时代,在商鞅变法中将重农抑商政策第壹次明确提出,并以此作为大力推行农战方针的基本内容付诸实施。以后的统治者都将其作为治国的不二法门。 6park.com

4.秦皇的极权主义专制 6park.com

1970 年代以来人们从睡虎地出土秦简与青川出土的秦牍中已明确知道秦朝实行的是严格的国家授地制而不是什么“土地自由买卖”;人们从《商君书》、《韩非子》壹类文献中也不难发现秦代法家经济政策的目标是“利出—孔”的国家垄断,而不是民间的竞争。 6park.com

秦始皇继承了商鞅的学说,“昔之能制天下者,必先制其民也,能胜强敌者,必先胜其民也。故胜民之本在于制民,若冶于舍、陶于土也”(《商君书·画策》)。为此,设酷刑重赏,实行“弱民”、“强政”的政策,迫使人民屈从于皇帝的绝对统治。为了实现这种绝对统治,建立起壹套从郡、县、乡、亭、裏到编民为什伍的行政管理系统和户籍制度。“四海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生者箸,死者削。迁移必办“更籍”、“以分田裏、以令贡赋;以造器用、以制禄食、以作军旅”。可以说,中国极权统治的政治和行政组织制度到秦已达到十分完善的程度,中国极权统治制度到秦已达到十分完善的程度。 6park.com


6park.com

法家政策的另壹面是反宗法、抑族权、消解小共同体,使专制皇权能直接延伸到臣民个人而不致受到自治团体之阻碍。法家公然宣称“夫以妻之近及子之亲而犹不可信,则其余无可信者矣”(韩非子.备内) 。在实践上则崇刑废德,扬忠抑孝,强制分家,鼓励“告亲”,禁止“容隐”,不壹而足。正是在这种“爹亲娘亲不如皇上亲”的反宗法气氛下,大共同体的汲取能力可以膨胀得漫无边际。 6park.com

秦王朝动员资源的能力实足惊人。《史记.秦本纪》记载:“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70余万人”。始皇26年,“徒天下黔首三万户琅琊臺下。”始皇32年,“乃使蒙恬发兵30万人,北击胡,略取河南地”, 修长成50万。始皇33年,“发诸‘尝埔亡人’、‘赘,婿’、‘贾人’、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以谪遣戊,”集解:徐广曰:“50万人守五岭”。这就是说,秦始皇用50万奴隶军队,征服了广东、广西和越南北部地区,并派兵留守驻防。始皇35年,修绵延300裏“阿房宫隐宫徒刑者70余万人”。“隐宫”即宫刑。另外,修驰道民夫30余万人。还有那工程浩大的驰道网、规模惊人的徐福船队……。 6park.com

无偿服奴隶式兵役和劳役的老百姓共270多万人,为上述军事和劳役大军运送粮草和装备的人以及在内地驻防的军人、夫役,估计还会有250万人,两项相加约有520多万人。当时,中国人口约有2千万人,其中有劳动能力的壮年人(包括妇女),按1/3计算,不过6百余万人。在6百余万有劳动能力的人民中有5百万人为秦帝国服奴隶式的兵役和劳役。这就是大规模地实行奴隶制的证据,这不是“国家权力只达到县壹级”能实现的。以至于“丁男被甲,丁女转输,苦不聊生,自经于道树,死者相望”(《汉书、严安传》)。 6park.com

《汉书.食货誌》记载了战国初期魏文侯的相国李悝所算的壹笔农民收支帐,农夫壹家5 口,耕田100 亩,平均每亩收粮1.5 石,共收150 石。除去十分之壹的租税15 石,余135 石。每人每月平均吃粮1.5 石,全家共吃90 石,余45 石。每石卖钱30 文,共得钱1350 文。除去祭祀、庙会用钱300 文,余钱1050 文,每人穿衣用钱300 文,全家共用1500 文,还差450 文。加上妇女纺织和饲养家畜的收益,全家收支平衡,略有盈余。 6park.com

秦朝的人民生活水平,有两句话可证:“服囚犯之衣,食犬彘之食。”西汉景帝时的大臣晁错,叙述汉文帝在位时农民生活状况时,也算了壹笔帐:农夫壹家5口,其中应服徭役的壮男至少2 人,壹年有几个月不能在家劳动。壹家种田不过100 亩,收获不过100 石。还有送往迎来,吊丧、疾病、养育儿女。壹遇灾荒和急征暴敛,就要贱卖农产品和借高利贷,最后只好卖田宅卖子孙来还债。西汉“文景之治”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农民的生活还不如战国初期,负担比周朝高20 倍的秦始皇时代的农民,生活水平更加低得不可思议了。 6park.com

秦开创了大共同体壹元化统治和压抑小共同体的法家传统,大共同体的膨胀既然连小共同体的存在都不容,就更无公民权利生长的余地了。 6park.com

专制皇权制度,在教科书上被称为私有制,实际上只是皇家所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在帝王体制之下,臣民的财产随时都可能被剥夺和被抢劫,臣民没有人身权利。帝王可随意的占有他人的妻子,甚至人的生命也捏在帝王手上,他可以随意处死妳。战争时期进行的土地分配,也不是私有制。胜王败寇,谁胜产权就是谁的,谁胜谁就是法律。 6park.com

从1912年清朝皇帝退位开始,连年的军阀混战、日寇侵略、革命扫荡,私有产权只能在夹缝中偷生,并且不断地非正常地更换主人。由于相对于以前的封建皇朝和和以后的无产阶级专政,这段时期管制较为宽松,私有制因素也特别活跃,但未受法律的公正保护。这只不过是私有制的萌芽的阶段。中国多数朝代不许独立的商人富过王侯,太富了,就要“国有化”,就要“共产”。所以,民无法制约官,官越当越富。 
喜欢反中共的左派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反中共的左派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杂论闲侃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