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毛泽东和刘少奇的分歧 by yc雨花石
送交者: KFCUK[品衔R1] 于 2015-03-23 16:52 已读 2447 次 1 赞  

KFCUK的个人频道

  战争时期,毛泽东歌颂了白求恩、张思德,毛泽东认为正是这千千万万的愚公的无私奋斗才获得了成功。
  和平时期,毛泽东塑造了雷锋、王进喜、焦裕禄,毛泽东认为如果所有的中国人都像他们那样天下为公,才能够实现中国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毛泽东认为,中国社会要进步,必须改造民众的劣根性,必须灵魂深处革命摒弃私心杂念。
  这就是“讲政治”。
  但是,刘少奇和邓小平否认了毛泽东的思想。他们认为,通过社会实践证明,以灵魂深处革命的方式改造民众的劣根性,在现实中很难实现,民众内心深处的家庭私有思想强力抵制集体思想,与其如此折腾,倒不如顺水推舟利用家庭私有思想推动经济发展。
 
 在如何建设国家的根本思路上,毛泽东和刘邓的共性是都承认大部分人有家庭的私有观念。毛泽东和刘邓的区别是毛泽东认为通过思想教育可以把民众改造成像雷
锋那样“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刘邓则认为在相当时期很难对民众的家庭私有观念完
成改造。
  一句话,毛泽东坚持而刘邓放弃对家庭私有观念的改造。
  坦白说,从理想的角度讲,每一个人都应该像雷锋、焦裕禄、白求恩那样高风亮节,如果每一个人都那样高风亮节,社会建设当然能够实现跨越式进步。
  所以,毛泽东对人性改造的失败,也是现实社会的尴尬。
  毛泽东和刘少奇的分歧,正如中国神话故事里治水的两个英雄,一个是“筑堤”的鲧,另一个是“疏导”的禹。
  大禹成功了,刘少奇以“三自一包”的方法也解决了经济问题。
  但是,刘少奇的“三自一包”必然产生贫富差距,而贫富差距一旦出现,其发展的方向就一定是雇佣和剥削,于是,必然出现大批的依靠剥削雇佣工人而生活的工商业者。
  1979年,中国改革开放以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为发端,这个管理模式确实解决了农民的吃饭问题,但也很快引发了贫富分化,在此基础上诞生了中国最早的农民企业家和一大批农村雇佣工人。
 
 所以,1962年七千人大会上刘少奇的“讲实践”和林彪的“讲政治”并不是关于毛泽东权力的争夺,而是关系到是否坚持教育改造民众自私自利的家庭劣根性
的大原则。推导一步,刘少奇的“讲实践”,就是遵循资本主义时代发现的经济规律,毛泽东的“讲政治”就是突破资本主义时代的经济规律而推崇无私奉献。
  我提醒一句:今日教科书里提到的所有的经济规律的存在基础就是承认人的自私自利。
  而,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存在的基础就是承认人的自私自利可以教育改造。
  所以,表面看来,毛泽东的思想比刘邓的思想符合马克思主义。
  请注意,我加了“表面看来”四个字。
  因为,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存在的基础就是承认人的自私自利可以教育改造,这句话是有一个大前提的,马克思认为人们抛弃自私自利思想的基础是物质的极大丰富。
  20世纪50、60年代,中国社会是一个物质紧缺的时代,在这个社会背景下,毛泽东和共产党可以通过思想教育改造一部分人的思想,也可以让整个社会的思想有明显的进步,但毛泽东设想的通过思想教育的途径彻底消灭自私自利的家庭所有思想是不现实的。
  七千人大会后,毛泽东拿着林彪的讲话稿问罗瑞卿:“林彪这一篇讲话,你讲不讲得出来?”
  毛泽东的意思是说:林彪“讲政治”的提法,就是承认通过思想改造寻找跨越资本主义阶段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如果你能够理解,那么你就是我的思想战友。
  罗瑞卿说:“我怎么讲得出来?恐怕永远也不可能讲得出来。”
  罗瑞卿承认自己写不出这样的稿子,其实就是表明自己不能理解林彪这个稿子有什么意义,或者说罗瑞卿认为林彪就是胡扯蛋。
  毛泽东仍然图谋挽救罗瑞卿,说: “讲不出来,要学嘛!”
  毛泽东要罗瑞卿回北京后去找陈伯达,要陈伯达开出几十本马列著作的书目来。
  毛泽东要求罗瑞卿征求陈伯达的意见选定一批马列主义的文章学习,毛泽东的这个做法已经告诉罗瑞卿:你的思想不但比不上林彪,也比不上陈伯达。
  问题在于毛泽东为什么将自己对林彪的评价透露给罗瑞卿?
  七千人大会,除了林彪,刘少奇、彭真等人一面倒的批评毛泽东,显得突出而孤立,毛泽东非常高度的对罗瑞卿评价林彪,其目的很清楚:我已经选择了林彪,我也愿意选择你,因为我知道你的忠诚,但如果你不能理解讲政治,如果不能和林彪一个立场,对不起,只能牺牲。
  毛泽东选择林彪为接班人的时候,有三种可能:1、林彪正常接班;2、林彪早于毛泽东而去世;3、毛泽东另选接班人。
  但,在毛泽东刚刚选择林彪取代刘少奇的时候,他必须把林彪当成接班人培养,这样一来,林彪的工作重心一定要发生部分转移,军队的工作必须交给另外一个人协管——事实上,在林彪仅仅主军时期,因为身体的缘由,贺龙就协管。
  也就是说,当林彪有可能取代刘少奇主持中央日常的时候,毛泽东必须找出一个接替林彪协管军队的人,毛泽东最早的选择是罗瑞卿。当罗瑞卿表示自己和林彪有巨大分歧时,毛泽东进行了挽救。
  文革时期,斯诺问毛泽东:什么时候开始准备打倒刘少奇?
  毛泽东说:1962年。
  毛泽东开始图谋打倒刘少奇的时间就是七千人大会,他认为在政治局常委这个层面只有林彪能够理解自己通过思想教育跨越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思想,至于刘邓的思想已经走向对立面。
  在这之后,毛泽东发动了“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对抗刘少奇的“三自一包”,而刘少奇又把这一运动引入到反腐倡廉领域的“四清运动”里去。
  这样一来,从1962年到1966年,“讲政治”和“讲实践”就成了毛泽东和刘邓的思想对立基础,所有反对突出政治的领导人都成了毛泽东的思想敌人,所有推崇“讲政治”的人都成了毛泽东的战友。
  毛泽东承认刘少奇的能力: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
  毛泽东担忧的是刘少奇的立场,所以,在图谋打倒刘少奇之前,毛泽东必须找出一个思想上绝对讲政治的人来取代刘少奇。
  毛泽东选定的干部是林彪、柯庆施、陶铸、康生、陈伯达,在以上几人中只有林彪战功突出,且是政治局常委。所以,毛泽东别无选择,如果罗瑞卿能够正确理解他的思想,以罗瑞卿的忠诚和身体以及能力,即使不能替代林彪,也必然是核心人选。
  20世纪60年代前期,军队工作的一个重大斗争是贺龙、叶剑英、罗瑞卿强调“军事大比武”和林彪的“突出政治”的巨大分歧。
  军队工作的“军事大比武”其实和经济生活领域的“讲实践”是一个思路,所以,贺龙、叶剑英、罗瑞卿就成了刘邓在军队里的思想代言人。
  所以,当毛泽东决定要打倒刘邓的时候,第一刀就砍向无比忠诚的罗瑞卿。
  文革初起,罗瑞卿、贺龙、叶剑英相继被整的很苦。我们知道,叶剑英因为参与整倒罗瑞卿而取代了罗瑞卿那一个军委秘书长的重要职务,但在文革前期并不被毛泽东所欣赏,而是赶到广东去受罪。
  叶剑英在广东,被林彪的嫡系丁盛挤兑的非常的苦,曾经老泪纵横。
  20世纪60年代,军队内部主张“讲实践”而不积极“讲政治”的谭政、罗瑞卿、贺龙、叶剑英相继被倒霉,叶剑英和谭政之所以没有被整的极苦,是因为他们为人比较圆滑一点,至于罗瑞卿,毛泽东也留了分寸,虽然跳楼未死,也挺过了文革岁月。
  事实上,1965年毛泽东在打倒罗瑞卿的会议上已经为重新启用留了暗手。
  文革前和文革中毛泽东打倒了太多的干部,但在打倒的同时就已经暗伏重新起用的人物,一个是罗瑞卿,另一个是邓小平。
  非常有趣的是,这两个人在文革之后都非常尊敬毛泽东本人的历史评价,也都积极参与“讲实践”推动改革开放。

评分完成:已经给本帖加上 10 银元!

喜欢KFCUK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KFCUK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