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話說毛澤東雕塑——紀念毛澤東誕辰122週年
送交者: 正蓝旗[☆无关小岛蓝绿☆] 于 2015-12-26 13:28 已读 896 次 1 赞  

正蓝旗的个人频道

雕塑是艺术的最高境界,具有悠久的历史。一尊形神兼备的雕塑是极具感染力和号召力的,它能激发人的感情,鼓舞人的意志和奋发。雕塑有写实雕塑和抽象雕塑等,传统雕塑又是以人物写实为主,是人们通过艺术手法表达对革命先驱、开国元勋、民族英雄以及为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做出显著贡献杰出人物的崇敬之情而创作的,这类雕塑作品或英姿飒爽、或神采飞扬,或气势威严、或和蔼可亲。雕塑不仅具有艺术审美价值,也是历史变化发展的佐证。

一代天骄毛泽东以超人的智慧、卓越的才华、前瞻的理论、辉煌的功绩,博得世界人民仰慕和敬重,他的思想征服几代人,树立的丰碑永远被中国人民歌颂,因此毛主席雕塑的出现和风靡是必然现象,是特定时期的时代产物,是人们以此讴歌他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民族的独立所做出的伟大贡献。

毛主席塑像按用途分为4种。广场型,高度一般在3.5米以上建在室外的全身像,通常建在广场上。礼堂型,一般为全身像,高度在2至3米之间,设在会堂礼堂影剧院大门内。会议厅型,胸像为多立像也有,胸像高在0.5至1.2米,立像高在1米多,通常摆放在大厅门口或会议厅主席台上。居室型,品种多、造型多、材质多、数量多,一般尺寸在50厘米以下,摆在客厅、书房、卧室。

从事“红色收藏”,以前叫的“文革品”的收藏爱好者都知道,文革时期第一尊毛主席塑像是诞生于清华大学。1967年5月5日的《人民日报》记载了全国第一座(并非第一座)毛主席像落成时的盛况:“四日,在清华大学,万众欢呼,群情沸腾。一座巨型的毛主席全身塑像,在清华园矗立起来了!这座用钢筋水泥制作的毛主席塑像,加上底座,高达八点一米,像雄伟的泰山,巍然屹立在清华大学校园中心。毛主席身穿军大衣,神采奕奕,高举他老人家那雄劲的手臂,为无限忠于他的革命师生和亿万人民指出前进的方向”。建造这尊毛主席塑像倡议人是当时清华大学建筑系美术教研组副主任程国英老师,他认为“二校门”被推倒后感觉此处空荡,红卫兵把“清华园”推倒是极其幼稚和荒唐,而程老师的建议也是道出亿万人民的心声。塑像的设计人是北京玉雕厂叶毓璋师傅,他做了一尊高90公分毛主席全身挥手像设计稿。塑像建造由美术教研组教研室主任宋泊和夫人徐沛贞、教师郭德、北京工艺美术总公司的雕塑家张松鹤等人完成。塑像很坚实,采用钢筋水泥进行了实心的灌注,这项工程是由本校土木系完成的。塑像工程总负责是校红卫兵组织“井冈山兵团”派高鲁冀担任。塑像落成后,“清华大学井冈山兵团”领导人蒯大富向林彪夫人叶群提出,请林彪为此塑像落成亲笔题字,林彪写下了:“伟大的导师伟大的领袖 伟大的统帅 伟大的舵手毛主席万岁!万岁!万万岁!”林彪题字就被刻在此塑像基座上。

六十年代在中国是火红狂热的年代,主要原因是刚刚获得新生的中国人民对共产党和毛主席充满感恩,而美帝国及其走狗虎视眈眈、苏联变修、蒋介石想反攻,中国人民此时的心境是只有共产党和毛主席是救星是保护神,有了共产党和毛主席不怕任何的反动势力,在朝鲜战场上、在支持越南反抗美国侵略上,在中苏边境上,在对印度反击战上,中国在极其贫困情况下都赢得最后的胜利,因此中国人民对毛主席充满敬仰是必然的,对伟人的热爱之情难以抑制的。清华大学建立毛主席塑像并举行隆重典礼经《人民日报》披露后,人们发现建造毛主席塑像不仅能表达忠于共产党忠诚毛主席,而且在毛主席塑像下举行群众集会游行又是何等的庄严,从而引发了各地争相树立毛主席塑像的热潮。北京大学、北方交通大学、北京农业大学、北京钢铁学院、北京地质学院等在京院校,部队有总后勤部、炮兵司令部、海军司令部、国防大学、二炮司令部等,除北大外这些塑像现大多都保留着。

在上海各大院校于 5月 5日 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报了新华社专稿“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巨型塑像在清华大学落成”后群情激扬奔走相告,纷纷贴出倡议书,要“让毛主席的伟大形象也永远矗立在校园”。 红卫兵新复旦师、同济东方红、外语学院革造部、新师大师等十七个红卫兵组织得知清华大学建造毛主席塑像的消息后,联合提出了《关于铸造巨型毛主席立像的联合倡议》,尽管巨型立像没有建成,但各大学都纷纷建起了毛主席塑像。同济大学1967年党的生日建造了毛主席塑像,高7.1米,加上底座3米,总高度达10.1米。复旦大学的毛主席塑像于 8月 5日 竣工,像高7.1米,加上底座5.16米,正好是毛主席的生日 12月 26日 。华东师范学院、华东化工学院、上海水产大学等先后建起毛主席塑像。

几乎同时各省高校也闻风而动,纷纷在校内树立毛主席塑像。如四川大学、山西大学、浙江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西南师范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众多高等院校建造了毛主席塑像。高校建造毛主席塑像多的原因,一方面是红卫兵掌权,作为毛主席的小闯将必须向先进看齐,另一方面是学校有美术专业人才,这是有利条件,高校面积也大,中学建造毛主席塑像就较少,济南北园中学有一尊毛主席挥手像,建于1970年8月9日,1958年8月9日视察北园毛主席水屯村,发出了“还是办人民公社好’的指示。从此,人民公社化运动才在全国开展起来。

当建造毛主席塑像高等院校和部队风起云涌的时候,各省市革委会也在各个城市广场上相继塑起毛主席像,沈阳中山广场、石家庄人民广场、贵阳人民广场、丽江红太阳广场、许昌东方红广场、成都人民南路广场、四川展览馆广场、宁夏中卫红太阳广场、吉林市世纪广场和1968年12月落成辽源市辽源矿务局广场的毛主席塑像大致相同。

福州五一广场毛主席塑像建的比较晚,主要原因是福建与台湾一海之隔,当时属于前线,整个省没有重工业,经济薄弱,省会福州很小,各方面总是慢了节拍。调查中发现,离金门最近的城市厦门,从文革至今没有建造室外大型毛主席塑像,估计是担心被国民党炮弹击中,因此厦门各单位从不建造毛主席塑像。但福建是艺术之乡,惠安的石刻、德化的瓷塑、莆田的木雕、福州的脱胎漆器、寿山石雕、软木画等等,民间拥有一大批能工巧匠,因此福州五一广场观礼台上的毛主席像塑得最为传神,像高10.1米,象征共和国生日,材质为汉白玉,制作工艺难度大,主要是挥手这一部分如何安装拼接问题。每一件好的作品都有艰辛、坎坷的过程,但智慧加努力一定会战胜一切艰难困苦的。这尊毛主席着军大衣、右挥手、左手提帽背后,主席面目慈祥,站在台下仰望,像是真人,且材质好,制作难度大,无疑是所有主席塑像中的佼佼者。五十年代中期浙江美院毕业、著名雕塑家周荷生、老艺人毛厚端、雕刻家陈文远等一批艺人参与塑像制作。塑像基座背后刻有“福建省革命委员会敬建”,时间是1970年5月1日。在主席台左右两边,各有一面巨幅石刻毛主席诗词,非常壮观,1983年在福州消防队当兵时,经常在五一广场训练,每次总要对着诗词念着:“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很遗憾八十年代这两面巨碑诗词被拆掉,再也找不回昔日的庄严。

沈阳中山广场毛主席塑像及四周群雕是文革时期精品之作。资料记载,1967年,沈阳军区、辽宁省革委会、辽宁省军分区、沈阳市革委会,专门成立了“敬建毛主席塑像指挥部”,准备在中山广场竖立毛主席塑像和四周群雕。时任沈阳军区司令员陈锡联,担任“敬建毛主席塑像指挥部”总指挥。由著名雕塑家、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田金铎先生领衔创作。他们召回了下放劳动的田金铎等几位雕塑系教师,从社会上调来了几位艺术家,有孙家彬、杨美应、高秀兰、张玉龙、庞高轩、陈绳正、张秉田、贺中令、高宝田、丁伟年等,并迅速组成了创作组。创作组最后发展到70多名。毛主席塑像耸立在中山广场中心,整个雕塑高20.5米,毛主席塑像高10.5米,基座高约8米、宽11米、长23米,群像高3.5米,整个雕塑造价达180多万元。群雕由四部分组成:基座后部为建党。左侧井冈山星火、抗日烽火、埋葬蒋家王朝,这三组群雕表现了民主革命时期武装夺取政权的伟大胜利。右侧社会主义好、三面红旗万万岁、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胜利万岁,这三组群雕则表现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巩固政权的伟大胜利。正面群雕,表现出我国人民紧跟伟大领袖毛主席奋勇前进。有关人士认为这件由沈阳鲁迅美术学院创作的毛主席雕塑作品,和四川美术学院创作的《收租院》雕塑,均为精品之作。为了让雕像最为接近广大市民审美标准,创作人员们制作了诸多小稿,然后向市民们展示,请各界人士提意见,然后再修改。因此,这组群雕集中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才智。中山广场雕塑,从1967年11月开始创作,到1970年竣工,无论创作人员,还是施工人员,都为之倾注了大量心血。雕塑材质采用了环氧树脂,即玻璃钢。为了这组群雕,当时还专门建了一个玻璃钢厂,提供材料来源。考虑到雕像能否经受常年风吹雨打,夏季太阳暴晒,冬季冰冻考验,技术人员进行无数次实验,力求玻璃钢达到最佳效果。他们还将玻璃钢原材料拿到海南岛阳光下暴晒,以测试玻璃钢的耐晒能力。经过技术人员反复试验,最终生产出符合雕塑要求的玻璃钢原材料。1970年,中山广场毛主席塑像落成,一时间成为沈城人民的一桩特大喜事,人们纷纷涌到中山广场,瞻仰毛主席塑像,观看四周群雕,回顾中国革命历程。

总之从中央到地方、从机关到乡村、从司令部到军营,学校、医院、文化宫、艺术馆、工厂、公园、车站、码头等等毛主席塑像无处不有。如一重集团职工医院、福州文化宫、济宁群众艺术馆、北京焦化厂、洛阳拖拉机厂、宝鸡秦风机床厂、长春胜利公园、丹东火车站、马尾港码头等。

据估计从67年至70年全国各地树立毛主席塑像有近千座,据称仅重庆八区三县毛主席塑像就有三百尊。1978年7月底全国做了统计,各省市党政机关大楼内外有毛主席塑像2115尊。全国各地建造这么多毛主席塑像,唯独中国首都的象征——天安门广场没有毛主席立像。

1950年10月,北京市第二届第三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建议中央考虑在天安门前建立毛泽东大铜像。毛泽东写手稿给周恩来表示不同意。

到了1967年,当塑像之风刮遍全国之时,毛泽东看到了中共中央办公厅送来的简报,在《全国各地群众正在积极塑造毛主席巨像》的报道旁,他批示:此类事劳民伤财,无益有害,如不制止,势必会刮起一阵浮夸风。请在政治局常委扩大会上讨论一次,发出指示,加以制止。

  毛批示后,中共中央在 7月 13日 发布了《一九六七年七月五日中共中央关于建造毛主席塑像问题的指示》,其中提到:“建造毛主席的塑像是一个严肃的政治问题,每一座塑像都应当保证政治上、艺术上的高质量,传之千秋万代。这只能由中央统一规划,在适当时机、适当地点建造,才可能做好。现在某些群众组织那种匆匆忙忙的做法,不仅会造成经济上的损失,而且会造成政治上的损失。”

    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缔造者,人民心目中认为千百年来最伟大的民族英雄,在其首都广场上竖起他的雕像这本是应该,从深层次看,塑像本身不是代表个人,而是代表一个英雄集体。崇尚英雄是美德,是优秀民族的精神,社会发展需要英雄辈出。

这些塑像材质室外的以水泥钢筋结构为多,其次是玻璃钢材料,还有大理石、花岗岩(郑州紫荆山广场)、汉白玉(海军司令部、福州五一广场),石类材质耐久算不错。金属类主席塑像也有不少。

在齐齐哈尔富拉尔基的中国一重集团厂区,伫立着一尊不锈钢材质的毛主席塑像,这是一次性浇铸成的,熔炼不锈钢钢水55吨,最终的成品重量达33.6吨,像高10.1米、座高7.1米, 1969年 6月 6日 落成。

宝鸡秦川机床集团有限公司(原秦川机床厂)毛主席塑像是用铁水浇铸、重达53吨,像高9米,底座高7.1米,分别寓意着中国共产党第九次代表大会和党的生日。古铜色的塑像外表厚重而稳健,主席双脚并立,目视东方,左手背于身后,手中拿着的军帽。塑像建于1968年,已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青海山川机床铸造厂用高级铸铁铸造一座身高7.1米的毛主席像。塑像总高12.26米,象征毛主席生日,身高7.1米,象征中国共产党的生日,底基总面积为960平方米,象征祖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与同时代用不锈钢、水泥等材质建造的毛主席塑像相比,山川机床铸造厂的这尊塑像更为坚固,显得更加弥足珍贵,1968年12月26日举行落成典礼。

长春航空液压控制有限公司院内的一尊毛主席塑像为铝铸造,造型为毛主席身穿军大衣挥手像。塑像高6米、重5吨,制作于文革初,由工厂自行设计并铸造。塑像原矗立在工厂门外,后移入工厂院里。

在湖南长沙有个金像广场,因毛主席雕像镀金而得名。这座毛主席塑像原为1967年由原湖南制药厂与湖南大学雕塑系共同设计,采用丁字湾麻石雕塑而成。2008年5月,湖南制药有限公司斥资对雕像进行镀金和修缮,并配套修建近4000平米的金像广场。主席像和基座总高度为7.1米,基座设计将伟人生平、丰功伟绩等富有纪念意义的日子融入其中,如基座第一层周长1949厘米,第二层周长10.1米,寓意新中国诞生之日,毛主席塑像已被长沙市政府公布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

长沙市博物馆内有一尊毛主席铝镁合金塑像,为哈尔滨飞机制造厂制作。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尉健行来到长沙市博物馆视察工作,提到这尊塑像是他当年所在的厂里铸造的。尉健行曾在东北铝合金加工厂工作,主席塑像的铸造地被指定在东北铝合金加工厂。当年黑龙江省敬献毛主席塑像代表团副团长崔克功回忆说,为了提高铸造的成功率,同时铸造了两尊。结果两尊塑像都成功铸成,一尊运到长沙,一尊留在东北铝合金加工厂。后来毛主席说“雕像虽好,还我飞机”,于是厂内的塑像被回炉熔掉了。

金属类毛主席塑像当时制作不少,不锈钢厂、钢铁铸造厂、铝合金厂、飞机制造厂都有铸造毛主席像。

在上海就铸造几尊不锈钢毛主席像。1966年9月,上海长宁区刻字社金属雕刻小组的十五位员工联名向中共上海市委倡议:塑造一尊巨型不锈钢毛主席像,安放在天安门广场。1967年1月12日刻字社的代表跑到北京,在出席全国工艺美术造反派大会时,向参与接见的周恩来、陈伯达提议,并当即得到周、陈的认可。第二天国务院第二轻工业部便致函上海市手工业局,表示热烈支持这一“革命行动”,同意筹建“九米毛主席不锈钢像”工程,并提议由市委宣传部负责定稿,1967年1月24日,由市手工业局牵头,有市委工业政治部、市委宣传部、文化局、冶金局、工艺美术公司、油画雕塑创作室、长宁刻字社等十二个单位参与的“毛主席塑像委员会”宣布成立,并开展了试制工作。于3月1日开始,正式在上钢三厂开模,首先为上海浇铸一尊毛泽东不锈钢半身胸像。制作过程历时近三个月,其间共试制了45公分、50公分、105公分等八尊小样。1967年6月14日《红钢战报》报道:新铸的毛主席不锈钢半身塑像高1.05米、宽1.1米、厚16毫米、重300公斤,被各类红卫兵造反报称为“全国第一座”。9月22日《新交大》报道,受国防科委委托,上钢三厂用二炉钢水一次铸成的毛主席不锈钢塑像,高7.1米、重16吨。8月17日上海《文革通讯》报道,高3.7米、重2500公斤的毛泽东青铜立像,已于14日在上海汽轮机厂分二段一次浇铸成功,这尊塑像在上海“119工程组”展出,观众有5万人。

广场型毛主席塑像造型不多,挥手像最为常见。挥手像系列中分着军大衣、军装、大衣。着军大衣又分三排扣和四排扣,戴军帽和不戴帽。不戴帽的分左手拿帽背后、侧面、左前及左手稍握下垂和左手掌背后。着军装挥手的有戴军帽,如云南丽江红太阳广场,和不戴帽,如北京交通大学。也有着军大衣没有挥手的,双手背后,如复旦大学。穿普通大衣的都有戴帽,而且双手背后,衣襟飘动,这是描绘《毛主席在北戴河》形象,如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和宁夏中卫人民广场。以上造型一种来自于清华大学摹本,并加以修改,而更多的是北京建筑艺术雕塑厂设计了几组毛主席塑像为蓝本,供各单位参照。

有人发现,文革期间,北京高校凡是建有主席挥手塑像的学校都没有从北京搬迁外地。如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凡是建有背手塑像的大学都搬迁了,文革后虽然搬回但变成了“一校两地”,如矿业大学(北京和徐州)、石油大学(北京和东营)、地质大学(北京和武汉)、林业大学(北京和云南)等。北京农大的毛主席塑像也是毛主席背手像,曾下放到延安办学。

毛主席塑像和毛主席像章一样,文革时期大量制作并非毛主席所愿意,据说毛主席批示:“还我飞机”后,像章逐渐停止生产。同样毛主席说了:“我不是给你们看大门”,各地停止建造毛主席塑像。

此后 1980年 7月 30日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坚持“少宣传个人”的几个问题的指示》,指出:毛主席像、语录和诗词在公共场所过去挂得太多,今后要逐步减少到必要限度。文件发出的当天,人民大会堂前悬挂的巨幅毛泽东画像被取下。尽管《指示》中主要讲到的是画像,但一些地方的毛泽东塑像也开始被拆除。在拆除过程中,社会出现不满情绪,许多地方遭到群众强烈抗议。三个多月后,中共中央办公厅在11月6日专门发出《关于毛泽东同志塑像问题的通知》称:对已建成的钢筋水泥塑像或其他坚固塑像,没有必要一下子全部毁除。现在有一些地方为了塑像问题引起了争端,中央希望,凡在有争议的地方,一般不要拆毁。虽是说不要拆毁,但在之后反对个人崇拜声浪中,毛主席塑像一座接一座消失。直到89年为止,人们感到社会腐败风气日益严重,不公平不公正比比皆是,人们开始追忆毛泽东年代。

从1993年主席百年华诞至今,全国各地陆续又建造了不少毛主席塑像,有改革开放前沿城市,有发展致富的农村,有主席的家乡,有革命老区。近几年的“红色旅游”,有些地方出现又高又大毛主席雕像。但非真正大师作品,有损伟人形象。

重庆医科大学缙云校区2008年建造全国最高的毛主席塑像,高20.6米,基座高16.8米,重46吨,整个塑像加起来比10层楼还高。塑像本身又分为上、下身两部分,全部由不锈钢材料制成,内部为中空的钢结构,塑像造价280万元。但雕的很不成功,被人讥刺“远看像毛,近看像邓,仔细一看像校长,再看谁也不像了。”塑像身体比例也不协调,由此引来社会非议较多。当然校方建造主席像出发点是好的,只是中国现阶段艺术界出现问题,急功近利想一夜成名的人大有人在。有人评论:艺术大师如工匠,不伦不类说抽象,吾辈懵懂旁惊呼,猫爪画符一个样。

2009年长沙橘子洲头建成了全国体量最大的青年时期毛泽东雕塑。雕塑总高32米,长83米,宽41米,寓意1925年毛泽东32岁时写下了《沁园春·长沙》。雕塑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外挂福建永定红花岗岩。雕塑由8000多块巨石拼接而成,基座3500平方米。雕塑从构思、设计到建设完工历经两年多时间。这座雕塑达到伟人的精神和艺术的完美结合,是较为成功的一件毛主席雕塑作品。

现在有传闻湖南某处要建造183米高的毛主席塑像,要超过美国自由女神93米(像高46米),不知能否建造起来,能否有关部门同意。

第一尊室外毛主席塑像仍健在。

1987 年8月29日 夜晚,清华大学毛主席塑像与清华学子相伴20年后被校领导派人推倒,令多少师生痛惜、不解和揣测,人们伤心道:全国第一尊毛主席塑像就此消失。

第一尊室外毛主席塑像建于原新疆十月拖拉机厂,1952年9月30日落成,毛主席身着军装,右手握着书卷,目视前方。像高3.5米,重3吨。该厂内有一幢三纵一横的“山”字形厂房,在三纵的两处空间分别矗立着毛主席和斯大林的全身塑像。该厂前身为汽车修配厂,1951年4月16日动工兴建,1952年10月1日正式投产。由于该厂是苏联专家援建,这两尊塑像正是为了纪念中苏两国人民友谊而兴建。塑像是在新疆军区王震司令员倡导下,组织了几个专人负责。塑像花了约三个月时间完成,当时用三袋大米换苏联一袋水泥。作者李宇翔,解放前就读于于杭州国立艺专,解放初参加解放军,随部队入新疆。据工厂的老同志说:1949年毛主席访问了苏联,签订了中苏友好条约。在1950年4月19日,中苏两国签订了换货协议书,商定由苏方提供设备、技术,在迪化(今乌鲁木齐)修建汽车修配厂。工厂的建设是在王震将军的直接领导下,驻疆人民解放军全体将士节衣缩食,筹集经费,上山伐木、开石,建窑烧砖。并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战士们以自己的双手,只花了一年零五个半月,建成了这座工厂。2005年4月28日将毛主席塑像移在乌鲁木齐的雅玛里克山景区。斯大林塑像则去向不明。这尊具有重大历史意义,且为全国第一尊的毛泽东塑像理应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感谢成文军先生提供素材。

礼堂型和会议厅型的毛主席塑像都是室内摆放的。1978年统计全国室内外毛主席塑像有2115尊以及称重庆就有300尊,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室内的礼堂型和较大型会议厅型的毛主席像。礼堂型塑像和室外广场型塑像造型差不多,基本上也是全身像,材质多为玻璃钢、水泥、石膏等,这类塑像当时基本上陈方在省、市及军队大礼堂,影院和机关单位大楼也有看到,这类塑像不少于广场型塑像,但所剩不多,八十年代毁掉较多,后期由于礼堂改造,大楼装修,由于材质不好,留下来很少。军事博物馆一楼大厅就有一尊礼堂型毛主席立像。

景德镇当时有烧制几尊两节和三节的大型瓷质毛主席塑像,上中下套起来有两三米,甚至更高,属“红色收藏”精品。

福州市委礼堂有一尊脱胎质地毛主席挥手像,高两米多,呈乳白色,十多年前流落民间,独此一尊,很难得。

毛主席塑像有一种材质一般人想象不到,塑像是用纸皮和报纸糊起来的,更难得是礼堂型挥手像,包括底座2.3米高。这种塑像可两用,庆祝活动时四个人抬起来加入游行行列,平时摆在礼堂供瞻仰。

会议厅型毛主席塑像生产很多,保存下来也较多。材质以陶瓷、石膏、玻璃钢为主,还有汉白玉脱胎漆器等。陶瓷中有立像和胸像,立像有连体和分体。石膏有实心和空心,有立像和胸像。石膏和玻璃钢半身像有大型的,高度有超过1.2米,这类大型胸像脸部都塑的很实。

崇圣博物馆的“毛泽东肖像收藏馆”有一尊《毛主席在井冈山》脱胎漆像,呈古铜色,像高近94厘米,塑像配有墨绿色底座,高24厘米,长宽相等为42厘米,正面配上一块11×30厘米的棕色底两行金字,上行“井冈山红旗飘五洲”,是仿毛泽东手迹,下行楷书“毛主席在井冈山”。 主席头戴六角军帽,双目奕奕有神正视前方,面部表情有股凛然气质,身穿配有领章的三个衣袋的军装,外披大衣,昂首挺胸,右手刁着已经点燃的香烟,自然曲在胸前,左手虎口朝下托在腰际,右脚在前成稍息姿式,塑像造形逼真,工艺精湛,是难得一件上乘佳作。仔细欣赏这尊塑像,宛如看到毛泽东青年革命时期精神风貌,那双“极目楚天舒”的眼神,真有一股“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振撼山河之势,不难看出这尊脱胎漆像是出自名师之手。作者李维祀,1957年考入中央美院,并留校进修八年时间,曾任厦大美院院长多年,著名雕塑家,以雕塑大型民族英雄、历史人物而著称于世。根据李维祀教授信中回忆,《毛主席在井冈山》塑像是他在福州脱胎漆器工艺研究所时创作的,当时他对毛主席的光辉革命历程无比崇敬,想创作一件毛主席革命时期的塑像,经过一番构思,他从《西江月》毛主席诗词中找到灵感,他认为毛泽东是从井冈山茨坪保卫战的胜利,看到中国革命胜利的希望,这尊塑像就是描绘“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之后,毛泽东凝视远方,仿佛看到远处有一轮红日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塑像是1968年在被下放之前做好交给老艺人毛厚端做成脱胎塑像。这尊塑像从泥塑完到进入98年成立的“毛泽东肖像收藏馆”有一番坎坷经历,差点毁掉也差点到了台湾。这尊孤品的脱胎漆毛主席塑像在多次展览中,业内人士公认为“红色收藏”佼佼者。95年多篇媒体做了报道,《收藏》总第48期有较详细介绍经过。

居室毛主席塑像因为其数量和品种丰富,现成为“红色收藏”的重头戏。居室毛主席塑像是受室外毛主席塑像影响下各地大量制作,从周总理居室到平民百姓家里,几乎家家都摆上一尊主席像。擅长雕塑艺术家充分发挥特长,创作表现毛主席各个时期的精神面貌的塑像。有制作塑像能力的厂家也大量制造,如陶瓷厂、木刻厂、玉雕厂、石雕厂、象牙厂、塑料厂、石膏厂、脱胎漆器厂、玻璃厂、钢铁厂、铝合金厂、甚至飞机制造厂等等,材质非常丰富,至少有二十多种。造型和数量以瓷器最多,较常见瓷质毛主席塑像有北京、河北唐山、邯郸、河南禹县、山东淄博、湖南醴陵、江西景德镇、福建德化等瓷器厂出品,当然许多省市甚至公社办的陶瓷厂也有制作主席像。

室内最早的毛主席塑像出现在四十年代。据王朝闻回忆,四十年代初,他在延安的土窑里创作有史以来毛泽东同志的第一座石膏像,并安置在新建的延安中央党校礼堂的墙面上。后来又创作了毛主席的侧面浮雕像,更换礼堂墙上的石膏像,这面浮雕像就是用在《毛泽东选集》封面上的。王朝闻,1932年在杭州国立艺专学雕塑。1939年在成都私立南虹艺专等校教书,任成都民众教育馆美术部主任。1940年12月赴延安后,曾在鲁迅艺术文学院美术系任教。1941年为延安中央党校大礼堂创作的大型毛泽东浮雕像,被称为解放区美术作品的代表作。

五十年代有些厂家开始制作主席塑像。崇圣博物馆收藏一尊五十年代中期制作的毛主席塑像,为实心石膏,高60多公分,重约百斤。塑像背后下方有一排铭文从右到左:公营勞動工厰工兿美術部出品。该塑像原摆放在某市火车站会议室,发现时在火车站附近一个露天地方,从塑像身上疙疙瘩瘩可以看出,这尊塑像历经雨雪风霜。

对于毛主席塑像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文革前,全国曾举办一次毛主席塑像雕塑比赛。2000年4月中旬,我利用到福州出差机会,再次到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维韫家里拜访,在他工作室里我看到了一件未成品的毛主席头像,一看我就喜欢,便询问这件作品何时制作,王老说毛主席像已做了很久。那为何不做出成品呢,王老看到我很想知道原因,就让我到又是客厅又是展室坐下慢慢说来。1964年农历还是正月的时候,单位领导通知他全国要在福州举办毛主席雕塑作品展,让他到省交际处(现为西湖宾馆)报到。这次活动是由二轻部等部门负责举办,从全国各所美院、工艺美术研究单位、生产厂家选出21位雕塑能人参加。有四川美院沈福文、中央美院雷圭元、浙江美院也有人,福州一脱厂除本人还有张书栋,二脱厂毛厚端。因时隔36年,大部分人已记不起来。比赛时间是1964年3月至4月为期一个月时间,所有人都不能走出交际处,专心创作。当时正值三年的自然灾害,全国人民都在饥饿中维艰,但毛主席塑像创作组里的伙食好的多,按常理大家要胖起来,却不能,体重多少斤进去也是多少斤出来,因为每个人思想压力都很重,唯恐作品无法表现出毛主席精神风貌,各自都全身心投入泥塑创作。这21位雕塑艺人是各地精选出来的,代表雕塑界最高水平。一个月后,21尊毛主席泥塑像全部完成,每尊高度都在一米以上,最高约有一米八,挥手仅一尊。王老回忆,21尊塑像运到福州五一广场观礼台上展出,省直及全市各单位纷纷组织群众前来参观,展览隆重而热闹,展览期间还进行评选,前两次是由领导和群众来评,最后由专家组评出各个名次。第一名是中央美院的雷圭元,他创作毛主席塑像是21尊唯一一尊挥手像,王老的作品前两次都是被评为第三名,第三次由专家组评选时被评为第二名。王老想能得到第二名很不容易,泥塑作品不可能属于自己,征得有关部门同意,将作品的头像翻成脱胎,36年来一直保留在身边。期间有中央某领导、省委某领导、浙江美院、中央美院都想得到这尊脱胎毛主席雕塑,王老都是以“等做完成品后送给您”这句话,使塑像一直保留下来。这尊永远让王老完成的塑像在千禧之年转为“毛泽东肖像收藏馆”收藏。这尊主席雕塑是中国历史以来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毛主席雕塑大赛的佐证,我们将保持原生态,永远这尊雕塑做完成品,这才是收藏历史保存历史。

最后引用江泽民同志的一句话:“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显然一个民族最杰出的伟人就是这个民族的精神支柱,毛泽东同志是位集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为一身的伟大领袖,他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作者 李振华

                               

评分完成:已经给本帖加上 20 银元!

喜欢正蓝旗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正蓝旗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