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猪八戒是中国第一个和尚,在唐僧之前四百年就去西天取经
送交者: jeffg[★★太尉★★] 于 2021-06-15 7:41 已读 1642 次 3 赞  

jeffg的个人频道

猪八戒,是古典名著《西游记》中大家所耳熟能详的“取经四人组”之一。自高老庄被孙大圣降服后,跟随唐僧一路西行抵达终点,修成正果受封为“净坛使者”。西天路上他的戏份颇多,存在感丝毫不亚于孙悟空。



这样一个艺术虚构的角色,在历史长河中却能找到他的原型,这就是魏晋之际的得道高僧朱士行,他曾创下了中国佛教史上的N个“第一”。





汉族僧侣受戒第一人



朱士行之所以被认为是《西游记》中猪八戒的原型,原因有三:1、他俗家姓朱,2、他的法号就叫做“八戒”,3、他确实有过西行取经的经历,时间线上比唐代的玄奘法师提前了三百多年。



小说中猪八戒出场时的法名唤做猪悟能,“八戒”这个名号是唐僧在高老庄收徒时,当面给他新取的:



那怪从新礼拜三藏,愿随西去。又与行者拜了,以先进者为兄,遂称行者为师兄。三藏道:“既从吾善果,要做徒弟,我与你起个法名,早晚好呼唤。”他道:“师父,我是菩萨已与我摩顶受戒,起了法名,叫做猪悟能也。”三藏笑道:“好,好,你师兄叫做悟空,你叫做悟能,其实是我法门中的宗派。”悟能道:“师父,我受了菩萨戒行,断了五荤三厌,在我丈人家持斋把素,更不曾动荤;今日见了师父,我开了斋罢。”三藏道:“不可,不可!你既是不吃五荤三厌,我再与你起个别名,唤为八戒。”那呆子欢欢喜喜道:“谨遵师命。”因此又叫做猪八戒。



——第十九回《云栈洞悟空收八戒 浮屠山玄奘受心经》



而朱士行的法号“八戒”的由来,与小说家言略有区别。所谓“八戒”全称为“八斋戒”,即佛教为出家教徒所制定的八项戒条,具体包括:1、不杀生,2、不偷盗,3、不淫欲,4、不妄语,5、不饮酒,6、不非时食(过午不食),7、不打扮及观听歌舞,8、不眠坐华丽之床。如此严格的戒律,朱士行在受戒之后均能一一恪守。



朱士行于公元203年出生在颖川(今河南禹县)。三国曹魏嘉平二年(公元250年),他在洛阳白马寺登坛受戒,成为有史记载的第一位出家受戒的汉族僧侣。



此时距离佛教正式传入中国,以及中国史上第一座佛教白马寺兴建,已经过去了接近200年。两者之间为何存在如此长的时间跨度呢?



这是因为佛教在传入中国初期,发展十分缓慢。从东汉明帝永平十年(67年)佛教传入开始,至汉献帝延康元年(220年),154年间译出佛经(包括佛教教解等一切著作)共292部,合395卷,平均每部佛经不足两卷。在数十万卷的佛经里,这算是微不足道的。



在这百余年期间,主要译经者共计12人,皆为印度、西域僧人,并无汉族僧人的身影。此时无论是汉族统治者还是下层民众,对于佛教都没有充分的认识。只是将其视为道术的一种,看作是道家的支派。



当历史年轮步入东汉末年的“前三国时代”,那些令大众熟悉的历史人物登场时,佛教在中国仍受到冷遇,甚至遭遇一定程度的打击。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佛教当时很可能被纳入了“民间淫祠”,即非官方的祭祀和鬼神信仰之列。



曹魏政权的实际创立者曹操,他对于佛教的态度,目前缺乏史料记载。但当曹操任济南相(当地最高行政长官)时,出现了“禁断淫祀,奸宄逃窜,郡界肃然”的景象,当时还属于“非主流”的佛教,大概率也在曹操的禁令范围内。



其后,曹操之后的两代继承人——魏文帝曹丕和魏明帝曹叡,均受到先辈的影响而痛斥方士,下达政令严禁民间出现不合礼法的祭祀活动,佛教大抵也在被他们抵制的行列。除此之外,曹叡甚至还有过更为激烈的举动。



据《魏书·释老志》记载,曹叡在位时曾试图下令拆毁宫殿西边的佛塔,但当时一位异域僧人充满神异色彩的举动,阻止了他的疯狂行为。这位不知名的外来和尚,以金盘盛水置于殿前,将佛陀舍利投入水中,顿时有五彩光芒放出。



这一奇异景象令曹叡被震慑住了,他感叹道:“自非灵异,安德尔乎?”于是,他下令将佛塔移至宫殿的东边,建造了数百间房屋供僧人居住与修行,并在佛塔的原来的位置凿成蒙泛池,种植芙蓉于其中。



尽管如此,朝廷不允许汉族出家为僧的禁令,并未因此而消除。直到曹叡的皇位继承人曹芳上台后,这条禁令才渐渐松弛下来。



公元250年,天竺国律学高僧昙柯迦罗大师来到洛阳白马寺,译出了中国佛教史上第一部戒律《僧祇戒心》,并就此组织了汉传佛教史上的第一次授戒活动,当时正在洛阳立志学佛的朱士行,借此机会而登坛受戒。“汉族僧侣受戒第一人”的桂冠,这才幸运落到了他的头上。朱士行因此扬名于青史。





朱士行的西天取经之路



就在朱士行正式受戒出家的整整十年之后,他创下了佛教史上的又一项“第一”:成为第一位西行求法的高僧。事情的起因,和小说《西游记》中玄奘西行取经的原因极其相似:



那法师在台上,念一会《受生度亡经》,谈一会《安邦天宝篆》,又宣一会《劝修功卷》。这菩萨近前来,拍着宝台厉声高叫道:“那和尚,你只会谈小乘教法,可会谈大乘么?”玄奘闻言,心中大喜,翻身跳下台来,对菩萨起手道:“老师父,弟子失瞻,多罪。见前的盖众僧人,都讲的是小乘教法,却不知大乘教法如何。”菩萨道:“你这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超升,只可浑俗和光而已。我有大乘佛法三藏,能超亡者升天,能度难人脱苦,能修无量寿身,能作无来无去。”


——第十二回《玄奘秉诚建大会 观音显象化金蝉》



在《西游记》中,玄奘是因为仅通晓小乘教法,对于更为高深的大乘教法一无所知,以求学和寻宝的心态,肩负唐王使命而踏上了西天取经之路。当然这与史实有一定出入,玄奘大小乘兼通,西天取经是为了求取原典以避传抄的错误,他的西行也并不是李世民委派,唐朝禁止国人出境,玄奘是冒着生命危险偷渡出去的。



朱士行西天取经的缘起与此相似。



出家为僧后,朱士行在洛阳日常讲解和钻研佛教典籍,他所使用的是当时最流行的译本——《道行般若》,又被称为《小品般若》。



在此过程中,朱士行的修行日渐增长,对于大乘佛教思想产生了的浓厚的兴趣。随着讲解和研究的深入,他发现该经文句艰涩难通,由于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导致语句前后不贯通,有些更是用汉语词汇直译,从而难以深刻理解通透其真正寓意,这就令朱士行的讲解研究的疑惑不断加深。



直到朱士行出家十年以后,有一位外来的僧人告诉他,地处西域的于阗国藏有《大品般若》的梵本,正是他所研读的《小品般若》的原本。这就促成了朱士行西行取得经书原本的强烈愿望。



此时是曹魏甘露五年(公元260年),朱士行已是57岁高龄。于阗相距万里之遥,之前从没有汉族僧人走过这条路线。因此,他的弟子几乎一致反对老师的冒险举动。但朱士行力排众议,毅然决定要亲自前往于阗求取真经。他从雍州(治所在今西安市西北)出发,开启了自己的西行取经之路。



踏上陌生之旅的朱士行,面临着方向难辨、气候恶劣、物资缺乏、强人出没等种种险恶条件。经过一年多的艰苦跋涉,克服了重重困难、以生命顽强前行的他,先过河西走廊到敦煌,又经西域南道,横渡流沙,终于抵达了目的地于阗(今新疆和田),在那里如愿求得了《大品般若》梵本九十章,共计六十多万言。



然而此时的西域诸国虽然大部分信奉大乘佛教,但于阗恰好是小乘佛教的中心,朱士行所取得的《大品般若》梵本属于大乘,在探知其来意后,自然就引起了当地僧侣教徒的敌对情绪,连于阗国王也加以阻挠,使得朱士行滞留于当地而无法返回故土。



经过20年的漫长等待和抗争,直至西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朱士行所取得的经本才由其弟子弗如檀(汉译法饶,于阗人)一路护送带回了洛阳。而他本人却因为年龄太大等原因,再也无法踏上归途,最终客死于异乡,享年80岁。



朱士行的西行尽管只取得《大品般若》这一部佛教经典,但却对当时的义学影响很大,在两晋时期掀起了研究高峰。



此外,他的西行求法活动,令中原汉地就此区分了印度佛教大乘与小乘,对佛教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竺法护、僧建、法显、释智猛等人,以及唐朝的玄奘,正是为探求佛理,步着朱士行当年的脚步继续西行之旅的。



史书所记载的朱士行,其为人品行“志业清粹,气韵明烈,坚正方直,劝沮不能移焉”,完全不像《西游记》中猪八戒取经意志不坚的艺术形象,更接近于那个“铁打的心肠朝佛去”的唐三藏。



正如著名佛学家汤用彤所评价:“(朱)士行行万余里,在外二十余年,终送其所求之经达本国,其后竟死于于阗……真可谓弘法不惜生命者矣……四百余年后,玄奘忘身西行,求《十七地论》。二人之造诣事功,实不相侔;而其志愿风骨,确足相埒也。”朱士行的经历极其感人,他的这种精神更值得后人所缅怀。

喜欢jeffg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jeffg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