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茶马古道:从茶马互市到民族交融
送交者: jeffg[★★太尉★★] 于 2021-07-19 3:28 已读 3907 次  

jeffg的个人频道

康藏地区属高寒区,糌粑、奶类、酥油、牛羊肉是藏族人民的主食,藏民吃这些东西的同时摄入了大量脂肪,过多的脂肪在人体内不易分解,而茶叶既能够分解脂肪,又可防止燥热,故藏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中养成了喝酥油茶的习惯。涉藏地区不产茶,产良马;内地产茶,但是不产民间役使和军队征战需要的骡马。于是,具有互补性的茶和马的交易即“茶马互市”应运而生。

▼ 《天工开物》中的川滇载运图



在茶马互市中形成的茶马古道有三条:第一条是陕甘茶马古道,是内地茶叶西行并换回马匹的主道;第二条是陕康藏茶马古道(蹚古道);第三条是滇藏茶马古道。其中,陕康藏茶马古道经过今四川甘孜。

▼ 茶马古道川藏线示意图


陕康藏茶马古道始于汉,兴于唐,由陕西商人与西南边疆的商人经营,是当时可以在国内跨区贩茶的要道,其中最繁华的茶马交易市场在打箭炉(今四川康定),经过打箭炉的这条茶马古道又称为川藏茶马古道



川藏茶马古道以今四川雅安一带产茶区为起点,首先进入康定,自康定起到新都桥后,又分成南、北两条支线:北线经道孚、炉霍、甘孜、德格、江达,抵达昌都(即今川藏公路的北线);南线则经雅江、理塘、巴塘、芒康、左贡至昌都(即今川藏公路的南线)。茶叶到达昌都后,再向西藏分拨。川藏茶马古道全长4000余千米,已有1300多年历史,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古代西藏和内地联系必不可少的桥梁和纽带。

▼ 茶马互市历史沿革


自宋朝以来,今甘孜地区就是从四川至康定、西藏的茶马古道的交通枢纽和要冲。明初,从川西到康藏的川藏茶马古道主要有两条,一条从邛崃至名山、雅安、荥经、汉源、泸定、康定,然后出关经道孚、炉霍、甘孜、德格,渡金沙江进入西藏。其中,从邛崃至康定段俗称“大路”,由此道进入康定的茶称“大路茶”,黎州(今汉源)、雅州(今雅安)、碉门成为川西茶马互市最大的市场。



明洪武年间,明廷又开通了一条从碉门经泸定岚安、烹坝的茶马贸易通道,该道在历史上俗称为“小路”,沿此道运往打箭炉的茶称“小路茶”。于是,川西茶马互市的市场从黎州西移至岩州(今泸定县岚安乡)。明末,岩州市废,打箭炉市兴。入清后,打箭炉成为涉藏地区盛极一时的汉藏贸易中心,同时也成为汉藏文化交流的中心和历代中央王朝治藏的重镇。



▼ 清光绪《四川打箭炉至前后藏路程图》


(局部)

茶马互市的兴起使大量涉藏地区的商旅有机会深入中原,同时也使大量的汉、回、蒙古、纳西等民族的商人、工匠、戍军进入涉藏地区。在长期的交往中,不同民族间增进了对彼此的了解和文化交流,康区内形成了兼容并包、相互融合的新文化格局。



在茶马古道上的许多城镇中,藏族与汉、回等外来民族亲密和睦,藏文化与汉文化、伊斯兰文化、纳西文化等不同文化并行不悖,而且在某些方面互相吸收。例如在康定、巴塘、甘孜、昌都等地,既有金碧辉煌的喇嘛寺,也有关帝庙、川主宫、土地祠、道观等汉文化的建筑,有的地方还有清真寺。各地商人还在城里建立起秦晋会馆、湖广会馆、川北会馆等组织,将秦腔、京剧、川剧等戏剧传入涉藏地区。同时出现了不同民族的节日被共同欢庆、不同民族的饮食被相互接纳、不同民族的习俗被彼此尊重的和谐画面。文化的和谐又促进了血缘的亲和,汉藏联姻的家庭在这里大量产生,民族团结之花盛开在茶马古道之上。 6park.com


喜欢jeffg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jeffg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