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明代广西土司坐拥狼兵,为何没有爆发大规模叛乱?
送交者: jeffg[★★太尉★★] 于 2022-04-17 2:06 已读 1244 次  

jeffg的个人频道

首先说下明朝对广西的管理。广西是个多民族地区,唐朝时期在这里采取羁縻政策。唐朝廷根据当时广西一带少数民族的分布特点,设有羁縻州44个、羁縻县5个、羁縻峒11个。这种做法被认为是宋、元、明、清几个王朝土官制度之开端。



到了宋朝平定侬智高之后,在原有羁縻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当时总共有64个羁縻州和6个羁縻县。宋廷对当地的民族首领授知州、知县、知峒等官职,虽然允许其子孙世袭,但在管制授予上,中原王朝有很大话语权。对于一些实力较弱或不老实的土官,宋朝也进行内迁,这种由中央授予当地豪强世代为官,并为权力背书,同时在一些方面进行干预的做法,深刻影响了明朝的土司制度。



明朝时期,大量原来土官统治的羁縻地区变成了流官治理地区。但是明朝时的广西依然有大量土官,并且数量更多,比如根据《古今图书集成》记载:



“广西布政司领长官司三,隶兵部武选司。土官一百九十七,其中知府四人,知州三十三人,同知一人,知县六人,县丞一人,主簿一人,典史二人,巡检十三人,副巡检一百二人;嘉靖初年,设知州一人,吏目一人,巡检二十八人,改流知州二人,流知县二人,以上均隶吏部验封司。”



根据历史学者龚荫的考证,明朝时广西地方曾设置土官340多家,其中桂林府设置土司12家,平乐府有土官32家,梧州府设置土司24家,郁林直隶州设置土司22家,浔州府设置土司32家,柳州府设置土司67家,庆远府设置土司30家,南宁府有土司14家,上思直隶厅有土司两家,思恩府有土司15家,百色直隶厅曾有土司27家,泗城府设置土司12家,镇安府设置土官6家,归顺直隶州有土司4家,太平府有土司42家。



只是这些土官设置时有存废,改流、复土反复不断以至于不为人所知。而且明代广西土官,除了土知州、土知县还有土巡检以及土驿丞这种小级别土官,都是在吏部登记的。



明代广西区划图。来源/郭沫若《中国史稿地图集》



明朝在广西的土官数量很多且划分细致。即使在流官管辖的地区也会设置土官。那么强调改土归流的明朝,为何在广西设立如此多的土官呢?



首先,当地土人众多,宋代时广西少数民族人口估测就达160万,因为文化差异等原因,为了方便管理所以设立大量土官。



其次,因为广西不少地方对外来戍兵和流官来说水土不服,病故的士兵和官员数量非常多。这巨大的投入成本,明朝时间长了也吃不消。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为了防止一家土司做大,所以就需要对土司管辖区不断进行拆分细化,设置那些级别低的土官。而广西的地形导致居民分布局部密集、整体又稀疏,所以也方便设立低级土官。



根据记载,明朝先后在民族交界地区增置广西浔州府桂平县大宣乡巡检司、平南县大同乡巡检司、秦川乡巡检司、南宁府武缘县那马寨巡检司、镆铘寨巡检司、平乐府恭城县白面寨巡检司土官副巡检各一员。因为广西复杂的地理环境,甚至出现撤销流官巡检的情况。通过这些土巡检司取代流官巡检司,来降低治安维护成本。



土巡检司长官不少是由土目(土司手下的头目)担任,于是导致土司与下面的土目关系不那么密切,所以,不论土官还是土目,很难出现像川黔土司那种上下一体的关系。这样下来,就拆分了土官势力。而土司本身要面对中原王朝压力,还防备底下土目搞下克上。



典型的像成化十六年(1480)的田州头目黄明之乱,直接被广西巡抚朱英平定。还有成化十九年(1483),田州府土官知府岑溥被叔父岑钦驱逐,之后不久,官军就夺回了田州府。



正因为单个土司力量薄弱,像后来的思恩知府岑浚也是联合泗城、东兰二州攻劫田州,后来在明朝压力下退兵。直到弘治十八年 (1505),明朝以两广、湖广官军土兵十万八千余人的兵力,彻底消灭岑浚。还有田州土官岑猛在遭受同族火并后,自己也想火并其他土官,最后遭到明朝军事打击后被杀。



除了拆分领地辅以军事打击外以外,还有一个就是分化土司的兵力。这里不得不提著名的广西狼兵。许多人以为狼兵就是土司的私兵,文献中经常有土兵、狼兵混用的字样。



说到狼兵的来源,一种观点认为狼兵的狼来自郎火之兵,根据记载,僚人“无酋长版籍”,以村(氏族)为单位,“推有事力者”为“郎火(壮语为维系、管束、成丁)”,掌管村中生产、祭祀和协调人际间关系及其他公共事务。所以狼兵就来自这些村落。



早在南宋时期,范成大也提过他所见的羁縻州洞的情形。广西土官除了有世属的家奴、家丁,又管辖被称为提陀的“民”,并从中选取强壮者教以武技,称为田子、田丁。田子、田丁与家丁总称为洞丁。而这些田丁可能就来自那些村社。





狼兵所使用的装备。来源/胡宗宪 《筹海图编》



明正统二年(1437)就出现狼兵字样,总兵官山云奏:“左右两江土官,所属人多田少,其俍兵素勇,为贼所畏。若量拨田州土兵于近山屯种,分界耕守,断贼出入,不过数年,贼必坐困。”



这里提到俍兵,可以看到狼兵其实是俍的转称。这里还提到一个细节,那就是提出给土兵和狼兵分土地,这里狼兵和土兵似乎混用,似乎狼兵给人印象是土官的私兵。



但《明世宗实录》还有这样的记载:广西田州土官妇瓦氏引土、狼兵应调至苏州。这说明土兵和狼兵并不是一回事。而且瓦氏族管辖区域是广西田州,但是手下的狼兵却来自东兰、南丹、那地归顺等州。这些地方可不是瓦氏的地盘。



在《浦北县文史资料》1993年第三辑,陈家源的《明代石梯狼兵与山官王》还提过这样一条信息:“成化间狼兵总目……赐职山官,无殊后奏,身当狼役,口吃民田,每狼兵三石种,批耕民田自食,除赋役,其地始可守。”这些狼兵总共105人。其他一些狼兵族谱后裔中也有类似记载,这些狼兵基本上以百人或者千人聚居在一起。



结合这些史料可以看出,在明朝中后期狼兵也是有明朝授予土地的,虽然出现一些狼兵头目兼并土地甚至与小土司无异。但是总体来看,这些狼兵分布很散,平时以百人为一个群体,有战事才会集结。集结由狼兵头目负责,战时由土官指挥。虽然有狼兵因为土地被侵吞导致暴动,但是也很快平定。同时狼兵在出征时因为本身属于征召集结,各地狼兵质量其实参差不齐,所以有时在供应等方面难以周全。比如出现物资被土官克扣现象,导致狼兵士气低迷甚至出现劫掠的现象。



到了后期,明朝也逐渐从经济上强化对狼兵控制,除了给授予狼兵授予土地,并由明朝官方实施外,在出征发放财物时会绕过土司,直接把军饷发给狼兵头目和士兵。这进一步削弱土司的影响力。



所以相对川黔土司那种在则溪制度下,有广阔土地和大量人口,并且上下一体的情况,广西土司在人力物力的调配上受到很大的限制。尤其是最根本的兵权又不断转向明朝,这也是为何狼兵多次征发,而明朝官方相对放心,广西土司也没像川黔土司那样掀起大规模叛乱的根本原因。

6park.com






喜欢jeffg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jeffg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