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文化长廊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美国文学汉译史·文以载道对翻译的思想规范
送交者: 楚夫子[★★声望品衔10★★] 于 2023-02-15 15:19 已读 1391 次 3 赞  

楚夫子的个人频道

美国文学汉译史·文以载道对翻译的思想规范 6park.com

楚夫子 6park.com

  6park.com

论及中国儒家传统,有一点是绝对不能忽略的。那就是两千年以来,中国人讲究“文以载道”和“以文治国”。因此,在中国,文学的终极目的,与西方迥然不同。 6park.com

中国最早的典籍之一的《尚书》,记载了传说中的首领大舜的文艺观“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水。律和声。”63其后,周左丘明在《春秋左传》中述及孔子关于“言”、“文”与“志”的观点:“仲尼曰: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64据孔子的弟子记载,孔子对诗的社会政治功能是很看重的:“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夫,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65 6park.com

甚至儒家之外的诸子百家,也申述了类似的文艺功用论。如墨子说:“今天下之君子之为文学出言谈也,非将勤劳其惟舌而利其脣呡也;中实将欲其国家邑里万民刑政者也。”66庄子说:“《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67管子道:“止怒莫若诗。”68 6park.com

孔子以降,儒家学者无不强调文与道的关系。 6park.com

儒学传播大师荀子更明确地将文学与教育挂钩:“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子贡、季路故鄙人也,被之学,服礼义,为天下列士。”69 6park.com

汉代的王充写道:“夫文人文章岂徒调墨弄笔为美丽之观哉?载人之行,传人之名也!善人愿载,思勉为善;邪人恶载,力自禁裁。……文人之笔,劝善惩恶也。”70又说“作有益于化,化有补于正。”71 6park.com

曹丕(187-226)认为,文章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72颜之推(531-590)在家训中强调:“夫文章者……朝廷宪章,军旅誓诰,敷显仁义,发明功德,牧民建国,施用多途。”73魏征(580-643)认为,“文之为用,其大矣哉!上所以敷德教于下,下之所以达情志于上。大则经纬天地,作训垂范;次则风谣歌颂,匡主和民。”74白居易(772-846)见解略同:“上可裨教化,舒之济万民,下可理性情,卷之善一身。”75周敦颐(1916-1073)在《通书》中明示:“文所以载道也。”而朱熹注云:“文所以载道,犹车所以载物。”汤显祖等剧作家则认定,戏剧“可以合君臣之节,可以浃父子之恩,可以增长幼之睦,可以动夫妇之欢,可以发宾友之仪,可以释怨毒之结,可以巳愁愦之疾,可以浑庸鄙之好。……人有此声,家有此道,疫疠不作,天下和平。”76连《元史》也说:六经即道,故文须载道。有清一代,推崇朱熹,文以载道,更成为文人自我规范的金科玉律。 6park.com

正因为此,美国文学被介绍进中国时,不能不首先被译者作一番“道”的考量取舍。这种情形,一直延续到清亡。 6park.com

前面说过,近现代中国很多领袖人物的一生,都是以反儒始而以尚儒终。同样,近现代很多文学健将的一生,也都以反“载道”始,而以“载道”终。 6park.com

中国新文学运动,本来是要革“文以载道”的命的: 6park.com

1917年元月,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中,将“须言之有物”定为文学改良八事之第一事,并解说道:“吾所谓‘物’,非古人所谓‘文以载道’之说也。吾所谓‘物’约有二事:一、情感……二、思想……”77 6park.com

同年,陈独秀在《文学革命论》一文中批判“‘文以载道’之谬见”:“文学本非为载道而设,而自昌黎以迄曾国藩所谓载道之文,不过钞袭孔孟以来极肤浅极空泛之门面语而已。余尝谓唐宋八家文之所谓‘文以载道’,宜与八股家之所谓‘代圣贤立言’同一鼻孔出气。”78 6park.com

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借狂人之口指出,写着“仁义道德”的书,“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79明白反对文章载封建之道。他弟弟周作人在《平民 的文学》一文中,更明言:“中国文学中,人的文学本来极少。从儒教道教出来的文章,几乎都不合格。”80与他们友善的刘半农进一步批判文以载道的文学:“文学之界说如何乎。此一问题,向来作者,持论每多不同。甲之说曰,‘文以载道’。不知道是道,文是文。二者万难并作一谈。”81 6park.com

文学研究会的主将沈雁冰(茅盾),在《什么是文学》一文中说:“中国旧有的文学观念不外乎(一)文以载道、(二)游戏态度两种。……道义的文学界限,说的太狭隘了,他的弊病尤在把真实的文学丢弃,而把含有重义的非纯文学当作为文学作品。82文学研究会的大将郑振铎也是旗帜鲜明:“中国人的传统的文学观,却是谬误的,而且是极为矛盾的。约言之,可分为两大派,一派是主张‘文以载道’的,……一派与之极端相反,他们以为文学只是供人娱乐的。……如果作者以教导哲理,宣传主义,为他的目的,则文学也要有加上坚固桎梏的危险了。……如以文学为传道之用,则一切文学作品都要消灭了。……文学不是以传道为目的,更不是以娱乐为目的。”83 6park.com

另一文艺团体创造社,鼓吹为艺术而艺术。其文艺理论巨擘成仿吾宣布:“至少我觉得除去一切功利的打算,专求文学的全Perfection与美Beauty有值得我们终身从事的价值之可靠性。……我们要追求文学的全!我们要实现文学的美!”84 6park.com

然而,这些中国现代文学的开创者,几乎无一例外,马上就回返了“文以载道”的老路。 6park.com

胡适利用新文学,大搞易卜生主义运动。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从一九二零年五月八卷一号起,就转向政治。鲁迅断言:“即使是从前的人,那诗文完全超于政治的所谓‘田园诗人’、‘山林诗人’,是没有的。”85周作人也悟出:“现在虽是白话,走着言志的路子,以后也仍然会有变化,虽则未必再变得如唐宋八家或桐城派相同,却或许必得于人生和社会有好处才行,而这样则又是‘载道’的了。”(《中国新文学的源流》)鼓吹艺术为人生的沈雁冰大声疾呼:“尤其在我们这时代,我们希望文学能够担当唤醒民众而给他们力量的重大责任。”86郑振铎在《中国新文学大系》第二集导言中再次阐释文学研究会的宗旨时写道:“他们提倡血与泪的文学,主张文人们必须和时代的呼号相应答,必须敏感着苦难的社会而为之写作。文人们不是住在象牙塔里面的,他们乃是人世间的‘人物’,更较一般人甚切感到国家社会的苦痛与灾难的。”创造社的主将郭沫若更断言:“真正的文学是只有革命文学的一种。所以真正的文学永远是革命的前驱……”所以“文学=F(革命)……文学是革命的函数。”88 6park.com

从三十年代起,由于民族危机的加重,几乎所有的中国作家和翻译家,无论起先的观点是什么,都回归了儒家主张的“文以载道”的主流思想。 6park.com

上溯孔子在世时的天子、诸侯,下迄现当代的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江泽民,所有的中国领导人,无一例外,都不但将文艺看成是娱乐民众的方式,而且是修齐治平和教化民众的重要手段。他们不希望有人利用文学或文学作品的翻译攻击政府,鼓吹异见,挑战正统,糟蹋儒家学说精粹的伦常天理。这种文学上对政治和伦理的强调,构成了中国儒家传统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特色。正因为如此,文学素养和才能,被看作当士(学者-官僚)的最起码的资格。学者若具备足够的文学才华,在科举考试时能就时局或道德写出漂亮的策论,就能被拔擢为官。新科官员为了更上层楼,除要取得治绩政声,必得更加重文。中国的科举考试制度,就这样紧紧地将文学和政治及道德栓到一起。因此,外国文学翻译,作为文学的一个方面,从选题到选材,甚至敏感字、句、段、篇的翻译,自然注定要受到中国政治和道德的影响,也要受到中国民间学者和政府官员的特别关注。 6park.com

 

评分完成:已经给 楚夫子 加上 50 银元!

喜欢楚夫子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楚夫子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文化长廊首页]
楚夫子 已标注本帖为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如果内容违规或侵权,请告知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