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文化长廊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美国文学汉译史·政治著眼翻译《人生颂》·上
送交者: 楚夫子[★★声望品衔10★★] 于 2023-03-21 19:25 已读 1300 次 2 赞  

楚夫子的个人频道

美国文学汉译史·政治著眼翻译《人生颂》·上 6park.com

楚夫子 6park.com

第三章  政治时期(1864-1915) 6park.com

从政治著眼翻译朗费罗的《人生颂》

翻译为汉文的第一件美国文学作品,是朗费罗(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1807-1882)的诗篇《人生颂》( The Psalm of Life)。

1864年9月27日,朗费罗在日记中有如下记载:“(来自英国卡利苏的)罗伯特·福开森先生携介绍函来访。余邀彼同叙。”1

后来,福开森在他的《战时和战后的美国》(America During and After the War)里愉快地回忆道:

“在此,在这新世界最古老的大学的林荫里,麇居着很多美国名人。我从波士顿来,下车伊始,便打听去诗人朗费罗的宅邸怎么走……

“我在他书房里见到他。书房雅致悦目,角落里摆着一株美丽的橘树,果实金黄,枝叶常青,是故去的朋友裴尔图教授的纪念物。书案上,杂陈着各国文字印刷的书籍赠本——对了,甚至还有中文的。只是中国人的赠本不循常制,而呈扇形。扇子上,一位华国诗人笔录了《人生颂》的译文。倘若其译文能与其书法相伯仲,那就堪称大手笔了。”2

朗费罗在1865年10月24日的一封信中提到这把扇子:“我想,我明天不能应‘斯密司及其亲友’(包办饭局者)之约,也因此得将中国扇大宴推迟到星期五。”3而在星期五,朗费罗在日记中写道:

“余因满清官员所赠之扇,宴请蒲安臣夫妇。扇上用中文书写着《人生颂》。”4

显然,早在1864年9月27号之前,《人生颂》就已被译成了中文。尚不清楚的是,它是谁译的?他为什么译?它是否是全译本?它是怎么译出来的?又是怎么送达朗费罗的?

1891年,萨缪·朗费罗(诗人的弟弟)在他编辑的《朗费罗传》的附录《朗费罗作品的外译》中,有如下条目:“Psalm of Life ……In Chinese. By Jung Tagen. Written on a fan。”5

“JungTagen”何许人也?根据钱钟书的文本研究,“Jung Tagen”乃“Tung Ta gen”之笔误,而“Tung Tagen”又是“Tung Tayen”的音误。“Tung Tayen”即中文之“董大人”是也。而“董大人”,便是户部尚书董恂。6董恂在1861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成立之后,即具体负责管事。

董恂(1807-1892)生于书香人家,七岁丧祖,八岁失怙。幼年家境贫寒,不得不奔走家计。1824年,十八岁的他开馆,授徒达十六年之久。1837年,董恂中举。三年后又考中进士,入户部做官。1852年后,他改做了几任地方官。1856年回到北京。两年后,当上了顺天府府尹,署理难管的北京城区。1860年,联军火烧圆明园,两宫避难热河,内外交困。董恂留牧京都,备尝艰难。1861年3月11日,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成立。同年11月8日,顾命大臣肃顺弃市。次年,同治帝立,垂帘听政始。可能因留守京城罢,董恂曾随洋务派首领恭亲王奕䜣办事。恭亲王政变得势后,董的官运开始亨通,深荷恩宠,自此在总理衙门理事凡二十载。

1862至1865年,董恂连升都察院左都御史及户部右侍郎。其间认识了美国长老会教士、给美国首任驻华公使列卫廉(William Bradford Reed, 1806-76)当翻译的丁韪良(William Alexander Parsons  Martin, 1827-1916)。

1867年,深得清廷信任的蒲安臣(Anson Burlingame, 1820-1870)应聘,代表中国赴各西方国家接洽修约事,包括去华盛顿商签中美续增条约。签订后,由董恂代表中方,卫廉士(Samuel Wells Williams, 1812-1884)代表美方,在北京签字。同年,董恂奉旨撰写的《文宗年谱》终于编就,董因功升兵部尚书。三年后,转任户部尚书十三年。其间,1878至1880年,又受命编修《穆宗年谱》。1881年,董恂因对列强态度懦弱,被张佩纶弹劾,不再管带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光绪八年(1883年),董以年迈为由被免职。其后十年,董恂致仕,居家著述,不再过问政事,直到去世。留下著述六种:《还读我书室老人手订年谱》、《度陇记》、《风台柢谒笔记》、《永宁柢谒笔记》、《荻芬书屋文稿》、《荻芬书屋诗稿》。

值得注意的是,在董恂的这些著作里,虽然载有两首应酬法国贵族的诗7,却并找不着朗费罗《人生颂》译文的影子。也许,他认为他的译诗风格尚未尽如人意,所以未选入列。幸而他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下属方浚师,在他自己1872年编辑出版的书《蕉轩随录》卷十二里有标题《长友诗》一条,(“长友”是朗费罗的英文字Long fellow的意译)揭示是谁人翻译了朗费罗的《人生颂》:

“英吉利使臣威妥玛尝译欧罗巴人长友诗九首,句数或多或少,大约古人长短篇耳。然译以汉字,有章无韵。请于甘泉尚书,就长友底本,裁以七言绝句。尚书闻其语皆有策励意,无碍理者,乃允所请。兹录之,以长友作分注句下……”8

方浚师的记述说明,威妥玛是首译朗费罗《人生颂》为汉文的人。而甘泉尚书董恂,只是润色并使文入诗的人。无前者,《人生颂》不能揣大意。无后者,《人生颂》不能化汉传。

在文中,方浚师还披露了董恂为什么参与译诗:“孔子作《春秋》,诸侯用夷礼则夷之,夷而进入中国则中国之。”9话是方浚师说的,但思想,是董恂的。无非是要引诱和鼓励外国人来学中国语文,接受中国文化,崇拜中国文化,“夷而进入中国则中国之。”这也许就是为什么方浚师在《随录》中录下了威妥玛和董恂各自的译文。

董恂的译文,是标准的中国典丽诗歌用词,代表一种高等文化。而威妥玛的译文,支离破碎,处处扦格,东施效颦,拙劣可笑,代表向化的蛮夷对学习中华高等文化的渴慕之情。

可惜那时,在中国几乎无人可以看懂朗费罗的英文诗句。但每个中国人都可以想见,朗费罗用鸟兽语写的所谓诗肯定还要比威妥玛的汉译糟糕得多。试问,蛮夷之邦的番鬼,怎么写得出像样的诗来呢?

 


贴主:楚夫子于2023_03_21 19:33:06编辑

评分完成:已经给 楚夫子 加上 50 银元!

喜欢楚夫子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楚夫子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文化长廊首页]
楚夫子 已标注本帖为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如果内容违规或侵权,请告知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