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文化长廊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美国文学汉译史·美国文学翻译与白话文运动中
送交者: 楚夫子[★★声望品衔10★★] 于 2023-04-16 20:42 已读 1534 次 4 赞  

楚夫子的个人频道

美国文学汉译史·美国文学翻译引发白话文运动·中 6park.com

楚夫子 6park.com

  6park.com

《胡适留学日记》中还有一则,也是1916年八月二十一号记的。这一则的副题是《致陈独秀》。16日记中只引录了信的内容。这封1916年八月写的信,后来被全文刊登在中国当时最有影响力的杂志《新青年》上。17它涵括了上述所有八点,只在第三和第七条后小有注释。18 6park.com

胡适申明,这“八不”,系来自他本人的“再四研思,辅以友朋辩论。”19他强调,“今日而言文学改良,须从这八事入手。”“八不”的这第二个版本,与第一个版本相同,只是用字和注脚略有差异。 6park.com

陈独秀收到此信后,将其发表,并立即复信给胡适: 6park.com

“文学改革,为吾国目前切要之事。此非戏言,更非空言,如何如何?《青年》文艺栏意在改革文艺,而实无办法。吾国无写实诗文以为模范,译西文又未能直接唤起国人写实主义之观念,此事务求足下赐以所作写实文字,切实作一改良文学论文,寄登《青年》,切所至盼。”20 6park.com

在陈独秀的翘盼下,胡适将他的老“八不”修改扩充,用复写纸抄了两份。然后,他竟然一稿两投。一份给《留美学生季报》发表,一份寄《新青年》。1917年元月一号,《新青年》刊载了这篇题为《文学改良刍议》的文章。与三个月以前以书信形式发表时受到的冷落相比,这次,“八不主义”受到中国读者的热烈欢迎,成为伟大的白话文运动启动的信号弹,也打响了新时期中国文学革命和文化革命的第一炮。在文章里,胡适重复了他过去写的“八不”,但调整了“八不”的顺序: 6park.com

“今之谈文学改良者众矣,记者末学不文,何足以言此?然年来颇于此事再四研思,辅以友朋辩论,其结果所得,颇不无讨论之价值。因综括所怀见解,列为八事,分别言之,以与当世之留意文学改良者一研究之。 6park.com

“吾以为今日而言文学改良,须从八事入手。八事者何? 6park.com

“一曰,须言之有物。 6park.com

“二曰,不摹仿古人。 6park.com

“三曰,须讲求文法。 6park.com

“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 6park.com

“五曰,务去烂调套语。 6park.com

“六曰,不用典。 6park.com

“七曰,不讲对仗。 6park.com

“八曰,不避俗字俗语。”21 6park.com

正是在这篇文章里,胡适称自己的主张为“八不主义”,因为,全文一共八条,而每条的第一个字都是“不”。但,这篇文章中的八条的顺序却与前三个版本相当不同。而且,在寥寥几句话之后,“八不”又被总括成四条: 6park.com

一,要有话说,方才说话。——这是“不做言之无物的文字”一条的变相。 6park.com

二,有什么话,说什么话;话怎么说,就怎么说。——这是二、三、四、五、六诸条的变相。 6park.com

三,要说我自己的话,别说别人的话。——这是“不摹仿古人”一条的变相。 6park.com

四,是什么时代的人,说什么时代的话。——这是“不避俗语俗字”的变相。23 6park.com

显然,这四条的第一条,就是第四版本的“八不”的第一个“不”。第二条囊括了“八不”的二、三、四、五、六“不”。第三条即是第七“不”。第四条即第八“不”。 6park.com

当胡适写下《文学改良刍议》之际,他“不嫌以白话作诗词”的想法已然进而变成“今日作文作诗,宜采用俗语俗字”。(及至他写《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时,更进化为“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要将语言改革从诗歌创作扩展到所有文学写作领域了。这就是为什么在“八不”的第三个版本里,一、二版中的后四“不”提成了前四“不”。因为言之无物、摹仿古人、不讲语法、无病呻吟四条,不但涉及作诗,也涉及作文,所以提前。而用典、套语、对仗、俗字四条,只涉及作诗。不过,为了不得罪过多的保守派人士,胡适将“革命”一词换成了“改良”。24 6park.com

除了胡适本人,学术界广泛认为,胡适1916-18年间为中国文学改良或革命提出的“八不”,是源自1913年庞德提出的“几不”和1915年罗威尔发表的意象派六信条。25文本的比对分析,揭示出胡适的“八不”不仅受意象派 的“影响”,也跟意象派“声气相通”,而且简直就是有意无意地将庞德的《几不》和罗威尔的《六信条》不署原作者名而随意转译。 6park.com

胡适的“不摹仿古人”、“不作无病之呻吟”,“务去烂调套语”和“不用典”,是学舌庞德《几不》的第一、三、四、七条。胡适攻击“用典或用陈套语者,大抵皆因自己无才力,不能自铸新辞,故用古典套语,转一湾子,含糊过去,其避难趋易,最可鄙薄!”胡适又攻击用对仗者,“言之无物,乃以文胜。”这些,都可以在庞德的原文中找到相应的表述:“不要……懒得寻觅确切的字表述而拈用别的滥语”,“如用对称形式,不要在你要说的东西里夹带和填充无聊的废话。”甚至胡适的提法“八不”,也跟庞德的提法“几不”雷同。而且,胡适起初也是从诗歌写作法切入主题,讨论语言、节奏、诗律诸问题的。 6park.com

胡适也剽窃了罗威尔。罗威尔特别强调以日常口语入诗。她的《六信条》的第一条就是“用日常语言,但只用语义确切的或近乎确切的字,不用藻饰。”仅此一条,就抵胡适的许多条,如“不避俗字俗语”,“务去烂调套语”,“不摹仿古人”等。其它如“不讲对仗”,是抄自罗威尔《六信条》中反对“旧节奏”和“因袭的诗体”的第二条。而罗威尔的第二、三两条强调诗人的独特性及取现代生活为诗歌主题(“我们相信自由体常常比因袭的诗体更能表现诗人的独特性”,“我们热忱地相信现代生活的艺术价值”)。与此相应,胡适提出精神和题材的革命,要“不摹仿古人”,要“言之有物”,要“不作无病之呻吟”。而且,在他给陈独秀的信中,胡适还在“不摹仿古人”之后意犹未尽地补上一句,“语语须有个我在”。这也可以看作是胡适“画蛇”时给罗威尔所强调的诗人的“独特性”添了个注脚。

评分完成:已经给 楚夫子 加上 50 银元!

喜欢楚夫子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楚夫子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文化长廊首页]
楚夫子 已标注本帖为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如果内容违规或侵权,请告知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