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生活百态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再次出圈的中国考古,原来与欧洲有这么多故事
送交者: 男人魅力[♂★★★★重归宁静★★★★♂] 于 2021-03-24 10:51 已读 1533 次  

男人魅力的个人频道

残缺的神秘黄金大面具、精美的青铜神树、3000多年前的丝绸痕迹……近日,三星堆遗址再度“上新”频频冲上微博热搜,掀起了一波又一波讨论。被“玩坏了”的黄金面具、埋藏遗址下的中华文明、考古“黑科技”,考古与盗墓的区别……一系列讨论无一不在证明,中国考古再次“出圈”了。

金面具P图大赛引关注

黄金大面具当属此次三星堆遗址考古新发现的“C位”,乍一看既华丽又神秘,残缺的部分正好给了网民想象和发挥的空间,一时间,不论是奥特曼、Hello Kitty,还是大熊猫、美国队长,都戴上了这款新晋“网红”面具,别有一番风格。


四川日报官方微博收集“三星堆金面具P图大赛”网民作品。(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官方微博发布“三星堆金面具P图大赛”作品。(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微博上的狂欢也引来了海外媒体的关注。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称,这件文物一经公布,就引发了微博网民制作表情包和视频的浪潮,微博话题#三星堆金面具P图大赛#的阅读量近400万,各种流行文化形象都戴上了面具。该报道还注意到,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还制作了一条推广视频,聚焦黄金面具和其他文物,并配有一首原创歌曲。

事实上,这也不是BBC首次关注中国考古了。2020年7月,在距离三星堆古城遗址约8公里处,发现一处绵延近5000年的考古遗址。该遗址中出的一件商周时期的泥塑陶猪神似游戏“愤怒的小鸟”里的猪,BBC对此也进行了报道,网民评论称“太奇怪了”。

中国考古由中欧合作开启

这些有趣的“恶搞”与联想体现了中外民众对考古日渐增长的兴趣。从原来的默默“低头挖土”,变成如今的直播“上新”,考古这门科学在多方努力下甚至有成为显学的趋势。人们跟随着各种考古新发现,探索多元、灿烂的古代文明。

在中国考古学的发展中,国际合作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同样拥有千年文明历史的两个地区,中国与欧洲的考古合作与交流有很深的渊源,甚至可以说贯穿了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历程。

以距今约7000至5000年的仰韶文化遗址于1921年发现、发掘研究和命名为发端,2021年,中国考古学迎来了诞生百年,中国与欧洲的考古合作也是从仰韶文化遗址开始的。

中新社报道,1914年,瑞典地质学家、考古学家安特生在中国从事地质调查和古生物化石采集工作。1921年10月,他和中国地质学家、考古学家袁复礼等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发现史前遗址,开展第一次正式考古发掘,并命名为仰韶文化,这是中国首个考古学文化名称,标志着中国考古学的诞生。

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国外考古研究室主任李新伟研究员认为,受限于当时历史条件,仰韶文化发掘研究工作由中国和瑞典学者共同开启、实施,从广义上看,中国百年考古也是在国际合作的起点上一路发展起来的。

20世纪50年代,中国考古界学习苏联,并持续关注希腊、西欧等地的考古工作;改革开放后,中国考古国际交流合作也逐步开展起来,如法国在新疆克里雅河下游做连续考古调查与发掘,发掘河南南阳龚营遗址等。


图为于1986年从三星堆2号“祭祀坑”出土的青铜神树。(图片来源:新华社)

考古合作广度、深度不断扩大

所谓“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如今,三星堆遗址的考古也有巨大的合作交流价值。

近日,意大利知名考古学家朱利亚诺·沃尔佩在接受中国中央电视总台采访时表示,三星堆考古遗址的保护、展示以及考古挖掘是考古研究的典范,相关经验值得意大利以及欧洲学者学习借鉴。

沃尔佩这几年曾多次到访三星堆考古遗址与中国同行进行交流。他认为,时隔30多年再次展开全面考古挖掘的做法符合考古学规律,不在同一个时期完整挖掘一个考古遗址非常重要。“考古是不断发展的学科,方法会变化,技术会变化。今天中国考古学家使用的技术手段和30年前的不一样,和30年后的也不一样。给将来研究留下一些东西总是好的。”


图为本次三星堆遗址祭祀区考古发掘出土的鸟型金饰片。(图片来源:新华社)

近年来,中国和意大利考古界也开展了多个合作项目。如四川省文物局与意大利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于2018年9月19日签署了《意大利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坎皮佛莱格瑞考古公园与中国四川省文物局合作协议》,加强双方在文化遗产保护及考古领域技术、方法、经验的分享和人才培养,推动双方博物馆之间的文物展览交流与合作。

沃尔佩在采访中还表示,他正准备同中方建立一个中意考古研究所,为中意乃至中欧培养新一代考古人才。他说:“我们有悠久的文物修复、发挥文物价值、设计考古遗址和博物馆的传统,但我要强调,我们也可以从中国正在开展的考古活动中学习借鉴很多。”

从“请进来”到“走出去”,近年来,中国考古、高校、文博机构越来越多的考古学者陆续走出国门,由近及远、从周边国家到跨大洋携手,合作开展考古发掘研究的规模和广度、深度也不断扩大。

遥望下一个百年,不论是中国还是欧洲,还有太多深埋在地下的历史等待人们探索与发现,考古界的合作也必不会轻易中断,下一个“一醒惊天下”也许就在不久的将来。

喜欢男人魅力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男人魅力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生活百态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