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旅游风向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訪恩格斯的故里
送交者: 星学[品衔R2☆] 于 2022-09-17 7:25 已读 4112 次  

星学的个人频道

                               訪恩格斯的故里                  6park.com

                               定性“城市之子”的恩格斯 6park.com

    恩格斯,這位意識形態領域的國際偉人,在中國大陸圈子裡幾乎無人不曉,可謂婦孺皆知:“無產階級的革命導師”嘛。可是在他自個的國家裡,也許是人傑忒多、群星太璀璨了的緣故吧,其名氣並非大得這麽不得了。這一點對於來自北美安大略的華人,體會過在中國如雷貫耳、反在加拿大不甚響亮的白求恩大夫,就挺容易理解的。不知道這算不算是另類“墻裡開花墻外香”現象。 6park.com

    遊歷德國,既然已經身在科隆了,距恩格斯的故鄉不遠,我們遂決定前去短訪參觀一番。除了有那麽點“戀舊”、“紅色朝聖”的意思以外,還另有其它的原因,那就是同時領教一下世界上獨有的一套懸垂式城市公交運輸系統。人們既然將地下隧道内行駛火車簡稱為“地鐵”,那麽這在天上吊挂著的同樣的捷運,便可以喚作“天鐵”了,德文稱作Hängebahn。它是令恩格斯祖居地名揚四海的鎦金名片,也是日耳曼國古典的地標之一。 6park.com

    恩格斯的故里叫伍帕塔爾[Wuppertal],位於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的中心區,離著科隆大約六十多公里。說起這座約有人口四十萬的中等城市,大概國人並不太熟悉,倘若是告訴你它在德意志的傳統工業核心----魯爾[Ruhr] 地區的話,你可能就會恍然有悟了,像大家耳熟能詳的“克虜伯大炮”、“拜耳”化工等德制重工業產品,皆是在這一區域生產的;還有環球首創的高速公路,也是於上個世紀三十年代在這一帶修建、大興開設的。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魯爾工業區都是德國軍備供應的心臟。                  6park.com

    汽車穿越美麗風情畫般的德國鄉野,不到一個鐘頭便到達了伍帕塔爾。現今由於煤炭、紡織業的蕭條,軍火等其它重工業的式微,轉過型了的這座重鎮已經見不到煙囪林立、蒸蒸沸騰的火熱模樣,取而代之的是安逸、靜謐,跟其它德國中小城市無異。我們先奔“恩格斯之屋”紀念館,它就位於以他的名字所命名的一條街道上。 6park.com

這是一座淺灰色墻、但多扇窗戶鑲著綠色百葉柵欄的四層洋樓,方正敦厚,略帶一點巴儸克式的風味。它其實是恩格斯家族的祖宅,建於1775年,經歷了二百多年的拆建、戰火等劫後餘生的。樓前花團錦簇,綠樹掩映,溢散著幽雅的古典美。在1970年時,爲了紀念恩格斯的150嵗冥誕,伍帕塔爾市政府撥了專款翻修了這一歷史性建築,並辟為永久的博物館,對外開放。 6park.com

我們步入其内,見裡面充滿了典型的十八、九世紀格調的裝潢、内飾,古舊但不失古香,亦不難窺出那個時代有錢人宅子的大家氣派。踱到二樓上的幾個房間中,這兒陳列著這位名人的生平事跡展,記載著他不凡一生各個時期的生活足跡,從誕生、童年、青年,到後來在西歐各處的奔走,鼓吹科學社會主義等。其中,最爲重要的是他支持、資助馬克思撰寫了《資本論》,並且在馬克思逝世以後,接手整理、編輯,最終完成了這部影響了全世界的宏著。看看收集、展示在這裡的件件珍貴實物、照片和文獻等,還真的不少,書架子上甚至還擺放著中文版的《恩格斯畫傳》、《馬恩全集》等,據説是當年東德總理昂納克來訪這裡時贈送的,以凸顯恩格斯對近代國際遠至亞洲的巨大影響。 6park.com

走馬一圈給我的總體觀感是,紀念館頗有異於中國特色的“階級教育展覽”,標語口號、政治術語很少,反而介紹了不少關於他家族工業的發展史。更令我詫異的,是恩格斯的父親老早就逼著他輟讀,尚未中學畢業呢,就投入到實習生意和經商中。這一點類似毛澤東的爹,逼著兒子退學、回鄉務農,毛以死相抗,終獲成功,從而出走,海闊天空。恩格斯卻是恭敬從命的,只是後來又熱衷於“弄墨”
投文,針砭時政,並因此與其時任職科隆《萊茵報》編輯的馬克思走到了一起,以致於最終齊名共為“全世界被壓迫人民”的精神領袖。 6park.com

所以不難看出,被社會主義外國長期奉為“神明”一般的恩格斯,在他資本主義祖國裡被還原成了“人”,如同一大串的其他德國名人一樣,譬如貝多芬、歌德、黑格爾、海涅、格林、倫琴,等等。而故居東側的那尊紀念碑上所鐫刻的簡介文字,或許即是他的同胞對我們眼裡“國際共運先驅”的認知與反映的真實寫照:此處乃我們城市的著名兒子弗里德里希·恩格斯的降生之所,他是科學社會主義的奠基人之一。 6park.com

博物館的旁邊,還有一棟棟更大的廠房式建築物,那原來是恩格斯家族企業的“固定資產”、獲取馬克思概念中“剩餘價值”的地方。恩格斯的父親經營著紡織工廠,是一個大資本家,在全歐洲都擁有分廠和子公司。百年老店内的遺物都是些古董級的傢伙了,像當初原始的各種針織、紡織機械等等,與文革時期我們初中生被放到國棉厰子“學工”上課所見過的老爺機器也有很大分別,遑論今天更現代化的電腦程式織紡設備了。無意之中教我看到了人類工業革命初期歐洲人是如何發明、使用機械工具的一角縮影。 6park.com

也沒料到這些陳年舊物也令我大發幽古之情思,感慨了好一陣子:正是這些大清天朝不屑一顧、嗤鼻洋人利器為“奇技婬巧”、認爲不必學的喪志“玩物”,使得“蕞爾小國”的“藩夷”們迅速崛起壯大,紛紛變成了當時的強權,把自古領軍人類文明、科學技術的泱泱神州大國,遠遠無情地抛在了身後。甚至僅凴著幾千洋兵洋槍、幾十條堅船利炮,越洋過海長途奔襲,多次輕而易舉地擊垮了以逸待勞的晚清百萬大軍,肆意撕開了華夏國門的口子,使炎黃子孫慘遭蹂躪、任人宰割、百年屈辱。所幸星轉斗移,滄海桑田,中華民族臥薪嘗膽,科技興邦,富國強兵,現已不再是東亞病夫,能以與列強平起平坐,無人敢侮,也叫俺今兒個站在這異域看“西洋景”,不失神氣、欣慰。 6park.com

                     定位“天馬行空”的倒挂地鐵 6park.com

從“歷史的陰霾”中出來,我們又奔“現代的陽光”而去,一睹久聞大名的伍帕塔爾空中列車風采,心情登時煥然一新。 6park.com

“伍帕”[Wupper]其實是河的名字,它屬於萊茵河分支;“塔爾”[tal]則是河谷之意,連起來顧名思義出這座城市的地理環境。原來在一百多年前,這裡錯落著五個小鎮,由於山路崎嶇難行,河道狹窄蜿蜒不能航船,當地人彼此之間的往來很是費勁。難則思變,於是人們絞盡腦汁、突發奇念:何不在這條流經此峪的小河道上方架設鐵道,運行列車,以改善交通狀況呢?於是他們從科隆請來剛剛發明了懸掛式電車系統的工程師歐根-朗根[Eugen Langen]先生,依照這裡的實際地形設計出了相應的藍圖,於1898年開始動工修建,讓這項先進科研成果在此實際生根開花。 6park.com

工人們沿著河岸兩邊,一共拱立起472個高約11米“門”或“八”字形狀的鋼鐵支架,用來撐托鋪於其上的鐵軌,全綫軌道總長度為十三公里半,若是從高空鳥瞰的話,宛若一條巨大的蜈蚣趴在山谷中。這項偉大的工程共花費了大約近三年的功夫,才告完成,以世界上最長的單軌懸浮列車綫路而載入史冊。1901年落成典禮時,爲此驕傲自豪的德國皇帝威廉二世,專程趕來親自主持了通車剪綵儀式。正是這條獨特鐵路的有效連接,讓這個地區蓬勃興旺起來,終於在二十幾年後正式建制“伍帕塔爾”市。再往後其大市區的建設,即是圍繞著這條幹綫漸次展開的,逐步把它演化成了五鎮之新中心。 6park.com

我們頭一遭體味搭地鐵不是習慣的“鑽地洞”,而是拾階而登上“空中閣樓”,感覺確實怪怪的。月臺修得很漂亮,跟德國所有的公共場所一樣的乾淨,據介紹,全市共有十八座這樣的停車點,悉數“高高在上”,各具特色。常客用不著看街名招牌,憑著個性鮮明的壁畫等,就可以辯識出是哪個車站來。等車耗時不長,每五分鐘就有一班,淩空風馳電掣,由遐及邇忽悠漂至,嘎然而止,吞吐著魚貫乘客,井然有序,實在是長見識、開眼界。 6park.com

我舉目細瞅,每列車只有兩節廂,每節又是由前後兩對輪子懸挂在粗壯的單軌道上。這強力的“巨臂關節”既鈎提著沉重的車廂,又通過電力掌控驅動,讓車運行自如。真是“異想”但確是“天開”,令人嘆為觀止。合城共有27輛這種“天馬”,每天“獨來獨往”、當空穿梭,日運客量達七八萬人次,是爲伍帕塔爾市公交系統主力骨幹,深得市民和遊客的喜愛。 6park.com

進入車内,我凴窗而坐,趕緊欣賞市容景色。車啓動了,果然不同凡感,車體微微左右輕擺,悠悠的仿佛要騰飛了似的。甭說各種高山滑雪、觀光吊纜車了,就連當今聞名於世的磁浮快車,也都是從這古老的“天鐵”身上得到借鑑、啓發而研成的。我俯首身下,見川流逶迤,潺河波影,岸堤綠樹蔥蘢;平視兩邊,沿綫的樹梢、樓房近在咫尺,似乎伸手可以觸得著。大部分的行程是在河面上,有些地段也在繁華道路的頭頂上。這種建造形式,既不佔都會的寶貴用地,又減少了交通擁擠和車禍,還充分地利用了閒置的城市空間,並且“招搖過市”方便了立體觀光,一石四鳥,經濟實惠極了,由衷地佩服優秀的日耳曼民族。 6park.com

我注意著手表,列車走完單趟全程不到40分鐘,大致每隔兩公里便有一個停靠站,果然各個站臺獨具特色,爭奇鬥艷,使得煩悶枯燥的等車隨之變得輕鬆愉快。我們興致勃勃地坐了一個來回,充分享受這世上獨一無二的“吊籠”式捷運的美滋味,大有“飄飄然”之感。還沒覺得坐夠呢,卻不得不下車了,戀戀不捨。再走下長樓梯才算“著陸”到了地面,真是蠻有意思的全新體驗。 6park.com

重又踏上堅實的土地,我不由地又琢磨起這看上去有些懸乎的吊纜快車的安全性來。陪同的朋友告訴我,自打它投入使用以來,迄今一個世紀了未出過車人傷亡的事件,即便是在二戰中,魯爾地區遭受了猛烈的轟炸,它也僥幸逃過萬劫,沒有受損、發生故障,從而使得我們今日有幸得見這神奇的運載工具。不由人不叫絕、肅然起敬,德國人一絲不苟的專業精神,一切“百年大計”的嚴謹高質,讓“百年安全運行”名副其實,這在世界交通史上也算是締造了最佳紀錄,令世人矚目稱道。 6park.com

不過,有一朵小花絮值得一提,“天鐵”還是有過一次並不算“事故”的“意外”:1950年一個來此表演的馬戲團,帶著他們的小象一塊乘車遊覽,旨在做廣告宣傳。不料這只沒見過大世面的小獸,在車内驚恐煩躁,最後竟然撞破了車廂門,跌入身下的河中。幸好有水的緩衝,它只是受了點擦傷。從此,客運吊車又平添了一段軼事“佳話”,讓本城更加有名氣了。有家聰明的牛奶商馬上藉著這宗轟動一時的新聞,將自己奶品的商標改用伍帕塔爾與小象的名字Tuffi,竟大增了銷量,好有生意頭腦耶。 6park.com

説話間,我們項上倏地一縷輕風帶過,一列“鐵龍”唰地竄過去了,把内子的長髮都吹起些個。仰頭捕捉其蹤影時,它早已經消失在轉彎處了,灑脫、飄逸、超然,這就是伍帕塔爾Hängebahn獨有的魅力與特質。難怪被譽爲“懸車之城”的該市,在處處“桃花源”的德國全境能躋身九大觀光熱點之一呢。正思忖間,又有一列“天鐵”憑空反向掠過,然而這次碰巧趕上刹車,輪軌摩擦所發出的刺耳尖聲,叫人有點消受不了。我遂又在想,那些住在沿綫樓宇裡的人們每天咋受得了呢? 6park.com

我的德國好友如數家珍地解釋:當年造這體係時,民宅並沒這麽靠近河床,所以噪音不是大問題。後來市區依“天鐵”落成而發展,開拓得越來越趨向它,沿綫地帶也成了新都市格局的downtown,寸土寸金,樓房就不知不覺地蓋到了“盡根”。買屋置業者自然事先清楚必須接受噪音,此乃“願打願挨”的事。畢竟生活方便大於別的,人們也就不計較恁多;再説“耳濡”久了,也就慢慢習慣下來。 6park.com

聯想起不少別國的代表團來此地觀摩,打算拷貝這一系統回去仿建,卻始終未聽説過有實施、成型的例子。我猜原因不外乎“國情”與城市發展史有所不同:雖然許多都市也有河穿城而過,可是在業已成熟了的沿岸密集社區中橫來插建這玩藝兒,抑或在主要幹綫的上方如法炮製,兩邊的衆多住民必然會以“強烈的噪音影響健康”死命反對,規劃肯定便“胎死腹中”,故沒見“複製品”的報道並不足爲奇。從而卻使得伍帕塔爾的這條“天鐵”一直保持著擧世無雙的地位,成爲了一道世界上絕無僅有的城市亮麗風景綫。  

    
    
    
6park.com

         
   
喜欢星学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星学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旅游风向首页]
星学 已标注本帖为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如果内容违规或侵权,请告知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