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网络文坛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兰晓龙猜想和钢七连的图书室[原创] 
送交者: 夺标[布衣] 于 2009-05-20 10:56 已读 49 次  

夺标的个人频道


朋友告诉我兰晓龙同志是当兵的,而且是陆军,不是武装警察部队,据说是个校官
军人之间谈论一部热门的军旅电视剧,必定会牵扯到许多专业问题,必定搀入自己实在的经历进行比对,必定会联想起战友
朋友的经历很丰富,在广州军区上的学,然后扎根在成大的昆明分区至今,我们是教导旅的战友,而那个旅的政委是万万岁的38军出身 www.6park.com

我们聊着聊着,忽然跳到钢七连的图书室,也就是许三多同志从字母A看到Z的那个图书室,我觉得那就是作家兰晓龙记忆中的基层连队图书室 我们俩猜测,这个图书室的图书资料很有历史,而且更新换代不快,或者许三多喜欢读那些有历史的东西
请注意,许三多经常说的一句话是,这是很有意义的!
士兵突击的年轻追星族可能不知道这话的出处, 但是兰晓龙知道,我也知道
那是有名的前苏联电影,乡村女教师的经典对白 是女主人公瓦尔瓦拉的爱人,政委谢尔盖在十月革命前夜和第一次卫国战争前夕说的,这句话鼓舞了女教师一生,即使在谢尔盖牺牲以后
我相信这部老片子也是许三多在老家和部队看过几次的流动电影,如果不能入伍,木木本人的第一志愿肯定是当一个乡村老师 成才则会去当一个主管乡镇企业的乡干部
钢七连的图书室里肯定有许多许三多喜欢的前苏联小说, 那也是滋润了青年兰晓龙的图书馆 www.6park.com

我是红旗下的新人类,如今刚届而立 我为何对这部老片印象深刻? 因为那是我五岁的时候,沾父辈的光,看到的第一部外国电影,好象还算内参,在大院礼堂放的,后来在大操场又放过的
对它的记忆几乎都成为本能了 www.6park.com

人常说孩子是父母的缩影 我的父母亲比我大三十四五岁, 他们是标准的文革前十七年,中国社会道德黄金年代的人物,又红又专教育的结晶,经历过我们共和国的痛苦时期
我的灵魂世界的基本轮廓是五六十年代的,是他们和周围的叔叔阿姨们锻造的 www.6park.com

后来又经过了部队的兄长和战友们的再加工,高成和许木木的人格对决的戏直写进我心里,脑髓里去 www.6park.com

我也有我记忆中的连队图书馆,是我们旅的 我们旅是教导旅,也就是干部当列兵的部队
你也许想不到,那图书馆是干部战士最爱去的地方 而且,我们旅的图书资料甚至还包括解放战争年代缴获的国民党精锐部队的图书资料
这也难怪 我们的驻地是汉北汉中,书法家和军事家张飞在那里鏖战过,也作过那里的一方父母官 诸葛亮在那里躬耕,也从那一带走出隆中,走进历史
这里自古以来有耕读传家,屯田养兵的传统 这里的兵源特别受欢迎 有的农村干部讲话,我个人觉得比有些直辖市的常委还有水平
当我炫耀我二把刀的魏碑书法时候,一个战士班长的汉八分把我震了
而我的班长,一位三级士官,则告诉我我们旅图书馆居然有一套蒙古秘史! 承蒙他指引 我第一次接触了这蒙元前史
当然,我也在那里读了瓦西里耶夫的小说,后来发生了战争,个人觉得比同题材的阿尔巴特街的儿女写得好
可惜对我影响深刻的这两位小哥因为没有门路,提干以后一直猫在中条山区,有一个已经复员了 可我觉得他们不仅军事素质比我强,而且也比我这个大学毕业的少尉有文化,有哲理, 他们的故事我还会写
我们的排长算是会做人的,据说入伍以前是西安某区的打架大王,脸上有疤的真正疤面煞星 训练时候很魔鬼 私下里却不乏幽默,也很严肃,特别爱学习,崇拜文化我们很要好 他告诉我自己少年时候不懂事,学习不好,进部队后脱胎换骨,淬了点火, 他也教给我这个学生兵许多在部队生存和作人的道理 他比我还小一岁
后来他成了某军标兵,上了军校,现在是坦克部队基层指挥员 www.6park.com

能够让他们,这些淳朴又高傲的兵,瞧得起我这个白面书生加上海学生兵,跟我交心,应该感谢我父亲的教导 他是文革以前一所著名大学的研究生 从军后在艰苦卓绝的驻地战斗了二十多年 打小他就告诉我他这辈子最佩服的就是能够在寸草不生的地方能种出绿油油蔬菜的四川农家子弟兵 现在他还说 真聪明 可惜了 这样的兵复员后如果多读点书 我们国家会有好多袁隆平
所以我父亲后半生在科研学术机构供职时候,是不主张歧视工农兵学员的 www.6park.com

当然现在时代不同了,每个人都有了价值观的迷茫 常常要小违心
平凡如我有之,大热人物兰晓龙也有之 他的新书,零号特工无非是通俗版本的民国刺客王亚樵故事演义 标准的新瓶旧酒 别指望从这里再看到士兵突击里面的折射出的灵魂彩虹 尽管我相信 那是兰晓龙自己的真魂
但是他还是不能超越经济现实的 我只是希望他能间隔地放一下真电 比方写一本应景的糙书 再写一本有灵气的好书 www.6park.com

现在,孔丘老师和兰晓龙同志一样是中国大热人物,跨越3000年
孔子是主张知道分子和知识份子们积极入世的,他一生身体力行,上下求索的就是如何在适应世俗社会环境的同时又不偏离高尚的理想
反正尽在不言中,也算小子如我与兰晓龙同志的共勉 www.6park.com

我的这位朋友说还是要感谢兰晓龙的
他说几年前跟领导去云南的一个部队靶场视察工作,一行人几乎拍案而起,他们发现在那里,有个连队,班长班副一级就开始每顿四菜一汤,云烟红塔山,而普通战士的伙食中,汤就是青菜面片汤
他说兰晓龙的书在我军再次强调了官兵间的鱼水关系 也给那些走邪道的干部的良心敲了警钟 www.6park.com

再回到士兵,个人觉得,第一版的小说比剧本和电视都丰富,不仅仅是主旋律,还有许多被镜头过滤掉的细节,仿佛是军人眼中九十年代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画卷,老外称为vicissitudes的东西,虽然不是宏大叙述,时间跨度5年左右
横空出世的兰晓龙,境界应该比出生于南京军区的另一位已经极著名的部队作家高许多
视野中,兰晓龙仿佛与盛年的李存葆站在了重叠位置 www.6park.com

我走在人间的大道上,遇见了许多人,铭记下了许多故事,由于专业和工作关系,一直没有时间用文字好好记录整理
忙于活着,偶尔想想如何活明白 www.6park.com

这里面也包括你,是你引导我读了中国农民调查,和一个普通中国人的家族史,
据说,它们已经不是禁书了,其实有很多干部已经读过了,也算是活思想,或者犯自由主义吧 www.6park.com

我们是军人,战士,我们心里有祖国,它不是抽象的,它就是我们的爹娘,父老兄弟的生活形态和思想形态的集合既包括他们的幸福满足,包括他们的抱怨

国庆五十八年的感言

喜欢夺标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夺标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网络文坛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