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杂论闲侃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父亲的革命 一部二章2
送交者: mingxiaot[♂☆★★声望品衔12★★☆♂] 于 2020-09-24 8:43 已读 2161 次 4 赞  

mingxiaot的个人频道

回答: 父亲的革命 一部二章1 由 mingxiaot 于 2020-09-24 8:41


然而,革命就像发高烧,再兴奋,再沸腾,再狂热也有个降温的时候。高烧四十度没有意识到的饥饿感,到体温下降时就再也忍受不住了。公寓已经悄悄停止供应黎明和弟弟的客饭,账房先生也来了几次,先是礼貌地提醒,渐渐地不耐烦地直接讨账,后来干脆要他们卷铺盖滚蛋。黎明和弟弟一面死皮赖脸:硬说西安事变后邮电不通,家里汇不来钱。一面节省开支。早饭能省就省,油条是早就不能吃了,馒头也改成窝头。午饭和晚餐合成一顿,也不过锅魁夹豆腐乳。涝肠刮肚不说,连维持几天都不知道。看着弟弟眼巴巴的指望目光,哥哥只好硬着头皮到西北公路局去碰碰运气。
公路局的办事员看见黎明爱搭不理:“吃饱撑糊涂啦?事变了,所有公路都不通,还办什么训练班?”
“公路早晚得通,训练班将来也得要办,能不能先给点维持生活的费用。”黎明央求道。
办事员这回抬起了头,那目光就如同看见一头外星人:“说什么话呐?所有的钱都要用着去打仗,局里还不知道怎么维持呢,哪有钱给你?去去去,别耽误这儿办正事儿。”
黎明垂头丧气,拖着疲乏的步伐回到公寓,看见樊向贵早已坐在屋里。黎明苦笑说:“白跑一趟。唉,一文钱难倒英雄汉。这往后日子咋办嘛?”
樊向贵得意地笑了:“天无绝人之路,不想闯闯这条路?”说完把一张揉搓得皱皱巴巴的油印薄纸片递给黎明。
黎明小心地慢慢用手指展开纸片,只见靠右边一竖行醒目大字跳入眼帘:“中国工农红军抗日军政大学招生简章”。
这个时候,黎明极端务实的书呆子性格表露出来。他首先注意的是学校招生是否考外语:当然不考。然后研究一下其他考试科目:似乎也不难,至少对他自恃不错的国文和数理化。学期半年,学完就分配工作这一条特别诱人,至少不用担心再打饥荒了,完全符合黎明的愿望。唯一的问题就是学完后在红军部队中分配工作。这红军究竟是什么玩艺儿?别真的是“共产共妻”的土匪吧?黎明不是小孩子,听到革命二字就激动万分,他关心的是干红军究竟有没有前途。
黎明握着招生简章慢慢地坐在床上一言不发,可把樊向贵急得上窜下跳。
“你小子怎么了?给个话呀。”樊向贵催促道。
“你是咋想的?”黎明楞楞地看着樊向贵。
“嗨,这有啥好想的。从拿到招生简章那时起,我就下了决心:坚决报考。就是要去闯这一关。抗日,那个热血男儿不想干?今天只有共产党旗帜鲜明要抗日。要想轰轰烈烈干番事业,就得投红军上前线。”
几年前,陕南闹过红军。父亲上学的汉中联训中学教导主任陈浅伦当了红二十九军军长。樊向贵年纪比黎明大两岁,受过共产党的影响,他的话斩钉截铁,掷地有声。
“这简章不明不白,到那里去报考?”黎明净拿些枝节问题来搪塞。
“我早打听清楚了。去三原,红军就在那里。我们赶快收拾收拾,今天晚上就动身,明儿一早就到。”
“这么大的事儿,得考虑考虑。不好好考虑,咋走?”黎明双手抱住自己的脑袋做痛苦状。
“嗨,没想到你小子关键时刻这么婆婆妈妈。吉顺,你给你哥哥说说。”樊向贵不耐烦地站起身。
黎明的弟弟怯生生地:“我没主意,还是听哥的。”
“算了算了,我算看透了你们这些小资产阶级的动摇性。只告诉你一句:过了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樊向贵风一般地冲出屋去,重重地留下一响关门声。
晚上,黎明的另一个同学邵国文蹭进屋,先告诉黎明他也要去报考抗日军政大学,接着开导愁眉苦脸的黎明:“这也是走投无路,逼上梁山。总不能呆在公寓里饿死吧。我们出来半年多了,碰过多少钉子还不清楚?说起来你是高才生,‘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怕就怕你考得再好也没人要。好容易考上了西北公路局,事变一来,万事黄汤,人家像甩破烂一般把你甩一边不管了。眼下潼关马上就要打起来,打起仗还有什么考学校找工作的盼头。我们都是年轻人,年轻人这年头不图个抗日能有啥前途?共产党红军最主张抗日,人家办学校,彰明昭著就叫抗日大学,在中国谁敢这么干呀?不抗日,中华民族没出路,青年学生也没出路。共产党红军既然坚决抗日,我们投奔他们也没什么不对。国难当头,投笔从戎,纵然马革裹尸也是万人景仰,有什么不值得?何况人家办的是大学,又不是让我们去抗枪,当丘八。”一席话大至民族兴亡,小到个人利害,头头是道,有理有据,充满感情。说得黎明频频点头。
当天夜里,黎明听着弟弟轻微的鼾声翻来覆去睡不着。脑子里像有无数的乱麻缠绕:公寓的欠账,即将告夭的荷包,渺茫的个人前途,变幻莫测的时局,樊邵两同学的话,扭结一起,拧成了红军这个大问号。然而最让黎明剪不断理还乱的是母亲衰老的倦容。父亲去世后家无半点积蓄,只靠祖父留下的几亩薄田度日。母亲眼巴巴望着哥俩儿考上学校或找个差事,成家立业。自己也希望能混点子出息,孝敬母亲,眼下弄到这步田地,连口都糊不上,如何对得起她老人家。要是投靠红军,自己吉凶难测,生死难卜不说,母亲怎么办?弟弟怎么办?可要是不投红军又有什么出路。出路出路,我才在这个世上活了十八年呀。
黎明坐起身,摸着兜中的十几枚铜钱,默默祷告:“皇天有灵,我若一把抓个单,主吉,投红军;若一把抓个双,主凶,回家教书种地。”于是抓出一把摊在床上,两眼望着天花板不敢下视,捻着颤抖的手指细数,竟得了个双,长出一口气,还是别冒这个险。转念一想,今天是双日,抓双该主吉才对。于是又重抓,再重抓,越抓越难做判断,越抓越糊涂。突然黎明头脑中灵光一闪,意识到自己还是有明确倾向的。他开始寻找一切理由为投红军辩护。感谢我们老祖宗的伟大发明:忠孝不能两全。黎明觉得这是最理直气壮的借口。“再说我现在回去干什么呀?一文不名,徒自增加母亲的负担。至于红军和个人的前途,先管他妈的吧。” 6park.com


黎明一做了决定,马上叫醒弟弟,把剩余的几个钱绝大部分交给他:“我先去陕北看看,你先回家。如果红军有前途,我马上去信让你过来。如果没有前途,也就我倒霉,你还可以在家照顾妈妈。”
“我听哥的。”弟弟恭谨地答。
天亮后,樊向贵和邵国文都来了,黎明把自己的决心告诉了他们。樊向贵故意说:“这可要考虑清楚,红军成不了事怎么办?成王败寇哟。”
黎明一拍桌子,剑眉倒竖:“老子就学曹操:大丈夫不能流芳百世,亦当遗臭万年。”
樊向贵高兴地一拍黎明的肩膀:“好小子,不愧是民族精英,国家栋梁。” 6park.com


告别西安古城只能偷偷溜走,因为黎明欠着公寓老板三十多元钱。第二天天麻麻亮,黎明和邵国文装着早起锻炼的模样,大大方方走出公寓。一转过小巷,刚才那份从容马上就变成做贼心虚,两人加快步伐赶到北门,和早已等候在那里的樊向贵汇合。松了一口气的黎明和樊向贵,邵国文一起凑了几块钱,到小摊上要了几碗羊肉泡馍饱饱地吃了一顿。几十年后黎明还清楚地记得那一顿热气腾腾,滚烫肥鲜的美味是如何解饥解馋。
下午到了三原县城并没有见到红军。四处打听才知道招生的地点是在城外的一所学校,他们已经走过了头。三人转回头找到那里,这才见门口贴着红军抗日军政大学报名处的字条。接待他们的是一位教师模样的中年人,很热情。他先让他们填表,然后每人发给五块大洋,嘱咐他们自己到延安报到。黎明忍不住问:“在那里考试?”
“到延安就知道了。”
樊向贵疑惑地问:“就我们几个去延安?”
“学校宿舍还有几个人。你们要是没地方住,今晚可以和他们住一起。上路的时候多几个人也有个照应。”
万没想到报名就这么简单,怎么连张照片都不要?这算是录取了吗?如果算,怎么连入学考试都没有?如果不算,怎么还发这么多路费,有钱没处花了吗?邪门儿。三人被弄得稀里糊涂,都怀疑这所谓的抗日军政大学是不是所野鸡大学,但谁也不敢多问,生怕到手的大洋又飞了。
他们即刻去找学生宿舍,只见门窗大开,屋里屋外空空洞洞,几张光秃秃的木板床上放着简单的行李却看不到人影。黎明心想中年教师说的大概就是这几个人了,只不知现在他们到那里逛去了。三人觉得没什么事干,又走出门在县城里转了两圈,顺便吃了顿晚饭,到掌灯时分重新回到宿舍,果然看见四五个年轻人坐在床前高谈阔论。经互相介绍知道他们也是到延安报考抗日军政大学,相约明天起身,黎明他们当然乐意和他们结伴而行。
谈了几句,黎明发现这几个人全都改了姓名。一位年纪稍大的同学也不知是恐吓还是当真严肃地说:“当红军就是当共产党,被当局知道了家人肯定要遭殃。要想不连累家属,必须改名换姓。”说的黎明三人心里发毛。
黎明心头更多一层担心:我欠着公寓老板几十元钱,将来红军和东北军西北军成了一家,老板找到红军来讨账,说我负债潜逃可怎么办。第二天一大早,三人找到中年教师,声称昨天填的表有错误,要求重填。中年教师也不阻拦,收回原表,每人另补一份。但要改个什么名字却让黎明大费斟酌。后来想,我参加红军是为了抗日。抗日胜利就是中国的黎明,于是顺笔改成:黎明。
邵国文改名邵英,樊向贵最初也想改,后来想想,觉得参加红军没啥了不起,也就算了。不一会儿,大家出来。樊向贵说:“告别西安了,咱们再回头看一眼古城,也留下点美好印象吧。”
这会儿天已大亮,太阳挂的老高,然而西安方向什么也看不清,其实也根本看不见,路途太远。但他们却隐隐约约感到有一线灰色城墙静静地盘卧在天际。不多时,原本清朗的天空旋转起漫漫黄沙,起风了。黄沙很快淹没了原野,遮天蔽日向三原方向横扫过来。
就在黎明揉揉眼睛的当际,突然从黄沙中冲出一骑快马,像一羽深蓝色的雕翎落到黎明他们面前。骑手勒马停下,用手掀起崭新的红星八角军帽帽沿,额前窜出几缕乌黑刘海,原来是个女兵。她身穿熨烫整齐的蓝布军装,腰间横系棕色小皮带,显得腰俏分明,英姿飒爽。看见中年教师后朗声笑问:“有水吗,喝一口。”
中年人忙答应道:“有,有。”把桌上的洋磁茶缸递过去。
女兵也不谦让,接过水杯一饮而尽,然后对着楞怔的黎明说:“小兄弟,想当红军?”
黎明可能觉得女兵过于光彩照人,低头嗫嚅着回答:“是,刚报名,今天就走。”
女兵有点怀疑:“今天?下午可能会下雪。”
“下雪算得了什么。”黎明觉得她太小看人,昂着头说。
女兵爆出一串欢快爽朗的笑声:“有志气,小兄弟,你算走对了路。”然后扬鞭跃马而去。
樊向贵转身问中年教师,这女兵是谁。中年人答:“你们不认识她?她就是丁玲。”
丁玲。黎明当时的感觉是如雷贯顶。丁玲,那个写出了《莎菲女士的日记》,出版了《在黑暗中》文集的名作家,那个丈夫被国民党枪毙,本人几度神秘失踪的传奇人物?黎明如条件反射地追问一句:“她真的是丁玲?”
“那还有假。全国有几个丁玲?”中年教师觉得黎明的问题有点不可思议。
没想到这样鼎鼎大名的人物都在红军中,看来共产党真有他邪门儿的地方。难道说我这一步真的走对了?黎明望着北方的滚滚黄沙情不自禁地喃喃自语。
丁玲的话一点不错,天空中很快飘起了稀疏的雪花。
电影马可波罗中有这样一个镜头:当马可波罗一行人历尽艰辛到达某地,突然冲来一支铁骑拦住去路,所有人都感觉吉凶未卜,马可波罗的父亲从中掏出一面成吉思汗颁赐的金牌。骑兵们看见金牌马上闪开一条道,马可波罗就此走进充满希望的神奇大草原。
一九三六年的除夕,黎明就这样满怀希望和同伴们踏上了一片神秘未知的土地。他后来在回忆录中写道:“在一个冷风刺骨、飞雪扑面的早晨,我们一行十几个素不相识的穷学生,结伴踏上了白雪皑皑,一片荒凉的西北黄土高原。西安事变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行程,也决定了我这一生的道路。”

评分完成:已经给 mingxiaot 加上 200 银元!

喜欢mingxiaot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mingxiaot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杂论闲侃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